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之大民國》27節 談判(一)
蒙古獨立後,蘇聯派遣了駐軍,可是由於蘇聯國內還有沒有解決的問題,因此他們不可能派遣太多的軍力,只有不足一千人,也因為曾經跟庫倫城內的蒙古人起過衝突,雖然政府當局是一邊倒的支持蘇聯人,但是列寧擔心因為軍隊原因會導致蒙古人民的抵觸,於是讓軍隊駐扎在城北,原來清軍的軍營中。當趙書禮軍攻入庫倫之時,喬巴山抵抗了一陣,就果斷的逃往蘇軍軍營請求支援,蘇聯軍隊很配合當即發出了通告。  此時趙書禮的通電才剛剛發出,還沒有收到各國的回電,因此他不想就這樣跟蘇聯人交戰。於是讓守軍去告訴蘇聯人,說自己要跟蘇聯人談判。

  蘇聯人答應談判了,但是雙方就談判地點起了爭執,最後定在庫倫城和蘇軍軍營之間的空地上,雙方各派三名使者,不許攜帶武器。這時候時間已經浪費了一個多小時,而趙書禮要的結果,各列強國答應的[整治]外交支持終於發出了。

  日本人最高調,他們承認外蒙古是中國領土,揚言如果蘇聯干涉中國人收回自己國土的行動,日本不惜訴諸武力,並立即派遣兩艘軍艦離開旅順軍港駛向海參崴。美國人承認外蒙為中國領土,希望中蘇雙方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英國政府表示支持中國,法國政府表示支持中國,德國維西政府表示支持中國。甚至意大利政府也表示支持,而且也非常高調,程度不輸於日本,墨索裡尼大帝叫囂,二十萬意大利軍隊已經做好一切準備,絕對不允許赤色瘟疫在這個世界上蔓延。

  似乎一下子,中國人的朋友遍天下了。這些都是趙書禮一年多以外蒙全權公使的身份活動的結果,當然其中少不了日本人的外交幫助,但自身如果不努力,比如沒有這次冒險奇襲庫倫,恐怕一切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當然除了外國政府的[整治]表態外,中國政府自己的事情也是不能含糊,幾乎是跟最為積極的日本政府同時,北京政府發電對趙書禮的行動表示了無條件的支持,南方的廣東革命政府也對此發出積極的聲音,甚至號召北方軍閥協助出兵。中國人各方勢力的態度,在袁世凱死後終於第一次統一了。

  幾大國發表聲明甚至威脅後,很快跟著有墨西哥政府,智利政府,巴西,阿根廷,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希臘,土耳其等二十多個國家政府發表聲明,或者溫和的表示希望雙方以和平解決,或者表示支持中國的正義行為,雖然沒有實際幫助,但是卻無形中給蘇聯一種壓力,就是全世界都反對他。

  當接到這些消息後,趙書禮好整以暇,不緊不慢的來到了談判的軍營中,開始跟蘇聯和偽外蒙人民政府的代表談判。反正自己的外交利劍已經亮出來了,就等蘇聯政府的回復了,他不著急。

  蘇方的代表還是一個熟人,伊利亞科夫,他們倆曾經就白匪問題談判過。

  “親愛的伊利亞科夫好久不見了,再次見到你真高興。”

  趙書禮熱情的打招呼,反正現在他不缺時間,他樂得跟伊利亞科夫敘一天的家常。

  可是伊利亞科夫可不想這樣:“親愛的趙,我一點也不好,看看這都是你給我惹的麻煩。”接著話鋒一轉,十分嚴厲道:“我代表我國政府嚴正聲明,你們中國軍隊這次非法入侵外蒙古人民共和國,不但是對蒙古人民主權的野蠻踐踏,也是對跟蒙古人民共和國政府有同盟關系蘇聯的嚴重挑釁。我國表示嚴正抗議,

奉勸中國政府不要作此有違人民意願的侵略行動。限中國軍隊24小時撤離外蒙,並即刻退出蒙古領土,否則我國有權視為對蘇聯的侵犯,而予以包括軍事行動在內的回擊。”  趙書禮不想把這事嚴肅化,笑道:“哦,親愛的伊利亞科夫,你不覺得你們政府的聲明有如此荒誕嗎,蒙古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我國軍隊駐扎在自己的國土上,怎麽會是對蘇聯的侵犯呢。倒是你們蘇聯軍隊未經我國政府允許,私自駐扎在我國領土上,如果我們自己駐扎在自己領土上算是侵略,那麽蘇軍的行動算什麽呢?”

