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遊戲開發指南》第二百七十章 Pasca去哪兒
不至於撒謊,葉沉溪確實已經回國了,回國之前,在西雅圖的三文魚工作室,他已經向目前的7名員工布置好了工作室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團隊協作任務。【最新章節閱讀】

 這個工作室讓他既幸福又有些憂愁。

 這些都是行業裡久經沙場的老人,有一些也曾經叱吒過風雲。

 單純論戰鬥力,至少紙面上看起來還是有點強力的。

 像來自已經解散的turtle rk工作室的羅賓,生存之旅在去年的vga大獎中拿到了“最佳多人遊戲”,一飛衝天,這確實是一款優秀的多人聯機遊戲,也是他榮譽簿上出彩的一筆。在維爾福自家stee平台的推廣之下,銷量也是一路走高,在一月份僅次於萬物起源和俠盜獵車手4,同樣帶起了一股打僵屍的風潮。

 如果他繼續留在維爾福,應該此時已經混上了一個技術主管之類的title。

 像這樣的人才離職,獵頭的資料庫裡都是時刻關注的對象,應該也收到多家公司的郵件,不知道為什麽最後卻選擇了青魚網絡。

 在北美這種環境下,選擇一家中國背景,還不只是中資背景,直接領導就是中國人的遊戲公司,怎麽看來也不是最佳選擇。

 中國這個目前的世界第四大遊戲市場,但論項目的開發能力,在大多數人眼中還是遊戲荒漠。外行領導內行的事情,常理上來說應該盡量避而遠之。

 就像當年玻璃渣的母公司威望迪收購了雪樂山,然後把這家發行過半死不活的公司生生領導死,淪為笑柄。

 葉沉溪甚至當面問過他這個問題,說除了比市場價高一些的酬勞,還有什麽吸引你的呢。

 羅賓也很直接坦率,直言不諱地闡述了他的理由。

 在他看來,今後的遊戲市場數字發行將會逐漸替代傳統實體成為主流,而大型的數字分銷平台為一款遊戲帶來的推廣作用將完全不亞於各種營銷廣告的投放。

 在這上面,什麽遊戲會比得上平台自己的第一方產品呢。

 而據他研究,青魚網絡也並不是只有一個平台,涉足的領域很廣,甚至包括在線視頻領域。

 言下之意,他很看好青魚網絡的平台,也就相對更看好青魚網絡以後的產品。

 不愧是維爾福走出來的人要知道這老哥的專業是圖形渲染來著。

 其他人員來到這裡也各有各的原因,比如看好永恆之戰,以為北美這邊也要負責一部分ba項目的內容;或者純粹是工資給得高;有的對中國的遊戲公司很好奇;還有進入家底豐厚的創業公司,爭取升遷這倒是實話,而且可能在他們看來,在中國公司中他們更容易成為技術骨乾反正什麽原因都有。

 他們來自維爾福,來自ea,來自動視,來自育璧這些大公司分布在旗下分布在西雅圖和周邊城市的工作室,然後現在組成了“三文魚”,夏青魚起這個名字每次葉沉溪想起來或者跟別人聊起都感覺很突兀,有些出戲。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風格,公司旗下的工作室也各不相同。

 這也意味著他們有著差異很大的項目背景和過往經驗,現在被整合到同一個工作室裡,習慣,偏向,協同流程這些都需要重新去磨合。

 這就是葉沉溪愁的地方。

 夏青魚給他準備了一個7人各自都有能力的團隊,當時這妞的心態就好像是看到人才了先收進來再說,至於讓他們幹啥都還沒有想好先散養著,反正留著給自己男人肯定有用,還帶點兒給他個驚喜的感覺

 surprise!這是我給你準備的新年禮物!

 這也是一個7人的大包袱。

 還好他們曾經過往的項目不是完全不同類型的,要是你做rts,他做益智解密,另外一個做的休閑過關那就更麻煩了。

 葉沉溪還沒跟夏青魚提過下一步的想法,或許他自己都還沒有真正做出那樣的決定,但她懂的。

 在求生和萬物起源之後,他的下一個項目一定是3d的rpg。

 那應該是他已經想了很久的項目,而在此之前的那些遊戲,對他來說更多的只是給公司積累實力,還有技術,培養團隊。

 3a不3a不一定,但公司應該走到這一步了,對他個人來說同樣也是,一個劍客磨劍磨了一年半,總該是想要出鞘,找人比武,大戰一番,試試劍的。

 作為一個遊戲的開發團隊,甚至不是說真正鋪開工作量的時候,哪怕是前期的頭腦風暴和技術框架搭建,三文魚都並不完整,暫時還無法完成一整個項目。

 葉沉溪先丟給他們一個單獨模塊,戰鬥。

 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戰鬥系統,沒有怪物ai,對方站著不動就行,沒有技能,沒有傷害數值,只有一個內容,搏鬥。

