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陽光下的德意志》第81章 和與賞
  清光緒五年,四月春光沐浴中北京東堂子胡同顯得暖意融融,總理大臣恭親王奕訢看著公案上的幾封折子久久不語。

  一封是來自西邊,甘陝總督左宗棠奏請的,關於伊犁是打是和,請朝廷決斷的折子。

  一封是來自南邊,兩廣總督張樹聲遞來的報捷折子,上報廣西提督馮子材剿滅安南叛軍,以及協同友軍擊退法國人的事情。

  一封來自東邊,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的購艦折子,請朝廷批準購買鐵甲艦事宜。

  還有一封就是數日前就收到了,大清駐日公使派人送回國內的,日本廢琉置縣的國書。

  奕訢用手按照額頭,指著自己面前折子,對坐在自己左右,與自己一起辦公的兩位最重要的政治盟友索綽絡-寶鋆和顏劄-景廉問道,“兩位老哥,幫忙出個主意吧!”

  寶鋆看了看四周無人在身旁伺候之後,指著第一封折子說道,“左季高這個折子不地道,他身為甘陝總督,總理新疆事務大臣,明明該他做主的事情,他倒好,轉身踢回給朝廷了,這伊犁是打是和應該他說了算呀!”

  “伊犁現在是俄國人佔著,季高上奏朝廷是老成之舉,老哥你這件事錯怪季高了。”恭親王奕訢為自己的重要支持者辯解道。

  “俄國人佔著?我記得前些日子季高的私下裡遞上來的消息,還說他剿滅阿古柏,全靠俄國人在背後出槍出糧的,怎麽現在俄國人又來跟大清對著幹了?”寶鋆不解的問道。

  還好景廉年輕的多,兼著戶部和工部尚書的位子,腦子也好使,看著一臉迷茫的寶鋆和尷尬不說話的恭親王,輕聲的解釋了起來,“寶師,季高前幾次的遞來的消息,的確是俄國人幫著他平定了阿古柏,背後的原因嘛,季高說了,阿古柏受封於什麽奧特曼土耳其,而那個國家跟俄羅斯是世仇,所以俄國人願意出槍出糧支持季高。”

  “既然大家是朋友,那還佔著伊犁幹什麽,趕緊麻溜著走人呀!”寶鋆一臉不忿的說道。

  “季高的折子說了,俄國同意離開伊犁,但是要我大清給了回報之後,他們才走。”景廉又補充了一句。

  “所以季高才上折子問朝廷,對俄國人是戰還是和。”恭親王奕訢對這個大清朝廷的最善於甩寶的寶鋆大人,也是沒有半點辦法。

  “哦,我記得季高的折子後面不是附著一份伊犁方略嘛,說是劉錦棠部加上他的親軍營,足矣打敗俄國人.....季高有多少人來著,秋坪?”寶鋆朝景廉問道。

  “季高的親軍營加上馬隊有2000人,劉錦棠的湘軍萬把人,按照季高上報的營頭,兩者加起來不足14000人。只是對面的俄軍具體數字,季高還不清楚,但是。”景廉稍一猶豫後說道,“據英國公使威妥瑪爵士提供的消息,俄國人在伊犁駐扎著40個步兵連,44個哥薩克騎兵連,6個炮兵連,大約一萬人。”

  “英國人怎麽這麽清楚俄國人的事?”寶鋆更加好奇道。

  “按照威妥瑪昨天拜見我和景廉的意思,他們好像在什麽地方跟俄國人要打起來了,所以他們很清楚俄國人在伊犁的駐軍。”恭親王奕訢不以為然的說道。

  “是阿富汗斯坦的喀布爾。”景廉輕聲補充道。

  “一萬四千人對一萬人.....”寶鋆搖了搖頭,“這仗不好打,我在吉林將軍府待過,知道這群羅刹人的厲害。”

