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陽光下的德意志》第56章 答案 上
  “弗裡茨,在我看來,地、人、城三件事情,如果把它們割裂開獨立的去處理,那麽只會像現在一樣,每件事和每個問題都會在自己的迷宮裡繞圈子,最終誰也走不出迷宮。但是如果能夠將它們放在一起綜合的去考慮,你就會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格魯森爵士說到這裡,同時也注意到了喬伊眼中閃出的亮光,格魯森爵士朝喬伊一笑,繼續的說道。

  “我們的問題從土地開始,那麽我們的思考也從土地開始。”

  “大量的德國人被固定在土地上,從事著廉價的農業生產,在外國廉價谷物的衝擊下,如果不提高關稅保護他們的糧食價格,那麽他們會破產,這就是鐵谷聯盟一直在宣揚的論調。”格魯森爵士看了看對面的父子二人,在兩人沒有異議後繼續說到。

  “但是關稅提高了,就代表德國農民的收入一定會提高了嗎?德國農民的收入來自於土地作物的收入,種廉價的谷作物無論如何賣不出高價值經濟作物和畜牧業的價格水平,谷物價格再如何保護,農民的收入就不會有質上的改變。就拿現在最貴的谷物小麥來說,從1860年開始小麥一公噸就是185馬克上下。”

  “這樣的價格在德意志甚至買不到一頭成年的騾馬。可是在產出一公噸小麥的土地上,卻可以養上百頭牛或者馬。”

  “現在在德意志農業上最重要的事,是為德國農民謀求一條更有經濟效益的出路,而不是一味保護那些在世界貿易中沒有比較優勢的落後產品,保護落後就永遠沒有出路。”格魯森爵士堅定的說道。

  “關稅提高了,最終得到實惠的會是誰?是貿易商人們,而不是農民得到了實惠!那些在國際之間做糧食貿易的糧食商人,是他們從關稅上漲中得到了最終的好處,而那些大容克們、農民們實際上沒有得到一分錢實惠,但最終遭殃的卻是城市裡的平民和工人。”

  “商人們既不產出,又不消費,他們靠的是流通在賺錢,提高關稅就意味著流通的環節增多,環節越多商人們牟利的手段就越多,也就意味著商人們從生產者和消費者兩者之間,攫取的利潤就更多!”

  “但是德意志的富強依靠的是工人和農民,靠的是實業的產出,不是商人們的流通。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這些曾經的世界貿易大商人們,現在結局如何?昔日黃金三角貿易線的大國,西班牙人靠著工業革命後的法國人庇護,葡萄牙人和荷蘭人同樣靠著工業革命後的英國人庇護,沒有實業的商業就是一個笑話。”

  “所以說如果沒有了商人,德意志能活下去,但是沒有了工人和農民,德意志一天也存活不了。”格魯森爵士明確的指出問題的關鍵。

  “德意志的廉價標簽必須被改變,但是這個改變不是明天立刻就能完成,這需要一段時間。但是在這段時間中,如果不能穩定其中關鍵的因素:工人。不能讓工人們吃飽肚子去認真工作,而逼著他們整天想著如何靠罷工來提高工資來填飽肚子,那麽即便有再好的設備,再好的生產資料,德意志也生產不出高質量的產品。所以提供給工人們廉價的充足的食物,是德意志工業化的必要且充分的前提條件。”

  “同樣,沒有廉價的谷物,那些服務於工業的城市平民們,也會同樣不能專心工作,餓著肚子的警察沒有精力去抓犯罪分子、餓著肚子的環衛工不會去打掃城市,餓著肚子的手工者會關掉自己的商鋪,城市最終將會死亡。

”  “所以堅決不能同意鐵谷聯盟提高谷物的關稅計劃,提高了關稅,就意味著除了便宜了那些大貿易商們,而德意志的各個階層沒有得到任何好處。”格魯森明確的闡述著自己的觀點。

  “但是...如果不提高關稅,容克們糧食只能低價銷售,最終受到損失的不還是農民們嗎?”腓特烈皇儲想了想,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所以要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格魯森爵士直截了當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解放?但是現在工廠們都在辭退工人,我再把農民們解放出來,這些失業的人會吃掉德意志的。”皇儲立刻搖著頭說道。

  “所以,這就需要弗裡茨你做點什麽,或者說,需要你代表國家做點什麽。就像你昨天在沙龍的上的講話,你是在代表政府,對德意志科學界給出了國家乾預的姿態,國家對經濟生活要有適當的引導!”格魯森斬釘截鐵的說道。

