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之大民國》116節 化工巨頭
趙書禮怎麽也想不明白日本人怎麽可能在新疆的茫茫戈壁中鑽出石油的。  日本人因為上次陳馳引起的小桃紅事件後塞北的惡劣國際形勢,趁火打劫從趙書禮這裡索取到了在新疆開采石油的權力,然後才過了不足一個月他們就傳來了鑽出第一口井的消息,然後來邀請趙書禮去參觀。

  趙書禮的行程安排是,做庫張鐵路一路到庫倫,然後從庫倫出發在到新疆。

  如果做飛機的話,速度會更快,但是做飛機的話,恐怕很多東西都將看不到。

  跟去參觀日本人鑽出的油井相比,趙書禮更想借此機會到外蒙視察一番,看看這些年外蒙的發展情況。

  庫張鐵路,是一條沿著原路的庫張公路修築的,從庫倫到張家口的鐵路,並且有支線通往歸綏。

  沿著這條鐵路一路往北,這是趙書禮第三次走這條路了,第一次是跟隨徐樹錚回北京打內戰,第二次是北上跟馮玉祥一起去蘇聯,然後去德國。跟前兩次不同的是,這次趙書禮是做專列,而不是騎馬了。

  從張家口出發,離開城市後,沿途風景倒是沒什麽大變樣,只是沿著鐵路線出現了不少小鎮子,鎮子上做生意和發送貨物的繁忙人群顯示著鎮子的活力。鎮子周圍聚集著相當多的白色蒙古包,他們大多是因為改行而固定下來的蒙古人,雖然固定了下來,但是他們還是不習慣住到漢人的那種磚瓦或者鋼混建築中,就在他們的蒙古包中開起了飯店或者商店。

  幾天后列車到了一個規模較大,規劃整齊的鎮子。

  這個小鎮人口有三萬多人,整齊的分布著二三層的小洋樓,除了這些小樓房外,高大雄偉的煙筒所在地則是工廠,永利化工的工廠。這就是當年范旭東在鹽湖建立的化工廠,圍繞著化工廠為工人建立起了住宿區,並且解決了用水用電問題,基礎建設也搞起來了,慢慢的這裡竟發展成了一個工業城鎮。因為永利而起,所以趙書禮當年給賜予了一個名字——永利鎮。此時該鎮有三萬多人,但是其中有兩萬多都是永利的員工或者他們的家屬,很顯然這裡就是仿照美國那種,圍繞一個企業建立一個工業城鎮的模式。比如福特汽車城,卡內基鋼鐵城等。

  當火車緩緩的停在永利鎮嬌小的車站上時,透過窗簾趙書禮看到車站上忙忙碌碌的身影,有的是正在裝卸貨物工人,還有叫賣各種商品的小販,牽著馬匹等待別人租用畜力的牧人。

  這裡恐怕是一路上趙書禮唯一看的的,跟幾年前風貌大異的地方吧,倒不是說其他地方沒有變化,只是趙書禮看不到而已,比如鐵路沿線的有些地方雖然還是蒙古包,但是跟以前已經完全不同了,這些蒙古包或許已經不在遷移而是固定下來了,有商人長期駐扎在這裡為牧區帶來商品同時交換走牧民手裡的毛皮牲口等牧產品,甚至很可能蒙古包裡面住的已經都不是蒙古人了,而是漢族商人。

  沒人發現的是,就在趙書禮的專列剛剛停穩,分別從早已經停在車站上的兩輛汽車上匆匆走下了兩個人。這兩人身份恐怕不簡單,最起碼是富人,因為他們二人的車,一輛是裝有最新式的放碎玻璃和鍍鉻飾件的高級凱迪拉克廂式轎車,另一輛則是全手工製作的加有防彈鋼板的梅賽德斯汽車。

  兩人一下車立即就有一隊人把他們圍了起來,不是要打他們,而是把他們保護了起來。然後護著他們匆匆的往火車走去,到了火車邊被警衛攔了下來,交涉了一番後只有這兩人被允許上車,

他們的保鏢只能留在了外面。  “趙司令,久違了!”

  “好久不見司令了,難得您路過我們鎮子啊!”

