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園夢華》第184章 總 攬 朝 綱
平章軍國攬朝綱

違背大局降三級

史彌遠一口氣說了這麽多,望著韓劉二人。韓侂胄說:

同叔,別急,喝口水,潤潤嗓子。

劉璘望著韓侂胄,韓示意,便開口:侍郎之言出自肺腑,老丞相忠誠謀國,令我輩欽佩。確實不能貿動乾戈,也不應心存僥幸。的確,數十年未動乾戈,民眾可以安居,經濟能夠繁榮,但是我國尊金帝為叔,年年進獻貢歲幣數十萬兩白銀,數十萬匹布匹,一個小小使臣在我朝大殿都能頤指氣使,國家的尊嚴在哪裡?民族還有沒有氣節??民眾還有沒有血性???就好比兩家人,受欺負的那家,是一直忍氣吞聲好呢?還是勇於抗爭好呢?

韓侂胄敲了下桌子,光玉說得好,人活著就要有志氣,寧可站著死,不可跪著生。韓娛之我為搞笑狂無彈窗

還有,國家這麽多年,軍隊的兵力是沒有提高,如果大家都安於享樂,不想打仗,再過四十年,可能還是如此,那麽何時能收回故土,再說冒險,做任何事都有風險,誰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兵未動,糧未行,就考慮會不會失敗,怕字當頭,那還打什麽?直接當孫子算了。古語雲:兩軍相逢勇者勝,只有不怕敗,才能打勝仗!侍郞,你看我說得對嗎?

樞密說得對。史彌遠不得不承認。

當年,令尊史王爺對國朝與金邦形勢的分析極為妥貼,不過也過於保守。比如,為穩妥起見,勒令吳璘撤退,致使十三州丟失,可是不小的教訓呀。

史彌遠發覺,今天遇到的劉樞密可不是凡人呀,自個將老父親抬出來,他卻專挑老父親的走麥城來說。重生之凌雲志

金海陵王完顏亮南侵,吳璘自四川出兵,一舉收復秦鳳、熙河、永興三路。在陝西孤軍奮戰,雖然連戰連捷,但金兵反撲之勢卻越來越重。隆興元年,史浩為相,以為陝西不可守,勸孝宗下詔,令吳轔放棄陝西重鎮德順軍。當時,任川陝宣諭使的虞允文極力反對,並當面向孝宗陳說利害。說史浩一直主張棄地求和,等到升為右丞相後,就立即實施他的主和政策。最後,孝宗皇帝聽從了史浩的建議,由史浩親自草擬詔書,勒令吳璘撤退。在擬定的詔書這樣說道:“丟棄雞肋一類沒有多大意味的東西,可以消除金人的貪婪之心。”

事後,虞允文得知,感到婉惜,立即上奏說:“現在有八條理由,說明我們可以繼續對金作戰。”孝宗問到棄地問題時,虞允文用朝見時所執手板在地上畫,力陳喪失土地的利害。孝宗聽了後悔說:“史浩誤我!”於是,又下詔令吳璘便宜行事,讓吳璘自己決定是進是止。妖龍欲孽作品目錄

再說,吳璘接到撤軍的詔書,感到十分痛惜,又不敢違抗,身邊的將領勸諫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軍只要堅守下去,等敵人的氣勢過去,就可以佔據此地,奈何退師?”吳璘回答:“我怎能不知道這些?只是陛下剛剛登基治事,我又手握重兵在外,詔令已下,怎麽敢違背!”

果然,吳家軍被迫撤軍,金兵趁機追擊,失去城池掩護的軍士潰敗而逃,三萬余士兵,將佐數十人傷亡,秦鳳、熙河、永興三路新收復的十三州,再次為金人佔據。

恰在此時,皇上的第二份允許其便宜行事的詔令到了,然而敗局已定,吳璘悔恨不已,上表請辭。

見史彌遠好久不說話,韓侂胄安慰:

同叔,我知道你出於公心,好心提醒我,光玉也沒有其他的意思,北伐是要做的,要選好將帥,操練兵馬,準備好了再戰,你放心。上海,今夜不曾遺忘作品目錄

左丞相陳志善看到,韓太師決心北伐,以建立奇勳,鞏固其地位。但這是個浩大而又複雜的工程,調集將帥,調撥兵馬,等等,無不需要發號施令,名不正則言不順,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太師等只是官名官位,平原郡王也只是個爵位,至今他沒個實際差遣,丞相又不願做,再說丞相隻管政務,軍事、財政、台諫等都不管,難以一聲喊到底,能不能弄個僅次於皇帝的職位呢。

正在想著,殿中侍禦史鄧友龍來訪,也說起此事,他建議差遣名曰平章軍國事。所謂平章軍國事,就是處置國家的一切政務。本朝以來,僅有四位元老重臣擔任過。哲宗朝呂公著,曾任同平章軍國事,這個同字,為等同,差不多;神宗朝文彥博,曾任平章軍國重事,其中重字,表明不管常事。省去同字,則地位尤尊,略去重字,則其所與者廣。亡靈天災

陳志善拍手稱快,好,實在是好,這個平章軍國事,對師王來說,再適合不過。我先探探他的口風,沒有意見,就上奏折。

鄧友龍答應,我來附議。

韓侂胄聽陳志善一說,心中象喝了蜂蜜一樣甜,但口中說道:這個不大好吧, 會不會有人說閑話。

不會有人說閑話的,大家都盼著哪。

皇上趙擴看到左丞相的奏疏,一旁的中書舍人解釋給他聽,而後,又看到鄧友龍的奏疏。明白了:這是要給太師一個管理朝政的名分,很好,有他管著,我就輕松了。

提筆批道:準,中書禮部商議。

韓侂胄獲悉,忙上表請辭,皇上不準,再次推辭,皇上仍然不準,勸慰他,太師莫要再辭,為國為民當擔此重任。

姿態做足了,遂上表謝恩。

經過禮部核定,皇上下詔:韓侂胄特授平章軍國事,正一品,只需三天一上朝,上朝時,排在左丞相之前,散朝後在政務都堂理政。

韓侂胄一手提拔起來的官員個個眉飛色舞,好似撿到了狗頭金。考慮到韓平章平日不上朝,為工作方便,陳志善帶頭將中書省大印,送到韓侂胄府上。接著尚書省、秘書省、樞密院等首腦,都將大印送來。平章大人想怎麽乾就怎麽乾,需要哪個大印,隨手就用。

右丞相丁喬安到韓府稟吿事務,韓侂胄問其對北伐有無好的建議,他先是推托,再三追問,便說:平章大人,我不讚成北伐,就當前的情勢來看,興兵北伐純屬冒險之舉,望務必慎重。

韓侂胄火了,事到如今,作為宰相還如此說話,冒什麽險,做什麽不冒險,我有不慎重嗎?你有什麽不冒險的良策嗎??心懷奸詐,膽小怕事,何事能成!

丁喬安前腳走,韓侂胄後腳就進宮覲見皇上,第二天,聖旨下達:

罷丁喬安右丞相,出任知信州事。品級正三品從降至正六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