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陽光下的德意志》第124章 暮春之夜 10 終 (2章合1)
  Ps.按照慣例先感謝皮皮擼書友的打賞,謝謝您的支持。

  “大人,關於德奧同盟,您準備秘密締約,還是準備公開它?”喬伊看是隨意的問了一句。

  “奧地利朋友的意思是,秘密締約。當然,我也傾向於這個觀點。”老宰相沒有隱瞞自己的傾向。

  “大人,父親,但我的建議,是應該公開這份德奧盟約。”喬伊對歷史上的德奧盟約一直心存警惕,雖然自己在今晚,努力的讓這份盟約變了些味道,但這些變化仍然無法讓喬伊完全的滿意。

  “既然這份盟約專守防衛,是帝國保證奧匈帝國的領土不受侵犯的盟約,就應該公開,我的理由很簡單。”喬伊開始逐條的闡述理由。

  “第一,防止奧地利人利用盟約的秘密存在,而有任何不切合實際的想法,比如在巴爾乾與近東地區的軍事冒險。”

  “第二,向俄國人明確,帝國的底線在於奧匈領土的完整,無意與奧匈進攻俄國。除了奧匈的領土,對於巴爾乾與近東地區,帝國將不會支持奧地利人的任何行動。”

  “第三,一份專守防衛的盟約,只能表明帝國在捍衛和平上的決心,表明我們的武裝力量隻想守衛自己的國家與盟友,無意侵略別國。要知道在此之前的國與國盟約,都是為了打仗為了侵略。德奧之間這種能政治加分的盟約,我們必須要大加宣傳才行!”

  “王子殿下,公開盟約理由背後的目的,到底是什麽?”老宰相在外交領域摸爬滾打幾十年,一眼就看穿了喬伊冠冕堂皇理由的背後,另有真是目的。

  “坦率的說,我想借英、俄、奧匈在巴爾乾與近東的利益糾紛,繼續把英國人拖下水,因為僅僅靠一個智利,對英國人來說是不夠的。”喬伊才不管老宰相直接戳穿自己理由,輕描淡寫的說道。

  聽到兒子說到這裡,腓特烈皇儲又是一陣頭痛,這個小兒子不知道為何,總是對自己所喜歡的英國抱有惡意,變著花樣從南美到巴爾乾和近東,動不動就要拉英國下水。

  “在南美通過俄羅斯,的確能把英國人拉進去,但是在近東和巴爾乾,英國人已經與俄國人對抗了,根本不需要再借助什麽外部條件,繼續強化俄英對抗。”老宰相皺著眉毛,完全不理解喬伊的意思。

  “大人,如果我們不支持奧匈在巴爾乾與近東的利益,為了對抗俄國人,奧匈誰找誰?”喬伊問道。

  “嗯?”老宰相並沒有立刻回答喬伊,而是順著喬伊的思路往下想,“當然找英國人,從克裡木戰爭開始,奧地利人就靠著英國人得到了巴爾乾的好處,奧地利人和英國人如果在近東問題上結盟.....不對,這個小家夥絕不是簡單的,讓奧匈與英國人走在一起,他是想把奧匈推給英國人?!這個想法有點意思,但是.....”

  “王子殿下,你是準備把奧地利推給英國人嘛?!”俾斯麥宰相突然瞪著眼,怒氣勃發的問道,“奧地利人與德意志同文同種,如果我失去這個天然的盟友,東歐局勢會完全失控,德意志帝國將會三面受敵,我絕不允許此事的發生。”

  “大人,請恕我直言,就是我想把奧匈推給英國人的政府,英國人也不會接受的。負責英國國家事務的政府的首相,是議會選舉出來的,一個議會製的國家除非受到了嚴重的戰爭威脅,否則不會跟一個君主製國家締結任何政治與軍事同盟的,英國人的議會就不會通過。”

