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鐵骨》第六十章 置國
三百年之後的事情。

對於許多人來說,別說是三百年,就是百年之後,那也是杞人憂天。

但是對於朱明忠而言,他卻不得不考慮三百年之後的事情。

三百年之後的天下會是什麽模樣?

置身於地圖前,朱明忠看著已經列出的幾個圖點。

那幾個圖點是大明未來的封國,是方千裡的王國,將他們安置在什麽地方,這就涉及到很多問題。

親王封地的王國,表面上方千裡。實際上遠不止千裡,當然,也許他們只能控制王城附近數十裡的區域,剩下的地區還需要他們去討伐,去征服,去佔領。

即便是爪哇也有多個素丹國,他們甚至都還沒有向荷蘭人臣服,將來桂王到了巴達維亞,想要擴張領土地,就必須滅掉周圍的素丹國,才能得到其土地和人口。其它地方大抵上也是如此。

因為親王封國面積較大,所以,朱明忠更傾向於將他們封在南洋群島,這樣就避免了王國威脅大陸,而且爪哇、蘇門達臘這樣的島嶼上,也會有多個封國,這樣的一來,他們在將來,可以互相製約。

至於方五百裡的郡國,他們的分布就靈活很多,無論群島或者半島,都可以安置。未來他們會像芝麻粒一樣,散布在南洋各地。

到最後,只剩下一個,就是鎮國將軍!

相比於所剩不多親王、郡王,現在大明的宗室之中,還剩下近百位鎮國將軍以及上百位輔國將軍。之所以把他們也納入分封的序列之中,並不僅僅只是為了節約錢糧。而是因為朱明忠需要這些宗室子弟去幫他鎮邊。

“當年成祖破安南,設交趾布政使司其下設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余縣,後雖屬加以並改,下轄17府、47州、157縣,如今鄭氏大越、阮氏廣南其治民應在三百萬至四百萬之間,也許更多一些……”

雙眼盯著地圖上的交趾,背對著張煌言,朱明忠沉聲說道。

“當地經兩千裡墾殖,早已經是沃野千裡,如果將此地封給親王、郡王,必定會如同鄭阮等人,最後極有可能會尾大不掉,所以,朕才會意以一府之地封鎮國將軍鎮守,一州之地封輔國,不但安南如此,平南、老撾以及暹羅也是如此,當然,可以因地置宜,在這三地適當放大一些。”

“陛下,如此南邊既可平定,且其只有一府一州之地,他日朝廷若是有意收回各地,只需下一旨聖旨既可,數十位鎮國、輔國,縱是合縱,亦不至於敢抗拒朝廷的旨意。”

對於陛下的這種封法,張煌言是讚同的。與其說是分封,倒不如說是“鎮守”,而且他們即便是成功的將當地的蠻夷招撫為夏,其實力也總歸非常有限,頂多也就是等同於西南的土司。

“一國至多十萬軍民,這樣的地方,是絕不至於生出亂子的!”

搖頭常歎一聲,朱明忠的唇角微揚,這樣的封國,是國嗎?也就是一個稍大點的鎮長罷了。如果說一個鎮子,都能夠威脅到大明的江山社稷,都能夠篡奪權,那麽這個大明,恐怕都淪不到他們來奪權,就已經滅亡了。

其實,別說是這樣的小鎮,即便是那些王國,朱明忠也不擔心,就像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壓根就不需要考慮東南亞小國給自身帶來的威脅,反倒是那些小國會千方百計的維持與大國的關系。

至於他們彼此間的爭霸……他們能用三百年的時間,讓南洋的土著全部歸化為漢人,恐怕就已經耗盡了他們彼此間的精力了。內憂未除的時候,誰又豈去爭霸,更何況,那邊還有一個天子。

而且天子在他們附近還有幾根打狗棍——駐扎南洋的艦隊隨時可以收拾他們。這樣的霸主誰會去爭?有爭霸主的時間和精力,還不如尋思著如何化夷為漢,如何讓他們的封國變成自己的國家,而不至於擔心夷人作亂。

“唯一能讓朕感到憂慮的,恐怕還是他們的力量能不能鎮撫蠻夷,畢竟,無論那一國,如果為蠻夷滅國,都會給將來的鎮蠻撫夷一事帶來難以想象的影響。”

聽到陛下的憂慮,張煌言只是笑說道。

“陛下,不是已經決定複建藩王三衛,三衛少則萬人、多則萬五千人,即便是郡王,也會令其複建一衛,至於鎮國將軍,雖說只有一個大隊的人馬,可也有千人之多,這千多人馬似乎不多,可實上,卻足以鎮撫蠻地,況且,宗室之間血脈相連如果一地起亂,周圍諸國也必定不會坐視,春秋時諸夏尚知道“尊王攘夷”,今時諸宗為於夷地立足,也必定知道什麽是同氣連枝,知道“尊王攘夷”。”

