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園夢華》第143章 再 出 山
  韓辛鉛山初握手

  謝知州聞訊相聚

  信州城北,晚霞映照著帶湖新居。

  身材健碩,面色紅潤的辛棄疾沿著湖畔小徑,緩步前行。初春時節,綠草如茵,湖水澄澈,微風徐來,景色怡人。

  午後,接到陳亮從婺州送來的信。信中感謝他仗義相救,現出獄已半年有余,家中一切安好,正潛心苦讀,以待來年入京赴試,並約定:不論及第與否,定來鵝湖拜謝。

  想起這個陳同甫,辛棄疾笑了。此兄家境貧寒,命途多舛。然而他心胸豁達,志向高遠。雖為一介布衣,形為放浪,卻也關注政事,對胡誇庸碌、不思進取的官員不僅不屑一顧,還出言鋒利,故而得罪不少官場之人。所幸為人正派耿直,古道熱腸,交遊廣泛,學問精深,即便兩度受陷入獄,但還不改初衷,自信滿滿,此後必將身居高堂,大展鴻圖。

  正待想著如何覆信,家人來報:縣衙來人通知,臨安行在派來宣詔使,即刻來府宣詔聖旨。

  辛棄疾不禁有些詫異,自淳熙九年江西安撫使任上罷職以來,閑居此間十余年,且耕且讀,樂以忘憂,已適應了這種閑適恬靜的田園生活。曾有幾時,他仰望星空,愁悵之情如春江之水湧上心頭。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已數十載,一味歌舞升平,忘卻當年的靖康之恥,置淪陷的中原故土於不顧。我辛某有報國之志,亦有殺敵之功,奈何無用武之地。如今年過半百,鬢發斑白,難道就此終日求田問舍,行走於蓬蒿之間?

  今日突然來使宣詔,之前沒有收到朝廷的邸報,未得友人半點訊息,也不知是福是禍。

  回到前院正廳,見夫人范如蘭和侍妾田田等家人俱在,都一副焦急不安之態。范夫人低聲問:

  “官人,莫非是你的奏劄和詩詞中,又說了什麽惹朝廷不高興的話,派人來興師問罪不成?”

  辛棄疾擺擺手,平心靜氣地告訴她:

  “夫人不必過慮。這幾年辛某閑居鄉裡,不問朝政,並無奏劄進呈,寫詩填詞多以農家生活、田園風光為題,當不會有事。京師來使宣詔,也是常事。況且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眾人不必驚慌。”

  當即,安排傭人灑掃庭除,擺案焚香,準備儀金,又命腿腳麻利的夥計,去門外路口探望。

  吩咐完畢,遂率夫人和成年之子恭立府門之前。果然,一柱香還未燃盡,只見一名身穿緋色朝服的官員,在兩名金吾衛的護衛下,來到府前。

  辛棄疾連忙躬身上前迎接,請宣詔使大人進正廳宣詔。

  進得客廳,沐浴上香。辛棄疾和家人跪拜,宣詔使高聲宣讀詔書。

  詔書不長,是他新差遣的任命聖旨。聖旨說他素來行為幹練,治政有方,是本朝不可多得的幹練之臣,因此,特任命他為福建路提點刑獄公事。

  全家人這才松了一口氣,臉上出現笑意。接旨、叩謝等儀式按部就班。賓主雙方神色自如,相互客套。

  辛棄疾見宣詔使沒急著走,笑眯眯地看著他,似有話說。就讓次子辛穗賠金吾衛喝茶,自己則請宣詔使至書房敘話。

  辛家書齋在後院東廂房,門楣上題有“稼軒”二字,室內陳設整潔亮麗,四個高大的書櫥立於兩旁,擺滿各類書卷。

  宣詔使隨口稱道:“辛提刑呀,你好福氣哦。園子景致甚佳,書齋典雅精致,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場所。”

  “哪裡,哪裡,窮鄉僻壤,田園風光。承蒙宣詔使大人抬愛,辛某愧不敢當。宣詔使大人,叫辛某幼安就好了。”

  賓主坐下,宣詔使開口問道:“幼安兄,可曾認識在下?”

