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朱明》第三十二章南山牧場
  掌控了武岡州和城步縣,震懾了附近的山民,朱順明準備開發南山牧場。

  南山牧場位於玖安鎮西南三十裡處,平均海拔1700米,有連片草場二十余萬畝,綿延八十裡,是難得的高山牧場,年平均氣溫11度,十分適合養馬。

  在機槍沒有出現之前,騎兵是野戰中的絕對王者,千裡迂回、包抄、正面突襲、襲擾、偵查、送信……沒有騎兵,就沒有強軍。

  中原漢族屢受草原民族侵擾,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沒有充足的戰馬。

  蒙古兵鋒強盛時期,騎著矮小蒙古馬的韃子幾乎統治了全世界。

  明朝初年缺馬,朝廷實行馬政,初步解決了戰馬的問題,才有後來成祖皇帝五征漠北、收復安南、威震東北、懾服西北的壯舉。沒有馬,永樂大帝能走路去漠北?

  可惜到了萬歷天啟崇禎年間,腐敗的朝政將馬政變為了苛政,很多馬戶帶著馬匹投身流寇,出現了流寇有騎兵而朝廷缺馬的荒誕事情。

  朱順明要想割下一塊鹿肉,沒有戰馬、沒有騎兵是萬萬做不到的。因此,在掌控了武岡州後,朱順明迫不及待的準備開發南山牧場,蓄養戰馬,培訓騎兵。

  ………………

  王興早就從軍隊中退役,還當過一次陪審團成員。

  自從參加朱順明的隊伍,王興才吃飽穿暖睡得安穩,因此他由衷的擁護朱順明。

  聽說讓他乾回養馬的老本行,他十分高興。他對牲畜有種天然的親切,仿佛能聽懂牲畜的話語,知道牲畜的感受。牲畜也對他十分友好,好像同類一般。

  “整個南山牧場全都交給你,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條件給條件,至少要養五萬匹戰馬,每年提供一萬匹成年戰馬,你能否做到?”

  “是,保證完成任務。”當過兵的王興回答得乾脆利落。

  想著騎著頭馬,身後跟著看不到邊的駿馬群,王興就全身血液沸騰。太幸福了!

  南山牧場他去看過,很適合養馬。溫度不高,草場廣闊,牧草茂盛,水源充足,美中不足的是牧草不是良種牧草,需要改良。

  為了養馬,朱順明花了大力氣。由王興招募了上百少年充當牧民;在牧場上設置了兩個百戶所,長期派兵駐防;到處搜刮合適的馬匹充當種馬。

  還沒見到馬群出現,朱順明就花了四五萬兩白銀。

  漢人養馬,除了場地,種馬也十分難以尋覓。

  漢人同草原民族進行交易,隻許茶葉、瓷器、鐵鍋等物質進入草原,兵器、糧食、食鹽等是嚴禁交易的。

  草原民族賣給漢人的馬匹同樣設有門檻,公馬(不管成年還是未成年)嚴禁出草原,隻用母馬和騸馬同漢人交易。

  因此,朱順明想要大規模養馬,一個種馬問題就將他難住了。

  南方本就不養馬,加上草原民族封鎖,北方戰亂,在武岡一帶,真是種馬難求。

  ………………

  朱順明整頓赧水船幫,罪不容恕的全都下獄勞改,罪行小的一律收編。以這些船幫幫眾為基礎,以表現出色的兵士為基層軍官,朱順明成立了第一支水上軍隊——武岡水師。

  水師兵士經過三個月的新兵訓練,頗有脫胎換骨之像。老實木訥的變得沉穩健碩,浮誇油滑的成長為幹練利索。

  軍隊是個大熔爐,是鐵是渣煉過之後見分曉。

  武岡水師除了繼續從事貨物運輸外,還承擔起從武岡赧水到洞庭湖的水路巡視任務。

  ………………

  長沙府安化縣是黑茶的重要產地和集散地。大量黑茶從安化裝船,沿資江而上,經新化、邵陽,到武岡州。再從武岡州用馱馬背負,翻山越嶺,西進北上,經貴州、四川,西致西藏、南亞,北到甘肅、山陝、蒙古。

  常掌櫃在安化收集茶葉已經十幾年,是安化數得著的大茶商。

  常掌櫃的東家山西榆次的常家,在山西是有名的富商,常年與關外交易,生意做得比天還大。

  往年常掌櫃的茶葉北上,一般走東線,從洞庭湖入長江,沿長江而下,到揚州,再改道京杭運河北上,在山東臨清走陸路,入山西,出關外。

  隨著大明局勢惡化,陝西、河南、山西地面流寇遍野,運河上下官吏貪腐勒索,朝廷茶引茶稅越來越重,走東線已經無利可圖甚至枉送性命。

  常掌櫃隻好改走西線,翻山越嶺用馱馬運輸。武岡州就成了必經之地。

  武岡州出了個朱魔王,常掌櫃早聽說過。最早的消息是同為茶商的范掌櫃傳遞的。范掌櫃一直津津樂道武岡有個莞笑樓,裡面的服務令人歎為觀止,實在是男人的天堂。莞笑樓的後台就是朱魔王。

  能令見多識廣的范掌櫃讚不絕口,莞笑樓肯定有它的獨到之處。倒是這個朱魔王,到底是何方神聖?