  “弗裡茨,我知道你倡導自由主義,我同樣也是。但是我不認為國家應該對經濟生活置之不理,國家的作用是引導經濟的發展,就像你昨天的講話。必要和恰當的國家引導就是今天解決所有德意志問題的根本,在國家引導的前提下,來保證自由經濟的發展。當然我始終反對國家乾預和插手經濟事務!”格魯森爵士循循善誘的說道。

  “弗裡茨,你看,我們的喬喬已經聽懂我的話了。來吧,喬伊,給我和你父親講講你的想法。”格魯森爵士笑著對喬伊說道。

  “嗯,赫爾曼伯伯,你提出問題的順序是地、人、城,我想解決問題的順序應該是城、人、地,對吧?”喬伊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格魯森爵士眼睛一亮,有些欣喜的說道,“喬喬,講講看。”

  “就像赫爾曼伯伯您之前一直在提醒的,如果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解決,那麽所有問題總是在迷宮中,誰也繞不出來。但是如果從城市這個角度入手,似乎很多問題能解開。”喬伊一邊看著筆記本中自己所記的重點,一邊慢慢的組織語言說道。

  “繼續,喬伊。”格魯森爵士繼續鼓勵道。

  “如果德國能盡快的推進城市化建設,比如德國現有的1萬人級別的小城鎮,5萬人級別的小城市,10萬人級別的大城市,50萬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如果用五年時間將上述城市的數量擴展一倍,那麽至少還能吸納1000萬左右的德國農民進入城市。那麽預計到1885年左右,城市人口與農業人口比例可以各佔1/2,大約應該有2000萬城市人口。”喬伊小心的推算道。

  “哈哈,弗裡茨,小喬喬沒有做過實際的經濟調查,只能是小心的推算,所以他的數據太保守。目前德國的城市率不到30%,如果按照英國的發展情況來推斷,30%城市率是道門檻,如果能突破,英國人用了不到5年時間,迅速的從30%城市率突破到70%,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現在專注於德意志城市化進程,那麽5年左右的時間,我們至少可以將70%的人口從土地上移開。”

  “如果1884年能完成德國的城市化,那麽至少有3000萬城市人口。當然這很理想的狀況,最糟我希望最遲不要晚於1890年。這樣的好處,一方面為工業生產帶來勞動力,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土地上人工勞力,便於農業推進機械化,從而減少土地成本,最終容克們能從土地上獲利。”格魯森爵士開口補充道。

  “弗裡茨,將德意志城市化再引申到工業上。如果政府推進城市化,就意味要有大量的基礎建設,需要修建道路,需要修建大量的公共設施,需要修建住房,商店等等很多的設施。這也就意味著德意志的鋼鐵業和製造業有了出路,鋼鐵與製造業復工,就意味著雇傭更多的勞動力,這些湧入城市的人就有了工作,城市工作越多,就意味著農村釋放更多的人口。”

  “農村人口越少就意味可以空出更多的土地,讓土地可以進行集約化的機械生產,最終容克們也會受益。”格魯森爵士為皇儲仔細的分析道。

  “城市建設需要規劃,我讚同赫爾曼伯伯的想法,我們可以制定一個5年,甚至是10年的計劃。可以將1885年做為一個重要的時間檢查點。前期一定要做好規劃, 詳細劃分工業城市,交通樞紐城市和綜合性城市,針對不同城市類型給予不同的城市布局,還要規劃好市政建設,尤其是道路、給排水和電力。”喬伊興奮的補充道。

  “我昨天光顧著想怎麽發展電力企業,卻沒想到電力是與城市發展相關。沒有高度的城市化,也不會有什麽高明的電力應用的,愛迪生能在大紐約城發展出電力帝國,這是有紐約客觀的實際需求基礎的。我居然忘了這點,如果沒有城市化的地基,怎麽可能去建立電氣化高樓,多虧了赫爾曼伯伯今天的談話,否則基金的錢投進去,也不一定能夠實踐那些發明。”喬伊暗自慶幸道。

  “喬伊說的對,城市的選址規劃和公用設施設計必須先行,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人。設計師短缺,我們可以花錢請英國的、美國的城市設計師,但是建設工人卻是我們現實中的短板,我們需要大量的專業的工人從事城市的建設,雖然現在年輕人已經普及了初級教育,但不代表他們能夠勝任這些專業的工作。”格魯森爵士指出了一個問題。

  “再培訓,赫爾曼伯伯,就像我剛才說的,開辦學校重新培訓他們新的技能,培訓那些進城的農民們,讓農民們了解什麽是城市,盡快的適應城市的規則和生活習慣,而不是盲目的把他們趕進來;培訓那些失業的工人們,教授他們新的工作技能。只有工人和農民們培訓合格後的,才能讓他們從事城市建設和工業生產,必須用新的知識武裝他們!”喬伊搶著說道。

  “培訓的錢從哪裡來?”皇儲問了一個實際的問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