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朱明》第一百二十二章風波起2
  “陳碧蓮入了錢府,上了錢謙益的床,懷了錢家的孩子,死於小產,錢府賠了陳大有五兩銀子”,這些事實原被告雙方都承認,沒有異議。

  雙方的分歧在於“陳碧蓮是被迫進的錢家還是主動進的錢家;陳碧蓮勾引錢謙益還是錢謙益佔有陳碧蓮;陳碧蓮主動要求勞作還是被錢府逼迫不得不操勞過度小產而死”。

  官司還沒有打完,衛一鳳還在猶豫不覺首鼠兩端搖擺不定,《華雲娛樂報》就已經將錢謙益官司的前因後果詳細的刊登出來,還別出心裁的搞了個問卷調查。

  有了前些日子的輿論鋪墊,士子們的形象已經大為不堪。民眾一邊倒的認為錢府做得太絕,錢謙益老爺拔鳥無情,像讀書人一貫的作風。

  “陳碧蓮如何進的錢府、主動還是被動懷的小孩”眾說紛紜,不好界定。畢竟有人貪慕虛榮、攀附高門大戶、自薦枕席;有人樂於清貧、忠於愛情、靠雙手勞動心安理得的生活。

  但錢府讓一個懷孕七個月的大肚婆乾農活,實在是有些太過分,更何況還因此引起小產、一屍兩命。民眾一邊倒的譴責錢府,認為錢謙益有罪。

  ………………

  江南亂糟糟的情形傳到了京城,不僅一眾大臣知道,就連深宮中的崇禎皇帝都有所耳聞。

  “大伴呀,”崇禎難得悠閑,喝著養生湯,有一句沒一句的同王承恩閑聊道:“你說,那個什麽報紙上寫的,江南士子真的如此不堪嗎?若果真如此,朕的朝堂大都是江南人,朝堂上豈不盡是蠅營狗苟之輩?”

  王承恩小心道:“陛下,《華雲娛樂報》一看就知道是戲耍之言,當不得真。朝堂諸公都是通過各級會考選拔出來的良才,均是肱骨之才,朝廷砥柱。”

  崇禎難得露出笑臉,輕松道:“大伴,你不用給他們說好話。朕登基七年,對那些大臣也算有所了解,才學也許有,品行嗎不好說。”

  “朕現在回想起先皇臨終前,一再交代要朕善待魏賊,慚愧呀……”崇禎有些晃神,回憶道:“原本以為閹黨禍國。沒想到鏟除閹黨,朝政反倒不如魏賊當權時的模樣。大臣誤國,士子誤朕呀!”

  王承恩不敢接腔。

  崇禎繼續自言自語道:“你說,錢謙益偌大的名聲,結果竟是貪腐放肆之輩。天下士子還有不貪腐的嗎?”

  “看看,錢謙益回到蘇州,又逼死懷孕的小姑娘,人家小姑娘懷的還是錢府的孩子,”崇禎皇帝指著《華雲娛樂報》上關於錢謙益官司的報道,氣憤道:“一個對自己骨肉都如此薄情之人,朕還能寄希望於他能對天下百姓好嗎?”

  “你去信張彝憲,就說朕知道錢謙益逼死人了。”崇禎氣憤道:“報紙上說錢府是常熟首富,每日山珍海味綾羅綢緞,錢謙益的小妾居然比朕的妃子還多……”