  “王爺,寶師,英國人還講,俄國人其實在塔什乾還有2萬人。

英國人的意思,如果大清要跟俄國人開戰的話,建議我大清要做好國戰的準備。他們英國人會在阿富汗斯坦幫我們拖住俄國人的。”景廉低頭再次補充道。  “英國人幫我們拖住俄國人,王爺,依我看是英國人在那個啥地方...”寶鋆轉頭看向景廉。

  “阿富汗斯坦。”

  “對,這個什麽坦的,我看是英國人要打不過俄國人,想拉我們下水。王爺,英國人遠俄國人近,俗話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咱們爺們可不能上英國人的惡當,把自己賣了還幫人數錢,跟俄國人這仗,咱不能打!”寶鋆一臉正氣的說道。

  “哈哈,別看寶師大人年紀大,可遇事不糊塗嘛,我也覺得最好別擅起爭端。”恭親王奕訢笑道。

  “王爺,寶師,您二位的意思,還是和了?不過季高的折子裡還有一句話,說是俄國人用西俄豐腴之地為質,向法國人舉國債五千二百萬兩白銀,說俄國人這是在挖肉醫瘡,濟惡有資耳。”景廉抬頭看著兩位大人,繼續說道,“季高其實是在提醒朝廷,要是和的話,俄國人的胃口可不會小。”

  恭親王奕訢沉默了許久之後,看著景廉說道,“如果要打,以季高現在兵馬的嚼谷和餉銀,朝廷要花多少錢?”

  “如果按照同治八年,朝廷同意左帥的三批協餉,當時每年要950萬兩。如果是現在,算上左帥要換裝的亨利連珠槍和彈藥,加上軍餉,馬匹,糧草,被服,一路的勞役差役,從甘肅到新疆路途遙遠,少說也要1500萬兩官銀(清續文獻通考說四年花了七千余萬兩白銀)。”

  “這個銀子左帥也要精打細算的花才行,要是打得日子長了,還要增兵的話,王爺,您先考慮2000萬兩打個底吧。”做為戶部當家人,景廉的心裡總揣著帳本。

  恭親王奕訢艱難的咽了口唾沫,指著桌上其他的折子,“這都是要錢催命的貨,這仗能不能打就不打!找人先跟俄國人談談看!”

  “找誰去?”寶鋆問道?

  “讓他們選個人?”恭親王奕訢朝東邊努努嘴。

  “不妥,那邊都是說海防好話的,在塞防這件事上,不會幫季高的。”寶鋆搖搖頭,“不如讓地山去,他辦過法國人的差事,跟洋人打交道有經驗。”

  “嗯!”恭親王奕訢點點頭,“就讓地山去辦差!”

  聽罷寶鋆與恭親王奕訢對話後,景廉低頭暗自笑道,“季高兄,你果然高才,當真如你所說,你越說要打,朝廷越要和呀。”

  恭親王奕訢拿起兩廣總督張樹聲的折子,長出了一口氣道,“倘若都像兩廣總督這樣,替朝廷守住藩屬,打退洋人,我大清何止於此呀!”

  “張樹聲和馮子材做的不錯嘛,老夫覺得朝廷當賞。”寶鋆撚著胡子笑道。

  “王爺,寶師,兩廣總督這折子裡可還附著馮提督的黑旗軍折子,這該怎麽辦?”景廉問道。

  “一群天地會逆黨叛賊余孽而已。”寶鋆朝恭親王奕訢一拱手道,“王爺,下面人怎麽胡搞,當主子的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要是讓您出面嘉獎逆黨叛賊,則是大大的不可,一旦做了那朝廷顏面何存?”

  “寶師,這麽做會不會傷了忠勇義士的心?”恭親王奕訢問道。

  “王爺,您的意思是?”

