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之大民國》79節 4年建設大綱
蘇聯人正苦惱於機器設備問題,突然接到了趙書禮的邀請,效率很高,很速度的就派來了一個規模龐大的代表團。團長是烏斯馬諾夫,此人是一個中國通,他多次到中國,而且當年陪同馮玉祥從蘇聯回國,在西北各省待了好幾年,是一個有名的中國通。  跟隨烏斯馬諾夫前來的還有幾個趙書禮的熟人,在美國遇到的蘇聯代表團團長,拉裡揚諾夫和他曾經到蘇聯時候那個跟自己討論社會科學相談甚歡的搞斯基以及曾經在蒙古跟趙書禮談判過的伊利亞科夫,每個人帶有一個‘夫’字,但是趙書禮知道這些人的‘夫’字可不是匹夫的夫,而是丈夫的夫。

  因為這裡每一個人都不簡單,烏斯馬諾夫就不用說了,整治經濟都精通,尤其熟悉中國國情,二搞斯基是一個社會學理論家,說出的話蠱惑力很強,伊利亞科夫更是專業的外交官,談判的時候絕對不吃虧。除了這三個人外,他們還派來了不專業技術人員,這樣在技術上,他們也能夠把握了。

  “烏斯馬諾夫先生,您覺得如何啊?”

  在帶著蘇聯代表團參觀了一遍包頭的上千家工廠後,陪同的暫代孔韌為工業部長的薑奎對烏斯馬諾夫道。

  烏斯馬諾夫點頭稱讚:“你們工人的精神,跟我們蘇聯工人一樣,充滿了建設祖國的熱情。而且我很佩服你們的領導人,此次等於借助我國的工業化,大大提升你們的工業製造水平,不過我總有種我國被挾製的感覺。”

  聽到烏斯馬諾夫的抱怨,薑奎笑道:“烏斯馬諾夫先生嚴重了,這怎麽是挾製呢,我們采購設備,生產你們需要的機器,這可是雙贏啊。對貴國,對我們塞北都是有莫大好處的。”

  烏斯馬諾夫點頭,但是神情依然不是很甘心,其實他說的是對的,趙書禮就是在挾製他們,可是他們有什麽辦法呢。在美國被狙擊後,他們以為這是美國整府有意主導,他們倔強的史太林書記,決定不再派人去美國丟人現眼了。現在能給他們提供機器設備,且不用看臉色,甚至是對他們非常熱情,給足面子的也就只有塞北整府了。

  “我想我們可以擴大合作,我們的技術專家經過評價,你們的機器都是很新式的機器,又有大批美國技術工程師指導生產,質量應該也是有保證的。但是我要提幾個要求——”

  “請請講吧!”

  “第一,我希望貴國在提供設備的同時,可以讓我們的工人到你們的工廠中實習,參與你們的生產過程,這樣方便他們回去後掌握設備。第二,我們要求你們幫我們建一個汽車廠。”

  薑奎皺了皺眉頭,然後道:“關於第一條,我想是沒有什麽問題的,我們司令應該不會拒絕。可是汽車廠嗎,這個就不太容易了,我們上次去美國跟美國的福特等幾個工廠談判過,我們也沒能從他們哪裡引進汽車生產線。所以第二條有點困難,不過如果我們將來成功的引進了汽車廠,我想幫助蘇聯人建立同樣的工廠,不但是我們樂意的,而且也是我們協議中的義務。”

  烏斯馬諾夫點頭道:“薑先生,您很誠懇,我非常樂意跟你合作。我想我們現在就可以簽約了,蘇聯向貴方采購一百個工廠的設備,總價值五十億美元,按照我們跟你們趙司令先前達成的意向,其中20億美元將采用黃金白銀或者美元英鎊這些國際貨幣來支付,而另外30億美元則用我們的礦產來支付!”

  這個用礦產支付的條件確實是他們來第一天趙書禮就答應的,

這也是為什麽他們願意采購塞北設備的一個原因,在這個金融危機肆虐的時候,德國人隻接受黃金和美元英鎊等國際貨幣。而蘇聯人的外匯儲備,恐怕還不如德國人呢,哪裡有閑錢給他們呢。  蘇聯人跟徐新六代表的塞北各整府簽訂了協議後,塞北整府很快宣布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四年建設大綱。

  大綱宣布,在四年內,由整府主導各國營私營企業積極參與,將在塞北各地新建五萬公裡鐵路,屆時鐵路裡程將達到六萬公裡,公路新建十萬公裡,達到十二萬公裡;新建一百座大中型電廠,讓塞北三十個有規模的城鎮完成電力化,屆時塞北發電能力將由現在的兩億千瓦時增加到三十億千萬時;興建大型水利設施,解決歸綏,包頭鄂爾多斯,張家口,承德,庫倫,迪化,以及五原縣,磴口縣等較有規模的城鎮用水問題;建立五十座大型兵工企業,涵蓋坦克裝甲車輛,飛機制造等先進兵器,同時動員三百個民用企業參與配套生產;向外蒙新疆移民一千萬,其中外蒙四百萬,新疆六百萬,到時候塞北人口將增加到3000萬人以上。