  兩人進入列車後,直奔趙書禮的車廂,見面熱情的打招呼,原來他們跟趙書禮還是熟人。

  見到兩人,趙書禮熱情的站起來,伸出手跟兩人緊握了一下,然後請他們坐在自己對面。

  “是啊,不過高老板和范老板你們二位能湊到一起也是難得啊。”

  原來這二人正是現在塞北的風雲人物,范旭東和高星橋。范旭東的永利化工公司現在的主要生產力都集中在二連鹽池附近的永利鎮,生產的紅星純鹼遠銷蘇聯日本更是絕對壟斷塞北的市場,不過他們公司最大的利潤項目卻不是純鹼,而是精鹽這個純鹼的附屬產品,他們公司出產的食鹽佔有塞北市場的九成以上,這也是趙書禮樂於看到的,起碼這也可以阻止海鹽進口造成的通貨外流。相比范旭東的永利公司,高星橋的德華化工也是不遑多讓,跟范旭東有主打產品食鹽一樣,他們主要出產的是炸藥,現在是塞北軍方唯一的炸藥供應商,軍火的利潤就不用強調了,誰都明白這玩意兒肯定賺錢。

  “我們在一起倒是有的是機會,不過現在見司令您一面倒真的是很難啊!”范旭東感慨道。

  “怎麽會呢?你們隨時都可以去找我嗎。”

  “哈哈,找你倒是有時間,但是找不找的到就另說了。”高星橋笑道。

  “司令是太忙了,從去年去美國開始,我們就實在是摸不清你的去向了,這次也是意外得知您會從我們這裡經過,這不剛好我們二人生意上有些來往就提前約好跟您在這見一面,然後在談生意的。”

  “茶還是咖啡?”兩人坐下後,趙書禮問道。

  “茶吧!”范旭東道。

  “我要咖啡!”高星橋道。

  這兩人一中一西,看打扮,范旭東是一襲長衫,平頭,帶著眼鏡。高星橋是整齊的分頭,西裝加上皮鞋。

  吩咐人去給他們準備飲料後,趙書禮隨口道:“你們之間能談什麽生意?”

  在趙書禮看來,他們兩家公司雖然都是化工業,但是一個鹽化工一個是煤化工,風馬牛不相及,產品也是毫無聯系,怎麽可能有什麽交集。

  “肥料!我手下的工程師侯德榜研究出了利用這裡的鹽資源生產鉀肥的工藝,其中涉及到工業製氨,氨又是炸藥的原料,所以我們想跟高老板合作生產炸藥,我們兩家共同出原料,共同辦廠這樣效率會更高。”

  “這是好事啊,怎麽談好了沒有!”趙書禮覺得不錯,合作能帶來一加一自然是好事。

  “可是高老板不同意啊,他想吃獨食呢。”

  范旭東半開玩笑道。

  “對了,你們說肥料,我倒是想到,我們不是從美國搬回來一個肥料廠嗎,好像現在還沒建好!”

  趙書禮說道,說完對面兩人相視,笑了起來。

  “對了,這就是我們在這裡等您的原因嘍!”

  “怎麽你們對肥料有興趣?”

  兩人點點頭。

  這個肥料廠的設備拉回來後,因為此前塞北沒有同類企業,所以就直接整府投資辦了。既然這兩人有意思,讓他們辦也無妨,畢竟國企的問題總是很多。但是只要他們有意願,那麽必然是有利可圖,趙書禮可不會那麽容易給他們。

  “你們倆都有興趣,可是工廠只有一個啊,那我該讓給誰呢。”

  “這個還用說嗎,當然是給我了,我們德華化工在煤化工方面可是產品齊全,根本不會缺原料,要知道我們的很多產品出口到國外的客戶可都是肥料廠呢,我早有意思辦一個化肥廠了。”

  “還是給我們的好,我們永利可是有著大批的科研技術人才的,我們最有能力掌握化肥生產技術,更何況我們就要上馬一個自主研發的鉀肥廠,把您那個能生產氮肥的工廠給我們,效率才會最高。”永利在很早以前就不惜工本建立了自己的化學研究室,在化學人才儲備領域領先全國。

  “哼,沒有原料我看你們還能變出來不成。”

  兩人爭吵著,趙書禮仔細聽著,篩選著有用的信息。

  最後他打斷兩人道:“你們為什麽不合作呢,共同出資辦一個綜合性化工廠,既可以生產炸藥,又能生產化肥豈不是更好。這樣高老板的煤化產品也有了一個新的銷路,而永利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優勢。”