  “寶師,這到不是我的意思,昨天秋坪跟我說了一番話,到是有些意思。”恭親王奕訢轉頭看向景廉,“秋坪,將你那兩位朋友的話,說給寶師聽聽。”

  “是,王爺。”景廉對寶鋆一拱手,“寶師,我這兩位朋友,其中一位是赫赫的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張佩綸,另一位到是籍籍無名,卻是您老吏部的一個候補主事,叫唐景崧。”

  “張禦史的名字如雷貫耳,我衙門裡的後補唐主事,我也略知一二,也是個清談能言之士。”寶鋆不動聲色的說道。

  “寶師,我這兩位朋友到是認為黑旗軍可堪大用,黑旗軍驍勇善戰自不必說,單就是在安南牽製法國人這一條,我大清就必須支持。”景廉笑著說道。

  “何來此言?”寶鋆皺著眉頭問道。

  “其一,安南政府每每遇到對外交涉問題,從不事先通報我大清朝廷,若交涉有利,則視為擺脫和我大清宗藩關系的契機,如果交涉不利,又要來找大清幫助解決,這等三心兩意的藩屬需要有人羈絆,而黑旗軍正合適。”

  “其二,法國人一直對我大清的西南一帶不懷好意,若讓法國人拿下安南,接下來法國人必然覬覦我大清西南。”景廉稍一停頓,看著寶鋆說道,“長毛匪亂殷鑒不遠,長毛賊起家之地的廣西與安南相鄰,且長毛賊信奉的上帝與洋人是一個東西,若讓法國人得了安南,後果堪憂。”

  寶鋆想了想,對恭親王奕訢說道,“宮裡面那位知道嗎?”

  “嗯。”恭親王奕訢點頭道。

  “既然這樣,那就收編了那夥反賊。”寶鋆說道。

  “秋坪,你繼續跟寶師再說說你朋友的看法。”恭親王奕訢並不直接答應,反而催促著景廉繼續說。

  “寶師,其三,若因安南,挑起我大清與法國人的國戰,此事殊為不智。若讓黑旗軍這個天地會的叛軍出手對付法國人,贏了對我大清有利,輸了此事明面上與我大清無關,這樣豈不是進可攻退可守?”景廉笑著說道。

  “其一,羈絆藩屬,我同意,其二,防范長毛死灰複燃, 我也同意,但是其三,是不是流於下作了,萬一被發現,豈不是丟了我天朝上國的面子?”寶鋆搖著頭不同意。

  “唉!”景廉又低頭歎口氣,心道,“最後一點其實是我最中意的一點,無妨,只要你們認可前兩點,我就能讓唐主事就能做好第三點。”

  “喏,寶師,我就當你同意黑旗軍這件事了。”恭親王奕訢笑著說道。

  “王爺,私下接觸黑旗軍我不反對,但是明面上還要找個穩妥的方法,畢竟他們是禍亂我大清數百年的天地會,一來要防養虎遺患,二來莫要給旁人留下口實。”寶鋆拱手說道。

  “嗯,寶師老成之言,本王了然。”恭親王奕訢點頭道。

  “馮提督要快槍這件事,王爺,答應他嗎?”景廉插口問道。

  “允了,有功必賞,這件事本王替朝廷做主了!既然快槍這麽好,跟李中堂也說說,他熟悉泰西之地的槍炮廠,選一家,讓我大清的軍隊都要用上快槍!”恭親王奕訢點頭說道。

  “告訴馮子材,讓他轉告黑旗軍,只要給大清守住安南,他們的快槍,我大清包了!”恭親王奕訢豪氣的說道。

  而後一指桌上剩下的兩份折子,“他李合肥到現在,就知道上折子要錢購鐵甲艦,對日的章程一個也拿不出來!秋坪,你讓人轉告他李合肥,要想讓我同意掏錢買鐵甲艦,先讓他在琉球上給個痛快話,是打是和到是也放個屁,讓朝廷也聽個響!”

  “要是拿不出章程來,讓老子天天挨那幫清流不重樣的罵,本王也有的是辦法拖著不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