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朱明》第二十章商業大爆炸的雛形
  孫大頭在市井中摸爬滾打幾十年,對這些道道門清,朱魔王是在收保護費呀。

  去掉五成收入,相比城步縣城來說還是要多得多,畢竟這裡的生意太好了,營業額一天頂縣城一個月。

  孫大頭很會來事,不僅答應了朱順明交稅五成的要求,還額外送給朱順明一成的乾股。

  有了朱魔王參股,在玖安鎮還有誰敢捋孫大爺的虎須?

  朱順明收下了這一成股份,但沒有白要,他出了一千兩銀子,將股份掛在家仆何老頭的兒子何長生名下。

  兩人成為合夥人,關系自然變得親密起來。

  關於特種服務業,朱順明太清楚明白了。從場所布置到人員培訓,從員工技能到顧客心理,從ISO到三十六式,聽得孫大頭目瞪口呆,直呼神人也。

  被朱順明描繪的前景所吸引,孫大頭決定擴大經營規模,在玖安鎮建設一家超大規模、超級奢華的五星級娛樂場所。

  名字兩人都想好了,“莞笑樓”,娶“莞爾一笑”之意。到了莞笑樓,讓你忘卻煩惱,隻管開懷大笑。

  至於朱順明是否在懷戀什麽,隻有他自己知道。

  ………………

  有了孫大頭帶頭,不少看中商機的商家進駐玖安鎮,讓這片荒涼之地日漸熱鬧起來。

  對這些商家,朱順明是十分歡迎的。他隻有一點要求,遵章納稅,守法經營。

  ………………

  “夫君,如今開銷太大了。”李翠薇完全進入了朱夫人的狀態,凡事以朱順明為核心。

  玖安鎮大規模建設,花錢如流水,銀子日漸減少,李翠薇有些焦急。

  “現在財務狀況如何?有何需要解決的問題?”朱順明問道。

  作為朱夫人,李翠薇很自然的挑起了財務的重任。原本讀書識字、頗有幾分才氣的李翠薇經過朱順明簡短的財務知識培訓,又熟悉了阿拉伯數字,如今做起財務帳來精通無比、嫻熟自如。

  並且用這種現代複式記帳法,很少有帳房能夠作假。

  “不到半年,已經花了十幾萬兩銀子。目前還有不少項目正在建設,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金錢。”李翠薇擔心道:“再這樣下去,咱們手頭的銀子最多支持一年。到那時,如此多人,吃穿用度如何是好?”

  “才花十幾萬兩?這花錢的速度也太慢了。”

  朱順明的話將李翠薇氣個半死。合著她擔心半天,正主還認為花錢速度太慢。

  “隨便你,”李翠薇沒好氣的給了他一個白眼:“到時候沒飯吃,我的嫁妝你可不能拿去揮霍了。”

  李翠薇帶著嬌嗔的白眼讓朱順明心裡亂亂的。他一把摟過李翠薇,嫻熟的動作起來。

  “哎哎哎,別亂來,大白天的……不行……哎呀……”

  半晌,李翠薇掙扎著爬起來,臉色緋紅,不知是激動還是害羞。

  “你就是個昏君。居然……白日……”她嬌羞得說不出口。

  朱順明懶洋洋的,全盤接收李翠薇慵懶的風姿和打情罵俏的情調。

  “說真的,你到底打算如何行事?上萬人的衣食住行,可不是鬧著玩的。”李翠薇正色道。

  “沒事,你當咱們手底那一千多士兵都是吃白飯的?”朱順明語調中帶著森森寒意。

  “你可不要學咱爹,”李翠薇擔憂道:“咱爹一路打一路跑一路搶,咱們可不同。咱們要在這立足,生根發芽,可不能壞了名聲。”

  真是女心向外。

才嫁給朱順明半年,就瞧不起她爹的所作所為。  “放心,不到萬不得已,我是不會動兵的。”朱順明笑道:“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為上策也。”

  “倒是你管的那些工廠,加大馬力生產,人不夠就繼續招,不能閑下來。”

  “我正要說這個,”李翠薇有些擔心:“咱們生產那麽多的衣物鞋襪,到底賣給誰?已經積壓了一大批。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年紀輕輕一豆蔻少女,硬是被朱順明給逼成了錙銖必較的守財奴。

  ………………

  沒想到經濟倒逼發展來得如此之快,朱順明有些措手不及。低估了這個時代人們的創造力和吃苦精神。

  李翠薇和如玉名下有個翠玉製衣廠。製衣廠按照朱順明的提點,半流水線作業,整個製衣過程分為設計、製圖、裁剪、縫紉、慰燙、質檢、包裝等工序。

  細分下,光縫紉就有九道工序。袖子、衣襟、肩襯、領子、口袋、扣子、總成……不同的工序有不同的人,大大簡化了製衣的技術含量。隻要會一點女紅的人都能夠勝任。

  大明有女人不會女紅嗎?那她還嫁得出去?

