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之大民國》434節 4國聯軍
塞北的一意孤行讓英美很難堪,可是卻不得不接受,盡管他們十分不想中國人從意大利登陸,因為這樣一來,中國人一下子就將進入歐洲的核心地區。可是讓他們自己單獨從這裡登陸,他們也不想,畢竟中國人來了,可以分擔他們的壓力。

 當然他們最理想的結果是,中國跟蘇聯從東方跟德國死磕,然後他們繼續積攢力量,在海上跟德國狼群玩遊戲,直到這些邪惡的國家都打的筋疲力盡了,他們在隨便找個地方登陸收拾殘局就好了。

 可是別把別人都當成傻瓜,趙書禮可是知道的,原本的歷史上,美軍傷亡才一二十萬,這不能反映德軍真正的戰力。完全是因為,精銳的德軍早就在蘇德戰場上消耗光了,加上德國人那時候已經沒有精力,認真對付美軍了,他們的首要任務是抵擋蘇聯人向他們國土的推進。當時德中流行一句話,叫做死也要擋住蘇聯人,然後等美國人從背後踢自己的屁股。那時候的德國其實已經做哈了,抵抗蘇聯,而向美軍投降的打算。

 因此趙書禮知道,跟美英聯軍在一起,是最安全的。是美國人前進的方向,一定是犧牲最少的方向。而且塞北軍也做著跟英美一樣的美夢,那就是全力支持蘇聯人武器裝備,讓他們繼續跟德軍死磕,直到把德軍耗死。可是眼前,憑借蘇聯人那點實力,顯然他們能自保就不錯了。反擊有些奢望,盡管蘇聯人還在叫囂,他們有能力保衛自己。

 蘇聯人不但叫囂,自己有能力反攻。甚至還公開不希望其他軍隊進入自己的領土,說自己有能力保衛自己的領土,並且反擊擊退敵軍。這點讓英美很矛盾,也給了塞北軍暫時不進入中亞的借口。

 蘇聯不希望塞北軍進入中亞,從蘇聯領土上向德軍反擊,同時他們向英美不斷的提出,要他們開辟第二戰線,最好是直接登錄德國領土。其次是登錄毗鄰德國的法國。可是英美卻勉強同意,首先從意大利登陸,都知道意大利這個軟柿子好捏。

 意大利這個柿子軟,是出了名的。盡管在墨索裡尼上台初期,迷惑了許多人。可是隨著戰爭的情況,大家都看透了這個國家是個什麽貨色,意大利軍隊是個什麽水平了。早在當年德國統一戰爭,普奧、普法兩場戰爭的時候。德國的總設計師俾斯麥就看出了意大利的軟弱,他說意大利人有一副獅子般的胃口,但是卻長了一口老鼠的牙齒。當年意大利政府,在跟德國合作。收復奧地利和法國佔領下的領土的時候,幾乎沒什麽勝跡。反倒是他們國內要求統一的民間軍隊,打的是有聲有色。可是意大利政府太過反動,竟然在法國的壓力下,命令民兵不許向羅馬進軍。直到普法戰爭爆發後,意大利借機向法國宣戰,屢屢挫敗在法軍之下,最後的首都羅馬還是加裡波第的人收復的。

 政府軍不行,這已經是意大利的傳統了,墨索裡尼當年帶領他的黨徒就能控制政府就說明了一切,可是黨徒變成了正規軍後,又沒戰鬥力了,這是魔咒,絕對的魔咒。在非洲,意大利軍隊被埃及的殖民地部隊打的抱頭鼠竄,墨索裡尼抱著頭罵自己的士兵和將軍說,他們不是偉大的羅馬人的後代,他們一定是羅馬奴隸的後代。

 現在中國人也要去捏捏這隻軟柿子了。

 一百萬先期部隊,分批從中國出發,經南海,印度洋進入紅海,然後在埃及登陸。中隊將在這裡跟英美聯軍陸軍匯合,組成三國聯軍,不應該是四國聯軍,因為其中還有一個自由法國的軍隊。

 時間拖到了現在,自由法國的部隊數量也已經不少了,他們的軍中有戴頭巾的阿拉伯人,通身漆黑的高大黑人,也有一些白人,唯獨少了黃皮膚的亞洲人。此時他們這些雜亂的軍隊,已經擴充到了四十萬人,這也是美國人因為在亞洲的消耗害怕了,所以誰只要出人,他都願意武裝。法軍的總司令,是戴高樂將軍。這家夥不完全是一個軍人,還是一個很厲害的政治家,這幾年他先後收拾了所有的政敵後,一攬大權,被乾弄倒的政敵中,甚至有英國人和美國人鼎立支持的一些人。

