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穿越之大民國》172節 哈爾濱防禦戰(一十三)
以日軍空襲為信號,有一天的戰鬥開始了。  雙方都已經疲憊到了極點,日軍這天的地面攻擊比以往任何一天來的都晚,起碼到了十一點多,等他們的炮擊和空軍轟炸了個過癮後,他們才姍姍而來。

  “兄弟們頂住啊,今天我們的援軍就要到了,再堅持一天!”

  塞北軍戰壕中,無數基層軍官做著動員,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士兵們機械的做著防禦,敵人來的就打,走了就歇,談不上鬥志,完全是在苦挨。幾天高強度的實戰,讓這些以前還只是新兵的部隊,從上到下從身體到精神都已經疲憊到了極點。

  沒有鬥志的結果就是,這日日軍炮擊和空襲對已經疲憊到不想要規避的塞北軍士兵造成了開戰以來最大的殺傷,幾乎是火力就殺傷了近千人。接著日軍的地面攻擊,在火力壓製下,又打開了數道缺口,險些衝入了雙城。幸虧他們也是疲師了,否則戰局會如何,還很難說。

  而且日軍的戰鬥意志不像以前那麽強了,數次衝上陣地後,都是他們自己信心動搖,在遭到反擊後主動撤出了。究其原因,日軍也有大量老兵死亡,更重要的是,那些接受十數年武士道訓練的專業武士軍官也是大量死亡,這對日軍的影響是致命的。他們的指揮本來就死板,現在專業的受過軍校教育的軍官大量傷亡,造成了底層指揮的混亂,軍心動搖之下,就形成了猶豫的跡象。

  日軍的地面攻擊暫停了兩個多小時,直到下午兩點鍾才再次又發動。中間間隙沒有空隙和炮擊,日軍的彈藥也不充足了。

  但是下午的戰鬥前所未有的劇烈,戰鬥打響後,火炮火力全開不說,輕型和小口徑火炮抵近炮擊,最近處距離塞北軍陣地不到五百米,為步兵提供了最大的支持。接著大量軍官帶頭,衝鋒在前,舉著武士刀,身後跟著大量端著刺刀,神色悲憤的士兵,嗷嗷叫著衝了上來。

  前幾日塞北軍見到日軍喊著殺雞雞衝上來,還回回罵,現在最多吐口唾沫,皺著眉頭開始射擊,心中不帶任何感情,不管是氣憤,還是仇恨,或者是害怕,都沒有了,仿佛就在打靶子。

  日軍的衝鋒部隊一千人,分北南中三個目標集中突破,最後在南方產生了戰果。他們佔領了一處陣地,並且穩守了下來,然後大量的日軍開始往這裡蜂擁。這裡已經是雙城外圍最後一道陣地了,雙城危急了。

  梁鏡齋不在乎雙城,因為城已經完蛋了,人已經走光了,除了他們這些軍人,基本上就沒其他人了。他覺得把這些部隊留在這裡完全是沒有意義的,他們沒有值得去保護的東西,當然如果有的話,恐怕戰鬥的士氣還能高點,士兵的思想工作也更容易做點。可是恰恰就是沒有,這讓他十分難過。

  他不怕死亡,但是無意義的犧牲卻是讓人傷感的。他覺得防守這裡雖然不能說是個錯誤,但是梯次的防禦,比如堅守個一兩天然後撤退到哈爾濱在繼續防守,恐怕才是正確的戰術。

  “師長,日軍上來了,他們佔領了南門外陣地,但是沒有發動進一步的攻擊,而是穩固陣地,並且從南方往東迂回,恐怕是要包圍我們。”

  指揮部中,現在就只剩下梁鏡齋和他的參謀長徐華了,兩人合作很久了,不管是個人關系還是工作關系都很和諧。此時看到徐華,梁鏡齋難掩悲涼,堂堂一個師級的指揮部中,現在竟然就只剩下他們兩個頭頭了,其他的不管是參謀人員,警衛人員,還是副官之類的指揮員,

早都上陣地了,而且大部分已經犧牲。  “呵呵,包圍我們,我們需要包圍嗎。我們早把自己置身死地了。置之死地而後生,古人這句話我怎麽都無法理解,今天我們能絕地反擊嗎?”

  “也許可以吧,當年韓信背水一戰,項羽破釜沉舟,可不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嗎!”

  “背水一戰···”

  “破釜沉舟···”

  梁鏡齋反覆的默念著這兩句話,再次危急時刻,他倒是很平靜。這就是報了死志的表現,要是他自己心中存有一絲僥幸,恐怕就沒這麽淡然了。

  他腦海中想到的是,當年韓信背水一戰之時,當時敵軍大兵臨城,他手裡的士兵都是當地的降兵,家室都在城裡,但是敵強我弱。要是換做一般人,恐怕會選擇死守城池,鼓勵動員士兵賣死力保護家園。可韓信卻恰恰相反,自己手裡都是烏合之眾,敵人兵勢強大,這些士兵當初能投降自己,現在也能投降別人。於是他做出了一個決定,把士兵調出城外,在距離城池不遠的河邊扎營。

  敵軍見此情況順勢佔領了毫無防守的空城後,又繼續追擊而來。此時局勢,韓新軍背河面城,而敵軍背城面河。韓信告訴士兵說,現在身後就是河水,而面前是他們的城市,他們的家園,阻擋在他們面前不讓他們回家的是敵人。要是不打敗敵人,只能渡過河去,離故鄉越來越遠。最終士兵們對家園的渴望化作對敵人的仇恨,以弱勝強打敗敵軍。

  很多人都以為背水一戰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典范,其實不然,士兵們更多的不是出於對背水的絕望,而是對家園的渴望。歷史上不少人生搬過背水一戰的戰例,可惜他們的士兵在面對強敵的時候,寧可撲到水裡淹死也不願意去跟強敵拚命。

  而項羽的破釜沉舟就果決了很多,他帶領的是一隻屢戰屢勝的強兵,心中又有對強秦的仇恨,這時候被項羽用破釜沉舟逼入死地,但項羽告訴他們,打敗了前面的敵人秦國將再無可戰之兵,這將是最後一戰,同時自己身先士卒最終一鼓而下秦軍。

  韓信利用的是士兵回歸家園的渴望,而項羽則是給了手下一個勝利的憧憬。

  “置之死地,而不能有死心,要給予士兵生的希望!”

  梁鏡齋呢喃道,這是他看古書戰例得出的結論。

  可是現在自己這隻部隊的希望在哪裡,他卻找不出來,還要堅守一天,面對後無援軍,前有強敵的局面他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破局。有時候懂道理,跟能夠運用道理是兩回事,尤其是戰場這樣瞬息萬變的地方,情況又千奇百變,幾乎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戰例可以遵循。

  “徐兄,跟我上去走走吧,恐怕這會是最後一次了。”

  “好吧,你我兄弟就在合作這最後一次吧。雖不能同生,能同死,倒也是人生一件快事啊。”

  此時日軍已經穩固了南門陣地,塞北軍也已經放棄了奪回陣地的行動,現在組織防禦還勉強,要是組織進攻實在是太難了。好在日軍沒有趁機衝入城內,或許他們也信心不足,或許他們也是力不從心,但是最有可能的是,他們要將這股塞北軍徹底包圍,打一場完勝的殲滅戰,他們不想放走雙城內任何一個塞北軍士兵。

  這樣的結果確實是把塞北軍士兵逼入了死地。

  那後生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