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朱明》第三十四章湖廣暴動
  廣東福建沿海有大海商,銀子多得必須用船拉;揚州有鹽商,生活奢靡得不輸石崇;蘇杭有絲綢,松江有棉布,江西有瓷器,每個行業都有超級富商。

  湖廣有什麽?湖廣有糧食。湖廣熟,天下足。湖廣糧食大量供應廣東、福建、南直隸等江南發達地區,也通過漕運運往京師,支撐起大明糧食供應的半壁江山。

  在湖廣,真正有權勢的不是布政使、知府、知縣等朝廷官員,而是在當地根深蒂固的大地主大糧商。

  隨著武岡州的文化和商業擴張,朱順明開放思想對保守地主們的衝擊越來越大。

  佃農們不願種地,紛紛前往武岡,很容易找到收入不菲的工作。田地按實收稅,任何人都不能免稅,更是讓大地主大官僚們視之如蛇蠍。連太祖的律法都不聽從,岷王究竟意欲如何?

  武岡州勢力打著岷王的名頭,大地主也不敢來硬的,隻得商量著如何陰朱順明一把,或者搞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委婉的將武岡州的勢力拒之門外。

  地主們還沒有商量出對策,一場席卷洞庭湖周邊的暴動發生了。

  ………………

  “鄉親們,朝廷失德,地龍翻身,受苦的只有咱們窮苦人。”史小虎站在高處,大聲呼籲道:“去歲受災,大夥親人們死的死,殘的殘,朝廷連一粒米、一口粥都沒有施舍。”

  “咱們沒房住,沒衣穿,沒飯吃,但城裡的官老爺、地主舉人們依舊吃香的喝辣的,聽小曲納小妾,那些奸商們,寧可將白花花的大米放在庫房中發霉,也不願給咱們窮人吃。”

  “鄉親們,我們要活命,我們要吃飯,我們要公平,我們要自由……”

  “要活命,要吃飯,要公平,要自由……”群情激憤,大夥喊著口號,朝著沒有城牆的武陵縣城而去。

  浩蕩的洪流破壞力驚人。或別有用心或心懷不滿或懷恨在心的人們衝進縣城,對縣衙、府庫、大戶人家、糧店等地進行了乾淨徹底的掠奪。

  失去理智的人們將深埋在心底的魔鬼釋放出來。一時間殺人、放火、QJ、搶劫……人變成了魔鬼,人間成了地獄。

  受地震影響的不僅僅武陵一地,衣食無著難以為繼的難民遍布洞庭湖周邊。

  武陵暴動,如同星星之火,一下點燃了火藥庫,驚天大爆炸將整個湖廣炸得嗡嗡作響。

  繼武陵之後,桃源、龍陽、沅江、巴陵、平江、臨湘、華容、益陽、瀏陽、寧鄉等縣城相繼爆發了難民暴動。

  與此同時,河南孟津黃河決堤,幾百萬難民無法生存,被逼造反。

  張獻忠趁機收攏難民,往湖廣北部鄖陽、德安等地進逼。

  一時間整個湖廣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

  方孔炤,安徽桐城人,萬歷四十四年進士,理學家,時任湖廣巡撫,以《易經》治天下。

  湖廣南北同時發難,令方孔炤大為光火。

  “刁民,都是刁民,”方孔炤大怒道:“朝廷有難,刁民居然不體恤,竟暴亂以致雪上加霜,該殺,全都該殺。”

  “雷起龍真是廢物,武陵地震,為何不賑災?致刁民趁機生亂。”

  “張總兵(張應元),如今局勢,爾等為何不提前應對?”

  張應元滿臉苦笑,言不由衷道:“是,卑職思慮不周,還請大人指示。”

  大明文貴武賤,一個副總兵在堂堂巡撫大人面前自然隻得當乖孫子。

  其實張應元也是一肚子怨氣。

為了剿滅流寇,延綏巡撫陳琦瑜請調湖廣兵前往,將湖廣兵力抽調一空;西南暴動,湖廣無兵力可調,隻得派出衛所兵前往。  湖廣承平日久,原本無需兵士駐防亦無不可。但陳巡撫竟然讓流寇穿透包圍圈,直奔湖廣而來;湖廣地震,朝廷和地方居然都不賑災,不是逼得沒有活路的人造反嗎?

  出了問題,文官一句話,“為何不提前應對”,就將整個責任推到武將身上,讓張應元如何服氣?

