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鐵骨》第八十章 出兵
邳州屠城!

 盡管相隔百裡,但是這個消息還是在第一時間傳至清河,讓這原本繁華的清河,立即陷入蕭條之中,那碼頭上盡是急欲離開清河的百姓,即便是這裡未曾遭受屠殺,但是因為地處水陸碼頭,這裡的百姓自然知道,那些清兵是何等的殘暴。

 當百姓們紛紛南逃的時候,在經略使衙署內,這會的氣氛卻顯得有些緊張,所有人的臉上都壓抑著一股莫名的悲憤。

 “……清虜進城後,立即撲殺全城,後又撲殺城廂周圍百姓,數萬百姓被虜、數萬百姓被殺,目下,清軍正一路南下,沿途強掠百姓,一路殺人無數……”

 相比於其它人,石磊的神情顯得極為平靜,當年南下的路上,他已經目睹了太多類似的慘狀,甚至幾次差點身陷其中,也正因如此,他的話聲才顯得有冷漠。

 “咣啷……”

 猛然將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在茶杯的碎裂聲在堂中響起的同時,朱明忠怒吼道。

 “殺,若是不殺盡這些滿清雜碎!焉能對得起死難同胞!”

 在這一聲怒吼發出之後,朱明忠隻恨不得殺盡這些清軍。

 “經略,目下清虜正直指宿遷,極有可能再掠宿遷百姓,……”

 不待石磊把話說完,朱明忠幾乎是立即沉聲說道。

 “各營立即點兵,準備開拔,無論如何,咱們不能再讓這群雜碎把宿遷給屠了!出兵,立即出兵!”

 “經略,此事萬萬不可!”

 朱明忠的話聲剛落,就在廳中的將領們那面上剛露出躍躍欲試之色時,那邊朱大鹹便急聲阻止道。

 “暫且不說倉促動兵,是兵家大忌,今日達素沿途屠城、劫掠百姓皆是旨在激怒經略,如果經略早率動兵,可不正是入其蠱中?”

 “朱參議所言極是,經略,目下我清河城牆已固,理當據城堅守……”

 張國久於一旁附聲剛落,那邊又有人說道。

 “再則,那宿遷本是清虜治下,清虜對治下之民尚犯下如此暴行,如此一來,到時候必定為天下士民所指……”

 “清虜所犯暴行又豈是邳州一地?”

 沒有任何猶豫,朱明忠隨即打斷他人的話語,然後厲聲斥道。

 “這宿遷於清虜治下又如何?難道那裡就是我大明的土地,就不是我大明的天下,就不是我大明的百姓!我等起兵是為何?”

 反問諸人,朱明忠起身喝道,

 “朱某起兵是不願為清虜之奴,是為解救天下百姓於水火,這宿遷雖是清虜治下,可卻也是我大明之地,百姓也是我大明的百姓,朱某又焉能坐視其為清虜所殺!”

 或許其它人無法理解這一點,但是對於朱明忠來說,宿遷的百姓是他的同胞!淪陷區的百姓即便是是順民,也是大明的子民,身為將領他有責任保護這些同胞!

 “可經略,您身為江淮經略,難道不應該首重江淮嗎?”

 朱大鹹之所以會出言反對,並不是因為他殘忍,願意坐視宿遷百姓被殺,而是因為身為經略使衙署參議,他必須要考慮到大局。

 “朱參議所言極是,經略,再則目下宿遷百姓恐已經聞風而逃,目下想來宿遷不過是個空城,還請經略收回成命!”

 錢磊起身揖禮時,朱大鹹等人也起來了,他們無不是立於堂中行以揖禮,這是一種無形的壓力,面對這種壓力,很多人都會妥協。

 “經略,左右參議所言極是,根據目前所掌握的情報,這宿遷百姓正逃往鄉間或是北上或是南下,目下宿遷近乎成為空城……”

 石磊的話並沒有令朱明忠改變主意,他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絕不能讓清軍再次屠城。

 坐視清軍屠城,而不聞不問,與直接動手,又有什麽區別?