  不久,常掌櫃的茶葉在武岡州被查扣,他不得不前往武岡州處理。

  常掌櫃的茶葉被查扣原因很簡單,沒有繳納武岡州的茶稅。

  常掌櫃的茶葉是百兩茶,用矮腳馱馬從安化走山路而來。這條路他的商隊走了幾年,沿途方方面面打點,一直平安無事。沒想到如今在武岡州出事了。

  “敢問大人,為何查扣敝茶莊的茶貨?”

  接見常掌櫃的是巡檢司丁百戶,一個老兵油子。

  “你的茶葉沒有交稅,所以被扣了。”丁百戶沒好氣道:“執法時你們居然敢反抗,居傷了我巡檢司好幾個兄弟,暴力抗法,罪加一等。幸好你主動來了,不然巡檢司就要去安化抓人了。”

  “敢問大人是何處茶馬司?”常掌櫃反問道。

  大明管理茶葉貿易的是茶馬司。茶葉專營,如同食鹽一樣,需要茶引。茶引就是茶馬司發出的。查扣私茶同樣是茶馬司的職責。

  因此常掌櫃才有此一問。他的言外之意是,除了茶馬司,其他部門沒有資格查扣茶葉。

  丁百戶已經被熏陶得不再畏懼權貴,何況一個小小掌櫃。他身體往後一靠,冷笑道:“常掌櫃是吧,這裡是武岡州,朱老板的地盤,不要拿捏你的身份。在武岡州,律法最大,朱老板都必須遵從律法。何況你一個小小的商人?”

  “從武岡州過,不管什麽貨物,不管有沒有關文手續,都得納稅。膽敢抗稅,嘿嘿嘿,咱們新建了不少農莊,還準備開礦,你是打算去種田還是去挖礦?”

  常掌櫃經營多年,自然懂得察言觀色。眼前這個百戶自信滿滿油鹽不進,他隻得妥協。

  不過他從丁百戶話語中聽到了信息。

  “大人的意思是……沒有關文的貨物,只要納稅,就可以通行?”

  得到肯定的答案,常掌櫃追問道:“那個……鹽鐵……”

  “我管你貨物從哪來的?只要納稅,就可以在朱老板的地盤運輸、銷售、開鋪子。”

  朱順明對商業管理也有點無為而治的味道。只要照章納稅、不兜售假貨,其余你想賣什麽、從哪裡拿貨、貨物是否有大明的關文批複、甚至只要不是在武岡州地面上劫得的賊贓,都可以光明正大的販賣。

  現如今武岡地面完全看不到官鹽的影子,全都是光明正大販賣的私鹽。而且在朱順明默許慫恿甚至保護的情況下,武岡州的私鹽都賣到廣西、雲南、貴州等地去了。

  曾經的小私鹽販子吳成業短短一年時間就成為武岡州數得著的大富商。

  更多敢於嘗試的平民大都發家致富翻了身,從窮困潦倒成為小康之家,一個個信心滿滿衝勁十足。在一個自由的郡縣,思想自由、政治自由、出行自由,人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就連空氣都蓬勃向上、生機盎然。

  “你要是需要鹽貨,大可在咱們武岡州采購,不比你從長沙府購買販運來貴,還沒得風險。”

  朱順明掌控了武岡,以前岷王府掌控的生意全都被他接管,私鹽生意更是做得風生水起。

  水師負責從長沙府采購運輸,順風鏢局負責散貨時的安保,各地鹽商負責渠道和終端販賣。

  一條朱順明牽頭,武裝押運、商人散貨的私鹽渠道四處擴張,西南幾省全都是從武岡州散出去的私鹽。 高價的官鹽幾乎無人問津。很多有著鹽引的官辦鹽商對這條囂張的私鹽渠道恨之入骨。大小武力衝突已經發生過幾十起。

  常掌櫃有些吃驚。居然將私鹽買賣公開化,這……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嗎?私鹽買賣從來上不得台面,一來朝廷打壓,本就見不得光,二來官辦鹽商可不是好惹的。小打小鬧偷賣私鹽也就算了,大規模販賣,真當鹽商都是鋪路修橋的大善人?

  富得流油的鹽商們私下養的家丁、明面上的鹽丁、被豢養的鹽業司都會對公然犯忌的武岡州進行打擊,這個朱魔王要不是愣頭青就是底氣十足。

  不管哪一條,都不是根基不在湖廣的常記茶莊能夠招惹的。

  常掌櫃決定認慫。他交付了茶葉三成的過境稅,替反抗的手下交付了足夠的罰款。

  常掌櫃在武岡州采購了小批量的食鹽,連同茶貨一起販運。北方草原同樣需要足夠的食鹽。

  武岡州的食鹽果然便宜,果然如同那百戶所說的那樣跟大米豬肉一樣隨處可見,公然販賣。

  臨走前那百戶不經意的說過一句,“可以用馬匹替代稅銀”,而且給出的價格不低,公馬更是給出了天價。就算從草原千裡迢迢販運到此,其間的利潤仍然不低。

  這是個有野心的家夥!常掌櫃給朱順明下了個結論。他決定給遠在山西的東家寫信,告知朱順明的情況。或許在朱順明身上可以做一番投資。眼看大明江山不穩,將全部家當壓在關外異族身上並不見得穩妥。

  雞蛋還是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為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