  “只要大人您在,

我想歐洲大陸還看不到,英俄兩國之間爆發國戰的危險,歐洲的和平在您的手裡。”喬伊適時的輕輕的恭維了老宰相一句。  “大人,您是完全清楚了,英國人對大陸老牌的君主製國家的看法,到底存在多大的偏見。”

  “之前,我們已經討論過英國政府的更迭,格拉斯頓先生很有可能取代保守黨的迪斯雷利首相。大人,你覺得格拉斯頓先生還會延續迪斯雷利首相的外交政策嗎?”喬伊向老宰相問道。

  這句話問住了老宰相,英國政府從卡斯爾雷任外相開始,大力擁護過神聖同盟的歐洲協調機制,到坎寧外相,英國政府卻退出神聖同盟的英國優先政策,再到格蘭維爾外相的歐洲大國均勢理論,一直到現在的光榮孤立政策,這50多年以來,每有一屆英國新政府上台,英國人的對外政策就調整一次。

  從積極倡導神聖同盟壓製新興資產階級力量,再到為了本國資產階級的利益甩掉神聖同盟,然後再用一場克裡木半島的戰場徹底埋葬神聖同盟,英國人的外交政策中,如果有什麽不變,那就是血淋淋的英國利益至上主義。

  相比之下,反而是專製的君主政權,對於外交上的結盟才是打心眼裡的誠心維護,恨不得一個盟約天長地久,君主製皇帝出面締結的盟約,似乎天然就是包上了一層皇帝的個人道德外衣。

  “所以,大人,我並不認為英國人肯與奧匈同盟的。”喬伊看著不肯說話的老宰相,輕輕的替俾斯麥說出了心聲。

  “但是在巴爾乾與近東的俄奧爭端上,我覺得把奧地利推給英國人,比由我們出面為奧匈爭奪利益更好,我們沒有必要做冒犯俄國人的事。”

  “如果英國人肯幫忙,那麽英國人就被拖下水,參加這個結盟的遊戲,如果英國人不幫忙,奧地利人就會放棄不切合實際的幻想,老老實實待在德意志的這條船上。”

  “我們需要的是全身心跟隨帝國的盟友,而不是總打著自己算盤的盟友。”喬伊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王子殿下,你什麽打算?”老宰相想了又想,無奈的問道。

  “大人,德奧同盟公布後,俄國人會明白德國的底線就是維護奧匈完整,除此之外一概不管,我們同樣可以暗示俄國人,我們在巴爾乾和近東沒有利益,且不關心巴爾乾與近東問題。”喬伊說出了第一點。

  “置身事外,你這是準備點起巴爾乾和近東的火了。”老宰相在心中評價道。

  “奧匈內部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德意志帝國的,比如這次針對親德的安德拉希伯爵倒閣行為。我的建議是,在沒有一個親德的奧匈外交大臣,在他肯聽德國的建議之前,帝國什麽都不做。”喬伊繼續輕聲的說出第二點。

  “冷眼旁觀,你這是準備坐視海默勒男爵陷入麻煩再說嘍。”老宰相的腦子中浮現出這位即將出任奧匈外交大臣,自己老熟人的模樣,心中又暗罵了一句,“這個俄國人的跟屁蟲!”

  “對於奧匈內部,強化德意志的基本盤,簡單的說,波西米亞、莫拉維亞、西裡西亞,以及蘇台德地區日耳曼人的優勢必須得到保持,德意志人造就了今天捷克工業的輝煌,我們必須強化這些地區對帝國的向心力。”

  喬伊抿了抿嘴,“如果準備推行大德意志政策,帝國需要假設一種情況,就是維也納無力控制國內局勢的時候,德意志需要出面,以泛日耳曼人的精神全力支持自己德意志同胞們。”

  聽到喬伊這句話後,老宰相默不作聲了,而皇儲有些驚訝的問道,“喬喬,你到底在擔心什麽?”

