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鐵骨》第二百二十八章 征途
什麽才是正確的選擇?

對於施琅來說,這一切並不重要,甚至他從來都沒有思索這個問題,對於他來說,本就沒有什麽對錯。

“只要打贏了這一仗,到時候,皇上就會記住施某,到時候,榮華富貴還不是信手拈來!”

置身於船上的施琅看著那一艘艘大小船隻,數以百計的船隻,在幾天前便駛出了福州,從馬尾一路朝著大員駛去。

基隆!

於心底念叼著,施琅整個人都顯得有些意籌志滿,從接到皇上的旨意,到現在前後準備了幾個月,現在終於能夠成行了。

之所以選擇四月末用兵基隆,究其原因是因為風向會在這時候發生變化,自南向北的風會阻擋鄭賊的援軍,盡管並不能阻擋他們的南下,但是卻可以拖延他們的速度。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施琅需要時間去籌備船隻,畢竟,除了海戰的船隻之外,還有上萬兵勇需要用船運往基隆,然後佔領基隆。

從而徹底瓦解鄭賊在海外的這一處根本所在。

“朱明忠,非是你我有間,要怪,還是怪他鄭森,怪你我道不同不相為謀……”

唇邊輕語著,想到那個二十幾歲就已經打下一番基業的朱明忠,施琅不禁在心底讚歎道。

就內心而言,對於朱明忠,他倒是帶著幾分欣賞,欣賞的是他能夠在鄭森手下憑著過人的武勇,建下那樣的功業,並且隱隱有著與鄭森鼎足而立的勢頭,若是他還在鄭成功麾下,沒準若是有機緣的話,他甚至都有可能投奔朱明忠,畢竟,朱明忠同樣也需要創辦水軍,就像現在一樣,他那水軍提督不過就是無名之輩罷了。

對於施琅來說,他的心裡從來就沒有什麽對與錯,他所圖謀的不過只是個人的榮華富貴,至於其它,從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當年他第一次降清為的是能夠升官發財,可是在李成棟麾下,由於李成棟對南方兵將存在歧視心理,施琅於其麾下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忍氣吞聲,大有懷才不遇,有功不賞之感。

後來投奔鄭成功,同樣也是為了能夠得到重用,進而升官發財,畢竟在亂世之中,不知多少人就是靠著這樣的叛與投升官發財,成就個人的榮華富貴。

只不過,施琅一直覺得自己的運氣委實太差。投奔鄭成功後,因為提出反對意見,而被削了兵權,在廈門時遇馬得功偷襲廈門,雖說他率領身邊的親隨拚死相抗,保住了廈門,但是卻仍未得鄭成功重用。再到後來,因為曾德一事,與鄭成功公開決裂。以至於再到為鄭成功抓拿,“不得已”逃往清虜所據的大陸,而父兄因此被處斬,他才“被迫”投靠滿清。

可是實際上,對於他來說,所有的一切,不過只是為了榮華富貴罷了。或許,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嫉妒並且羨慕朱明忠的成就。

“時也,運也!”

於心底感歎著朱明忠近一年來的氣運,施琅的心中更多的是羨慕之意,畢竟,對於他來說,他從來都沒的朱明忠的那種氣運,無論是江陰、亦或是南京,亦或是江北,盡管他一次次的掃下了鄭成功的面子,但是鄭成功雖說惱怒,即仍然對其欣賞有加,並不像對待他一樣,非但奪其兵權,更是幾次欲殺他而後快。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居然如此之大。

當年鄭森不但不能包容他半分,甚至幾次欲殺他,而朱明忠呢?盡管屢次頂撞鄭森,非但沒有性命之危,最後反倒又把妹妹嫁予其。

鄭森!

於嘴唇邊念叨著這個名字,施琅冷笑道。

“這次非得讓你知道施某人的歷害不可!”

心底冷笑著,

施琅的心中全是對於勝利的渴望,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麽比打敗鄭成功,更重要的事情了,只有打敗了鄭成功,才能讓皇上、讓朝廷看到他施琅的才能,才能讓朝廷看重他,進而得到朝廷的重用。也正因如此,施琅甚至有些感激朱明忠,若不是朱明忠要把朝廷官員的家眷都流放到台灣,恐怕朝廷壓根就不會看重水師,如此一來,自然也就沒有他施琅的出頭之日。

“只要打贏了這一仗,到時候,施某人自然會得朝廷賞識重用!”

到時候榮華富貴豈不是信手拈來?

