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機口說過了,我們來說說值機怎麽樣。劉璐今天剛考出來,獨立上崗。總的來說她很緊張。她的櫃台外面排了很長的隊。
“先生,您行李裡面有沒有充電寶之類的。”劉璐讓自己盡量不緊張。
“沒有。我想要緊急出口的座位。”
“這個行李是您的嗎?”沒錯,這個就是我們的標準問話,每個旅客都要問道。不厭其煩。
“是我的啊。”這個先生很優雅的回答。理解萬歲。
“好。”劉璐敲回車怎麽沒反應,她想“不會電腦有問題吧。”想著繼續按指令。
“美女,你這個好了嗎?”
“不好意思,先生。稍等一下。”
“是新手吧。”
“嗯。”劉璐尷尬的笑了下。
“沒事,沒事。能理解。你慢慢來。”
“感謝,感謝。”劉璐從心裡感謝這位紳士。
劉璐剛下櫃台就看見雲尚拖著業務箱,在機場大廳裡用上了凌波微步。
“雲尚,怎麽這麽趕?”
“航班延誤哎,趕著去登機口給旅客做解釋。”雲尚連瞄都沒有瞄一眼劉璐。她的航班延誤,她也很焦急。不斷刷航班動態看航班情況。
由於中國的蓬勃發展,飛機越來越多,所以流量控制已經成為常態。已雲尚多年的服務經驗來看,所有人都在成長。尤其的是中國的乘客,比如她剛工作的時候,遇到延誤航班,大多數旅客會問“怎麽飛機還會延誤,你說流控,可是飛機又沒有紅綠燈,天上不是可以隨便飛?”可是現在近幾年大多數旅客會問“今天航班情況怎麽樣,會延誤嗎?”哇哦。這個進步不小呢。雲尚內心鼓掌,給旅客點讚。而雲尚也褪去稚氣,以更專業的視角和態度去對待客人。雲尚時常思考,雖然她隻是民航的小齒輪,但是她經常思考,旅客和他們之間的關系。是怎麽樣的?應該怎麽樣建立。是怎麽樣的一條紐帶,將大家緊密聯系到一起。做為一位民航工作人員,我們每次在填寫例如信用卡或是一些資料裡,職業這一欄時,我們常常疑問,應該填專業人士,還是服務人員一類。我們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一個適合的角色,一個對的定位,對雙方來說都是同等重要的。當我們的服務不再是針對個人,而是面對的一個社會的其中一個層面。我們要做的又是什麽。
“美女,什麽時候上客啊?”說話的旅客一聽就是北京人兒。京味十足。
“稍等一下,飛機有點延誤。到的晚。還要做準備。”常規回答。
“哦,今天兩場天氣還可以吧?”喲,行家哦。很懂嘛。
“今天還可以,就是有點流控。”微笑服務。
“今年北京天氣不是很好,我上次坐的回去的飛機,都備降了。”先生說著,還表現出心有余悸的感覺。
“是的,今年天氣很反常,廣深5月份開始,就雷暴天。平常要到七八月才開始。”認真解答。
“哎呀,能飛就行。哪怕延誤一小會,天氣的事不能馬虎。”最佳心態。
“這個點有時間沒?等會還有時間吃飯?”這是我們最常見的一句問候語。因為為了保障航班。我們很少能正點吃飯。盡管公司會已經把中飯打好送進機場,可是能正點吃飯還是成為了奢望。
“哦,我航班有點延誤,你去了先幫我把定的飯拿上。調度調度麻煩通知機場改屏線,2333延誤了。”雲尚邊說話,邊在對講機裡催促屏顯。
“好的,收到。”調度快速作答。我們和調度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因為我們從來不見面。卻經常對話。這個應該就是所謂的對講機友人。
“各方面注意,3233航班已經有點,組織旅客準備上客,過了點又要流控。”
“雲尚,抓緊啊,抓緊啊。很緊張的。”內場雖然不在現場,卻比誰都更急。沒辦法。這是個燃燒大腦的崗位。
“好好,調度3233上客了。”開始打仗。
“好,收到。”調度答。
十分鍾後
“3233上的怎麽樣了,還差幾個人有沒有行李?”我們的對講機友人瘋狂催促。
這時我們的王經理剛好來檢查,他拿起對講機說道“上的非常好,沒有行李。”說完給雲尚豎起了大拇指。雲尚示意的點了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