  “汝手底尚有兵力幾何?”方孔炤問道。

  “不足一千,均是老弱傷病者。”張應元底氣不足回道:“袁總督(袁繼鹹)與孔總兵(孔希貴)將大部分湖廣兵調往山陝剿滅流寇,留下不足千人隻為靖守地方安寧,不可……不可……直面流寇。”

  方孔炤也知道大軍調撥不是張應元能左右得了的。當初湖廣大軍前往西北,方孔炤也點頭答應。他想著能夠在剿滅流寇中出力,會給自己的政治生涯加上幾分,可誰知……陳琦瑜實不靠譜。

  “汝速速南下,平息長沙府暴動,合理安置災民。想朝廷大軍一至,暴民必定冰消雪解。這份功勞就讓給汝。汝當好自為之。”

  “是,多謝大人栽培。”張應元大聲答應,十分興奮。只要不同北方流寇作戰,幾個暴動的漁民,還不是手到擒來?方巡撫這是打一棒給一個甜棗呀。

  張應元走後,方孔炤自言自語道:“無兵可派,只有嚴令鄖陽、德安兩地巡撫加強防范,動員民間團練,死守縣城府城,等待朝廷援軍。”

  “梅彬父(梅之煥)不是賦閑在家嗎?麻城距離德安不遠,是否讓他出面組織民間團練呢?梅蠻子雖然倔強,但能文能武,倒是個人才。可惜……還是算了,他可不一定聽我的調遣。”

  ………………

  張應元率領六百兵丁,從武昌坐船,逆流而上,七月初才趕到湘陰。

  內河行軍,無需戒備,兵丁們自然松懈無比。加上明朝軍隊原本軍紀渙散,張應元帶領的又都是老兵油子,更是不把軍紀當回事。

  這次出兵的對象是沒有組織的暴民,這還不是手到擒來?一想到大把溫柔白皙的漁家小妹,這些老兵油子就發出會心的淫笑。

  張應元打算先進入長沙縣修整,再讓地方官府配合,逐一消滅暴民,平息此次暴動。

  對此次出兵,張應元是躊躇滿志的。他與總督袁繼鹹、總兵孔希貴相處不是很融洽,升遷無望。

  巡撫方孔炤給予張應元這個機會,也是為了擴展文官在軍隊中的話語權。

  船隊進入洞庭湖,遼闊的湖面讓眾多生長在長江邊的兵丁都大開眼界。長江好歹有個邊,這洞庭湖好像無邊無界,放眼望去,竟是水天相接,天地渾然一體。

  “砰砰砰……”

  一陣陣沉悶的聲音傳出,船體輕微震動。

  “什麽聲音?怎麽回事?”眾人互相詢問打探。

  “砰砰砰……”

  聲音更加頻繁,更加清晰。

  “有人在鑿船,水匪在船底鑿船……”

  “不好了,船漏水了……”

  “堵上,快堵上……”

  “不好,要沉了,快跳船……”

  “我不會游水……”

  官兵混亂一片,完全沒得章法。他們是陸軍,不是水師,完全不懂水上應急處理和水戰。

  張應元急得團團轉。

  在陸地上,張應元算得上驍勇善戰,也算有勇有謀。不然也不會在總督、總兵的陰影下坐穩副總兵的位置。但到了水上,論到水戰,他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船底破了臉盆大個窟窿,湧入的水花很塊淹沒船艙,船體以看得見的速度逐漸下沉。

  “大人,快跳船吧,”親兵著急道:“再不跳船,船就要沉了。沉船會卷起魔鬼浪,水性再好的人都會被吞沒。”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張應元仰天長歎。危急時刻,大老粗的兵油子居然變得文青起來。或許張應元心底也是想做一個運籌帷幄的儒將。

  六艘沙船先後沉沒,在水面卷起一個個巨大的漩渦,盤旋呼嘯著吞噬一切。

  一切風平浪靜過會,湖面上盡是劫後余生的官兵,拚命掙扎著往看不到岸的岸邊遊。

  “船,有船,救命,救命……”

  上百條小舢板圍攏過來,船舷邊站著手持魚叉長槍的漁家漢子,衝著水面的官兵喊話。

  “下面的官兵聽著, 你們已經被包圍了,放下武器投降,雙手抱頭蹲下,給你們一條活路。”

  官兵們欲哭無淚。武器早就放下了。雙手抱頭?蹲下?你在水裡面演示一個看下。

  “投降,我們投降……”

  漁民們將官兵救上船,立刻將他們捆綁成粽子,粗魯的丟到船艙中。對朝廷的貪官痞兵,民眾都沒得好印象。

  ………………

  接到張應元全軍覆沒的消息,方孔炤目瞪口呆,繼而大怒:“豬,扶不上牆的豬。明知道漁民暴動,居然坐船直接進入敵人老巢。走幾步會死嗎?”

  很快,長沙府暴動影響急劇擴大。長沙府周邊各縣城,茶陵、醴陵、攸縣、酃縣、安仁、監利、公安、石首等地紛紛出現暴動的苗頭。臨近的江西、南直隸等地也被波及,一片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在湖廣境內,方孔炤還能壓製消息不往上報。只要短時間內平息暴動,就只能是一個小插曲。

  一旦擴散到外省,一旦拖延不能及時擺平,事情就通天了。一想到這,方孔炤就不寒而栗。

  崇禎爺上位這幾年,殺過的文臣武將不知多少。位高如袁督師,還不是千刀萬剮而死?名望似楊總督,不一樣鋃鐺入獄?想來也不多一個湖廣巡撫吧!

  湖廣北部也不安生。

  流寇張獻忠的大軍進入鄖陽山區,在當地大肆搶劫擄掠,圍攻縣城,攻打山寨,整個鄖陽被攪得不得安生。

  流寇甚至進入襄陽府地界作惡,惹得襄王朱翊銘來函叱罵,道“若不能盡快驅除流寇,必將上書朝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