  王承恩暗自替錢謙益默哀。皇上金口一開,一個“逼”字,給錢謙益這場官司定了性。錢謙益牢獄之災可免,破財之運怕是上頭了。

  ………………

  錢謙益的案子尚未完結,朱順明還在南直隸掀起波濤,京城的溫體仁開始對此次風波的最終目標——複社的創始人張溥開炮。

  張溥同錢謙益一樣,同樣出自蘇州府。張家在蘇州府太倉州的勢力比之錢家在常熟的勢力更大。

  可惜張溥是妾生,而且張府齷蹉不斷,張溥一支的財富在他父親手中就被其余張家人給奪走,因此張溥的童年和青年都比較窮困落魄。

出身和童年的不幸也造成他性格中偏激桀驁掌控欲強烈的一面。  張溥崇禎四年考取進士,後授庶吉士,入翰林當了修撰。到崇禎七年應該升職調動了。

  張溥看不起座師周延儒,更看不上現今的首輔溫體仁,數次在半公開場合笑罵兩人“屍位素餐”。他想著一旦自己入了內閣高居朝堂,定要一掃朝堂魑魅魍魎,還世間一個朗朗乾坤。

  按慣例,三年一次的升職調動就在眼前。可張溥卻被人彈劾了。

  彈劾的理由有些牽強。

  同為太倉人的陸文聲彈劾張溥的罪狀有三。

  一是張溥的名字。張溥字天如。這個名字初看沒什麽忌諱,但官字兩張口,左右都有理。

  天如,像天一樣。喻上遒彈劾張溥自比老天,比身為“天子”的皇帝還要高一輩,是指著皇帝老子的鼻子罵“我是你老子”。

  二是彈劾張溥去年召開主辦的“虎丘大會”。數千學子齊聚虎丘,名為講學,實為結私營黨,意圖操控朝政。

  三是彈劾複社亂行惹怒老天,使得蘇湖二府蝗災橫行,原本為天下糧倉的蘇湖二府竟然大鬧饑荒。“妖孽橫行,致使天將大亂”。

  溫體仁將彈劾奏章拿給張溥看,示意他趕緊上疏為自己辯解。要是能找到更多的同僚與他一同上疏,自然說服皇上的機會就更大一些。

  張溥深以為然。

  複社成員在朝堂上任職的不在少數。很多東林黨和複社官員紛紛上疏替張溥辯白。

  豈知這正落入溫體仁的算計。

  崇禎皇帝最恨什麽?一是貪腐,二是黨爭。溫體仁入了崇禎的眼,得以當上首輔,最大的優勢就是“不黨”。

  張溥召集幾十人為他上疏辯解, 豈不是告訴崇禎皇帝,“我張溥在朝野黨羽無數,你能奈我何?”

  原本崇禎皇帝接到陸文聲的彈劾奏章,只是淡淡一笑就拋之一旁。但大臣們接二連三的上疏,均是大義凜然的替張溥辯解,崇禎皇帝的就笑臉逐漸凝固。

  《華雲娛樂報》恰逢其會的刊登了有關複社的連篇報道,從複社的前身應社寫到如今複社的規模,從尹山大會、金陵大會寫到去年的虎丘大會,從複社的創始人張溥張采寫到遍布朝野的複社主要成員如黃道周、陳子龍等人。

  崇禎皇帝越看越心驚,越看臉色越鐵青。最後崇禎皇帝桌子一拍,將報紙朝王承恩一甩,道:“大伴,你看看,這份報道,到底是真是假?有幾分真幾分假?”

  王承恩粗略看了幾眼,額頭冷汗直冒。

  “陛下,一份民間邸報,不足取信,或有誇大其詞,或有道聽途說,或有牽強附會……”

  “名單暫且不說,就說這勞什子‘虎丘大會’,果有如此盛況?陸文聲沒有誇大其詞?”崇禎陰沉著臉,恨恨問道。

  王承恩一看崇禎皇帝的神情,嚇得趕緊跪下,磕頭道:“皇上息怒。書生們齊聚虎丘,也是商討國是,一片熱忱,只是手段有些欠妥帖……”

  “關外建奴寇邊,中原流寇肆掠,好在西南土人叛亂及時平定,京城漕糧運輸通暢。要不然……”崇禎皇帝怒意難平:“沒想到在江南居然會發生如此大事,幾千學子聚會,告訴朝廷該如何行事?難道他們還想要操控朕不成?查,給朕嚴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