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鐵骨》第三百一十二章 奴才之間
對於關注著江南局勢的大清君臣來說,除了每日的朝會之外,身為皇帝的最重要的事務恐怕就是批閱奏折了,這甚至是權衡一個君王是否稱職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對於一直以明君自許的福臨來說,自然對此極為看重,每天都會把大量的時間用於批閱奏折,趴在書案前看著大臣、奴才以及各地來的奏折。

 對於福臨來說,這每日都要批閱的奏折,並不是一件什麽輕松的事兒,原本只是累,而現在除了累之外,還有就是讓人惱火的局勢。現在對於他來說批閱奏折幾乎等同於苦刑,盡管在朝會上還是歡喜非常,但那些都是好聽的話兒。

 當著皇上的面,大臣奴才們說的,自然都是撿好聽的說,只有那些不得不說的話,他們才會說出來,但凡有個回旋的余地,都會在奏折裡寫,這是當奴才自保之道。所以往往這奏折裡頭才是真事,特別是那些軍報,更是集中於奏折之中,以免激起主子的怒氣,連累了自己。也正因如此,這批閱奏折現在就成了一個苦差事。

 從去年起,這天下就沒有消停過,先是西南南明小朝廷尚未平息,鄭氏海賊入犯江南,甚至安南大軍亦為朱賊所盡滅,這天下的局勢立即為之一變。從初年僥幸入主中原以來,這十幾年來,大清國的天下,雖然看似承平,可實際上誰都知道,這漢人是從不甘心為滿人統治,他們會千方百計的抵抗,即便是殺了億萬漢人,可是還是沒有殺掉他們的骨子裡的東西,他們是剃了頭,是易了服,有骨氣的人是殺個差不多了,可是漢人的骨血裡早就刻上了漢人這兩個字,除非把他們殺絕了,若不然,他們那怕是曲服了,那也是一時的。

 而且現在還不僅僅只是漢人,這奏折裡甚至還提到了漠北喀爾喀蒙古也有所異動,似乎因為大清現在在關內碰到了問題,也開始在那裡蠢蠢欲動起來。若是當真如此的話,那麽這天下可以說是紛至迭起,東南半壁糜爛,加之本就與大清離心的漠北蒙古亦有所異動,天下不安啊!

 面對這種艱難處境,福臨相信換了任何一位皇帝,都會象他一樣,怕看那些奏報軍情的章折。覺得這批閱奏折根本就是一份苦差事!

 可,即便是個苦差事,可是這奏折能不看嗎?

 這奏折裡頭可沒有一件好事啊!

 “咦?”

 就在為這奏折中一個個壞消息頭痛不已的時候,突然,一份蘇克薩哈的奏折,引起福臨的注意,原本頭痛不已的他,瞬間便睜大眼睛自語道。

 “居然有這種事情?”

 心下驚訝不已的福臨連忙命太監傳來了當值的索尼,然後又命人去傳蘇克薩哈,片刻後,索尼便來了。

 “索尼,這有一道蘇克薩哈的折子,你先看看。”

 蘇克薩哈的折子?

 對於那份奏折的內容,索尼自然是事先都不知道,他接在手裡,先略略看了一遍,在還給皇上之後,便說道。

 “皇上,這個事若是真的,那倒也是一件好事!”

 索尼在說話的時候,用詞拿捏的正好,他雖說是好,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件事若是真的。之所以如此,原因到也簡單,他平素可以說頗為厭惡蘇克薩哈。尤其是不取他的人品,畢竟蘇克薩哈原本是多爾袞的親信,可是他為了得到順治皇帝的歡心,讓自己能夠有更大的權力,舉報了多爾袞。使得多爾袞在死後都沒有落得一個好的下場,在這方面來說,蘇克薩哈並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忠臣。他為了自己的利益做事,不考慮忠義。

 對於索尼等人來說,或許蘇克薩哈此舉討了皇上的歡心,但在他們看來,這無疑證明其人品低下,也正因如此,索尼才會厭惡人,鄙夷其為人,畢竟,多爾袞曾是其主,對主子的背叛,這是絕不能容忍的事情。

 所以在大多數時候,盡管索尼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厭惡其為人的態度,但是對其主張往往是用委婉的反對加以反對。就像現在一樣,他非常巧妙的直接點出此事有可能為假。

 “可不是,一石米只有二三錢銀子,縱是運到京城,也不過五錢銀子,這可比漕糧便宜多了,朕沒有記錯的話,現在京城一石米至少在一兩八錢吧!這麽便宜的糧食確實難得啊!”

