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陽光下的德意志》第76章 晚宴與推介會 下
  當瑪麗問起喬伊為什麽要用這麽大尺幅的白紙,並在上面寫上一些短語或者短句的原因時,喬伊撓了撓腦袋,表示這樣的提示會便於觀眾明白自己所要表達的主題。喬伊可不敢明說,自己的這份創意,是低版本的抄襲自己前世PPT經濟中,那些技術兼銷售大牛們必備技能。

  雖說是喬伊有抄襲的嫌疑,但是在喬伊的前世可沒有那位大牛,能讓一位漂亮的公主做為自己的主持人助手,幫自己將展示頁一頁頁的親手的換掉。

  從結果來看,整個推介會是成功,喬伊在會前制定的幾方面的意圖都達到了。

  其一,喬伊基於自己壟斷著白喉抗毒素的獨家專利,因此將抗毒素的生產權與銷售權捆綁拍賣,即某個藥廠擁有某個區域獨家的生產、銷售和定價權。

  這麽操作的目的,即讓喬伊通過競拍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又可以樹立一個對所有德國企業一視同仁的印象,畢竟每家企業獲得某個區域的壟斷權力,都是通過公平競價獲得。

  通過授權技術生產和銷售,讓企業關注於自身之間的互相競爭,而不是關注自己所掌握“巨龍的寶藏”,避免他人不必要的覬覦,這也是喬伊小小的心思。

  其二,喬伊基於昨天與自己老師,以及貝林、北裡、歐立希商量後的結果,列出了未來10-15年,從白喉抗毒素開始,到破傷風、昏睡病、瘧疾、梅毒、貧血、壞血病、某類心臟病和不知名的血液病(廣譜抗生素磺胺類)的預計攻克時間。

  這個時間表,是喬伊對自己所在世界的第一次改變的親身實踐,喬伊希望通過自己去幹預德國工業科技樹的走向和進度,為德意志改變世界奠定第一步的基礎。

  當然這個時間表,也讓在場所有人吃驚於喬伊的宏偉藍圖。喬伊剛一提出時間表的時候,會場內交織彌漫著相信與不相信的情緒。

  但是格魯森爵士的同盟們,比如默克先生就堅信喬伊的時間表,在參股優先權的有利條件下,憑借以默克藥業為中心的卡特爾組織,一口氣拿下西歐(含英、法、比、荷),和北歐(含丹麥、挪威、瑞典與北美)兩個大區的獨享權,甚至對東歐(奧匈帝國、俄羅斯、巴爾乾國家與亞洲),以及南歐(意大利、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南美和非洲)表現出強烈的競價傾向。

  默克先生的這種意向,立刻讓相信和不相信喬伊計劃表的人,都先擱置了情感上的猜測,開始猜測和思考十九世紀德國醫藥界巨鱷,默克公司掌門人的這種做法。

  難道默克先生是要對皇儲示好,這是在進行利益輸送.....從懷疑一切的陰謀論者的角度來看,不能排除這種可能。

  但問題是,目前德國的一切商業行為都受由自由化的市場經濟支配,既不存在所謂的國有資產私有化過程,又不存官商文化傳統。一個法在王上的社會,商人經商被法律明確保護的國家,商人和民眾從來都無需看皇帝的臉色。

  “風可進、雨可進,國王不可進的。”的觀念早就根植於德國人的心中,商人從來無需向官員們輸送什麽利益,反而是官員們要費勁心機幫商人開拓市場。

  如果不是陰謀論,那麽就只有一種解釋,默克先生看好瓦爾德馬王子的計劃,或者說默克先生完全接受這個時間表。

  “默克先生都看好,為什麽我不跟進?”在這個思路的引領下,很多人紛紛的出手,來自法蘭克福梅斯特和盧修斯公司的梅斯特先生來的最晚,

但是卻憑借天生的商業嗅覺後來居上,砸下重金獨攬南歐的獨享權。至於廣大的東歐市場,則被幾家公司聯合起來競價所拿下。  其三,喬伊並不準備依靠穿越經驗,試圖自己去壟斷德國醫藥領域所有生產和銷售,而是意圖通過在德國企業之間的技術擴散,盡快的將德國企業的整體水平拉高,將德國高技術企業(醫藥始終屬於高技術)的整體的市場蛋糕做大。

  總之,要做到不是某一家德國企業壟斷市場,而是用一群的德國企業在壟斷世界市場。

  在喬伊看來,市場競爭,甚至國家間的競爭,就如同一場艱辛漫長的馬拉松競賽,如果在第一集團內有大量的自己隊友,那麽即便有某個天才選手對自己第一集團的地位發起挑戰,自己也完全可以用團隊戰術將其打敗。所以在高科技領域的形成德國團隊,用群體戰術,這才是喬伊最重要的意圖。