  每個人成天隻縫紉一個部位,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加上製衣廠實行的計件工資,讓工人的積極性暴漲。

  李翠薇招了兩百多婦人,每天成衣的產量達到四百多件。除開朱順明軍隊的軍裝采購,其余成衣全都推向市場。

  翠玉製衣廠的成衣質量、價格、款式都很有吸引力,一度在玖安鎮形成搶購風潮。但玖安鎮的市場太小,不到兩個月,服裝銷售就陷入困境。

  畢竟在這個時代,新衣服還是奢侈品,不是每個人都穿得起的。

  “內需不夠呀……”朱順明感歎道。

  不僅僅成衣,其余商品的銷售都遇到了瓶頸。

  豐收農具廠的鋤頭、鐮刀,潮陽五金廠的菜刀、鉤針、縫衣針、鐵釘,創安書社印製的《三字經》、《百家姓》等書籍,萬裡鞋廠的草鞋、布鞋、皮鞋……大都碰到了銷售瓶頸。

  這些工廠,都是朱順明招商引資的成果。

  對於前來玖安鎮開店辦廠的商人,朱順明都大力歡迎。他還會投入真金白銀、地皮、先進的管理經驗、超前的眼光和技術金手指入股。

  有了他的點撥,入駐玖安鎮的工廠產能跨越式增長,商家掙得盆滿缽滿。

  沒想到,僅僅三個月,就遇到了銷售瓶頸。

  玖安鎮的地盤太小,輻射的范圍也不大,招商的商家實力也十分弱小,不能將商品銷售到城步縣城以外的地方。就連寶慶府、武岡州都不能進入,更別提長沙府、武昌府、江南了。

  隻有建築業和第三產業蓬勃發展。

  孫大頭投入大本錢,在玖安鎮西北建了一棟四層高的大樓,亭台樓閣、雕梁畫棟、精雕玉琢、極盡奢華。

  又高價從長沙府請了幾個過氣花魁,按照大明ISO進行培訓,極力做到“如帝王般享受”。

  “莞笑樓”一開張,立刻賓客爆滿。極大的需求和超強的消費能力,讓“莞笑樓”日日車馬不斷,夜夜紙醉金迷,成為玖安鎮一大風景。

  不到半個月,莞笑樓的名頭就傳到寶慶府。有好事者慕名前來,事後大呼“原來還有這種享受,不虛此行,不虛此生……”

  口碑相傳,讓莞笑樓的名氣逐漸外擴。大量富商公子哥的到來,更是促進了服務業的蓬勃發展。

  建築業的發展更是野蠻粗暴。

  朱順明靠投資拉動經濟。他大量挖溝、修路、建設房屋、軍營、堤壩、水庫,需要各種天文數字的建材。

  青磚、木材、石材、紅瓦、石灰、三合土……隻要商人運來建材,就沒有賣不掉、賣不上價錢的。

  從城步縣城到玖安鎮,路上盡是絡繹不絕的車馬和行人。急切自信的神情,標示著經濟的蓬勃發展,標志著一個全新的經濟體正在興起。

  朱順明對商人的寬容甚至縱容、對普通民眾的高薪高福利、對經濟的寬松和巨大投入,一度同大明現行的思維、生活方式發生了劇烈的碰撞。

  從來沒有過如此寬松自由的經濟環境。

  朱順明參與制定的《玖安鎮臨時條例商業規定》中,對商業的管制條例很少,隻有區區幾條。

  比如必須報備、申請營業執照、遵守行業標準和行為等。壓根沒提準入制度、囤積居奇、代買倒賣之類的罪名。

  最重要的一點,必須遵章納稅。入駐玖安鎮的商家,朱順明都要收取一成到五成不等的稅收。就連翠玉製衣廠都不能幸免。

  為了收稅,朱順明成立了稅務局和以傷殘退伍軍人為骨乾的稅警大隊。任何偷稅漏稅行為都要嚴懲。

  這與大明其他地方對商人在政治、社會地位上的歧視、對稅收的寬松甚至放任截然相反。

  商人們一方面十分享受玖安鎮寬松的商業居住氛圍,一方面對玖安鎮嚴酷的稅收政策超級抵觸。

  在玖安鎮,出行坐轎、穿戴綾羅綢緞不會違製,吃喝山珍海味、坐臥高樓大廈不會被道德譴責。

  但是隻要有偷稅漏稅,必定會罰得你肉痛心痛,痛哭懺悔。

  為此,很多原本心動的商人被玖安鎮嚴酷的稅收政策嚇到,一度觀望而不敢進入。

  很快,這些觀望的商人就開始後悔。

  玖安鎮稅收是嚴酷。但除了稅收,再沒有其他吃拿卡要。關鍵是玖安鎮的生意實在太好。

  近萬人聚集在一個一窮二白的地方,口袋裡又有銀子,消費欲望十分強烈。

  早期進入玖安鎮的商家,不管是雜貨鋪還是糧油店、不管是飯館還是茶樓、就算賣針線水粉的貨郎,生意都超級火爆,每個人都掙得盆滿缽滿。那點稅收算什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