 可以看成就是普通攻擊的練習模式。

 在兩個月的時間內,葉沉溪要求三文魚工作室完成一個戰鬥de,包括兩種基礎戰鬥方式,肉搏和冷兵器的刀劍。

 角色行動需要考慮武器的特性還有地表阻力,重力等環境參數,還有各種碰撞體積和部位的判定,當然,擁有完整物理引擎的athena2.0對這些都提供了良好的支持,還有現成的可視化工具。

 場景,角色模型,動作所有美術資源都由府南總部提供,三文魚工作室不必操心這個,他們也做不出來。

 葉沉溪需要看到具有競爭力的戰鬥效果。

 沒有明說,但青魚北美的人都知道接下來他們應該會開啟一個arpg項目了。

 京城的電子遊戲雜志編輯部,專門負責單機遊戲資訊的編輯部二組,總共有四個人。作為一家本土遊戲媒體,比較遺憾的是他們沒有自己的海外辦公室,很多世界上發生的遊戲相關新聞,都沒有辦法第一時間獲得資訊,派遣記者前往,對知名遊戲人進行采訪大多數時候也是通過其他海外大媒體的報道才會得知。

 現在這四個人力,分出去三個專門負責全天候搜索青魚網絡和萬物起源在海外的相關動態,然後整理報道。

 “萬物起源全球銷量突破200萬!”

 “萬物起源在etariti(一家囊括電影,電視,音樂,遊戲等綜合性評分網站)上媒體平均評分升至94分!玩家評分也有85分!”

 “萬物起源澳大利亞開售,5萬套半天售罄!”

 這樣的最新消息信手拈來。..

 “瑞典團隊準備用萬物起源:還原整個斯德哥爾摩!”

 “英國中學老師用萬物起源給學生授課,遊戲走進課堂!”

 社會新聞也有。

 哪怕是暫時沒有搜到什麽新鮮內容,全球網絡上搜刮一些玩家製作的精美建築,或者到fg平台上尋找最新上傳的d進行說明,也能充當一篇新聞

 沉默羔羊也很苦惱啊。

 對於國內的遊戲媒體來說,網絡遊戲還是主流,這和市場肯定是完全吻合的,而單機遊戲這一塊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新聞渠道,也只能翻譯一下外媒的文章,頂多加一點自己編輯們的主觀評價。

 他們也不想當翻譯機器,媒體人的尊嚴啊。

 誰叫現在萬物起源的新聞這麽火呢,比當初求生的時候猶有過之。

 主要是這款遊戲在國外引起了轟動國外沒人玩的時候,國內在黑,從月初起,隨著這款遊戲在全球范圍內的火爆,國內的口碑就完全反轉了過來,對這款遊戲持負面意見者幾乎已經看不到了,當然也還有,不過也在發言時候也謹慎小心了許多,生怕一言不合就招來一群腦殘粉的圍攻。

 而原來黑得興起的水軍也消失無蹤,因為知道黑不動了,花錢也是白搭。

 玩家們嗷嗷待哺一樣每天等待著這些新聞,哪怕是自己不玩遊戲的人,也樂於看到外國友人沉迷在一款ade in hina的遊戲之中,各種獵奇的社會新聞啊,國外媒體的稱讚跟誇自己一樣高興。

 這裡面有一種特殊的加成力量,與民族有關。

 當前與萬物起源相關新聞業務需求量太大,幾乎隨便一篇文章只要標題上帶上青魚網絡,pasa,萬物起源這幾個關鍵詞,點擊量絕對比其他高出好幾倍。

 這種效應是多方面的。

 掏寶上面賣組裝電腦的,之前一般是起名叫“永恆之戰主機,暢玩套餐ab”這樣的最多,也有一些“超越火線清涼一夏主機”,“地下城勇士勇者無敵套餐”之類的,反正什麽遊戲火就是啥啥啥主機。

 而現在也加上了“萬物起源,起源套餐”,下面的詳細介紹中店主還會打上已經開始出現的一些高清材質包作為展示,依然在0幀以上,值得信賴。

 還有一些新遊戲的出現,也會往這個熱點上蹭。

 要麽是宣傳軟文上加上萬物起源元素,比如月2號剛剛進行不刪檔內測的天劍之路,其中有一篇文章叫做“天劍之路與萬物起源全方位對比評測。”

 拜托,你是一款arpg端遊啊,還是傳統仙俠題材,主打神獸寵物的,八竿子打不著,扯得上關系嗎!