  其四,喬伊與所有獲得區域壟斷獨享權的企業有個嚴格的合同約定,所有企業的生產和研發,只允許在德國境內進行,每個成品藥的外包裝必須大大的注明是德國製造。在區域內銷售,喬伊強烈推薦總經銷模式的渠道銷售和直銷方式相結合的辦法。

  唯一允許的例外就是,各家企業對原料藥生產廠址選擇,不在此約定內。甚至喬伊鼓勵各藥廠將原料藥的生產采購,都放到國外去。

  基本上所有人將喬伊在這點上的要求,理解為喬伊為保證國內就業和提高德國製造聲譽的不懈努力,畢竟每家成品藥廠都需要雇傭大量的工人,而一個成功的藥品在救治病人的同時,也能樹立起德國品質的信譽度。

  其五,喬伊完全放開德國市場,所有獲得區域壟斷獨享權的企業在德國國內市場,可以進行充分的自由競爭,喬伊要讓德國所有人享受到自由競爭所帶來的低價實惠。

  壟斷的暴利針對外國人,國內民眾享受自由競爭的紅利,這是喬伊在醫藥領域最後的一個願望。

  在其他人看來,從昨天在太子宮沙龍,到今天在太子宮舞會晚餐後的推介會,喬伊的兩場表演讓人感到無比的驚豔。

  例如在科德寶企業的弗滕伯格先生眼中,瓦爾德馬王子的動作如風。

  一周前,弗滕伯格先生也算是第一批知道,科赫教授與貝林博士用白喉抗毒素成功救治王子的人。但是出於天生的謹慎,或者不如說是懷疑,因為弗滕伯格先生知道,貝林博士之前的白喉抗毒素的小白鼠試驗並不成功,即便突然在瓦爾德馬王子身上成功了,弗滕伯格先生仍然不敢確信這是貝林博士白喉抗毒素的功勞。

  就在弗滕伯格先生猶豫著,準備再看看貝林博士的進一步試驗數據時,卻不想瓦爾德馬王子病一好,就像風一般衝進科赫研究所,又如狂風一般,與科赫研究所的所有研究者們簽訂了獨家專利使用權。

  就在弗滕伯格先生目瞪口呆的時候,昨晚幾位與他交好的化學界朋友衝進他的家裡,將他們參加太子宮沙龍的所見所聞,以及喬伊對他們今後研究方向的啟發作用,統統告訴了弗滕伯格先生。

  這些化學界朋友臨走時,還不忘對弗滕伯格先生那已經被喬伊台風摧毀的內心再撒上一把鹽,他們自豪的告訴弗滕伯格先生,他們與喬伊簽訂了協議,都獲得了維多利亞皇儲妃基金的特殊資助。

  原本昨晚弗滕伯格先生還在想,瓦爾德馬王子肯定沒有那麽多的錢,能資助這麽多的科學家進行研究,但是從剛才喬伊推介會的吸錢速度來看,喬伊的表現就是一個吸錢的龍卷風。

  而默克先生看來,喬伊的思想如火。

  推介會剛一結束,喬伊就被格魯森爵士拉進一個小房間,裡面都是皇儲新經濟政策的核心支持者。在這裡喬伊老老實實的回答了默克先生對推介會的幾個疑問。

  默克先生疑問一,為什麽要劃分不同區域給不同的企業?

  喬伊的回答是,世界很大,市場也很大,現在的德國需要快速擴張。如果僅讓一家公司去佔領世界市場,時間和資本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但是將市場分成數塊,由數個德國醫藥界的辛迪加們去快速佔領,必將節約大量的時間,還能充分的利用德國市場上的大量空閑資本。

  默克先生疑問二,如何保證區域獨享權,比如如何避免底層的串貨行為。

  喬伊的回答是,首先為了甄別串貨行為,每個公司都應該有獨立產品名稱和商標,每間公司生產的產品都有特定的編碼和區域專用標記。

  其次,就是渠道經銷和限購模式,在直銷情況下,每個病人只能憑借病歷,根據醫生的處方來購藥。即便不能杜絕老鼠搬家式串貨行文,但在大的層面也可以管控的住。

  至於渠道經銷模式,只需抓住主經銷商進行管理,並要求所有級別經銷商繳納保證金。如果某區域發生串貨行為,喬伊處罰享有區域獨享權的德國企業,德國企業則去處罰經銷商,例如扣除保證金,扣除獎金等等。

  但是喬伊在稍稍的思索後,對默克先生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建議所有獲得國外獨享權的公司,成立醫藥工業利益共同體,(Interessen-Gemeinschaft Midizin Industrie AG),簡稱 I.G梅迪真。由I.G梅迪真這個辛迪加組織,擔負起喬伊所說的處罰權,I.G梅迪真自行制定利益共同體內所有規則和規定。

