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陽光下的德意志》第60章 理想
  其實不僅僅是又一個十分鍾被延長,從皇儲妃第一次催促三個人下樓吃飯起,到三個人最終下樓吃飯,時間整整過去了一個小時。

  雖然三人看著滿臉慍色的皇儲妃的時候,還有點惴惴不安,但是想想最後這一小時的收獲,三人還是成就感滿滿。

  首先從報紙上美國大使館發出的移民廣告上找到了巨大的商機,即便這個商機最終還需要派人再去美國確認,但是大家估計這事八成是真的,主要是根據喬伊對前世美國鐵路建設回憶。

  其次,建立在美國人的鐵路建設規模將會很大的判斷基礎上,這是喬伊堅持的觀點。那麽這件事將是對德國鋼鐵業的一個巨大刺激,那麽不對美國廉價谷物征收高額關稅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如果在皇儲和格魯森爵士適當的運作下,完全可以成為瓦解鐵谷聯盟的一個良好的契機。

  最後,格魯森又建議皇儲,以此為契機,適當的對容克們再進行一些的妥協,比如適當的農業補貼,特別是針對容克們使用國產農機和化肥上的補貼,以此盡量減緩議會中中間黨的抵觸情緒,以便讓皇儲的經濟政策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

  趁著父親和赫爾曼伯伯在邊吃邊討論的時候,喬伊把還是有些生氣的母親拉到旁邊,悄悄的卻又不乏自豪的告訴自己母親,赫爾曼伯伯為她的基金會捐贈了50萬帝國金馬克的善款,母親今年將會有比較充裕的資金進行慈善活動。

  皇儲妃立刻被格魯森爵士如此大手筆的捐贈給驚呆了,顧不得剛才還有的一絲小埋怨,趕緊打斷兩個男人見的談話,又是一番的推辭和謙讓,方才的那點不快早就煙消雲散了。至於喬伊麽,躲在旁邊心安理得的吃起了午飯。

  赫爾曼-格魯森是十九世紀馬格德堡的工業帝國的主人,德國經濟學家喬治-弗裡德裡希-李斯特教授的學生。在馬格德堡,幾乎所有的工業產業都在他的名下,從鋼廠、機械廠、造船廠、製糖廠到礦場。在赫爾曼-格魯森晚年,他將鋼鐵廠的股份賣給了克虜伯家族,死後他將自己身後所有的遺產,全部捐贈給馬格德堡市政府和做為基督教主教區首扈的當地教會。

  帕特裡克-巴納比在清晨離開漢堡港的客運碼頭,他並沒有立刻去火車站,乘坐火車去柏林。而是在靠近漢堡港,那片密集著多家造船廠的造船區附近找了一間旅館,先將自己和行李安頓下來,而後來到造船區的附近一個地勢較高地方,仔細的觀察著在漢堡的德國各家造船工廠工作,並將其中不足逐一的記到自己的本子上。

  “造船廠的人員組織度低下,明顯有些崗位人員冗沉,這就是工作組織效率低下的表現。”

  “對工人工作安全也很漠視,這腳手架的搭建還不如40年代的英國船廠的水平。”帕特裡克搖了搖頭再記上一筆。

  “造船模式落後,世界即將流行鋼殼船,而這裡還在進行鐵肋木殼船的建造,雖然有一個船塢在造鐵殼船,但是模式同樣是落後英國近二十年。”帕特裡克還是搖了搖頭,繼續寫下德國船廠的不足。

  “工人工作熟練度普遍低下,那個做鉚接的工人技能水平和效率,如果在英國,他早就要被船廠主給開除了。”

  “德國人船廠的機械運用程度和普及度太低,居然大部分器材的搬運還是依靠人力和畜力,現在英國早就普及機械了,真是不敢想象德國船廠的工作效率。”帕特裡克繼續的搖頭歎氣。

  隨著船廠一聲汽笛的響起,

帕特裡克掏出懷表看了看,“看起來是中午休息時間到了,我近距離去觀察下工人們對自己這份工作是否足夠的熱愛。”  在船廠的門口,帕特裡克看著三三兩兩走出船廠的大門的工人們,心中繼續評價道。

  “年輕,都很年輕。”帕特裡克搖了搖頭,“造船需要經驗,沒有經驗不熟練的年輕人,是很難造好一艘輪船的,造船者最好的年齡段是30-40歲之間,那是要頭腦有頭腦,要精力有精力年紀,這些德國人太年輕了。”

  “呃,但是有一點,德國的年輕人比英國的年輕人強,他們的精氣神普遍比英國的年輕工人強,有說有笑,面色紅潤體格健壯,看起來德國人船廠的夥食應該不錯。”帕特裡克給出最後的評價。