 在這片“評測報告”中,還真的對兩款遊戲的各個系統進行了巨細無遺的對比,尤其是在遊戲畫面一項對比中還自稱大勝,在社交系統上也技高一籌,憑借豐富多樣的立體式交互內容,師徒,好友,幫派,結拜,結婚擊敗了萬物起源

 當然,最後在整體評價中,天劍之路還沒有冒天下之大不韙地戰勝萬物起源,作者給出的評價是各有千秋,而天劍之路顯然更適合中國玩家,更符合國情。

 其實在國內,這款遊戲從宣布起就伴隨著種種爭議,主要是青魚網絡這家有點被神化了的公司似乎在單機遊戲,而且是小遊戲這條路上漸行漸遠看看,已經快一年沒有新的網絡遊戲公布了,是不是要坐擁手裡的四款頁遊和一款端遊吃老本啊。

 在正式發售之前,公布的遊戲資料中,大多數國內玩家也很難理解到底是什麽樣的一種玩法,究竟樂趣和在。

 發售之處,由於奇怪的畫風,不盡如人意的銷量,也被大黑特黑了一把,然後到現在,迎來了完完全全的翻盤。

 無論是銷量還是口碑,這其實撇不開歐美日本主流市場對於這款遊戲肯定的關系。

 沉默羔羊其實心裡也挺不是滋味。

 “有準確消息了嗎?”他問剛剛放下電話的編輯小貓。

 這些天幾乎全中國的媒體都在找pasa,隔三差五就往青魚網絡打電話,然後一直得到的答覆都是:“葉總還在美國。”

 “那請問什麽時候回來呢?”

 “暫時無法確定。”

 “那給個大概的時間啊,一月份能回來嗎?二月份呢?總要回來過年吧!”

 “真的不確定,不好意思”

 想做個專訪真的難啊尤其是這種“載譽而歸”後面對國內媒體第一次接受專訪。

 當然,沉默羔羊自己是有葉沉溪私人電話的,可這老哥就是倔強,帶著文化人的傲氣,非要走正常程序,公司之間的事情用公司之間的方法解決,不屑於使用這種“作弊”的方法。

 搞得手下的小弟鬱悶而不敢言。

 本以為小貓會像之前一樣回答還沒回來。

 沒想到卻吐出一句:“葉總回來了。”

 “啊?”

 “昨天剛回來的。”

 “那專訪呢?”

 “答應了,隨時都可以。”

 “在府南還是黃浦?”

 “府南。”

 “”

 “???”

 “愣著幹啥,訂機票啊!”

 “哦,訂幾張?”

 如果是單純的網絡媒體,直接通過聊天軟件采訪或者電話也未嘗不可,配圖的話網上搜幾張照片也行,搜不到用萬物起源的截圖亦可,但電子遊戲可還有自己的實體雜志呢。

 國外的同行們同樣也是找尋著葉沉溪的身影,其中少部分在萬物起源上市時前就已經對他進行過專訪了,當然,那是青魚網絡自己邀請的,主要是為了配合遊戲的宣傳,對話圍繞的也主要是這款遊戲。

 現在人們對pasa這個人,又有了更多興趣。

 這款遊戲開始火爆起來之後,葉沉溪也受邀進行了一些媒體的訪問,或者出現在一些北美的遊戲產業活動中,也跟這些西方的記者們談笑風生。

 但現在更多的媒體們想要找到這個人的時候,才突然發現,原來這家夥是個中國人來著,人家回國了

 現在全世界很多人都在找他好嗎回到中國的感覺怎麽跟閉關似的,一下子訊息來源都斷了。

 之前做過的專訪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多大反響,點擊量量也不高,現在那幾篇文章又被翻了出來,被玩家們津津樂道,彷如過氣明星翻紅。

 和電子遊戲的沉默羔羊訂機票幾乎同時,另外一家美國周刊的記者也在乾著同樣的事情,不過機票航程不太一樣。

 時代雜志的女記者克裡斯蒂?艾佛哈特也正準備前往中國,進行一次完整的專訪非常完整,她在研究了網絡上可查詢到的關於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還有葉沉溪的過往經歷之後,這篇報道應該不僅僅是葉沉溪和萬物起源這款遊戲,將是一片對於中國遊戲產業的完整剖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