張煌言的話,讓朱明忠頗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然後盯著南洋半島的,未來那裡將會分封數百個大小不等的郡國、公國。

“齊桓公二十三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向齊求救,齊桓公救燕。二十五年,山戎攻打邢國,“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齊桓公再次發兵攻打山戎以救邢國。”

言道著“尊王攘夷”一詞的典故,朱明忠又繼續說道。

““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並”……說白了,就是一致對外,一致對外掠奪蠻夷的土地,如果這樣的話……”

看著地圖,尤其是平定與老撾等地,朱明忠思索片刻然後說道。

“這裡太過細碎了,也不符合鎮蠻撫夷的需要,可以在這裡安插幾個郡國,一來郡國兵力、財力數倍於鎮國,如果鎮國的蠻夷勢大,他們可直接興兵助其攘夷,而且……”

“而且有郡國近在咫尺,會令諸鎮國更加親近大明,畢竟,相比於朝廷,郡國近在咫尺,才會讓人心懷顧忌。”

張煌言一語道破了陛下的想法。

朱明忠微微一笑,然後說道。

“不僅如此,有郡國在,只會那些鎮國不至於安守城邦,而不知撫夷。”

郡國就是一條鯰魚,鯰魚在攪動小魚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會激活了小魚的求生能力。郡國的存在會刺激一些原本沒有雄心壯志的鎮國活躍起來,然後投入到鎮蠻撫夷的之中,積極到邦國的競爭中。

“確實如此,他們要麽是積極鎮蠻撫夷、發展自身,要麽就是他日為郡國吞並,陛下,如果有郡國吞並的話,朝廷到時候,應該如何應對?”

分封諸夏,最大的隱患是什麽?就是各諸侯在鎮蠻撫夷的過程中,不斷的擴大自身的力量,他們非但會鎮蠻撫夷,同樣也會兼並弱小。

“尊明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並。”

道出這十二個字之後。朱明忠神情凝重的說道。

“說起來簡單,具體操作起來,卻有些困難,不過,至少在百年之內,都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說實話……”

將目光從地圖上收回,轉身面對張煌言,朱明忠頗為無奈的笑道。

“把這麽多宗室往那裡一丟,他們的財力能否自理,都是個問題,畢竟,那些地方遠談不上什麽魚米之鄉,如果不能財政自理的話,指不定,到時候,會有一群破產的小邦,等著朝廷去救濟,這才是最讓人操心的,到時候,如果朝廷救援的話,就等於朝廷背負上一筆負擔,如果朝廷不救援,連最基本的財政都無法自立,那麽其滅國也就是早晚的事情。”

陛下的憂慮讓張煌言頗以為然的點點頭,當年在江西時,他就曾受困於糧餉不足,如果不是陛下於江北協餉,恐怕他根本無法在江西立足,他在江西如此,那些宗室於南洋未必如此。

“陛下,臣聽說,最近有一家富達銀行在南京倒是極為活躍。 ”

看著滿面憂色的陛下,張煌言笑說道。

“活躍?怎麽個活躍法?”

朱明忠倒是有些好奇了,張煌言怎麽會提到銀行。

“臣聽聞,富達銀行的東家,祁子英一直在遊說各藩,接受其貸款,多則數百萬,少則數十萬,大有一副,願意傾盡財力助各國建邦。”

願意傾盡財力!

張煌言的話音一落,那邊朱明忠像是恍然大悟道。

“這祁子英倒是知道,什麽是奇貨可居,於我大明來說,各國是負擔,可如果操持得法的話,各國就會變成下金蛋的雞,將來他收回貸款必定沒有什麽問題,而且可以趁機把業務作到各藩,現在其它銀行,應該還沒有這個動作吧!”

即便是偶爾有幾家收不上來貸款,又有何妨?只要能收回利息就行!後世的那些小國,又有幾個不是負債累累?

“富達銀行……”

沉吟片刻,朱明忠問道。

“朕沒有記錯的話,是晉人辦的銀行吧,他們倒了會算計……”

在另一個時空中,那些會算計的晉商,讓蒙古欠下了他們幾億兩銀子,即便是不吃不喝,恐怕也是還不清的。

“他們願意借錢給各國,是好事,不過……”

沉吟片刻,朱明忠朝著外面看了一眼,然後慢悠悠的說道。

“想要趁火打劫,恐怕朕是決不會讓他們如願的!”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新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