 面對眾人的反駁,朱明忠皺眉說道。

 “據城堅守、據城堅守……”

 盡管修建城牆的目的是正是為了據城堅守,但這並不是朱明忠的初衷。正當朱明忠沉吟著的時候,坐在前排的張金生注意到經略的臉色顯得有些難看,便直接出言說道。

 “經略,在下有一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金生,你我兄弟,有什麽不好說的!”

 那張紫銅色的面龐上,兩道掃帚眉壓著眼睛,在說話的時候,他看著眾人說道。

 “雖說據城堅守為用兵之上,但若是不能挫敵之鋒芒,又豈能堅守此城?大家別忘了,這清河的城牆不過是倉促修建的土城!若是想阻清虜,不挫其銳氣,僅僅只是憑城而守,所守不過只是死城,若得守城,非得挫其鋒芒不可!”

 在這忠義軍中,張金生的獎歷極老,是現在軍中少有的幾個出身後勁營的將領,不過他並沒有像李子淵一樣叛離忠義軍,也正因如此,朱明忠對其可謂是信任有加,而其它人同樣也知道這一點。

 “所以標下以為,這城要守,兵也要出,非得先挫其銳氣不可能!”

 聽張金生這麽一說話,原本一直沉默著的張孝武,便轉臉笑說道:

 “哼哼,不就是幾萬清虜嗎?有什麽大不了的?當初咱們在通濟門以少敵多時,可曾怕過他們?至於用兵首忌倉促,可咱忠義軍那日不是枕戈待旦的?大帥,只要你一聲令下,我忠義軍的弟兄必定殺清虜片甲不留,為邳州冤死的百姓報仇!”

 在忠義軍中,張家兄弟兩人皆是一營之長,不過他們兩人的性格恰好也是兩種性格,張孝武性格粗獷,而張孝傑性格謹慎,。

 “就是,不就是殺虜嗎?這清虜有什麽好怕的……”

 相比於文官,這些堂中的武將反倒是一個個都是躍躍欲試的模樣,對於他們來說,他們的想法非常簡單,就是聽眾大帥的軍命,至於其它,全不在他們考慮的范圍內。

 文武官員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案,讓這堂中的氣氛頓時顯得有些古怪,就在朱大鹹仍準備據理力爭的時候,朱明忠開口說道。

 “出兵禦敵,早就已經定下。”

 感覺到這堂中的氣氛有些怪異,朱明忠又繼續說道。

 “守城本非朱某所長,朱某相信,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求勝之道,唯有進攻兩字,以攻為守方才是上策!”

 不待朱大鹹開口,朱明忠伸手止住他,話聲頓了一下,聲音顯得很是堅定:

 “當然,這並不是說,要盲目的進攻,而是利用地形助我,這宿遷以北,直至徐州,雖然只有黃河邊呂梁山勉強可以視為山嶺,百裡之地盡是一馬平川所在,但是直至徐州,卻被黃河、運河,秦溝等河流環圍,這些河流便成為了一道天然屏障,地圖……”

 說著話,朱明忠請人抬出了地圖,這地圖幾乎等同於孩童的畫作,但是卻粗略的勾勒出了地形,可以看到從宿遷往北的地形為數條河流包圍。

 “大家看,如果其越過宿遷,那麽僅隻百裡外的沐水可屏斷右翼,但在宿遷與邳州之間,兩河之間寬不過十數裡,清虜雖有騎兵,但水軍卻正是我軍之所長,兩河環護側翼,即便是清虜動以精騎,又能耐我河……”

 盡管並不是一名職業軍人,也沒有接受過軍事教育,但是在未來那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朱明忠卻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得軍事知識,而充分利用地形又是最起碼的知識,而現在他所需要的就是盡可能的發揮已方的優勢。

 “加之這一帶,駱馬湖與黃河之間,最寬不過十數裡,如果狹窄之地,又豈能供十數萬大軍施展,只要咱們設大營於此,到時候,便可迫使清軍於此與我等決戰,如此,又可限制對方兵力投入……”

 聽著這個頭頭是道的計劃,眾人一時都沒有了言語,這個計劃無論如何都挑剔不出什麽毛病。對於朱大鹹等人來說,他們雖然沒有打過仗,可是卻能看出,這個計劃的特點就是充分發揮忠義軍的長處,而對於於樹傑、王大虎、張孝武等人來說,他們根本就沒有其它的想法,無法就是服從。而且,這個計劃,看起來確實不錯。

 見無人出言反對,朱明忠便又說道:

 “若是大家夥都沒有意見,那便按此計劃實施吧!”