  辛棄疾仔細打量一番,此人有四十上下,身材高大,體格健壯。天庭飽滿,四方大臉,紅潤而有光澤,濃眉深目,胡須稀疏,黑黑的,聲音不高,有厚重感。

  沒有印象,於是歉意笑答:“對不起,似曾相識,然不知高姓大名。”

  “幼安兄不認識在下,亦屬自然,不必致歉。咱們此番相見當屬首次。在下祖籍相州安陽,差遣乃是知閣門事,姓韓名侂胄字節夫。”

  “噢,幼安想起來了,節夫兄莫非是韓忠獻魏郡王之後裔?”

  “然也。忠獻公是節夫之曾祖。”

  辛棄疾大喜,“哎呀,太好了!韓魏王乃我朝第一能臣,兩朝顧命,三次為相,鎮守邊疆,威震西夏,可謂功蓋天下,幼安自小即欽佩非常,以致五體投地。今日能與他老人家的後人相識,深感萬分榮幸!”

  於是,拉著韓侂胄走向北牆邊的書櫥,“你看,這是令曾祖韓魏王的《安陽集》,五十卷,一卷不少。忠獻公的許多詩篇,幼安銘記於心,閉目能誦。”

  韓侂胄也很激動,拱手作揖,“謝謝,不瞞幼安兄,此來信州,屬節夫自請,就是想結識老兄。世人皆知,辛幼安能武尚文,心系故土,乃屬國家棟梁,朝廷柱石。節夫也仰慕多時,今日得見,十分欣喜。”

  二人話語越發投機,不覺暮色降臨。辛棄疾誠心留韓侂胄府中小酌,韓侂胄再三推辭,隻得道別分離。

  翌日,辛棄疾正待前往州衙,拜訪知州蔣明方,不料,州衙主薄前來傳話:新任知州請辛提刑與夫人前往府上敘話。

  辛棄疾好奇,知州不是蔣大人嗎,又換人了?

  主薄點頭稱是。

  那又是哪位?

  是您的老友故交,知州不讓說。隻說公務在身,未能親自拜訪,請提刑見諒。

  那倒不必,既然想給幼安一個驚喜,那恭敬不如從命。

  一路上,辛棄疾左思右想, 總是不能確定新任知州是誰。直到跨進知州府邸,看到那個又矮又胖的管家,忽然明白了。抬頭一看,劉夫人已笑臉相迎:

  “幼安兄,范夫人,失迎失迎,官人剛出府送宣詔使韓大人,隨後就到。”

  “弟妹呀,好久不見,一向可好?”

  “尚好,尚好,官人剛剛到任,不想幼安兄又要遠赴福州,恐你急速上任,特請來一敘。”

  雙方客廳坐定,焚香點茶,兩位夫人暢敘家常。主薄賠辛棄疾閑聊。

  半個時辰後,謝源明知州進來,雙方自是客套一番。然後,兩位夫人去後院,主薄支應其他客人。辛謝二人才獨自對話。

  說起辛謝二人的友情,還得從頭談起。

r />  那年,江西十余州縣發生重大旱災,糧食歉收,甚至絕收。到了冬天,就出現了罕見的饑荒,糧價飛漲。些許奸商趁機囤積糧食,停止出售,想借此哄抬物價。一些府州縣衙也無良策,災民對此怨聲載道。部分災民圍堵衙門,部分災民挺而走險,聚眾搶糧。局勢越發動蕩,隨時可能導致大規模的民變或暴亂。

  辛棄疾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由湖南改任江南西路安撫使兼知隆興府的。作為主政一方的統帥,他的主要任務就是:調糧賑災,平抑物價,穩定人心,控制局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