  除了這些經濟方面的指標外,還有其他方面的,比如軍事方面,已經建立了軍校,要求完成軍官的專業化;兵員方面要新建三十個新兵訓練營,建立完備的預備役制度;研究組建現代化的機械化軍隊,組建擁有一千架飛機的空軍,五千門火炮的專業炮兵,以及工程兵等專業軍隊。

  衛生教育方面,將新建一百所醫院,培養醫務人員兩萬人,建立比較完備的醫療體系;新建三千所小學,將塞北各地的小學數量擴充到五千所,新建三百所中學,總數達到五百所,五所大學,其中一所為綜合性,其余為理工科,新建一百所技術專科學校;完成之後,塞北將擁有整個中國最為完備的醫療體系,同時教育事業上,在中學教育上超過東三省,大學和小學上礙於基礎,還不能跟有一萬六千小學,三十所大學的東北相比,但是技術專科學校數量將是東北的數倍;除了自己建立學校外,還計劃大量向發達國家派送留學生,學習法律金融工業電子化學等學科的先進知識,數量是每年一千人。

  如此規模的建設規劃意味著大量的投資,其中僅僅涉及到整府要支出的資金就達到30億元,而此時整個塞北政府的整個財政收入也不過才2億,就這已經是趙書禮會經營了,要知道他剛來此地的時候才只有不到500萬。這麽大的資金缺口要如何來解決呢,趙書禮可不能用蘇聯那種工農業剪刀差來籌集,最後他打算借債,向國外和塞北的債券市場大規模借債,但計劃中借債只能籌集不到三分之一的資金。

  另一個籌集資金的方式是,超量發行貨幣,發貨幣將提供計劃中另外三分之一的資金。但是這得冒風險,因為過量發行貨幣其實是一種隱性的全民稅收,意味著搶劫民財,但是有時候會導致通貨膨脹。只要在百分之十以內的通脹趙書禮能夠接受,那樣不會引來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超發貨幣的數量決定因素是市場的反應,以市場通脹百分之十為上線,能發多少就發多少。另外趙書禮還會對市場進行乾預,當然這其中涉及到很複雜的操作,總之就是要盡一切努力控制住市場上的貨幣流通量,采取的方法也是發行大規模的債券,讓老百姓把錢都變成債券來減少流通。

  發貨幣投入市場——發債券將貨幣回籠——繼續投入市場,這是一個循環,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未必那麽容易。好在塞北現在已經擁有大量從事股市,債市的人才,尤其是這次去美國股市摟錢,順便讓許多人感受了大規模的金融市場規則和鍛煉了他們對金融市場的感覺。

  除了發貨幣和借債,另一個資金來源是吸引國內外的投資,這也將提供三分之一的資金。對於吸引的投資對象,國內自不用說,包括南洋和美國的華僑,都不會做任何限制,而國外主要針對的是德國和日本, 原因嗎很簡單,按照嚴裕棠那個餿主意,這根本就是算計德日兩個將來的二戰戰敗國。

  關於這個經濟大綱趙書禮可是猶豫了很久,他手下經過孔韌的近十年工業計劃建設,已經聚集了一大批對計劃型的建設頗有理解和操作能力的人手,人才問題到不嚴重,但是趙書禮擔憂的是發生大規模社會問題,比如通脹,比如國企腐敗等問題。但是他不得不這麽做,因為時間緊迫,如果歷史不出現意外,從現在到七七事變只有八年時間了。

  趙書禮之所以煞費苦心的在美國和德國狙擊蘇聯人的采購計劃,千方百計把蘇聯這個大市場分一大份給塞北的企業,然後利用此建立實力強大的裝備製造業體系,根本目的肯定是為了中國,為了塞北。因為他不是活雷鋒,不會為了蘇聯的工業化而如此費神。蘇聯人的訂單不過是用來啟動塞北的工業造血能力的,說白了是為了塞北的工業化服務,具體表現為為了塞北這個建設大綱配套的。

  因此在利用蘇聯訂單先啟動了大量的製造業企業後,立即開始了本地的以工業化為中心的大規模建設,為了自己的實力增強,能夠讓中國跟日本在二戰中打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而不是只能打什麽遊擊戰,防禦戰。要他趙書禮鑽山溝,或者冒著對方的飛機大炮,用命來填的話,他就白來了這個世界一趟,他要的是堂堂正正正正規規的打敗日本,甚至不僅僅把目標定在日本人身上,他心裡甚至做過一個打算,讓中國像美國那樣同時在兩線對抗法黑斯,那樣才能一舉奠定戰後中國的國際地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