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鐵骨》第六章 如簧巧舌
  逆江而上的北伐船隊此時正泊於江陰城下,船隊上的官兵們正在為明日的的祭告作著準備,將一匹匹征來的紅布鋪於甲板上,此時的焦山附近水面上,早已成為一片赤海,那船桅上盡是鮮紅的旗幟。

  這紅是大明的之赤,亦是大明之焰!

  剛剛試完新縫製的大紅吉服,走出艙室的張煌言眉頭緊鎖著,與普通義兵的那被紅布映著的滿面喜色不同,他的臉上卻盡是憂色。

  如何是好?

  又一次,他的腦海中浮現出先前於延平王座艦上的爭論聲,

  “城中守將,閉門不出,若要攻城非經一番血戰而不得,今日我軍勢大,不若不管它,從這裡繞行而過,盡快到達南京,全力攻打南京!”

  自從進入長江以來,“繞城而過”似乎便已成定例,張煌言自然知道延平王的想法,他想直搗黃龍,一舉奪下南京,再攜奪城之威一舉定江南。

  與鄭氏群將不同,張煌言或許不了解大海,但卻深知長江,他有過多次進兵長江的經驗,比誰都熟悉長江。

  “如江陰者緊閉城門,不敢出戰,如若不給予其顏色,令其知曉歷害,勢必會令其小視我軍,若我軍繞道而過,他們定會趁機於我軍背後鑽空子,進而令我軍不能放手攻取南京……”

  張煌言了解長江,長江不是廣闊的大海,沿途過城不下,只會令其成為北伐大軍的腹背之患,若進軍順利尚且不說,但凡稍一受挫,沿途未下之城,必定會四下而出,多次領義軍進軍長江的張煌言,曾不止一次吃過類似的虧。

  但延平王卻依然堅持已見,鄭氏諸將亦是如此支持繞道而言,希望能乘勢奪下南京。現在北伐大家勢頭正猛之時,這些識兵之人自然知道如何乘勢而為,因而不願意為區區“小城”浪費時間。

  “一但清軍回師,南京尚在敵手,又當如何?”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延平王才作出繞城而過的決定,當然,這也同張煌言原是魯王陣營中的人有很大關系,雖說其麾下有近萬兵馬,可這些年卻完全仰賴鄭氏,作為外人的他在延平王面前自然是人輕言微。

  而現在張煌言之所以憂心忡忡,非但是因為繞過了江陰,同樣也是因為這一路上繞過了太多的城池,就像為江海門戶的崇明,既因清軍閉門不出,仍為清將梁化鳳所掌,非但可能導致北伐大軍腹背受敵,更重要的是,因為崇明仍為清軍控制,這意味著,未來如發生什麽意外,大軍於這長江之中將全無根基,更無圖以東山再起之起。

  但對於延平王而言,卻絕沒有所謂的“萬一”,也正因如此,他才會不顧一切去打南京。

  “崇明者實為肢體,如江陰者不過隻為軀乾,我北伐大軍自當直插宛若心髒之南京,屆時沿江諸城自可不攻自破!”

  輕聲念叨著延平王的決定,張煌言不禁苦笑一聲,若非他軍半數皆為老弱,且江陰城高牆固,要不然恐怕……

  “哎……”

  凝視著滔滔江水的張煌言發出這聲長歎時,身後卻傳來一陣話語。

  “大人所憂者,可是江陰之城不下而過?”

  初聽身後的官話聲,張煌言還以為是某位同僚,可轉過身時,身後的話聲,隻讓他不由一愣,只見一個身高六尺漢子,恭立在他的身後,再觀其頭上的分長短發,顯然是曾剃過頭的歸義之士。

  “你是何人?又豈知本官之憂?”

  眼前這位便是五年後於杭州城下慷慨赴死“坐而受刃”的張煌言,

看著其身上的赤色官服,望著那漢式的發髻,剛剛憑著對許遠達的救命之恩,讓他和黑子兩人架著小艇送上這艘江船的朱明忠連行禮道。  “回稟張大人,在下朱明忠,字成仁,南直隸嘉定人氏,現在為軍中一醫官。……”

  如果說在這個時代,對於朱明忠有什麽好處的話,恐怕就是一個個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使得他可以完美的掩飾自己的身份,這也是他選擇嘉定的原因,三屠之下,有多少原住民得已幸免?

  隻要自己一口咬死自己是師父於於嘉定的血泊中拾得,誰又能反駁自己?至於父母――對不起了,希望你們二老莫怪。

  “成仁……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念著“成仁”二字的出處,張煌言默默點頭之余,人卻是走了神。

  瞧著張煌言似有些走神,朱明忠心下一急,這可和自己預料的不太一樣啊,原本準備了滿腔遊說之詞的他,先是輕哼一聲,而後又說道。

  “大人所憂者,可是江陰清軍守將堅守城池,多方引誘而不出城應戰?”

  相比這個時代的人們,後世普及的地圖,使得朱明忠心深江陰恰好在南京與江口之間,在後世特定的年代裡,江陰、鎮江亦被稱之為“南京的咽喉”,自然可見其重要性。

  先前從那些兵士口中,朱明忠已經知道了張煌言同鄭成功的分歧,在試圖一鼓作氣拿下江陰城的想法,因清軍守將決心堅守城池失利之後,與鄭成功主張繞城而過不同,張煌言主張重兵奪城,甚至曾一度頂撞鄭成功,在鄭氏軍中兵卒的眼中, 自然是不容接受。

  可作為一個後來者,朱明忠又豈不知張煌言主張的正確性,如果北伐時鄭成功能掃蕩沿江,能奪下崇明等地,又豈會有後來南京城下失利後倉惶而撤,豈會有江岸清軍的四下而擊,導致潰敗大軍甚至不能沿江撤往海上。

  也正因如此,在朱明忠看來,張煌言才會是自己的“盟友”。所以才必須抓住這個機會,在張煌言的面前露上一把臉,而不僅僅隻是做個所謂的醫官。

  作為醫官自己或許可以救治很多百姓,但如果能夠影響到張煌言,自己也許就有機會改變這個民族未來數百年的命運!

  “本官所憂者,你又如何知曉?”

  張煌言的眉頭一鎖,看著這醫官反問道。

  “小子聽聞大人未能說服國姓爺,現在見大人立於舷邊,面中帶有憂色,想來便是為江陰所憂了!”

  迎著張煌言的視線,朱明忠鎮定自若的說道,可就在這時,他發現張煌言的眉頭一鎖,那神情似乎有些不對,似乎帶著怒意。

  這是怎麽回事?

  他不應該詢問自己有何良策,然後自己再手搖鵝羽扇,獻上良策,從此魚躍龍門嗎?

  可,現在這情況似乎有些不對?

  新書已經發布,在未來無語一定會保持每天三更的節奏,待《鐵血宏圖》完本後,將會再次爆發!希望大家能夠支持《大明鐵骨》求推薦、求收藏!現在小說剛剛開始,歡迎大家加入《大明鐵骨》讀者交流群:150536833一起討論小說。歡迎報名龍套!再求推薦、收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