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鐵骨》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軍
鬱洲島可以說是江北第一大島,島嶼距離大陸足有數公裡,在歷史上它距離大陸更遠,因為黃河奪淮的關系,導致海峽日益縮小。再過最多再過半個世紀,當地的士紳就會不斷的用夯入巨木的方式一點點的固定沙土,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借助黃河帶來的沙土將海峽填實,將島嶼變成大陸的一部分。

而那時,這裡就是連雲港。

“等將來天下平定的時候,一定要把這黃河重新遷回故道……”

置身船頭的朱明忠暗自尋思著,他之所以又一次從清江乘多漿船趕到鬱洲島,是因為從北方傳來的情報——清軍正在籌劃著進攻基隆。而基隆正是流放那些仕清官員家屬,以其為質的地方。

在這種情況下,派遣艦隊增援基隆自然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施琅……”

念叨著這個熟悉的名字,朱明忠的眉頭微挑,盡管對於那個所謂的“海澄公”黃悟他並不怎麽了解,但是對於施琅,他並不陌生。畢竟在後世,這個漢奸曾經被吹捧為“民族英雄”,甚至還拍攝了一部與其有關的影視劇。

什麽是民族英雄,朱明忠不知道,但是靠著出賣自身民族賣身投靠異族的人又豈能是民族英雄?

“這一次,無論如何,都不能放過他!”

想到這個漢奸最終毀滅了正統中華文明的最後一線希望,朱明忠的心底便湧出一團怒火。

絕不能放過他!

但是,似乎相比於施琅,自己這邊並沒有多少擅長海戰的人。畢竟,現在忠義軍海軍不過只是剛剛訓練幾個月罷了,頂多也就是剛剛走向大海,而相比之下,施琅和其麾下的艦隊,不但擅長航海,而且還有著料羅灣海戰的輝煌勝利。

以這樣的一支新建海軍與那些海上的老手作戰,能擊敗他們嗎?

“經略,除此之外,我們別無選擇!”

錢磊看著若有所思的經略說道。

“如果將朝廷行在安置於台灣,這黃悟、施琅麾下的萬余水軍,就是朝廷最大的敵人,若是放其駐於閩省,其勢必會時時威脅到朝廷,不解決他們,經略就必須以重兵屯於基隆,如此一來,基隆於經略來說,就是一個負擔!”

作為朱明忠的心腹幕僚的錢磊,或許不是最有才華的,但無疑是最為忠心的幕僚,當然也是他最信任的心腹之一。相比於朱大鹹、顧炎武等人的耿直,錢磊卻有著頗多的手段。

而借流放仕清官員家族於台灣的機會,迫使滿清逼令黃悟出擊,正是他的計劃,盡管錢磊並不是軍人,但是他很清楚,基隆是計劃中最重要環之一。不僅僅是那裡的硫磺,也不是那裡將來產出的蔗糖、大米。而是將來安置在那裡朝廷,現在沒有多少人知道,朝廷行在將會安置於基隆。

這麽做表面上是為了避免與鄭成功的衝突,另一方面也為了“挾天子令諸侯”。而且錢磊同樣也知道,經略的選擇並不僅僅只是一個永歷,除了朝廷之外,經略已經同南京的一些宗室有所接觸,再加上那一位身份尚且未定的“宗親”,可以說將來,經略有著太多的選擇。對於這一切其它人做何想法,錢磊不知道,但在他看來,經略越是如此,他越會死心踏地的追隨經略。

畢竟,人總有私心!

錢磊絕不希望經略成為嶽飛式的忠臣!

“我知道……”

點了下頭,朱明忠望著越來越近的鬱洲島,說道。

“如果不是知道這件事的必要性,我又怎麽可以授意四石策劃這次行動,只是,我們的力量啊,委實太過弱小了!”

是的,

太過弱小了!甚至也正因為弱小,為了能夠在基隆立足,才會於荷蘭人達成了協議,從而暫時避免了衝突。而這種協議能夠持續多長時間?

恐怕只有老天才知道!

“勝負難料啊!”