  在前天,帕特裡克-巴納比自從踏上船離開倫敦碼頭的那一刻起,就發下誓言,今生再也不回英國這個令他傷心與憤怒之地。在輪船汽笛響起的那刻起,帕特裡克決絕的撕碎了自己的英國護照,並將碎片拋入的泰晤士河中。當然這也導致了他昨天就應該在漢堡上岸,而因為沒有護照,被德國海關扣了一天,最後在德國皇室的邀請信證明下,才得以通關。

  今天在漢堡港仔細觀察德國造船廠的情況,是帕特裡克在為將來生活的謀劃,如果給德國王子做家庭教師的這份工作不順利,那麽他就準備去德國船廠謀求一份差事。在謀求德國船廠的差事前,帕特裡克想先看看德國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再決定到底哪家德國船廠,值得自己去謀求一份不錯的工作,帕特裡克相信通過未來三天自己的觀察,一定會在漢堡港旁的造船區找到一家高水平的造船廠,而它也將值得自己去工作。

  上午到中午的自己觀察之後,帕特裡克暫時的結論是,德國人的船廠跟英國人相比有很多不足,但是看來還算是有朝氣,值得自己去嘗試一份民用船隻的設計工作。

  走在從造船廠回旅館的路上,帕特裡克思緒不由的飄蕩到自己所擅長的英國戰列艦(鐵甲艦)設計上,自己從“蹂躪級”(HMS )的設計助理開始,歷經了將“蹂躪級”第三號艦改為獨立的“無畏”號的過程,在“亞歷珊德拉級”上成長為一名低級別的船舶設計師,經過“鹵莽級”“不屈級”和“阿伽門農級”的成長與鍛煉之後,帕特裡克在“巨像級”(HMS Colossus)上成為負責戰列艦裝甲設計的,材料部門的主任級設計師。

  可以說如果沒有艦隊街的小報事件,帕特裡克現在應該在倫敦的造艦局裡,開始著手“海軍上將級”的第一艘戰列艦“科林伍德”號(HMS Collingwood)的整體裝甲盒的設計與準備工作。雖說帕特裡克是個負責裝甲設計的設計師,但是他同樣熟悉艦船整體的設計,畢竟如何設計一艘戰艦的裝甲帶,是艦船設計的核心之一。

  帕特裡克努力的搖了搖頭,將自己心中的這些東西拋在腦後,離開英國造艦局之後,其他國家,尤其是現在的德國並沒有滿足他進行軍艦設計雄心的條件。在他的眼裡,目前德國除了沒有高水平船廠,也沒有什麽值得稱道的造艦計劃。

  至於去年下水的“薩克森級”鐵甲艦水平,在英國同行的眼裡,英國人1865設計1869年下水的“蹂躪級”鐵甲艦就能毫無懸念的摧毀它,甚至60年代初設計的“熱辣級”巡洋艦都能輕易的跟“薩克森級”較量一番。

  “薩克森”就是用於岸防,服務於德國陸軍的一艘岸防鐵甲艦,與英國人動輒上萬噸的戰列艦(鐵甲艦)相比,不過就是一艘縮水了近4000噸的小船而已,最多也就跟英國人的巡洋艦一個噸位水平。

  同樣在英國艦船設計同行的眼中,“薩克森級”充滿了令人費解的德國式的喜劇元素,4個成正方形排列的煙囪,奇異的放在裝甲司令塔的前面,將舵手放在司令塔後部,沒有任何保護的飛橋上。英國人實在不理解,為什麽德國人軍艦的舵手要放在沒有任何防護的飛橋上面,難道他需要開闊風景才能保證航行嗎?如果需要開闊的風景,德國人為什麽要把4個煙囪按照正方形排列放在舵手和司令塔的前面....

  去年當帕特裡克和他的英國同事們看到薩克森號下水時的奇葩照片後,都深深為德國人的喜劇精神所折服,曾經有人開玩的的將“薩克森級”稱呼為“日耳曼水泥廠級”。好吧,除了對260mm的克虜伯後裝炮的評價,英國是正面的以外,也就沒什麽好說的了。

  “如果德國人願意去多造些軍艦,能有一份大氣的造艦計劃,我還真願意回歸老本行,讓那群看輕我的英國混蛋們知道,誰才是代表了戰列艦發展的真正方向。”帕特裡克-巴納比心中鬱鬱不平的想道。

  今夜柏林的焦點,或者說是德國今夜權力舞台的中心,就在柏林的太子宮。各式各樣的人物,從四面八方朝著太子宮慢慢的匯聚著。

  在眾多駛往太子宮的馬車中,在其中的一輛上,端坐著奧匈帝國的皇儲魯道夫-弗蘭茨-卡爾-約瑟夫和奧匈帝國的外交部長兼匈牙利首相久洛-安德拉希伯爵。

  奧匈皇儲魯道夫滿懷憂鬱的看著坐在對面的外交大臣安德拉希伯爵,問道“親愛的久洛叔叔,您真的向皇帝陛下提出了辭呈了嗎?”