  伊利亞科夫依然嚴肅,說道:“請注意,我國政府已經承認蒙古為獨立的國家,這裡並不是中國的領土。這點請公使先生明白,而我國軍隊進駐蒙古,是應蒙古人民政府的邀請,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哦,蘇聯人承認蒙古是獨立國家,她就是了嗎,那如果蘇聯人哪天也承認了北京是獨立國家,是不是你們也要進駐北京呢。”

  說實話,趙書禮說的雖然在中國人聽來十分有理,可實際上是有些胡攪蠻纏的。蘇聯人做的事情雖然讓人憤恨,但是卻依照國際法做足了法律程序,當然這種程序是不正義的。但是法律就是法律,不講求正義與否,隻講程序。

  因此伊利亞科夫覺得趙書禮非常不可理喻,怒道:“公使先生,請注意我們是在談判,我希望你能拿出一個外交官的專業素質來,認真的就蒙古問題跟我方談判。”

  趙書禮抱歉道:“很遺憾,在下並不是專業的外交家,因為此次事件的發生太過突然,我國外交使節尚沒有到達庫倫。在下的水平確實很不適合談判,所以我懇請休會,暫時終止談判,一個星期後我國外交使節就會趕來,屆時將和你們進行真正的談判。”顯然這是趙書禮的拖延戰術。

  伊利亞科夫卻不同意:“不行,這個請求我不能答應,我國政府要求我軍保證蒙古人民的主權不受侵略。為此不惜訴諸武力,我希望你們能即可退出庫倫,這是一個不容談判的事情。”

  “媽│的,蘇聯人現在實力稍微有所恢復,就開始霸道了起來。”

  趙書禮心裡罵著,但是臉上卻不動聲色繼續道:“這個問題我希望閣下給我點時間考慮,畢竟這不是我一個人能決定的,我要和我國政府磋商。但是24小時實在太過緊張,貴國給我們這麽點時間實在是太沒有誠意了,我希望延長到一個月,我保證一個月後一定給貴政府一個滿意的回復。”

  伊利亞科夫看不出趙書禮是不是有誠意,但是那個24小時也不過就是個姿態,表示蘇聯對此次事件非常關切和憤怒,但是他的政府給他的指示,武力是最後的手段,要是對方真的有誠意通過談判解決,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琢磨了一下,伊利亞科夫對趙書禮延長時限的建議做了回應:“最多三天,72小時候,我希望得到貴國政府的回復。”

  趙書禮聳聳肩無奈的道:“好吧,謹遵命。”

  還是上次那間辦公室,這些天談判的空當中,一個個命令從這裡發出,然後一個個騎兵迅速離開庫倫,奔向外蒙古草原各地,接著已經被政府收歸國有的牧場再次回到了牧民手中,並且得到了不用繳納任何稅收的承諾。

  而現在,這個辦公室中,除了通訊員外只有三個人,一個是巴特,他留在這裡除了因為年紀小外,還因為學習認真,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識,他是作為趙書禮控制蒙古軍的秘書。

  另一個人正是騎兵的最高長官脫歡,只見他鬱悶的對趙書禮發牢騷:“司令,難道三天后,我們真的就要離開這裡?”

  “離開個屁,老子來這裡就打定主意了,談判不成就打一架,不管輸贏也算是對得起國人了。總好過讓後人說,我們沒有為外蒙古努力過。”

  脫歡聽到了滿意的回答,讚同道:“司令說的好,我就知道司令不是怕事的人。”

  趙書禮道:“哼,能不打盡量不打,蘇聯軍隊的戰鬥力現在不是我們能比的,他們有大炮機槍甚至有坦克,還是不打的好。”

  脫歡鬱悶道:“打不過難道就不打了嗎。那麽如果蘇聯人真的佔的是你們漢人的土地,你們也會拱手相讓嗎。”

  趙書禮嚴肅指正他的話道:“什麽漢人蒙古人的,對於國土,我們不分民族。庫倫所在的外蒙即是蒙古族的居住地,同時也是中國領土,是屬於全體中國人的,不管是漢人,回人還是藏人,滿人都有權在這裡自由活動。當然包括整個長城以南的中國領土上,蒙古人也是能自由行動的。”

  脫歡帶頭道:“這個我自然知道,反正不管怎麽說,蒙古人和漢人是兄弟,我們願意漢人來蒙古做生意,用茶葉布匹交換牛羊,但是俄羅斯人嗎,他們是來這裡當主子的,死都不能答應。”

  脫歡是有些見識的,作為土謝圖汗部的管家之子,他讀過書,雖然不算什麽大學問家,但好歹明點理,後來又去保定軍校學習了兩年,對內地還是很認同的。

  趙書禮肯定道:“恩,你能明白這點,看來軍校沒白上啊。”

  脫歡笑道:“那是肯定的了,我可學習過戰略問題呢,你們漢人說的好,兵者詭道也,就是耍陰謀玩心眼,就要看的透才行。”

  “說你胖,你還喘上了,好了去整頓軍隊了,別跟我這裡耗著了,小心被蘇軍偷襲了,這些人的行為誰也摸不準。”

  “是!”

