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陽光下的德意志》第195章 聖誕 1
  在德國,聖誕節可不是僅僅12月25日這一天,而是為期一個月的大節日,如果算上元旦假期,那就是長達6周的超級假期。

  在中世紀教皇國之前,德國人的聖誕假期是從聖誕節前6個星期開始,當聖格裡高利一世教皇上台後,宣布將6個星期的聖誕節前假期縮減到4個星期,德國也毫無例外的變成4周。

  當然,提前4周不過是官方或者教會的規定,在實際生活中,德國特有的聖誕市場其實是在聖誕節前5周就開市了,也就是在每年的11月20-26日之間的星期一開始。

  選擇星期一開始的原因是,每年11月19-25日之間的周日,是德國和瑞士新教徒們紀念逝者的重要日子,被基督徒們稱為亡靈星期天(Totensonntag),或者是永恆星期日(Ewigkeitssonntag),對逝者紀念之後的星期一,聖誕市場(Weihnachtsmarkt)才正式開張,同時德國的聖誕季節(Weihnachtszeit)也就正式開始了。

  聖誕市場是前五周開始,正式的聖誕假期是從前四周開始,前四周的周日到聖誕節前最後一個周日,德國人習慣把這段時間統稱為聖誕降臨(Advent)。

  聖誕降臨期間,為了體現歡樂的節日氣氛,和德國人一年中最重要日子臨近的儀式感,每個德國家庭會在降臨花環(Adventskranz)裡點放大蠟燭(紅的、白色、黑的隨便你,只要不混在一起就行)。

  此時,喬伊發現了與自己前世過聖誕降臨的第一個不同,十九世紀的降臨花環中有24根蠟燭,代表了12月1日到24日的每一天,每天點燃一根。

  而不是像自己前世,在降臨花環裡放上4根大蠟燭,每一個蠟燭代表一個星期日,每過一個周日便點燃一根蠟燭。

  第二個不同,降臨花環是用山櫸木雕刻而成,而不是冷杉樹的樹枝編扎而成。

  喬伊當然不知道,自己前世的這兩個變化,源於歷時4年的一次大戰給德國人民留下的困苦傷痛,困苦的德國人在吃不起人造黃油的窘境下,點燃24根蠟燭,用一塊山櫸木板都成為不敢奢求的浪費,最終是困難之下的無奈變通而已。

  無論如何,在德國,只要看到24根或者4根蠟燭同時點起,也就是意味著聖誕節,真的就要來了。

  與喬伊前世的聖誕降臨的第三個不同,十九世紀的聖誕降臨更有宗教的儀式感,這期間的每個周日,每當點起一根蠟燭的時候,腓特烈皇儲全家人都要聚集在一起,唱起聖誕降臨歌,絕不像喬伊前世那麽的隨意。

  今天喬伊代表全家,為降臨花環點燃的這根德國手工蠟燭,居然是自己前世熟悉的德國蠟燭業的高級品牌eika,想想自家的餐廳裡,媽媽和姐姐的臥室裡,太子宮的浴室裡,那些各式各樣的就餐、沐浴、香薰等等的eika蠟燭,喬伊確信這家已經經營了50多年的德國老字號,還能順利的再經營150年。

  德國人,估計是這個世界最摯愛蠟燭的民族了。

  除了在降臨節花環裡點上蠟燭,還有一樣東西是德國孩子們超級喜歡的,叫做降臨日歷(Adventskalender),這是模擬房子一面牆的日歷,日歷上標注著25個羅馬數字,代表著日子從12月1日到12月25日,其中12月1日到24日是24扇可以打開的小門。

  每扇小門的背後藏著一塊巧克力,

有蠟燭形、聖誕鈴鐺造型等等,每一塊巧克力造型都與聖誕節期間的節日物品有關。  孩子們每天打開一扇門,享受巧克力甜美的同時,也意味著聖誕節越來越近了。

  按照腓特烈家的傳統,孩子們都有一個由腓特烈皇儲親手做的降臨日歷,從維多利亞公主開始,喬伊、愛麗絲公主和菲奧多拉公主每人一個。

  在過往腓特烈皇儲賦閑在家的日子裡,每年的聖誕的降臨日歷都是皇儲本人親手做的,可讓喬伊沒想到的,今年自己的父親重新站在權力的中心,在如此繁忙的工作當中,居然還為太子宮裡未成年的孩子們做降臨日歷,這是喬伊感到的第四個不同。

  但是喬伊愛死了這第四個不同,從父親手裡接過他親手做的降臨日歷,真的比從商店裡買到的更開心。

  除了上面的降臨日歷外,孩子們還特別喜歡一個叫香小人(R?ucherm?nnchen)小物件,這是一個可以分成上下兩截的木質小人,在中間放上點燃的香,合上小人後,渺渺的青煙就從木質小人的嘴中吐出,木製小人可以做成孩子們喜歡的任意形象。

