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園夢華》第149章 若 烹 小 鮮
  老王頭拜見故交

  陳右相預測吉凶

  福建建寧府位於武夷山麓,轄有建安、建陽、甌寧和崇安等縣,有趣的是,建安、甌寧兩縣,縣治同在一城。建陽縣城北有一小鎮,名曰麻沙,盛產梨木,品種有雪梨、面梨、冬梨、鐵梨、木梨、早花梨等,質地或紅或白,是刻製雕版的首選木材。另外,此地盛產的竹紙,質地堅韌,也是印書的佳之材。此地群山綿延,水陸兩便,雕版刻印的作坊眾多。

  立冬以後,天氣轉涼,王彥縝總會來此過一段時間。麻沙王氏知新堂書坊是他一手創建的,雖然如今交給兒子,他仍喜歡來此,看看堆放整齊的書冊,聞聞新書散發的墨香,就會感到有精神,有奔頭。

  小鎮依山傍水,白塔山不大,林深樹密,怪石嶙峋,卻山山有名,處處是景。麻陽溪涓涓流動,猶如白練。年近七旬的他,常常有這樣一種感受:光天化日,置身於華蓋般的叢林之中,映入眼簾的都是無邊無際的花草樹木,碧綠如海,清翠怡人,小憩片刻,身心漸漸寧靜,不一會,就會覺得,你不再是你,就象這些青枝綠葉一樣,盡情地享受陽光、清風和雨露,自由自在地向生長。

  兒子吿知:陳志善當右丞相了,最近回長樂祭祖。

  說起這陳志善,王彥縝是熟悉的。二人同是福建舉子,青年時代,曾多次一同赴京應試。乾道二年,他再次名落孫山,想想已近不惑,決定不考,而陳志善仍在堅持,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十二年後,終於中榜。

  進入仕途後,一直在縣裡,到六十歲時,還只是八品的光澤縣丞,虧得有個好學生,慶元三年,因韓侂胄的關系,任太學錄,不久遷太學博士數月後,轉國子博士,又遷秘書郎。半年後,擢升為右正言、諫議大夫、禦史中丞。禦史中丞做了不到一月,便進入樞密院,為簽書樞密院事。從縣丞到位列執政,首尾僅四年。兩年多後,再拜右丞相,位權人臣,達到想也沒有想過的頂峰。

  陳志善的事說明,有時候,就要一條胡同走到黑,不到黃河心不死,屢敗屢戰,咬緊牙關堅持到底。

  兒子見他深思,便逗他:怎麽樣,後悔了吧,您要是繼續考,到如今起碼也弄個侍郎尚書做做。

  王彥縝瞥了他一眼,人各有命,這是不好比的,說不定,六十還考不中,那不是全耽擱了嗎。再說,我也沒有這樣一個學生。這老陳窮困潦倒了大半生,如今苦盡甘來,也是種報答。你想想辦法,我要見見他。

  兒子又告訴他:外面對這個右丞相評價可不大好,說他對韓郡王卑躬屈膝,言必稱恩公、師王,對韓的胥吏蘇師成、周雲鑾都稱兄道弟。韓郡王過壽,他做了個牌子,面寫道:門生特進、右丞相兼樞密使、秦國公陳志善恭遇恩主太師、郡王降誕之辰,仰祝鈞算。明明是老師,卻對學生稱恩主,自稱門生,是不是很肉麻?

  沒有這個韓侂胄,他七十多了,還能坐宰相之位?

  不是說年過七十,就要致仕嗎?為何他七十三四還晉遷?

  朝廷之製,七十致仕。按照禮法,官員到齡折欲退,皇帝必稱社稷所倚而加以挽留,官員則以不能阻塞後人予以堅持,反覆數次,皇帝不再勉強,以優厚待遇讓官員回鄉安度晚年。皇帝不準的,自然不能致仕,唐代的柳公權,八十了還未致仕。然而到齡而不自請致仕者,禦史台將予以糾核。象他這種情形,定是皇挽留。

  王彥縝是在溫州泰順縣驛館等到陳志善的。

  見陳志善,是想請這位宰相辦一件事,當然不是他個人的事。他有個老朋友,老儒生出身,一直屢試不第,為生活所迫,在鄉村做私塾先生,收入不多,僅糊口而已,快七十了,老是生病,想教也教不了。這一下,既要糊口,又要抓藥,捉襟見肘,入不敷出,又老又窮。盡管,他出手相幫,
生活勉強維持。想到這種情況,其他地方還有。因此,請宰相出面,想個辦法,衙門出點錢,幫幫這些年老的鄉村私塾先生,讓他們老有所依。

  這個全國算起來,人可不少哇,是筆很大的開支。陳志善擔心。

  很好辦,可以以年齡、當私塾的時間,來定個標準。這樣一限定,人數就下來了。

  陳志善點頭稱是,這個辦法好,這些人皓首窮經,一輩子教書育人,老來卻生活沒有保障,確是讓人憐憫,我大宋向來以民為本,解民所困,衙門出點錢,讓他們感受皇恩浩蕩,著是可為。

  到底是宰相,高屋建瓴,有大胸懷。你這一做,成千萬人受惠,是積德行善的大好事。

  好,回京後,我就向皇遞折子。

  此事若成,功德無量,功德無量。

  陳志善問,至真兄,聽說你通曉周易,能預測吉凶禍福,為我預測一下如何?

  此純屬閑暇無聊時打趣而為,毋須當真,宰相面前,不敢造次。王彥縝笑著婉拒。

  陳志善很執著,你就說說嗎。

  難得宰相如此髙看, 那至真現醜了。

  他盯著陳志善,下下仔細打量一番。細聲慢語:從陳相的面相看,屬大器晩成,早年困頓,遇貴人後,扶搖直,享盡人間榮華富貴。這些人所共知,我要告訴你的還有,你可以再做五年左右的宰相,致仕時情況還好,尚可以善終。

  哦。看來還不錯

  不過有句話,要是領悟並照著做,將更好。

  哪一句?

  無欲則剛,適時而退。

  既然老丞相有此雅興,那至真就多囉索兩句。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丞相知道嗎?

  知道。韓非子對此作了解釋:“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毛詩故訓傳又雲:“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烹魚則知治民。”

  丞相果然學識淵博。至真我可是班門弄斧了。烹魚不煩魚,而設法為魚加調料,則味更鮮矣。因陳兄身居高位,故有此言耳。

  彥縝君之意,吾知矣。國之大計,乃聖定策,我等臣僚,輔弼股肱而矣。

  見陳志善還在沉思,王彥縝又說:

  你我說話,不必如此文縐縐也。知道你與韓太師關系極好,想請你給他帶句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