  “父親,我在擔心安德拉希伯爵卸任以後,維也納對捷克人的遷就,會導致德意志人在上述地區的利益受損。”喬伊看了看老宰相,繼續對父親說道,“從維也納的報紙上來看,捷克人對於伯爵大人的離職已經陷入癲狂的狀態,甚至在捷克有一種聲音,捷克人要用捷克語締造一個捷克人的政府。”

  “捷克人在奧匈內部獲得平等的地位,不是有利於奧匈內部民族和解嗎?喬喬,你的意思,捷克的民族問題,難道會變成災難?”十九世紀的德國,自由主義者的另外一層含義就是民族主義者,做為一個自由主義者,腓特烈皇儲也是民族主義政策擁護者,對於各國的民族自治始終抱有同情的態度。

  “父親,捷克與德意志的民族主義不一樣,簡單的說吧,今天的德意志帝國的形成,雖然有普奧戰爭在其中起到作用,但總體上是精英式的民族主義,是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的力量結合,才完成的德意志民族的統一。”

  “德意志帝國始終是日耳曼人為主體,雖然宗教信仰不同,但是我們是同一個民族,這樣的民族國家統一過程中,不會出現民族之間的對立和矛盾。”

  “但是捷克則不同,捷克人口雖多,但是在經濟、科技和政治上處於劣勢,德意志人少,但掌握科技與政治,同樣懂德語的猶太人掌握著經濟,這是一個德語佔統治地位的地區。從文明的角度來看,這是德意志人的地區,但是從人口的角度,這是西斯拉夫人的地盤。”

  “如果真讓捷克人組建一個國家和政府,將二元奧匈變成三元,捷克這種草根式民族主義者建立的民族國家,那些沒有治國經驗的捷克野心家,上台後要做的第一件事....”

  “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製造矛盾,挑起貧窮的捷克人對富裕的德意志人和猶太人的不滿,只要民族間內鬥的激烈,就能掩蓋這些新上台的捷克人政客治理水平的低下。”老宰相突然低聲的插嘴說道。

  “如果捷克人的要求被滿足,那麽對於德語區的德意志人將會是一場災難,因為捷克太小了,資源就那麽多,如果捷克人想要立即獲得更多的資源,必定會通過內鬥這種形式來搶奪資源。”喬伊對父親補充道。

  “皇儲殿下,這也就是為什麽,我急於簽訂德奧同盟的原因,因為這份同盟對奧匈境內的德意志人來說,同樣是份安全的保障。”老宰相順著喬伊的話,再次推銷起自己的德奧同盟理念。

  “所以,大人,我建議您在德奧同盟中,需要體現一種泛日耳曼人的精神。我們對捷克境內德意志人的幫助,正式基於我們對日耳曼精神的理解。”

  看著有些詫異的老宰相,喬伊心中冷笑道,“我的大人,我絕不會讓歷史1897年的巴德尼事件重演,絕不會讓任何一個德意志人,任何一個日耳曼人因為不懂該死的捷克語,被迫去上吊自殺!既然宰相大人你會夾帶私貨,推銷你德奧盟約,那麽我也會在這份盟約中來推銷我的泛日耳曼精神。”

  “泛日耳曼精神?什麽意思?”幾次聽到喬伊說道的這個精神,老宰相忍不住問道。

  “大人,簡單的說,就是全體日耳曼人之間的守望互助精神,對於任何客居在他國的日耳曼人,帝國需要從民族感情的角度,提供一切的幫助,我的意思是一切的幫助。”喬伊看著老宰相堅定的說道,“如果他國對待日耳曼人不公,帝國就需要干涉!”

