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園夢華》第220章 宿 州 之 戰
歡迎您的光臨,請記住本站地址:,手機閱讀,以便隨時閱讀小說《南園夢華》最新章節...
 死纏爛打卻中計

 自相殘殺致潰敗

 坐鎮宋前都城汴梁開封的布散揆迎來了人生的巔峰時代。父親布散忠義是金國名將,作為將二代,皇族外戚,他生來高大威猛,相貌堂堂,二十出頭即為駙馬都尉,世襲猛安。三十歲任拱衛直副都指揮使,五年後,升任兵部侍郎。完顏璟即位後,又升這位堂姐夫為河南路統軍使。後改為西南招討使兼天德軍節度使,守衛邊境。為防漠北蒙古入侵,率軍沿境修築塹壕數百裡。

 此刻,他在行營,捧著皇上的南征詔書,陷入了沉思。

 幾乎在宋北伐詔書下達的同時,因宋叛盟出師,金帝完顏璟率領百官,舉行祭祀天地太廟大典,指責宋廷單方面撕毀三朝七十年之盟約,不顧兩國百萬民眾的生死存亡,挑起爭端,首開戰火。之後,下達南征詔書,令各路諸道統軍司全部升級為兵馬司都統府。呼籲國人同仇敵愷,迎擊來犯之敵。

 這麽多年來,他經歷過多次戰事,總的印象是,北人凶猛強悍,來去無蹤,必須認真對付,南人文弱而善用計謀,雖不可怕也不可大意。比如這次吧,宋人戰線拉得很長,十幾萬大軍大部分都用上了。兵來將擋,水來土屯,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兩軍交戰,避其鋒芒,穩住重點州郡,尋找薄弱之處,重拳出擊,定叫他一蹶不振,爬都爬不起來。

 想到這裡,叫來幕僚:給徐州、宿州、亳州、唐州守將下達指令,不得出城應戰,務必守住城池,否則,砍頭示眾。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金宋雙方將士在戰場上的表現吧。

 蔡州是豫中平原的軍事重鎮,江州統製王大節是宋軍進攻蔡州的主將,而完顏佛住則是金蔡州的守將。王大節率近三萬大軍將蔡州城團團圍住,在城池東西南三方發起進攻,完顏佛住率不足兩萬的金兵據城頑強抵抗,戰鬥進行了三天兩夜,雙方互有傷亡,宋軍盡管氣勢洶洶,攻城不已,但未佔到多大的便宜。

 完顏佛住是有位作戰經驗的將領,他知道,在戰場上,比實力比裝備比策略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看誰有耐心,沉得住氣,目光敏睿,迅速而有力地抓住戰機。

 站在城樓,他觀察了好長時間,前面射擊的宋軍步伐緩慢,後面的東張西望,茫然而無所屬,這表明除了疲憊之外,激情已耗盡,開始變得浮躁不安。

 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太陽逐漸西沉,天邊泛起了燦爛的晚霞。

 攻守雙方仍在相持不下,突然,城門打開,吊橋放下,一隊騎兵如下山猛虎,舉起戰刀,向攻城的宋軍撲來,倉促之下,雙方混戰廝殺,只聽得金兵高喊:援兵來了。宋軍聽後,軍心慌亂,丟下器械,各自逃命。

 蔡州之圍頓解。

 宿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淮東的門戶與屏障,攻下宿州,徐州則危,進而可以打開整個齊魯。

 身為東路統帥,郭仁不可能親自上戰場,但是對這麽一個重要的戰略目標,給外人也不放心,一旦攻陷,功勞就成了別人的,也不甘心。肥水不流外人田,他將這個任務交給了堂弟池州副都統郭作,殿前司主管軍馬行司公事李汝翼作為副手,率五萬大軍前去圍攻。

 為確保拿下宿州,郭仁派出幾支部隊掃清宿州的外圍。陳孝慶、畢再遇在攻克泗州以後,向西向北挺進,一舉攻克虹縣和靈璧縣。

 淮東兵馬都總管范祖亮率五千廂兵,攻打蘄縣。

 這到范祖亮揚州上任不到一月,本來隻安排他訓練新兵。他卻再三要求帶兵上前線,郭仁隻得叮囑馬軍司統領許毅多多幫襯。

 大軍在宿州城南十裡外扎寨,宿州城門緊閉城牆哨卡布滿金兵,沒有別的辦法可想,直接攻城。

 蘄縣是個小縣城,距離宿州有三十余公裡。守城的兵力顯得不足,范祖亮隻用一天一夜,就拿了下來。清點隊伍,死傷不足百人。這對首次上戰場的他來說,是個巨大的鼓舞。

 剛要帶兵前往宿州,他收到一份來自金國的情報:布散揆收到宿州守將的報告,擬派騎兵三千前來增援。

 廂軍都是些步兵,打打小縣城,助攻排陣勢沒有問題,但要與金之騎兵爭戰,顯然不是對手,許毅建議范祖亮,派人通知在靈璧的陳孝慶、畢再遇所部。

 很快對方有了回應,畢再遇率四千精兵前往宿州城北五十裡外設伏,你部可派兩千至三千人馬前往相助。范祖亮與許毅商量,決定分兵,許毅帶兩千兵前往阻擊,范祖亮率余下隊伍協助攻城。

 如此一來,宿州城就被宋五萬多正規軍、一萬多廂軍、忠義軍團團包圍,如鐵桶一般,連隻蒼蠅都飛不進。

 東南西北四座城門都成了進攻的重點。鼓聲陣陣,箭矢如雨,雙方死傷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薦閱讀: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眾多,攻防大戰異常慘烈。