 索尼這麽一說,福臨也是深以為然的點點頭,這糧食委實也太便宜了一些,著實難以讓人相信,但是卻又不能不讓人心動。畢竟,京城需要糧食。

 自從漕糧斷絕之後,這京城的糧價就是一日三漲,幸虧朝廷急時發出通州倉庫存的漕糧,若不然的話這京城的糧價不還不得頂破天去。可即便是如此,這京城的米價也比過去漲出了兩成。

 京城生計完全傾賴漕糧,沒有了漕糧,這京城的糧價,早晚有一天會漲上去。眾臣們的奏折中,經常提到了此事,畢竟這糧食關系到京城等地的安穩。

 “皇上,若是朝鮮的秋糧能解五十萬石的話,定可緩解今年京城的用度,到時,京城的糧價應該可降至一兩五錢以下。”

 索尼於一旁連忙出言寬慰道。

 為了解決京城的糧食問題,朝中的眾臣可謂是絞盡了腦汁,除了增加山東、河南、山西以及直隸的漕糧份額之外,更是把眼睛盯上了朝鮮,畢竟四省增加的漕糧本有就有限,並不能滿足京城等地的用度,四省的增加加上通州等倉內的糧食,勉強才夠用,可通州等倉的糧食,今年就耗個差不多了,如此一來若是沒有額外的糧食來源,今年京城的糧食肯定不夠吃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最終一些大臣把眼光投向了朝鮮。

 畢竟,朝鮮南部同樣盛產稻米,而且產出極多,當年大清在入關之前每年也曾從朝鮮解米數萬以至十數萬石,雖說數量有限,但總能夠緩解一時之用,再說按照朝廷了解朝鮮的眾臣的算法,以朝鮮的產出一年至少能解米五十萬石以上。

 “皇上,萬萬不可解朝鮮之米!”

 幾乎是在索尼的話聲剛落,那邊就聽到蘇克薩哈的反對聲。剛剛進入書房的的蘇克薩哈在出言反駁時,並沒有忘記跪拜叩頭,見是叩見之後,才繼續說道。

 “皇上,這朝鮮不同其它,若是我強令朝鮮解米,到時候,隻恐怕朝鮮離心,如其又為江南所煽動,隻恐徒惹後患啊!”

 跪拜於地的蘇克薩哈,完全是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唯恐解了朝鮮米,到時候他的功勞化為泡影。

 話被打斷的索尼則於一旁不鹹不淡的說道。

 “可蘇大人,這京中需米啊!”

 與蘇克薩哈的反駁不同,索尼仍然沒有直接出言反駁,而只是一語提到了現實問題。

 京中需米!

 這四個字,讓福臨的眉頭頓時一皺,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

 現在直隸、山東、河南以及山西等地的糧食,甚至都不夠南征大軍的食用的,自然也沒有多余的糧食往京師運,這再麽下去,京城早晚要斷糧,一但京城的糧食斷了,必定會出亂子的。

 解朝鮮米似乎是唯一的選擇,但是朝鮮米卻不好解,朝鮮人本就心不在大清,他們又豈會願意獻糧?除非大清的八旗兵再次進入朝鮮,若不然,他們又豈會心甘情願的解米?

 可現在朝廷又豈有大軍可以派往朝鮮?

 再者,正像蘇克薩哈說的那樣,這些年朝廷對朝鮮定下的可是加以籠絡的策略,若是強行索要米糧的話,朝鮮離心必定會導致滿洲不穩,到時候,大清國可真是四面楚歌了。

 “既然京城需米,為何非專注朝鮮米,南洋米亦是米,為何不用南洋米!”

 蘇克薩哈自然知道,皇上傳他過來的原因,無非就是為了他折子中提到的南洋米。

 “南洋米,南洋米當真有這麽便宜?這一家之言,蘇大人還是不要偏信為好!”

 索尼眯著眼睛,語氣裡依然是一副不鹹不淡的樣子,因為之前看過奏折的關系,所以他也知道,那折子裡的南洋米是由靳家的人所獻,在他口中自然也就變成了一家之言。

 “又豈是一家之言。 ”

 早就有準備的蘇克薩哈從袖中取出另一份折子,雙手遞呈道。

 “皇上,奴才這裡有一份摘抄廣東各府的地志,還有前朝官員的述錄,其中都提到南洋米廉,最低時,每石米價不過區區數百錢,即便是價格最貴時,亦不過銀三錢稍多些許,如此,又豈是一家之言!”

 蘇克薩哈呈上折子的時候,索尼只是搭眼看了一下,然後便沉默了,似乎對他來說,這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可是在他的心裡卻掀起了一陣怒火,這蘇克薩哈難道就不知道之前和他打個商量嗎?

 現在其如此這般,不正是為了打他一個耳光?

 其人品果然低下!

 又一次,索尼在心底鄙視著蘇克薩哈為人的同時,對其也就更加不恥了。不過早就老成人精的他,並沒有出言反駁,而是於一旁附和道,

 “若是如此,那可真是天佑我大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