 鬥倒了政敵後,英美只能選擇支持戴高樂,戴高樂甚至通過手段,讓美國人幫他們裝備了一隻小型艦隊。此時這家夥,又放下身段,不在乎自己應該是跟丘吉爾、杜魯門對等的身份,以一個將軍的身份,來到了開羅,跟其他國家的軍事將領會談拉關系。

 英軍統帥是著名的蒙哥馬利,美軍統帥是艾森豪威爾,而中國的統帥是穩健的高鳳舉。

 此時英軍和自由法隊就不用說了,艾森豪威爾手下可是猛將如雲,如巴頓,如布雷德利等,高鳳舉手下也是猛人如雲,陳馳,包龍圖,梁靜齋等人在抗日中,也是赫赫有名。美軍的機動兵力主要是裝甲部隊,中隊也一樣,不一樣的是,中隊此時還出動了大量的騎兵部隊。

 總之聯軍中的核心,就是中隊和美軍,這點上,英法兩國都看的透徹。

 英國人礙著面子還不願意承認,他們還在聯軍統帥的問題上,跟中國和美國扯皮,美國人出於大局觀還忍讓他們,中國根本不鳥他。法國人就聰明多了,首先表示放棄聯軍統帥的爭奪,同時戴高樂開始跟各個軍事統領打好關系。

 當然戴高樂的主要目標還是美國和中國的將領,尤其是中國的,這個遙遠的國度,跟法國的利益衝突較小,如果能夠依賴的話,他寧可依賴中國,也不願看英國人的臉色,還有美國人提出的各種理想化的要求。

 他頻繁的拜訪高鳳舉。

 終於看似閑談間,他提起了越南問題。

 越南是法國殖民地,戰爭中,越南殖民當局明智的選擇向維希政府效忠,這樣就避免了被日軍武力攻佔的情況,盡管日軍在越南大量駐扎,跟變相的佔領沒有區別,可是名義上,越南還是法國的領地,這就夠了。

 但是日本投降後,現在佔領越南的是中隊,南方是塞北軍控制下的南洋和塞北系駐印軍,而北方則完全被李宗仁佔領了。在見識了趙書禮強勢搶奪了大片海外領土後,李宗仁也妝模作樣、有樣學樣的賴在越南不走。

 “不知道高將軍是如何看待越南未來的?”

 戴高樂這不經意的一問,倒是讓高鳳舉深思了。

 他本來就是個謹慎的人,尤其是又經歷了趙書禮遇刺,宋遠事件後,更加謹慎。

 笑道:“我是軍人,不談政治。”

 戴高樂笑道:“軍事是政治的延伸,西方軍事學中這句經典的名言,想必將軍聽過吧。”

 高鳳舉笑道:“這只是理論上的,實際操作上,就是另外的事情了。軍人還是純粹一點的好。”

 戴高樂道:“實際操作上關系也同樣密切啊,就拿現在的越南來說吧,雖然日軍投降了,可是殖民當局仍然在統治越南。如果有中國支持,那麽自由法國就能取得對越南的統治權,那樣的話, 我們將有能力組建五十萬新的軍隊,戰勝德國的力量就多了一份。將軍說,這難道跟軍事沒有關系嗎?”

 高鳳舉搖頭道:“這些我可不懂啊,也做不了什麽。”

 戴高樂笑笑,不在討論這個話題了。他當然知道高鳳舉還決定不了越南歸屬這樣的問題,當時日本一投降,戴高樂立刻就以自由法國的名義,照會中國政府,要求自由法國接收越南。可是磋商並不順利,中國人根本不把自由法國放在眼裡。

 他也識相的不再提了,要知道在西方,他為了法國的利益,可是能跟丘吉爾和羅斯福爭吵的面紅耳赤的。但是對中國,他知道不能這麽乾。他請教過中國問題的專家,知道中國人重感情,容易情緒化,權力又過於掌控於某些強人手中。君王一怒流血漂櫓,君王一喜天降富貴。中國君王實乃是世界上最接近於神的人。他打算通過另一種方式搞中國外交,那就是感情接觸。他要在中國人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然後在談實際利益的事情。

 而且這次戰爭後,法國勢必不能在保持他的國際地位,而中國的國際地位顯然將抬升。他有必要,結好中國,力保自己。遠交近攻的原則,放之四海而皆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