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朱明》第一十一章南下
  朱順明與李自成笑著從裡屋出來,顯然談得十分愉快。

  李翠薇內心欣喜不已,兩眼含淚,眉梢含春。能得到父親的準許,能跟心愛的人在一起,她覺得全世界都變得美好。

  劉宗敏陰沉著臉,是人都看得出他的沮喪和憤恨。他內心對李自成的不滿漸生。

  李自成將李翠薇許配給了朱順明,陪嫁了大批嫁妝。

  掠奪而來的金銀珠寶對四處流動的李自成來說沒有多大用處,反而是個累贅。

  ………………

  田見秀雖然很欣賞朱順明,但還是追隨在李自成身邊。

  田慧和李翠薇兩人相擁而泣,難分難舍。

  “翠微姐,你要幸福,你一定要幸福……”田慧帶著哭腔喊道:“我會想你的……”

  李翠薇同樣泣不成聲,點頭應承道:“我會的……你也要保重……”

  不知以後還能不能再見面,或許這次分別就是永別,李翠薇依次同她的小姐妹們告別,悲傷難以抑製。

  “爹,女兒不孝,不能在您身邊伺候您……”李翠薇給李自成叩頭道別。

  李自成笑道:“傻丫頭,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爹還能養你一輩子不成?能嫁給朱老弟,過安穩的日子,你娘也會替你高興。”

  “朱老弟,後會有期。好好待翠微。”

  說著,李自成轉身,帶領人馬呼嘯而去。

  劉宗敏黑著臉,帶著憤恨和不甘,帶著向往和憧憬,頭也不回的走了。

  朱順明沒在意李自成在稱謂上的不著調,而是感歎歷史的巨大慣性。

  充滿人格魅力的李自成,聚集或被逼無奈或心懷不滿或肆意妄為之人,在造反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

  楊鶴同朱順明相談甚歡。

  正直迂腐清高的楊鶴學問高深,但對治國有些想當然。

  朱順明實際年齡比楊鶴還大,學問不高,但他在官場、在基層摸爬滾打幾十年,加上領先的理論見識,對實際問題的處理能力超出楊鶴幾條街。

  “今上不可謂不憂民,為何朝局日益糜爛?朝中諸公均滿腹才華,何以不能扭轉災情?”楊鶴憂心忡忡問道。

  歷史對大明是不公的。尤其是被清朝篡改的《明史》以及宣揚的農民起義的正義性的歷史資料。

  大明從異族手中奪得天下,延續了大漢文明,上符天意,下得民心。

  太祖皇帝“士大夫與皇族共天下”;成祖皇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有明一朝,“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貢,不和親”;英宗被擄走,死不投降,明朝換個皇帝,照樣強硬;崇禎本可南遷,劃江而治,但他寧可上吊自殺,隻留下“勿傷百姓一人”的遺言。

  明朝是悲壯的!

  話題很大,但朱順明還是大膽的講出了一些他的看法。

  “沒有一成不變的祖宗之法。”朱順明小心道:“太祖‘與士大夫共天下’,本意雖好,但卻為如今的局勢埋下了禍患。”

  楊鶴不解道:“難道要皇權獨握才好?”

  朱順明搖手道:“咱們不討論政體,隻講事實道理。”

  “朝廷就是一個大家族。家族要想和睦興旺發展,金錢是第一要素。朝廷的最大困境就是沒錢。”

  “怎可與民爭利?”楊鶴不悅道:“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輕徭薄役,體恤民情,當是為政之道。”

  朱順明笑道:“屁股決定腦袋。朝廷收稅,

真的是與民爭利?恐怕是‘與士爭利’吧。楊公也是士中一員,當然要為士大夫說話。”  “如若真不與民爭利,何以陝西貧民無以為繼,紛紛揭竿而起?佔據天下財富七八成以上的皇族、官僚、士大夫、商人等人都不納稅,整個朝廷運轉開銷、九邊軍隊軍費、地主商人盤剝,都壓在底層貧民身上。試問,真是不與民爭利?”

  “因此,朝廷改善財政策略,改變征稅主體,增加財政收入,流寇問題自可迎刃而解。”

  朱順明不想過多的給楊鶴講大明的弊病,就算講了楊鶴也不見得能夠接受。

  比如從上而下的政體必然腐敗,比如被閹割的民眾必然羸弱,比如再富有的牛羊必然被虎狼窺視……

  楊鶴沉思片刻,搖頭道:“似言之有理,然難以接受。吾兒文弱,素有才名,博聞而變通,君之言語思維,與其有同。”