 守城的金將叫納蘭邦烈,臉如黑炭,瘦而高大,怒起來如凶神惡煞,他親自上城樓督戰,一刻不敢放松,一箭飛來,憑著本能躲閃,正中左臂,牙一咬硬是將一拔了下來,簡單包扎後,仍鼓勵將士們冒死堅守。怕箭不夠用,就讓老百姓將石塊搬上城牆。

 范祖亮的廂軍和忠義軍主攻東門。他清楚地曉得,局面打不開,一方面是守敵頑強拚命抵抗,另一方面,宋軍缺乏得力的攻城武器,既沒有高大的戰車,也沒有威脅力巨大的火炮。沒辦法,只能發揮人的作用,拚命再拚命。他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忠義軍大多是好勇鬥狠之徒,都希望通過打勝仗,來改變其命運。於是,找來忠義軍頭領,讓他們組織敢死隊。

 敢死隊果然不負所望,東門旁出現了缺口。這些青年勇士不避矢石,越戰越勇,奮不顧身前仆後繼地往前衝,那種不顧一切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氣概,讓守城的金兵心生懼意。眼見雲梯靠在城牆上,忠義兵蜂擁而上,一個接著一個。

 登上城牆的忠義兵手持刀槍,大聲呐喊,向金兵砍去,堅守的金軍魂飛魄散,轉身而逃。

 眼見城破在即,令人驚異的一幕出現了:

 正當那些率先登上城牆的忠義軍士兵舉刀衝向敵軍,擴大戰果時,背後卻飛來無數箭矢,拉弓射箭的卻是殿前司的士兵,怕這些忠義軍搶了他們攻城的功勞。

 正在忙於逃命的金兵,發覺追趕他們的人一個個中箭倒下,很快從最初的慌亂中清醒:他們一家人都在互相殘殺,我還逃什麽?

 自己殺自己人,這個仗還怎麽打?萬余忠義軍自行解散。

 此時,狂風驟至,倏忽之後,大雨傾盆而下,數萬攻城的宋軍成了落湯雞,無處躲藏,這雨卻一陣緊似一陣,下個沒完沒了。

 好不容易雨小了,要停了。突然,見黑壓壓的金兵奔馳而來,刀槍並用,眨眼之間,大片宋軍倒地而亡,其余的亂作一團,四處潰散。而金軍趁此時機,重新加固城牆。

 苦戰五天,宿州依然,六萬大軍一敗塗地,只剩一半,退在宿州城南六十裡的蘄縣城外。

 納蘭邦烈見宋軍敗退,沒有繼續追趕,第二天夜裡,派出一小股部隊,燒了宋軍的糧草。

 接下來是老天在折騰困乏不堪的宋軍。時值夏季,江淮一帶進入一年中多雨季節。似乎老天也在作弄,天空陰沉沉的,雨一直在下,時大時小,沒完沒了,糧草缺乏,一天只能供應一頓飯,兵士們饑腸轆轆。

 長期雨水浸泡,軍帳也不堪重負,到處漏雨,由於地勢低窪,帳內盡是水,晚上根本無法入睡。

 宿州城裡的納蘭邦烈緩過勁來,派人偵探宋軍情勢。半天之後,探馬來報:宋軍數萬之師駐扎蘄縣東南長山河堤之下,連日陰雨,困頓不堪。

 納蘭邦烈聽罷,高興得大叫道,天助我也。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叫來部將,如此這般,吩咐起來。

 是夜,淫雨霏霏,一支金軍悄然而至,決開長山河堤,河水順流而下,直撲宋軍營地,待宿營的宋軍發現,洪水已沒過膝蓋,淒風苦雨,本已消磨了將士的意志,遍地泥漿,裹住了沙場鐵漢的雙腿眾軍士面無人色,困苦不堪,如何坻抗?於是,一片慌亂,什麽也顧不得,士兵紛紛逃竄,這時,一支騎兵趁亂殺來,宋軍死傷不計其數。

 郭明和李如翼住在城內,看到金兵蜂擁而至,如喪家之犬,心驚膽戰。納蘭邦烈大聲喊道:“宋國郭將軍聽著,你們已被包圍了,趕快投降,大金皇帝仁慈,饒爾不死。”

 曾以長山趙子龍自許的郭作是個公子哥,聽到喊話,渾身發抖。李如翼出了個主意:大帥,都怪姓范的,攻下個蘄縣,就以為了不起,跟我們搶功。不如將他挷了,交給金酋, 換我們一條生路。

 好,就這麽辦。“來人給我把楊提轄挷了!”

 范祖亮怎麽也想不到,郭作又給他來了這一手。“郭帥,這是為何?我犯了什麽罪??”

 “你不聽指揮,胡亂攻城,招至敗跡。”

 范祖亮氣得七竅生煙。

 郭作與納蘭邦烈戰場談判,攻城是由楊元道挑起的,我把他交給你,你放我們出城,如何。

 納蘭邦烈聽了,心中暗暗發笑,這是支什麽樣的軍隊呀,就憑這邦豬羅也想收復中原,做夢去吧。不過,這筆交意不錯,困獸猶鬥,狗急都會跳牆,何況這麽多軍士。

 城門打開,讓出條路,郭作和李如翼帶數千人倉惶逃命。

 內部的分裂比任何外來的力量都強大。這真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瘋狗一樣的隊友。成了金人俘虜的楊元道禁不住悲從中來,欲哭無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