  I.G梅迪真可以對組織內任何成員的串貨行為,輕則按照年銷售額的倍數處以罰金,重則踢出共同體視為敵人。而喬伊願意做為獨立董事參與進來。

  德國歷來是一個組織化很強的社會,幾乎所有獨立運作的企業的都願意(或被迫)加入一個或幾個社會組織中。德國除了被認為是“有國家的軍隊”以外,另外一個標簽叫做“有國家的協會”。

  不同於英美的資本主義競爭模式,在英美國家裡的企業們,信奉的是個體之間充分的自由競爭,認為這才是資本主義的基石。而在德國,企業們信奉的是“對外競爭,對內合作”的精神,個體打不過你,我們就組織起來抱團對外競爭,所以德國人信奉的團隊競爭,是另外一種的資本主義基石。

  正是憑借這種團隊競爭的基石,德國在工業化上完成了對英國和法國的超越。

  喬伊提出的這個建議,立刻得到了默克先生的積極響應,一個組織化和合作化的企業群體,絕對是默克先生信奉的天條。

  默克先生疑問三,為什麽不允許在國外設立製造工廠,只允許設立銷售公司。

  喬伊看了默克先生半響後,覺得自己應該用一種方式,用一個故事來告訴默克先生,在自己前世裡,他偉大的商業帝國的未來。

  在喬伊前世的歷史上,默克先生的商業帝國,在1893年在紐約設立了比德國本土還要龐大的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經過15年的努力,最終在一戰前成為北美醫藥市場上當之無愧的老大。

  而一戰爆發後,美國國會一宣戰,就立刻通過了沒收德國企業財產的法律規定,而默克在美國企業中的那些美國富翁董事們,立刻憑借這條為自己量身定做的法律,迅速的吃掉美國默克,把默克美國變成了美國默沙東。

  不僅僅如此,像拜耳,巴斯夫,赫希斯特這些企業,都在兩次大戰中吃過美國政府的暗虧,美國人正是憑借戰爭,漂亮的打劫了一把德國企業,才迅速的獲得了世界化工和醫藥行業的龍頭地位。

  喬伊無法保證自己是否能避免一戰的爆發,在歷史的黑霧裡,也不敢說自己一定就能打贏那場戰爭,所以未雨綢繆的先保住德國生產力的根源,這是喬伊的第一想法。

  當喬伊用一個故事,講了跟默克企業相似的公司,在未來的遭遇後,默克先生沉默的半響,決定接受喬伊的建議。

  喬伊看著有些鬱鬱寡歡的默克先生,決定讓話題輕松起來,把設立銷售公司把握渠道的優勢又講了講,比如把握渠道,可以用最少的人開拓最大的市場,更重要的是可以以銷定產,資金被預先收回不會被拖欠。、

  還好,在喬伊的努力下,氣氛終於輕松起來,在輕松的氛圍中,默克先生提出了疑問四,為什麽將允許,甚至鼓勵原料生產企業設在國外。

  喬伊的回答既直接又簡單,因為醫藥行業的原料生產企業,從來都充滿嚴重的汙染。一方面,喬伊隻想把青山綠水留給德國人,另一方面,這也是變相掠奪對方的資源。德國人賣產品,對方賣資源,何樂而不為?!當然這是喬伊對默克先生的私下講法。

  喬伊的公開宣傳的講法則是,為了讓世界各國堅定貿易自由化的信心,為了避免國際間的貿易壁壘,為了保證國家間國際貿易的收支平衡,將原料藥工廠設在相關國家,這是一種資本的投資,也能為他國增加就業貢獻德意志的力量。

  德意志絕不謀求貿易逆差,只希望在公平貿易的基礎上,與他國共同發展經濟。

  在瑪麗的眼裡,喬伊跟他小說裡的鄧布利多教授一樣神秘。

  原本在瑪麗的眼裡,喬伊是一個能跳,雖古怪但好玩舞蹈的笨鴨子,是一個會講美妙故事的笨喬伊,是一個跟自己一樣喜歡美食的吃貨喬伊。哦,稍微更正下,瑪麗是欣賞美食,喬伊是貪吃美食。

  但是今晚的喬伊,又向自己展現出另外一面,一個在大群成年人面前侃侃而談的喬伊。自己雖不懂喬伊對眾人說的醫藥前景是什麽,但是看著下面激烈競拍的場面,瑪麗知道喬伊說的沒錯。

  直到自己的奶奶再三催促自己與皇儲夫婦告辭時,瑪麗跟喬伊約法三章,要求喬伊每天寫信給自己,當然不是讓喬伊寫什麽情書,而後要求喬伊每天把哈利-波特故事,通過信寫給自己看。

  答應瑪麗約定的喬伊,想法則更加單純,故事要寫,但是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情感,也想跟瑪麗分享,畢竟這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朋友嘛!

  夜已深,再棒的舞會也有散場的時刻,在目送瑪麗的馬車遠去之後,被深夜黑幕籠罩下的喬伊,心裡似乎少了點什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