感歎中,鬱洲島已經近在眼前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位於海邊輪窯廠那高聳的磚紅色煙囪,那裡正向空中噴吐出濃厚的黑煙。

這個高聳的磚紅色的煙囪就這麽昂然的樹立在鬱洲島的青山綠水間,對於朱明忠來說沒有任何的違和感,輪窯廠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一種工業文明的基礎。

第一座輪窯廠是去年誕生於清河,現在清河的建築都是紅磚建築,而且輪窯廠不僅僅是生產普通紅磚和耐火磚的磚廠,同時的它還是水泥廠。原本製造水泥並不在朱明忠的計劃之中,畢竟當時面對來自達素十萬清軍的壓力,他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考慮水泥等基本的建築原料,直到擊敗達素之後,在忠義軍開始修建軍營時,面對磚料的不足,朱明忠立即想到了生產效率更高的輪窯磚廠。它是十九世紀中期,德國人所設計的一種連續式窯爐,盡管在二十一世紀輪窯一種落後的熱工設備。但是在這個時代,它卻是非常先進工的設計,而且具有連續性生產,產量較高,可以采用各種燃料,建造費用低等優點。

也正是得益於數座輪窯廠的建立,才使得忠義軍在冬天前住進了磚瓦營房中,當然,輪窯廠的另一個功能就是生產水泥。從一開始,朱明忠所想的就是是因陋就簡的燒製一種代水泥來滿足工廠以及軍營的施工需求。而這種水泥又叫做“磚瓦灰水泥”,在八十年代前,不少農村公社都曾使用過。它的生產不需要複雜的設備流程,生產工藝簡單到極點,就是把握磚瓦或者陶器粉碎成粉狀,然後加入石灰、石膏,既可以直接使用。

之所以知道有這個東西,是因為曾經聽父親提及過,因為老家的老宅,就是用的這種水泥建成的,因為當時很難弄到買水泥的工業券,所以對於這種代用水泥朱明忠並不是很了解。所以當時才讓人將燒好的紅磚運到衙門裡做實驗。吩咐府中的雜役一一敲碎把磚頭塊敲成小塊,磨細的工作,朱明忠自然想到的石碾,不過最後發現石碾的工作效率並不怎麽高,不過用於試驗倒也勉強可以使用。

將磚塊碾成細粉過篩之後,朱明忠把這些磚粉和石灰混合,然後又加水拌勻,在親兵和衙署官員的不解之下,這些“水泥”被用來砌一堵磚牆。而朱明忠同樣也是滿含期待,畢竟他也想親眼看看這個傳說中的水泥是不是真得有效。盡管老家的老家就是用這種水泥建成。

而最終的結果證明這種水泥完全可以使用。盡管它不能和矽酸鹽水泥相比,但是可以用來作為建築材料的黏合劑,甚至也能用來充當混凝土。至少比用黃土石灰混在一起的粘土更結實一些。

而鬱洲島上這個磚廠,更主要的功能是作為水泥廠——除了作為建築材料的黏合劑之外,島上的炮台等地方,都是使用的混凝土,而且並不是簡單的混凝土,而是通過加設竹筋的混凝土,增加竹筋可以增強混凝土的抗拉力和抗壓力,這是因為沒有鋼筋不得已的選擇,而相比鋼筋,竹子韌性強,抗拉抗壓力好,能增強混凝土的整體性。只不過在選用的竹筋經過縝密的防蛀處理,灌注混凝土時有細致的操作規程,比如操作時絕對不能留氣孔, 竹筋必須排得很細。

也正因如此,鬱洲島以及連島炮台的堅固程度遠超過這個時代的炮台。在船隻進港的時候,可以隱約的看到那位於山坡上炮台,那用混凝土以及巨石築成的炮台,顯得很是威武,一個個黑洞沿的炮口,直指著大海,待到兩島的炮台防禦體系完工之後,這裡將會擁有超過三百門從9斤直至24斤各種規格不同的火炮,甚至在港灣的入口中,還有一個標準的星型棱堡。

“經略,若是基隆能有這樣的炮台,想來到時候,基隆自然也就安全無慮了!”

錢磊的話讓朱明忠笑說道。

“不可能!”

搖搖頭,朱明忠手指著港灣入口處的尚未完工的棱堡說道。

“且不說建立這樣的堡壘、炮台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即便是在時間上、人力上,以現在基隆的條件也都無法滿足,別忘,即使是咱們在鬱洲島投入了近萬勞工,完成這些堡壘、炮台仍然需要至少兩年的時間,我們之所以在這裡投入這麽多精力、財力修建堡壘、炮台是因為,鬱洲島未來是我們的海軍大本營,至少是大本營之一……”

注視著岸上的船廠、碼頭以及港灣中的一艘艘各種各樣的船隻,盡管其中真正的軍艦不過只有二十幾艘,但朱明忠的目光仍然顯得有些激動。

海軍,這是我的海軍!

再也不會有什麽水軍!

只有海軍,這支海軍將會於此啟航,駛向屬於他們的大海!

“海軍?”

錢磊的不解讓朱明忠點頭說道。

“是的,從此之後,再也沒有忠義軍水軍了,只有海軍!只有忠義軍的海軍艦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