心底這麽冷笑著,施琅的心情顯得頗是得意,盡管現在還沒有打贏這一場,但是對於他來說,似乎已經看到了接下來的勝負,毫無疑問的是,他施琅必定將是此戰的勝者,之所以如此自信,除了個人的自負之外。恐怕就是對自身實力的深信不疑。

畢竟,現在施琅麾下所統領的艦隊足足有大鳥船35艘、趕繒船63艘、雙帆居船65艘,上百艘戰船,盡管不遠不能與鄭家的船隊相提並論,但是用於進攻基隆卻是殺雞用牛刀。

畢竟基隆的忠義軍水師的實力極為有限,遠不是他的對手。

“早晚有一天,非得把鄭成功一並收拾了!”

想到這次不能收拾鄭成功,施琅的心底總顯得有些遺憾,可是神情依然顯得很是激動,畢竟,這一戰之後,必定會一改閩海力量,甚至可以挾大勝的余威奪下廈門,從而平定閩海。

“也許,到時候可以建議朝廷以海路奪回江南!”

在施琅的腦海中浮想聯翩的時候,他並不知道,一艘於馬尾附近荒島駛出的雙桅快帆船,此時已經駛進了基隆,足足比他提前了一日的功夫。

“施琅領兵出發了!”

在基隆島的要塞之中,面對著王安民等多次遠征艦隊長官,沈賀飛直接匯報道。

“什麽時候會到達這裡?”

王安民直截了當的詢問道,在問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投向基隆灣,一艘艘剛剛遠航抵達基隆的軍艦,此時正泊停在海灣內,在過去的三天中,艦上的官兵一邊休整著,一邊也在為即將到來的戰鬥作著準備。

如果能再有幾天的時間休息一下就行了!

那樣的話,到時候他們的精力也許會更為充足一些。

“預計明天中午,應該可以抵達基隆外海!”

沈賀飛的回答,讓王安民略微點下頭,隨後他又詢問了施琅麾下艦隊的規模,得到的答案和之前的情報是一致的,相比遠征艦隊,施琅所率領艦隊的規模遠大於遠征艦隊,甚至兩倍於遠征艦隊,而遠征艦隊的優勢在什麽地方?

炮多、船厚!

除此之外,艦隊似乎並沒有什麽優勢。作為艦隊提督的王安民自然知道自己手中的力量,同樣也很清楚,如何發揮手中的力量,從而擊敗清軍。

“長官,現在咱們怎麽辦?是按計劃,還是?”

相比於王安民的輕松,沈賀飛則顯得有些緊張,畢竟他是基隆總督,他必須要竭盡全力保住這片土地。

“一切按計劃進行,現在,基隆一帶的守軍已經有不下六千人,防衛基隆完全沒有問題,憑著幾百門岸防炮,足以確保基隆不失,不過,咱們需要的不是被動的防禦,而是徹底瓦解清虜的對台灣的威脅,所以,無論如何,這場海戰都是無法避免的……”

非但不是無法避免的,甚至這場海戰還是經略處心積慮謀劃的,甚至主動誘使清虜選擇這場海戰,而對於身為艦隊提督的王安民來說,他很清楚,這場海戰的目的是為了什麽。

是為了瓦解清虜對台灣的威脅,這一仗之後,艦隊在基隆稍作休整之後,就會繼續南航,一直航行至緬甸,然後在那裡迎回朝廷,並將朝廷迎至台灣,而這就需要台灣有一個相對安穩的外部環境。

而這場海戰的目的, 就是為了打出了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一但重創了清虜海軍,至少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都不至於敢再次以海路冒犯台灣,從而可以確保朝廷在台灣的安全。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交戰區域的選擇!”

盯視著地圖,王安民的眉頭不時的緊鎖著,他並沒有命令艦隊出航,因為現在艦隊出航,在浩瀚的大海上根本就不可能攔截對方,所以,只能被動的等待,等待著清軍的到達,但是他並不清楚,清軍會首先進攻什麽位置。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需要在清軍抵達之前,把艦隊帶出港,然後埋伏在合適的位置,等待與清軍決戰。盡管在過去,曾無數次推演過決戰的進程,但是現在,當戰鬥真的繼續爆發的時候,王安民的心底,仍然難免有些擔心。

畢竟,相比於施琅,他並不是真正的海戰行家,甚至,這也是忠義軍海軍艦隊的第一次戰鬥,在這種情況下,表面上看似平靜的王安民,心底難免會有些擔心,尤其是在選擇戰場的時候。

在什麽位置交戰,對於艦隊更為有利?

腦海中浮現出湯瑪士等人曾經提到過的一些海戰原則,王安民的眉頭緊鎖著,他手中的鉛筆不時的在地圖上畫出了幾條虛線……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擊: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28章征途(第一更,求月票))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