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世王者》105 順天應命
周人的祖先是黃帝姬軒轅兒子帝嚳的後裔,而姬姓也是黃帝後人的第一大姓,所以姬氏便以黃帝直系後裔自居。

 而各路諸侯除了姬氏宗親就是分封的周朝開國功臣,所以這些各國掌權者常常對自己的血統引以為傲,認為自己天生就是王室貴胄,老百姓都是下裡巴人。

 現在突然蹦出來一個炎帝神農氏的直系後裔,儼然和周王室並駕齊驅,登時讓處在社會底層的老百姓樂壞了,你們姬氏不是牛逼嘛,不是天生貴族嘛,人家神農氏的後人現在也是寒門,和我們老百姓一個階級。

 躲在後面聆聽的姬叔弼與姬翟一聽傻眼了,看方離的眼光也與從前不一樣了,噯喲……這原來不是個小人得志的暴發戶,原來人家是神農氏炎帝的子孫,大家血統差不多,誰也沒有比誰高貴,這踏馬就尷尬了!

 還是姬叔弼最先反應過來,現在的滎陽已經不姓姬了,自己乾脆別討人嫌進城了,趕緊抓住機會把國公之位禪讓給方離算了。

 “啊呀……原來伯輔將軍是炎帝後裔,真是失敬了!”

 姬叔弼對著方離長揖到地,之前他挨過打受過罵,被揍得滿地找過牙,也曾被方離踩在腳下,但從來沒有發自內心的對方離做過揖。

 但這一次,姬叔弼主動對著方離作揖,與其說是拜的方離的權勢,還不如說是拜的方離的身世,炎帝後裔的血統讓姬叔弼這位曾經高高在上的虢國君主低下了高貴的頭顱。

 方離微笑著還禮:“主公言重了,炎帝與黃帝皆是華夏先聖,人類始祖,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對兩位先聖都應該心懷敬畏。”

 姬叔弼清了清嗓子,掃了一圈眾人,高聲道:“炎帝與黃帝皆是人類始祖,為百姓做出了巨大貢獻,方有今日泱泱萬民,天下蒼生。

 先聖唐堯在位七十載,治理水患,測定農令,制定歷法,澤被蒼生。後來先聖年老體衰,將王位禪讓於舜,舜帝年老後禪位於禹,傳為千古美談。

 大將軍方伯輔乃是炎帝後裔,英明睿智,心懷仁慈,雖身為布衣卻心懷天下。以門客之身拜為虞國大將軍,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率虢虞聯軍擊退晉寇,恢復山河,庇佑黎民。

 伯輔將軍高瞻遠矚,將虢虞合並為唐,使得國力大幅提升,民心士氣空前高漲。

 然則晉寇亡我之心不死,諸侯環繞在側,虎視眈眈,我大唐尚需奮發圖強。也唯有伯輔將軍能率大唐的子民與將士走向強盛,弼與姬翟商議一番,決定將唐公之位禪讓於伯輔將軍,外禦強敵,內安社稷。”

 姬叔弼對眾人說完,再次轉身對著方離施禮:“請伯輔將軍繼承唐公之位,上承天意,下應民心!”

 “伯輔將軍就答應我與叔弼兄的請求吧!”姬翟趕緊跟著姬叔弼一塊作揖,好人可不能都被他做了。

 周瑜、趙雲、陳登、劉曄、徐盛等人俱都對望一眼,帶領眾人齊刷刷作揖請命:“請大將軍上承天意,下應民心,接任國公之位!”

 荀彧心中有些同情姬叔弼和姬翟,心中不忍,只是跟著周瑜等人作揖,但嘴裡並沒有說什麽。

 後面的眾將士與周圍的百姓一看這陣勢,紛紛請命:“請大將軍做我們唐國的主公,外禦強敵,內安黎民!”

 原先還有一些虢國的死忠企圖暗中潛伏,伺機作亂,恢復姬氏對虢國的統治。現在一看就連姬叔弼都服軟了,還反抗個毛線啊,登時都像泄了氣的皮球,再也沒有恢復虢國的念頭。

 一時間滎陽城內山呼海嘯,響徹雲霄,不管認識方離的或者不認識的,都齊刷刷的振臂高呼,請求方離接任主公之位。

 凡事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方離已經謙讓了兩次,倘若再繼續謙讓就有些過火與造作了,而且典韋現在搬出了方離的身世,更是讓方離底氣大增。

 再加上還有三五天就是新年,一元初始,萬象更新,方離登基之路已經完全鋪平,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缺,此時再不登基自立,更待何時?

 “好吧!”

 方離挽挽袖子,鄭重的答應了下來,對著姬叔弼、姬翟、周瑜、趙雲以及所有的將士與百姓施了一圈禮,高聲道:“承蒙主公厚愛,承蒙眾將士抬舉,承蒙諸位桑梓百姓擁護,我方離雖然不才,亦願意為大唐拋頭顱,灑熱血!率領唐國的將士逐鹿天下,讓大唐的百姓過上太平盛世!”