  三天后,雙方再次談判,仍然是趙書禮親自帶人去談的,北京根本沒有派人來,因為趙書禮根本沒有通知要求他們派人,趙書禮相信能做的比他更好的人並不多。

  ······

  “你還要求延長時限,我告訴你不可能,你們政府十分沒用誠意。我警告你,再給你24小時,時間一到,我不保證和平還會在我們兩國間存在。”

  第二次談判,趙書禮一如既往的使用“拖”字訣,以時間太短,外交官沒有趕到為由,要求再次延長通告的時限,可是這次沒有奏效,伊利亞科夫顯得有些氣急敗壞了。

  不過他的神態中不經意間流露出的表情已經被老於世故的趙書禮察覺了,顯然蘇聯政府不可能忽視幾十個國家同時發出的聲音,而蘇聯政府一定是給伊利亞科夫施壓了,他現在有些沉不住氣了。

  想到這一點,趙書禮覺得自己距離勝利更進了一步。

  “親愛的伊利亞科夫,你不覺得總提時間有些傷感情嗎,畢竟我們還是有交情的嗎。”

  “公使先生請注意,我們現在是各自代表自己的國家在談判,所以我希望你不要把個人感情帶進來。我國的聲明是嚴肅的,希望貴方也嚴肅對待。”

  趙書禮自然分得清公私,他不過是盡最大可能拖延時間罷了,也不介意獻獻醜,表現表現自己對於外交的無知。

  繼續裝模作樣道:“知道,我自然知道要嚴肅,但是我真的不太會處理這種事情。你要知道庫倫距離畢竟數千公裡呢,就是騎馬恐怕也得十幾天,更何況你也了解我們中國的外交官都是文人,大多數可是不會騎馬的。所以我認為上次你提出的三天時間,實在是太為難我了,我希望貴方拿出和平的誠意。其實我們雙方都不希望發生戰爭,對嗎?”

  伊利亞科夫嚴肅的打量了下趙書禮,覺得他不是在說謊,他也相信弱小的中國更不希望跟蘇聯武力衝突。

  但還是半信半疑道:“你們的外交官什麽時候能到庫倫。”

  “我上次說了三個月,你們不同意,我後來請示過北京,他們回復最少也要一個月啊。當然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你知道我們政府對處理跟外國人的糾紛向來是十分積極的。”

  “不行,時間太長了,在給你們半個月,這是我能容忍的底線了。”

  半個月後——

  “他奶奶│的,你們蘇聯人太囂張了,打就打,誰怕誰啊。”

  第三次談判的會上,趙書禮受到伊利亞科夫更大的壓力,他乾脆發飆了。

  反倒是伊利亞科夫一時有點慌亂,當然隨即就恢復如常,道:“公使先生,我能把你的話理解成為對蘇聯政府的挑釁和宣戰嗎。”

  威脅赤裸裸的威脅。

  但是趙書禮絲毫不服軟,他笑道:“隨你怎麽理解,少在這裡詐老子,不想談判的是你們。愛談不談拉到,人死鳥朝天,老子是當兵的,跟你們這些人玩不起花花腸子。”

  伊利亞科夫怒氣衝衝,但是卻沒有放什麽狠話,陰沉著臉離開了。

  伊利亞科夫走後,趙書禮心裡踏實了,蘇聯人應該是打算放棄蒙古了。他們不會為了一個蒙古,冒著跟世界列強再次發生戰爭的風險,當然列強心中並一定想再次攻擊蘇聯,可是蘇聯冒不起這個險。這也是趙書禮當時用來說服各國政府的一個理由,他告訴各國外交官,說雖然他們不想跟蘇聯人打仗,其實蘇聯人更不想跟他們打仗。

  趙書禮知道,當年列寧為了結束跟德國的一戰,甚至不惜割讓了烏克蘭等俄羅斯重要的領土,更不會為了一個外蒙古跟列強交惡了,要知道直到現在承認他們合法性的國家都不多。而趙書禮這次之所以強硬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國內的援兵到了,他的西北邊防軍第一師中的三個旅兩萬人終於趕到了庫倫,雖然武器裝備還不全,但是總能壯壯膽,也能嚇唬嚇唬人的。而蒙古牧民在接到趙書禮通過一隊隊騎兵發出去的各種號召後,也慢慢的開始往庫倫聚集,現在脫歡的騎兵部隊已經擴編到了兩萬人,只是同樣缺乏武器還有訓練,暫時說不上戰鬥力。

  不過趙書禮賭對了,蘇聯沒有選擇武力,反而在三天后,主動提出談判。

  談判桌上,蘇聯人接受了趙書禮提出的,把蒙古領土問題作為談判議題的建議,以前他們是絕不談這個問題的,他們認為這不是個問題,蒙古主權無可爭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