 話音剛落,就聽有人說道。

 “經略,標下有幾句愚見!”

 眾人一齊轉頭,看發言的竟是王大虎,他是朱明忠的親兵出身,也是其最得力的心腹之一。他看模樣不過三十多歲,微高的顴骨上方一雙牛眼,一副不怒自威的模樣。

 “經略,若是按這個方略打的話,除了重甲兵、火銃兵外,長槍兵也差不多都要調上去,剩余的還要護糧,護路,守城,到時候這清河就空了。如果清虜乘虛抄了我們後路,到時候又怎樣應付?”

 他剛說完,同樣出身親兵的王琦文冷冷問道:

 “他們走哪條路來抄我們後營?這水路咱們可盯著哪!”

 他人的反駁王大虎便垂下頭說道:

 “這……標下也不知道,只是想到了說說。”

 盯著地圖,然後朱明忠點點說道:

 “大虎這個建議提得好,是我疏忽了,這清河是我忠義軍的根本不容有失,嗯,可以留兩個長槍營、一個火銃營留守,集思廣益嘛!就該如此,誰還有什麽建議?”

 有了人開了頭,接下來自然不斷的有人開口提起了建議來,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作戰計劃被慢慢的完善了起來。期間朱大鹹、錢磊等人也從後勤的角度提出了一些他們的建議,作為水軍左右提督的李成乾、潘子欽,也各自道出了他們的看法並提出了建議。

 這或許就是忠義軍最大的特點,或許在忠義軍中並沒有名將,但是在戰前卻通過這種齊聚一堂的方式召開了17世紀特點的參謀會議,最終集眾家之所長,制定了一個能夠盡可能發軍自特長的作戰計劃。

 “……如此一來,一但兵敗,清虜必定會敗入進退兩難之地,到時候,我軍自然可以輕松敗敵!”

 終於,在最後一點細節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言語中被完善之後,所有人終於達成了共識——出兵!

 “這樣打,我們差不多只能操六成的勝算。”

 在人們的沉默中,朱大鹹緩緩說道。

 “這個方略,無論如何都挑不出暇疵,但它只是我等的算盤,雖說廟算多者勝,可誰知道,清虜到時候,按不按照咱們的計劃進行,就不曾知曉了。知己不知彼,到時候,達素會怎麽打,咱們可就不知道了!”

 “你是說,我們該去問問達素?”

 錢磊笑著玩笑道。

 “無須去問,這戰場上,情報最為重要,四石!”

 轉臉看著石磊,朱明忠叮囑道。

 “接下來,你要通過一切渠道,獲得清軍的情報,他們的行軍路,他們的部隊是又怎樣布置,還有其他地方有沒有暗路行軍,都要偵探明白。至於眼下的這個計劃,可行則行,不可行則可以再作籌劃,戰場上變化莫測,計劃永遠只是一個計劃!”

 相比於這個時代的人們,朱明忠對情報的重視,甚至可以達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以至於的就連石磊本人都覺得,經略有些過於看重情報、看重謀略, 但同樣也讓他意識到自己肩膀上的重擔有多重。

 “屬下遵命!”

 最後,朱明忠又看著他們說道。

 “不論如何,在弄不清敵情之前,咱們只有一半機會,不過相比當初通濟門的時候,咱們這六成的把握已經是實屬難得了,剩下的,就是咱們如何把握機會了!”

 說完這番話後,朱明忠看著眾人說道。

 “這一仗,關系到我等能否守住江北!關系到我忠義軍的將來,請位還有什麽建議嗎?”

 說完,朱明忠的雙眼環視著眾人,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他隻感覺嗓子時有些發澀,甚至就連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在眾人都沒有表示異議之後,他點了點頭,然後咽了一口唾液說道。

 “既然如此,下面,本帥便作最後部署了……”

 (今天三更,求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