  高星橋有些不情願,要知道炸藥的獨門生意確實是太賺錢了,他可不想分別人一杯羹。

  趙書禮顯然看透了他的心思,但是生產炸藥的工廠自然是越多越好,現在是和平時期不怎麽看的出來,可一旦抗日那種大戰到來的話,恐怕塞北的炸藥供應將出現短缺。

  趙書禮顯然不願意看到一家霸佔市場的情況,於是道:“是這樣的,如果范老板對生產炸藥有意思呢,我倒是可以提供一些幫助,我想從美國引進一條炸藥生產線不是什麽難事。另外呢只要范老板能保證讓化肥廠順利投產,我想那個廠子給你們也無所謂了。”

  范旭東笑了,他不是個傻子,聽的出來趙書禮的話裡有威脅高星橋的意思,但是誰又能肯定高星橋犯傻的話,趙書禮不會真的那麽做呢。

  范旭東回應道:“對於工廠其實我們倒是不怎麽感興趣的,我們永利的宗旨向來都是自主研發的,但是對於他們的一些技術倒是非常感興趣,如果能引入的話,會讓我們少走很多路。所以如果高老板有興趣的話,廠子可以給他,但是技術要轉讓給我們。”

  高星橋悶不作聲,似乎在思考其中的厲害。

  趙書禮加了一把火道:“我倒是在考慮今後我們軍方的炸藥來源都應該采用競標的方式,因此隻一家供應商恐怕不合適,范老板要是建一個新工廠倒是真的對整府很有幫助啊。”

  高星橋沉不住氣了,氣呼呼抱怨道:“司令,您也不用刺激我,我能理解您的立場。您當然是希望塞北的炸藥生產能力越大越好,說白了古今中外也沒有那一家公司能壟斷住炸藥生產,就算是美國杜邦集團也做不到,他們的整府不也逼著他們在戰爭中把技術轉讓給了幾個國營廠嗎。這些都是對國家有好處的,我不反對也不應該反對范老板入這個行業。但是您不知道的是,范老板給的合作條件實在是太苛刻了,他們要求用他們的技術入股,而我卻要真金白銀的出錢,您說說這是合作的態度嗎。”

  原來還有這麽一出,倒是趙書禮想歪了,於是轉眼看著范旭東,看著他有什麽要說的。

  范旭東笑道:“我這不是窮嗎,雖然這幾年廠子賺了不少錢,但是您看看,這個永利鎮幾乎是我們公司一家公司一力建成的,況且我們的工廠這幾年一直都在擴張,資金實在是緊張啊。”

  趙書禮笑道:“有困難找整府嗎。”

  “實在是不想給整府添負擔,我總以為整府該乾整府的事情,而企業就該乾企業的事情,現在塞北整府的事情做的很好,企業有了困難也該自己想辦法啊。”

  范旭東就是這麽一個人,當年問他缺少資金不,他就這麽回答。

  “好吧,既然范老板缺資金,我有個提議。乾脆我們三方成立一個新的聯合化工廠,范老板出技術,我呢願意出一部分資金,高老板出一部分資金,大家看看怎麽樣。”

  范旭東點點頭,高星橋想了想又提了一個要求。

  “我要求,范老板公司的技術無條件向新工廠開放!”

  范旭東有些為難:“我們公司的技術可都是花費了巨資才研發出來的, 無償的話恐怕不合適。”

  趙書禮點點頭,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我看這樣好了,新的聯合化工企業也會搞研發的嗎,所出的技術也無償提供給高老板和范老板的公司,同時范老板和高老板的公司也跟聯合化工共享自己的技術,我們姑且結成一個化工聯盟好了。有高老板的煤化工和范老板的鹽化工提供原料,又有二位的技術支持的話,我想這個聯合化工企業能生產很多東西的。同時如果需要技術的話,我們三家可以共同出資向國外購買,然後共享該技術也比大家單打獨鬥的成本低多了不是。”

  兩人深思了一下趙書禮的提議,然後互相看了一眼,異口同聲問道:“那麽這個聯合化工您打算投資多少?主要生產什麽呢?”

  趙書禮笑道:“第一期怎麽的不得投資一個億啊,至於生產什麽嗎,當然是看我們能生產什麽就生產什麽了。”

  “好,還是司令有氣魄,這麽大的規模我早就想辦了,可惜一直缺錢啊。”

  “我也喜歡乾大事,就跟司令幹了!”

  三方很快達成了一個初步協議,建立一個叫做永華聯合化工的企業,名字各取雙方公司一個字,至於出資還沒有確定下來,因為涉及到具體的投資額,以及范旭東技術入股折算的資金額問題,還需要專門的人士去討論,但是事情基本上就這麽定下來了,不會改變了。此時的三人都沒有想到,這個聯合化工將在十年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業,並且帶動了范高二人的企業也進入了世界前一百強企業名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