 “主公英明,主公神武,臣等願唯主公之命是從,為大唐赴湯蹈火,雖死不辭!”周瑜、趙雲等文武及三軍將士齊齊作揖,口呼主公。

 街巷上熙熙攘攘的百姓也跟著高聲附和:“唐公英明,唐國神武,願唐公率將士們掃蕩四方,讓大唐的百姓永享太平!”

 等百姓的歡呼聲落下之後,姬叔弼才與姬翟失魂落魄的對方離施禮,請求道:“唐公,我們二人庸碌無能,不願意再進滎陽觸及往事。可否賜我二人一官半職,把我們送到河內安享太平?”

 方離對於姬叔弼的識時務很滿意,這家夥今天表現的不錯,決定不再為難他,高聲道:“兩位國公效仿先聖禪讓,高風亮節,令人欽佩。方離雖為唐公,卻也不敢忘懷你們的恩情。故此……寡人決定冊封姬叔弼為安樂公,姬翟為安逸公,一起去河內享福去吧!”

 姬叔弼與姬翟大喜過望,雖然只是虛名,好歹還是公爵,急忙齊齊作揖致謝:“多謝唐公大恩大德,我二人沒齒不忘!”

 既然姬叔弼與姬翟不願意再留在滎陽,方離也不勉強,今日自己登基之後這兩人已經沒了利用價值,可以徹底的退出歷史舞台了。

 當下方離召喚了一名校尉來到面前,命他率五百將士護衛姬叔弼與姬翟離開滎陽,渡過黃河前往河內定居。

 姬叔弼與姬翟一刻也不願意久留,向方離拱手作別,坐進馬車裡以最快的速度絕塵而去。

 今日徹底確立了方離的國公之位,周瑜下令犒賞三軍將士,開懷暢飲三天,普天同慶。

 而方離的登基事宜則定在元月初一,所需物品交由陳登籌備,方離再三叮囑一切從簡,不要過於鋪張浪費。

 方離將原先屬於虢國公室的宮殿改名為“太極宮”,將大殿定名為“丹鳳殿”,在此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正式登基唐公之位。

 五天之後,大年初一,滎陽城張燈結彩,披紅掛綠,一片喜慶。

 而方離接受姬叔弼與姬翟禪讓,登基成為唐國國公的消息也已經在黃河兩岸傳的沸沸揚揚,大部分百姓盡皆歡欣鼓舞,拍手稱頌。

 這日清晨,方離穿上嶄新的國公服,在典韋、馬皮、曹飛等人的護衛下來到丹鳳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與祝賀。

 大殿之上,武將由周瑜領銜,向下依次是趙雲、馬岱、紀靈、曹性、徐盛、廖化等人,而張遼與顏良也分別從池陽、絳關兩道前線返回朝拜,代表前線的將士參拜新國公。

 文官方面則由荀彧領銜,向下依次是剛剛和廖化一道從平陸返回的審配,宮之奇、陳登、劉曄等人,以及其他部分官吏。

 最讓方離感到欣喜的是,除了唐國的文武之外,竟然還有其他兩個國家的使者前來道賀,一個是蜚聲海內外的韓非,另一個則是魯國的中將軍吳起,俱都是今天清晨才來到滎陽城的。

 在登基典禮舉行之前,陳登先把韓非引薦給方離,“這位是韓國的太士韓非公子,唐韓兩國能夠結盟,韓非公子功不可沒!”

 “韓非拜見唐公!”韓非對著方離施禮,態度恭敬。

 方離急忙還禮,對韓非的努力再三道謝,勉勵韓非以後繼續維護韓唐之間的盟友關系,同氣連枝,共同進退。

 方離與韓非寒暄的時候,一身戎裝的吳起笑吟吟的在旁邊等候,直到二人敘話完畢,這才施禮道:“唐公還記得吳起否?”

 方離急忙熱情的作揖還禮:“哈哈……吳將軍那夜一席話猶如醍醐灌頂,讓方離茅塞頓開,豈敢忘記你的教誨?此後時常思念,今日總算與將軍再次相見了!”

 吳起感慨道:“猶記得那時唐公還只是虞國的一個下將軍, 準備前往池陽鎮守,我遭到群狼圍攻,幸賴唐公及時搭救,才讓吳起脫險。”

 “哈哈……吳將軍毅力過人,就算沒有我等的出現,你也一樣能夠化險為夷!”

 吳起繼續撫須大發感慨:“沒想到轉眼半載,唐公已經今非昔比,率虢虞聯軍大破晉軍,殺的魏醜狼狽逃竄,恢復山河,將虢虞合並為唐。此等豐功偉績,足以彪炳史冊……”

 方離笑道:“只是運氣好些,加上三軍用命,軍民一心,眾志成城,方有今日之局面。”

 吳起頷首,面露遺憾之色:“若當初不是曹劌將軍的邀請,起很可能會留下來追隨唐公共創大業,遺憾失之交臂啊!”

 “呵呵……若是吳將軍有心,我唐國隨時歡迎吳將軍來我唐國效力。若你與公瑾並肩作戰,何愁無往不利?”

 方離開始赤果果的挖牆腳,只要鋤頭舞得好,哪有牆角挖不倒?管他有棗沒棗,先打三杆子試試再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