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園夢華》第98章 踩 踏 事 件
幸聚景踩踏傷人

楊婕妤識破騙局

春暖花開時節,皇上趙擴高興,決定攜後妃陪祖母謝太皇太后遊覽禦景園。

那日,皇上、皇宮後妃、朝中大臣加上隆重的儀仗,一行數千人,玉輦、轎子、車馬浩浩蕩蕩,蜿蜒數十裡。臨安城內頓時萬人空巷,數萬黎民百姓聚集在禦街旁、禦景園及西湖邊,觀看皇家氣派,目睹天子尊容,欣賞後妃及宮女美色,皇上、後妃所到之處,人聲鼎沸,萬頭攢動,盡管數百禦林軍士兵維持柣序,但還是在禦景園門前,造成擁擠踩踏事件。

次日上朝,臨安知府劉璘報告:在此次踩踏事故中,三人死亡,十六人受傷,遺落、撕壞衣服、鞋子近千件(雙)。

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卻出現這麽嚴重的事故,只是皇家出遊,卻搞了這麽大的排場,讓天下臣民指責皇家做事張揚。皇上大發雷霆,這是他登基以來首次發生的惡劣事件,責令政事堂拿出處理方案。

以經煜堂為首的宰執人員上請罪表,要求引咎辭職。

經皇上批準,朝廷下了三道詔書:

一、罷免吳伯剛知樞密院事之職,臨安知府劉璘改任越州通判;

二、在此次踩踏事故中,死亡、受傷人員的喪葬、醫療費用,由三司撥付;

三、今後,皇上及后宮人員遊幸,一律不得用儀仗,也不用官員陪同。

經過觀察,楊婕妤發現:皇上除反映較慢、不善言辭外,還有許多優點。比如,生活樸實,不鋪張,不奢靡,愛吃粗茶淡飯。他平時穿戴樸素,並不過分講究,飲食器皿也不奢華,使用的酒器都是以錫代銀。有一年元宵夜,一個宦官見寧宗獨自端坐在清冷的燭光下,便問:“上元之夜,官家為什麽不大擺宴席慶祝一下?”皇帝慘然答道:“你知道什麽!外間百姓沒有飯吃,朕怎麽能有心思飲酒呢?”

還有皇上的耐性很好,每次面見群臣,無論群臣所奏怎樣連篇累牘,時間多長,都和顏悅色,耐心聽取,沒有一點厭倦的樣子。但是,大臣們的論奏聽完了就完了,既不表態,也不決斷,進奏者已經口乾舌燥,最後卻仍然不得要領。對此,楊婕妤建議:官家讓宰執大臣認真聽,然後讓他們一個個表態,多數人認為好的,就定下來。

由於體質差,皇上不能過多飲酒。而平日,去其他宮殿,那些嬪妃總愛準備一些山珍海味,給皇上吃,勸皇上飲酒,為此,她特意做兩個屏風。宮中有兩位小太監,經常背著兩扇小屏風作皇帝的前導。隨便到什麽地方,總把屏風面對皇上。屏風上寫著楊妃手書的戒條:“少飲酒,怕吐;少食生冷,怕痛。”屏風用白紙作底,邊上糊著青紙。

一次到後苑遊玩,有人勸皇上喝酒與吃生冷食物,他就指屏風上戒條給對方看,大臣們也就不敢了。每次進酒,都不超過三杯。

這樣設身處地為皇上著想,趙擴就更寵愛和依賴她了。

初步展示其辦事才能的是樁詐騙案。

那日午後,楊婕妤在宮外的假山旁,看到兩個宮女在談借錢的事。感到奇怪,什麽事要借二百貫,這可是宮女半年的薪水。便上前詢問。

原來,宮女阿鵑的父親最近生了重病。一直發熱,咳嗽,不想吃飯,還經常頭痛。請不少郎中看了,吃了不少方子,都不見效。家裡本來就沒什麽錢,就向她要錢。她的錢也用光了,忽聽有個叫散聖的和尚能趨凶避邪,托人找他一看,說是惡鬼纏身,給他家幾張符咒,給喝了半壼藥水,頭不痛了,也退燒了。但是隻管兩天,再去找他,說至少要三百貫,他要去九華山作法才能去根。

楊婕妤隱約感到,這其中有蹊蹺。問阿鵑,你在宮中,是怎麽知道這個和尚的?

是鍾夫人宮中的荷花告訴我的,荷花還請他算過命。

楊婕妤告訴阿鵑:你父親的事聽我的,他的病很可能是傷寒症,我讓太醫給他看,保證藥到病除。你要借錢,我給你,但不能給那個和尚。

說罷,便叫來孫士凱,帶阿鵑去找張太醫,給阿鵑的爹看病。

太醫出手,自然不凡,幾天后,阿鵑爹的病好了,阿鵑全家對楊娘娘感激不盡。

楊婕妤讓阿鵑將荷花找來。

荷花找和尚算命,其實跟楊婕妤有點關系。楊婕妤嫁給皇上、一飛衝天的事,在皇宮內外引起轟動,許多宮女羨慕不已。荷花也是一個,她入宮近十年,已二十六歲, 自認雖不是國色天香,起碼是小家碧玉。對自己的歸宿,她沒有做皇妃那樣的雄心,只求嫁給一個青年才俊也就心滿意足了。但何時出宮,她說了不算,聽說有個神仙能看出人的吉凶禍福,能預測青年男女的婚姻。就花了些錢,請他算算。

在楊婕妤面前,荷花來個竹筒倒豆子。

再下追,荷花聽太上皇所在的壽康宮裡的胡曉蘭說的,胡曉蘭又是內侍王真推薦的。

而他們又是怎樣與和尚聯系上的呢?壽康宮有個衛士叫譚先林,他的老婆皮翠花負責穿針引線。

楊婕妤簡單追查一下,南內北內各個宮中被那個叫道明的和尚騙的有十人,錢約2000貫。民間受騙的不知有多少。

她將這個情況向皇上報告,請皇上派臨安府尹深査。

臨安府尹趙師中親率衙役徹査。

事情很快水落石出。和尚道明,江州人也,粗通八卦陰陽,略曉醫理,以替人銷災避難,預測命運為名,裝神弄鬼,在京城行騙。在其住所,查獲銅錢三萬餘緡。

皮翠花,秀州營妓出身,利用丈夫守衛之便,假扮女道士,勾結道明,出入宮闈,兩年內騙人錢財5000貫。

案件一公布,朝野轟動。朝廷下詔:道明杖100,黥面,送廣東英德關押。

臨安府判決:沒收皮翠花所收錢財,杖50,譚先林杖50,夫妻二人即日離京。

朝廷作出規定:不準女尼女道出入大內及三宮。

一年多後,楊婕妤又生個公主,皇上高興,加封為婉儀。楊氏在宮中的地位日趨穩固。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