  “但是客居他國的日耳曼人畢竟是他國公民,這是在干涉別國的內政。”老宰相對喬伊在民族問題上強勢表態,抱著遲疑的態度反駁道。

  “日耳曼人的人權,高於他國主權!”喬伊在這個世界第一次,高喊出了二十一世紀最著名的國家間干涉原則,雖然這個原則被重新修飾,且帶著濃鬱的十九世紀民族主義的色彩。

  “日耳曼人的人權高於主權.....”老宰相看著自己面前,突然爆發的喬伊,恍惚間似乎看到帝國日後干涉巴爾乾與近東國家的情形,“什麽帝國在巴爾乾與近東沒有利益,狗屁,純粹是為了這句日耳曼人的人權高於主權打埋伏,必要的時候就用人權借口出兵了!這個小家夥,簡直就是個小混蛋!好吧,的確是有點可愛的混蛋!”老宰相在心中愛恨交加的惡狠狠罵道。

  “日耳曼人的人權高於主權,哈,喬喬你這句有意思,我以後想要在有些場合,借用下你這句話,沒問題吧!”自由主義兼民族主義者的皇儲,聽到這句話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當然,老爸,這句話其實就是您精神的長期體現,我只不過將您的精神精煉而已。”喬伊厚著臉皮,當著老宰相的面,開始直接拍起了父親的馬屁。

  “無恥的家夥!”老宰相仰頭朝著天空吐出一口雪茄煙,心中再次狠狠的鄙視了喬伊。

  “我說,時間已經很晚了,兩位,我們還是繼續前面的話題吧。”皇儲也對喬伊拙劣的,沒有任何技巧性可言馬屁技術而感到坐立不安,決定無視兒子肉麻的恭維,要把談話的重點拉回來。

  喬伊尷尬的看了父親與宰相一眼後,繼續說道,“以泛日耳曼精神為指導,除了抓住奧匈內部的基本盤,我們還要獲得匈牙利人的支持,尤其是強化匈牙利內部的親德勢力。父親,我建議在谷物進口上,對來自匈牙利的農產品,可以適當予以關稅減免。”

  “在奧匈帝國內部,一個幫著德國說話,從上到下親德的匈牙利,會在維系德奧同盟關系上,起到建設性作用的。”

  喬伊這句話說完,老宰相心中忍不住罵道,“見了鬼了!你這個小混蛋,你這是在惦記維也納的政治遺產那!我的德奧同盟是為了維系奧匈帝國,你卻是想著奧匈早點完蛋之後,能從奧匈身上獲得什麽。”

  “為什麽你對奧匈這麽沒信心?!”

  想到這裡,老宰相實在忍不住,直接向喬伊質問到為何他對奧匈如此沒有信心。

  喬伊看著一臉不爽的老宰相,知道自己繞不開,因為自己不看好奧匈帝國前景,而給老宰相帶來的困惑感。

  “大人,因為我不看好奧匈帝國的二元帝國體制....”

  老宰相拿著雪茄擺了擺手,直接製止了喬伊想要說的話,“王子殿下,不要被奧匈帝國的外表所迷惑,雖然奧匈帝國是由奧地利政府和匈牙利政府組成的二元帝國,但是這兩個政府的外交大臣,經濟大臣,軍事大臣都是一個人,他們組成的中央政府是對弗裡茨陛下效忠,所以你要明白,這是一個帝國,一個奧匈帝國。”

  “雖然這兩個政府都有自己的首相,但是奧匈的君主對首相有罷免權,對議會有否決權,弗裡茨陛下仍然是奧匈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奧匈帝國的強大對德意志帝國有利!”

  老宰相給喬伊上了一堂奧匈帝國的政治課,希望能更正喬伊意識中那些錯誤的東西。

  “大人,您說的都對,弗裡茨陛下的確擁有無上的權力,但請您也不要忽視,任何一個帝國的強大都依賴於政府的高效運轉,而不是一位勤奮的皇帝,或者來自德意志帝國的支持。現有的大量證據表明,我不認為奧匈帝國政府運轉的效率是可以信賴的。”喬伊毫不客氣的反駁道。

  “三個政府的架構,遠不如一個明確的中央集權的政府來的有效。最可笑的事就是,奧匈帝國這麽龐大的帝國,居然連一個統一的官方語言都沒有,統一的語言是維系一個多民族國家最重要的紐帶。”

  “可是奧匈帝國都幹了什麽?就用奧匈的帝國議會舉個簡單的例子,帝國大臣用德語發表講話宣布政策,捷克民族主義議員用捷克語怒斥大臣,加利西亞烏克蘭人代表則借此機會深情演唱一首歌,簡直就是亂象橫生!”

