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陽光下的德意志》第109章 暮春之夜 5
  Ps 謝謝書友的打賞,您的支持是我寫作的動力。

  對於自己挑起的外交話題,再難,喬伊也要繼續下去。

  喬伊努力的平複了心態之後,再次平靜的說道,“我希望借助這場戰爭,把英國人從光榮孤立的外交政策中拉出來,讓英國人參與到大國聯盟博弈的進程中來。”

  “呵呵,親愛的王子殿下,既然你認為自己有辦法,把英國人從光榮孤立政策中拉出來,那麽我想先問問你,英國人的光榮孤立政策的歷史了,你知道它是誰提出來的嗎?”老宰相在煙霧中,冷笑的問道。

  “尊敬的宰相大人,英國托利黨革新派喬治-坎寧提出。”喬伊平靜且迅速給出答案。

  “哦,沒想到親愛的王子殿下,還知道坎寧先生。可是,現在大家都認為光榮孤立政策是迪斯雷利首相和塞西爾外交大臣的傑作,你不覺得你的答案是錯誤的嗎?”老宰相臉色陰沉的考問到。

  “哦,難道我的記憶錯了?”面對老宰相的精神壓力,喬伊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猶豫之色,但很快,喬伊就從坐在一旁的父親眼中,得到了鼓勵和支持的目光。

  “這是老宰相的恐嚇!”在父親的目光中,喬伊這一刻福臨心至,“他在欺負我年紀小,心智不堅定,我可不會上你的當。”

  隨即,喬伊的眼中再顯清澈。

  “大人,我認為這個觀點不對,光榮孤立政策是對應於梅涅特宰相大人神聖同盟的干涉外交,正是坎寧先生擔任外交大臣之後,用這個政策埋葬了梅涅特宰相大人的神聖同盟。”

  “我不需要無用結論,讓我看到真實證據。”老宰相繼續施加壓力。

  “1820年的西班牙革命之後,做為英俄普奧神聖同盟的四國,原本為了維護西班牙的君主製而要干涉南美革命,最初英國政府是同意的,但在外交大臣卡斯爾雷自殺,坎寧繼任外交大臣後,坎寧他明確表示。”喬伊一停頓,仔細的回想了這位大英帝國歷史上,有名的百日首相在最初就任外交大臣時的講話。

  “我記得,坎寧先生的原話是,我們(英國)所處的這個時代,國與國之間圍繞著君主製還是民主制度展開鬥爭。我們(英國)無需參加任何一方的爭鬥,隻做這場爭鬥的堅定且毫不動搖的旁觀者,僅需付出我們(英國)的同情心。”

  在說完坎寧先生這段著名的講話後,喬伊繼續補充道,“緊接著,在意大利維羅納召開的神聖同盟會議上,英國人直接喊出了,英國無論如何,不會成為神聖同盟干涉力量的一員。”

  “坎寧先生為了反對神聖同盟對美洲的干涉,不惜借助輿論攻擊自己國王喬治四世,甚至鼓動美國人提出了著名的門羅主義。”

  “而且,坎寧先生通過支持希臘的獨立,分裂了神聖同盟中最重要的兩股力量,奧匈與沙俄。所以,今日巴爾乾的複雜的局勢,也是這位坎寧先生外交功勞,沒有他就沒有最近三次的俄土戰爭,也就不會有去年的柏林會議。”

  喬伊對這位,大英帝國托利黨(保守黨的前身)歷史上的,第一位傑出的歐洲攪屎棍,坎寧先生是深惡痛絕。

  後世英國的托利黨人或者保守黨人,在外交上都繼承了這個攪屎棍精神,從坎寧開始,到索爾茲伯裡伯爵,再到丘吉爾,一直到現在致力於脫歐的梅姨,他們都是一脈相承。

  聽到喬伊說到柏林會議,老宰相臉色又是一緊,還好,喬伊沒有就這個話題繼續展開,

而是繼續闡述自己先前的觀點。  “在坎寧先生之後的,著名的炮艦外交大臣帕莫斯頓爵士也延續了光榮孤立的政策,他曾明確表示,他的外交大臣的責任就是,為了英國自身的利益,不輕率的讓英國結盟,避免承擔可怕的戰爭責任。”

  喬伊的這句,為了英國自身的利益,不輕率的讓英國結盟,避免承擔可怕的戰爭責任,讓老宰相臉上突然有些火辣辣的感覺,“這個小家夥,這是不聲不響的在指責我的大陸聯盟政策呀。”

  無視老宰相難看的臉色,喬伊繼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到了迪斯雷利宰相和西塞爾外交大臣這代保守黨人,即便是在土耳其人屠殺保加利亞人的時候,英國人出於抵抗俄國人的利益,至今也不肯指責土耳其人,在近東危機上再次漂亮的使用了光榮孤立的均勢外交政策。”喬伊緊盯著老宰相的雙眼,慢慢的說道。

  “英國外交上這種赤裸裸只看利益,無視道德的行為,一直以來都是光榮孤立政策的表現。”

  “王子殿下,你剛才也是一直在強調德國優先,怎麽卻攻擊英國人的英國至上的觀念,這不矛盾嗎?”老宰相再次吐出一口煙霧,緩緩的說道。

  “大人,這並不矛盾,利益需要藏在道德的外衣下,這麽赤裸裸的呈現出來,只能被世上衛道士們攻擊,這個世界最不缺少的就是這些,站在道德製高點上的衛道士們。”喬伊毫不拖泥帶水的反駁道。