  ………………

  朱順明大隊人馬收拾完畢,整裝待發。

  經過戰火的洗禮,不管是少年家丁還是幸存的九隊士兵,都變得沉穩大氣,一舉一動有板有眼,進退行動井然有序。

  丫頭如玉儼然半個管家,將後院管理得井井有條,言辭有理有據,身段豐腴有料。或者她也有同李翠薇別苗頭的想法。

  朱老爺有些不舍的環顧四周。要離開陝西這片土地,面對未知的將來,朱老爺有些彷徨不安,更別提朱家的女眷。

  李翠薇換上了鵝黃色的長裙,挽起發髻,一幅成年婦人打扮,雖然還沒有圓房,但她已經把自己當成朱家少奶奶。

  對於南下,她一點都不害怕。女人就像浮萍,有愛人的地方就有家。能跟隨心愛的人浪跡天涯,也是人生一種幸福。

  “君雖不讀四書五經,然經世致用之學甚豐。本官舉薦,必為朝廷重用。”楊鶴惜別道。

  朱順明笑道:“多謝!楊公認為,我進入朝堂,能發揮多大的作用?朝廷能按照我說的來行事嗎?到時候,恐怕楊公第一個起來反對才是。”

  也是,如果朱順明收稅收到自己頭上,自己指不定會如何反擊呢。

  楊鶴一笑,拱手告別:“如此,祝君一路尋風!”

  “願公大展宏圖!”

  ………………

  朱順明大隊人馬打著“玖安商社”的旗號,在韓城大禹渡口度過黃河,進入山西境內。

  一路往東,進入澤州,再轉道向南,在濟源長泉渡口二度黃河,踏入洛陽地界。

  之所以二度黃河,是為了安全考慮。直接從韓城南下,需要穿過大部分陝西地界。

  尤其是商洛山區。盤踞在商洛山區密林中的好漢強人數不勝數。朱順明這種有著幾十輛大車、防衛力量又不是特別強的商隊正是他們喜歡的。

  轉道山西、河南,雖然路途更遠,還要兩次度過黃河,但相對而言卻更安全。

  山西為九邊重鎮,等閑流寇反賊不敢露頭。河南藩王眾多,潞王、福王、周王……一個個都重兵防衛,暫時壓製住了民間的暗流。

  三四月的天氣,乍暖還寒。黃河水流不是特別渾濁,偶爾還能見到大鯉魚掠過留下的金色漣漪。

  “朱大哥,咱們要去哪?”李翠薇披著裘皮大衣,有些羞怯的依偎在朱順明懷中,迎著略微有些涼意的河風,隨口問道。

  李翠薇已經視朱順明為自己的相公,行為舉止打扮都努力做到為人妻、為人媳。隻要能跟著朱順明走,哪怕天涯海角。

  兩人一直沒有實質性的肌膚之親。李翠薇不是很清楚夫妻該如何進行閨房之樂,但她總感覺兩人的相處有些怪異。她有時候甚至羨慕丫頭如玉。

  朱順明一直不能扭轉自己的思維、感受。

  翠微怎麽就成了自己的妻子?讓他如何下手?

  水汽氤氳中看不清對岸的情景,一片朦朦朧朧,就像朱順明總是弄混現在和從前。

  看著小鳥依人的李翠薇,朱順明感覺是那麽的不真實。她不是從小就調皮搗蛋,長大後叛逆乖張嗎?

  哦,她不是那個翠微,是自己的妻子,李自成的女兒。妻子?朱順明還沒能進入丈夫的角色,尤其現在的妻子居然是翠微。

  朱順明收回混亂的思緒,望向真實而又虛幻的李翠薇,笑道:“咱們去湖廣。湖廣熟,天下足。隻要咱們沉下心種田,天下人都有飯吃,就不會有人造反了。”

  “好,咱們就去湖廣。”李翠薇開始憧憬未來的生活:“你種田,我織布,咱們夫唱婦隨。”

  “對, 咱們再生他十幾個孩子,組成一支足球隊……”朱順明心情好轉,開始調笑李翠薇。

  李翠薇羞紅了臉,扭捏道:“妾身怎可生這麽多?讓如玉也生幾個。”

  “好,咱們就隻生幾個……”朱順明大笑著:“咱們現在就去生孩子……哈哈哈……”

  朱順明終於想明白了,今時不同往日,此翠微非彼翠微,讓昨日見鬼去吧!老子要好好享受腐朽的封建生活。

  李翠薇渾身發軟、臉蛋通紅、全身燥熱,幾乎是被朱順明抱著下到船艙。她朦朧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既企盼高興又羞意難當,還有些如釋重負。終於要成為相公的女人了!

  船行黃河,波濤起伏,風聲水聲,如咽如泣,萬物含情,春意盎然……

  ………………

  洛陽是福王的封地。

  福王與皇位失之交臂。或許是心裡不平衡,福王朱常洵在生活上異常奢靡放縱。

  福王府佔地極廣,高樓廣廈、亭台樓閣、假山溪流,堪比皇宮;一應用具器皿,比之樸素的崇禎皇帝不知超出多少倍;妻妾侍女更比皇帝多、比皇妃漂亮;就連福王的身材都有三個崇禎那般肥碩。

  朱順明的車隊從洛陽城郊而過,滿眼盡是骨瘦嶙峋的流民,插標賣首的小兒,偶爾有人形白骨散落路旁草叢中,無人收斂。

  高大的洛陽城牆隔斷了貧窮和富貴,對立了民心和皇權,湮滅了良知和人性……

  朱順明搖頭歎息。朝廷視國民如仇寇,焉有不敗亡之理?

  星星之火很快就要在中原大地熊熊燃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