  威廉和海因裡希告訴喬伊,在太子宮聖誕樹下的禮物裡,特意為喬伊包了兩個兵人形象的香小人,一個是普魯士陸軍,一個是普魯士海軍,而二姐夏洛特公主則告訴喬伊,自己為喬伊包了一個容克貴族樣子香小人,大家都希望喬伊能在聖誕節當晚的遊戲中,得到它們。

  在德國過聖誕節,就不能不提至少有600年以上歷史的,只有德國人才有的聖誕市場(當然隨著德國人的不斷移民,很多歐洲國家也出現了聖誕市場,但是這些聖誕市場又被稱為德國市場)。

  距離太子宮最近聖誕市場,就是在禦林廣場(Gendarmenmarkt)上聖誕集市,按照德國的傳統,聖誕集市上必須有3個標志性的建築:旋轉木馬(Karussell)、摩天輪(Riesenrad)、聖誕樹(Weihnachtsbaum)。

  高達五層樓的木製大型聖誕樹一定會被擺設於市集中央,樹上會掛著很多以聖經故事為主題的畫片,例如耶穌降生,天使報佳音等等,聖誕樹的頂部則有一個風車在不停轉動,這顆聖誕樹就是聖誕市場最重要的地標。

  旋轉木馬是小孩子們的樂園,摩天輪是青年情侶們的天堂,聖誕降臨的日子裡,腓特烈皇儲一家人在禦林廣場上聖誕市場裡玩的不亦樂乎。

  聖誕市場裡除了玩樂,還有很多聖誕節的物品需要采購,列在腓特烈皇儲家采購清單第一位的是聖誕星(Weihnachtssterne),德國人口中的聖誕星不是什麽星星模型,而是一種植物,英國人喜歡稱呼它為一品紅,而德國人喜歡叫它聖誕星。

  這是一種多葉植物,在12月初的時候,它頂部只有一兩片紅色的葉子,隨著臨近聖誕節,多葉植物的紅色葉子會變得越來越多,等到了聖誕節那天,它所有的葉子都會變成了紅色,象征著德國人明年的日子會紅紅火火。

  采購清單裡的第二位,則是各種聖誕禮物,而書(Bücher)永遠是聖誕禮物的第一位,德國人有過一個有趣的統計,在德國聖誕禮物中,書永遠是第一位的禮物,在所有禮物中高達51%的比例。

  其次自然是玩具,給自己孩子、親朋好友孩子們最好的禮物就是玩具,然後是面值最多10馬克的零花錢。

  當然,肯定少不了家中女性們喜歡的香水等化妝品,以及首飾也是必要的采購品。

  最後,自然就是各種具有實用性的聖誕禮物,比如鍋碗盆瓢,或者一盒巧克力,一瓶紅酒,甚至是烤餅乾的模具都可以,禮物不在於貴重,而是在於送禮物者的心意。

  聖誕市場除了玩樂與采購禮品,剩下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吃與喝,正因為如此,在聖誕降臨期間,每當喬伊高喊著去禦林廣場時,從者如雲。

  聖誕市場上的美食.....各式烤、煮香腸(Wurst), 配上番茄醬與法式黃芥末(Senf),夾在小白麵包裡,口味就不要多說了。如果你喜歡吃肉的,還能夠買到大塊的肉排(Kotellet)和烤乳豬(Spanferkel),如果你覺得吃的有些油膩,那就再來份德國酸菜(Sauerkraut)。

  16歲以上的成年人會同時給自己倒上一杯,由白葡萄酒或紅葡萄酒,加入各種香料、蜂蜜配兌而成熱紅酒(Glühwein),或者是Grog和Punsch(都是一種朗姆酒為基酒的熱飲),孩子們則會喝著由蜂蜜、果汁與各種香料混合的熱飲料(Kinderpunsch),而夫人和淑女們最喜歡的是雞蛋甜酒( Eierpunsch)。

  在德國寒冷的12月裡,吃一口肉喝一口熱酒/熱飲,這感覺別提有多美了。

  肉吃飽,酒喝好,也不代表著聖誕市場的美食之旅的結束,烤栗子(Ger?stete Maronen)、炒杏仁( Gebrannte Mandeln)、土豆餅(Reibekuchen)、薑餅( Lebkuchen)、史多倫蛋糕(Stollen)、糖蘋果( Aepfel

  )......都在等著你。

  9個月前,綠教的恐怖分子將自己從柏林布萊德賽特的聖誕節市場送到了這個世界,看著禦林廣場上熙熙攘攘,洋溢著幸福的人群們,喬伊發誓,按照聖經中,上帝對所有基督徒的教誨,一定會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