  “奧地利人覺得自己是奧地利人,匈牙利人覺得自己匈牙利人,捷克人覺得自己是捷克人,奧匈帝國上下就沒人認同奧匈帝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喬伊看看老宰相,決定再撒上一把鹽,讓老宰相看清奧匈帝國的本質。

  “大人,我記得有個奧匈帝國的笑話,有人問一位奧匈帝國的貴族,在奧匈帝國的皇帝和議會議員兩者之間,他會選擇哪一個?”

  “這個貴族說,我當然選擇議會議員!”

  “為什麽不選擇皇帝?!”

  “哦,不,你知道嗎,面對那些吵鬧的喋喋不休的議員們,皇帝只能說:請安靜,議員先生們!”

  “而做為一個議會議員,我卻可以對皇帝說:閉嘴,蠢驢!”

  聽完喬伊說的,這個在德意志帝國流傳已久的奧匈笑話,老宰相砸了咂嘴,明智的決定不在對奧匈問題糾纏下去了,無論如何只要自己在宰相的位置上,出於大德意志的考慮,仍將盡力的支持奧匈帝國。

  至於奧匈能不能變成千年帝國永存,亦或者變成一個被瓜分的獵物,老宰相決定這件事讓眼前的這個小家夥去考慮吧,至少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還是期望奧匈帝國一直都在。

  無論如何,對於哈布斯堡帝國,任何一個普魯士都有一種不忘初心的正統情懷存在。

  喬伊看著默不作聲的老宰相,知道自己謀劃奧匈政治遺產的想法得到了老宰相的默許,估計只要自己不明目張膽的肢解奧匈,只是私下裡通過經濟與文化交流,拉攏奧匈的德意志人與匈牙利人的做法,不會被老宰相所反對。

  畢竟拉攏德意志人與匈牙利人,也是德奧同盟的重要基石。

  至此,德意志帝國未來幾年的外交政策,在1879年的暮春與初夏相交之夜,悄悄地發生了一些變化。

  在德奧同盟的基礎上,拉攏俄國人成立三皇同盟的歷史方向沒有變化,但是細節上卻有了很多不同。

  變化1、德國人為了利益,開始積極營造自己的勢力范圍了, 而且還討巧的用到了民間方式來進行。

  變化2、打破英國人的光榮孤立政策,拖英國人一起進入大國結盟的角鬥場,了結英國人只能撈取好處而不付出代價的念頭。

  變化3、對法國人,從單方面的圍堵,變成圍堵與挖陷阱相結合,圍堵就是繼續俾斯麥宰相的大陸聯盟政策,挖陷阱就是讓法國人放血,去填俄國人的無底洞,再釜底抽薪的讓法國無力擴張殖民地與勢力范圍。

  變化4、對於俄國人,既通過三皇同盟拉住他,又通過一起演戲騙法國人的錢,更重要的,還準備用金融工具設局,把俄國人的錢吸收到德國來。

  變化5、努力促成法俄兩國海軍聯合對抗英國皇家海軍的局面,方便喬伊靜悄悄的謀劃著自家德國皇家海軍的崛起。

  變化6、對於奧匈來說,喬伊,或者說德意志從現在開始起,就準備利用《德奧關稅同盟》,開始惦記著它的政治遺產了。

  變化 7、德意志帝國不是不重視巴爾乾與近東,只是等待著合適入場機會,等待一個日耳曼人的人權,高於他國主權的干涉時機!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喬伊的這些謀劃想要成功,還需要大量時間的累積,但有了謀劃之後,總可以知道自己預想的事情,到底朝著什麽方向在推進。

  柏林的夜已深,但談興未盡。

  “父親、大人,說完歐洲,其實我還有一個最現成的帝國外交政策的是試金石,就是東亞問題!如果可以,我想談完這個之後,我們再休息!”喬伊的雙眼依舊閃著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