  “所以,從一開始,你就要拉起維護世界和平,捍衛世界公理的大旗?!”老宰相帶著些許嘲笑的說道。

  “是的,大人。”喬伊坦然承認道,“我們都是文明人,文明人發動的戰爭就需要先站在道德高地上,我先前已經表述過一個觀點,以後的戰爭不僅僅是單純的軍事鬥爭,還有經濟鬥爭和輿論鬥爭。”

  “如何搶佔到道德製高點,就是輿論鬥爭的關鍵。”喬伊強調道。

  “帝國的輿論都是受限的,有什麽必要爭奪?”老宰相翹起腿,開始質疑喬伊的觀點。

  “即便帝國的輿論是可控的,但是宰相大人也不希望,天天有人在國外的報紙上罵自己是劊子手,是坐視基督徒被殺而不管的異教徒暴君的幫凶吧。”喬伊回擊的氣勢,頗有幾分維多利亞皇儲妃的架勢。

  “國內的輿論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國外的輿論,尤其是號稱自由主義的英國,英國人的輿論才是我們要爭奪的重點。”喬伊指明了自己輿論鬥爭的核心陣地。

  “英國是個輿論自由的國度,控制它,王子殿下,你的想法太過不切合實際了。”對於喬伊的這個想法,老宰相的語氣表現的相當不屑一顧。

  “控制英國全部的輿論,我從未有過這個想法,我需要的,只是站在道德製高點上的引導。”喬伊不為老宰相的神色所動,繼續說道。

  “坦率的說,我不奢望能立刻改變英國政府的政策,但我要影響英國的下議院,要在議會中給英國政府製造輿論麻煩。簡單的來說,就是在議會裡拖延、干擾、削弱和破壞英國政府的政策。”

  “一個議會製國家最大的弊端,就是所有的政府政策都要在議會中討論後通過,才能執行。而引導、控制英國輿論的目的,就是在議會中給英國政府製造麻煩,消耗他們的行政資源,增加內耗。”

  “重點就是要讓英國政府,要麽對熱點問題的反應遲緩下來,方便的德國先下手為強;要麽就是對某些政策搖擺不定,方便德國從中獲利。”

  “英國人在歐洲大陸國家之間的關系裡,一直充當攪屎棍,我就要用英國人最喜歡的輿論自由,來充當英國國內的攪屎棍。”

  腓特烈皇儲聽完喬伊的宣言,不由得苦惱的抓了抓額頭,心道,“還好維基不在,否則聽到自己兒子準備這麽對待她的祖國,估計喬喬被禁足都是輕的。”

  “喬喬,英國人的光榮孤立政策不好嗎?要知道普魯士的王朝戰爭,還有普法戰爭,可都是借助了英國人的光榮孤立政策的光,否則德意志帝國的成立不會這麽順利的。”腓特烈皇儲打斷道,並且提醒喬伊,做為漢諾威王朝統治下的英國,可是給了普魯士莫大的幫助。

  喬伊有些頭疼,只顧說的高興,全然忘記了普魯士最大的親英派,自己的父親就在身邊。

  而煙霧繚繞中的老宰相,看到這一幕,咧著嘴無聲的笑了,心道,“小家夥,知道外交有多複雜了吧,國與國關系之間還夾雜著親情呢!”

  低頭思索且猶豫了良久之後,喬伊重新抬頭說道,“父親,引導英國輿論的目的,並不是要顛覆英國政府,而是要通過輿論,讓英德兩國之間的關系更加的親善,就如我們現在一直存在的友誼,我希望在輿論這個層面再得以加強。”

  “德意志帝國成立之前,普魯士還算不上是能左右歐洲局勢的力量,所以那時候英國人對普魯士的心態,與現在英國人對帝國的心態是不同。”

  喬伊瞟了一眼,躲在濃濃煙霧中的老宰相後,決定不放過這個把自己帶進溝裡的老宰相,“父親大人,請允許我舉個現實的例子,比如去年的柏林會議。”

  “這場與德意志利益毫無關系的會議之後,親王殿下讓德國在外交上面臨著一個新困境,一個由英國人、法國人外加奧匈的新克裡米亞聯盟又要恢復了。”

  聽到新克裡米亞聯盟這個詞,老宰相無視了喬伊言語中對自己隱藏的指責,而是收起了臉上的笑容,重新開始認真的看著喬伊。

  “如果這個聯盟真的實現,五個世界性強國中,其中三個結盟且沒有德國,但是卻有德國的死敵法國,那麽這個聯盟對德國來說,將是致命的。”

  “而英國人正是這個聯盟的始作俑者,雖然這個聯盟對付的是俄國人,但同樣也是英國人,對日漸強大的德意志帝國的一種變相的警告。”

  喬伊轉頭看向老宰相,繼續說道,“親王殿下的為了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首先提出了德奧聯盟,借此先把奧匈從這個新的克裡米亞聯盟中拉出來,而後再拉攏英國人所要對付俄國,重新結成一個多數人的大陸聯盟,以此來孤立法國人。”

  “順便希望,再讓英國人縮回光榮孤立政策的保護殼內,對吧,大人。”

  老宰相臉色平靜的點了點頭。

  “父親,所以今天的德意志帝國,無論您和母親,以及我,再如何的信任英國,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一個現實,德意志是英國的潛在競爭者。”

  皇儲認真的思索了一陣後,也頗為無奈的點了點頭。

  “所以,父親,適當的引導英國的輿論,其背後深層次的目的,還是為了英德友好,英國社會中不能排除有敵視帝國的人,即便沒有,我們的敵人也會在英國製造,甚至培養出一批存心破壞英德友好的人出來。”

  “與其被動的讓敵人製造麻煩,德意志應該主動出擊,佔領英國的輿論高地,宣揚英德友好。”

  喬伊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讓親英的父親,可以接受的觀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