  “是的,皇儲。這件事我不想對你隱瞞。”安德拉希伯爵點頭承認道。

  “為什麽,您為什麽要辭職?”魯道夫急切的問道,“難道因為那些宮廷裡無聊的流言,久洛叔叔你是知道,我的父親和我,沒人相信您和我母親的那些事情!”

  魯道夫的疑問,只是換來安德拉希伯爵長時間的沉默。

  魯道夫看著沉默不語的安德拉希伯爵不由的更加著急,有些口不擇言的說道,“久洛叔叔,難道是因為那些對我母親不滿的捷克人在鬧事?我早就說跟父親說過了,現在的奧匈帝國太腐朽了,應該學習英國人,只有君主憲政才能才能解決帝國的所有問題,哈格斯堡家族的統治實在太久了!”

  安德拉希伯爵聽到這番話後,更是覺得一陣強烈的頭痛襲來,看著這個年輕的皇儲,安德拉希伯爵仔細的想了片刻,覺對還是應該盡自己所能,為自己藍顏知己的兒子進行一番用心的指點。

  “皇儲殿下,帝國11個民族之間的問題,不是僅僅通過君主憲政就能解決的。德意志人、馬劄爾人、捷克人、波蘭人和克羅地亞人,他們都是帝國存在的基石。”

  “我們必須理解捷克人一直希望將二元的奧匈帝國變為三元政府的願望,畢竟捷克人在普奧戰爭中,為了奧地利帝國的生死存亡做出了巨大貢獻,捷克人其實是整個帝國之中,最愛奧匈帝國的人,在這一點上,殿下您的奶奶索菲亞皇太后最是身同感受。所以我做為匈牙利首相,盡力安撫捷克人這是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加利西亞的波蘭人幫助帝國統治者境內的烏克蘭人,為帝國守衛著北方;克羅地亞人為帝國守衛著南方,控制意大利、波斯尼亞和塞爾維亞地區。再加上奧地利的德意志人和匈牙利的馬扎爾人,它們構成了維持整個帝國穩定的五個主要團體。”

  安德拉希伯爵伸出自己的右手,繼續說道,“這五個團體就像這隻手掌的五個指頭,如果他們能團結在一起。”說罷,安德拉希伯爵緊緊的攥住拳頭,“這就是一個強大的奧匈帝國,無往而不利,否則,攤開的手掌就是一盤散沙。”

  一個緊緊攥住的拳頭擺在皇儲的眼前,但安德拉希伯爵眼中的火光卻漸漸熄滅,心中暗自歎息道,“我在跟魯道夫說民族團結才是奧匈帝國存在的根本,但是我所推動的區分內外萊塔尼亞的奧匈協定,為匈牙利馬扎爾人爭取的自由統治外萊塔尼亞的權利,現在看起來並不是團結奧匈各民族的良藥呀!”

  “我的這些馬扎爾人同胞現在所做的事情,對斯拉夫人的無情壓迫,這必將是奧匈帝國分裂的根源。外萊塔尼亞的克羅地亞人捍衛了哈格斯堡家族的榮譽,但是現在卻被我馬扎爾同胞們逼迫得要背井離鄉,居然移民美國成了克羅地亞人生最好的選擇.....我就是被我所簽訂奧匈協議逼迫的要辭職呀...這真是我這一生中最大的笑話。”

  魯道夫看著安德拉希伯爵的拳頭,依就不以為然的說道,“久洛叔叔,我還是覺得帝國的關鍵是自由化,尤其是政治自由化和經濟工業化。現在帝國的民族包袱太沉重了,大把的金錢都花在安撫這些不同民族身上, 在我看來誰願意離開奧匈,它就離開好了。奧地利只要專注於自己的政治改革和經濟改革上面就好,甩掉這個民族包袱,說不定奧地利的發展可以更快!”

  “天呀!”安德拉希伯爵覺得一陣天旋地轉,心中更是無語的說道,“匈牙利馬扎爾人對帝國的不合作姿態和離心傾向,就是皇儲你所謂的社會自由化和工業化所帶來的副作用呀!外萊塔尼亞缺乏工業化所需的一切資源,一直以來都是帝國的農業區的存在,在1870年開始的帝國工業化浪潮中,已經快要變成了被拋棄的人。”

  “正因為匈牙利無法從帝國的工業化中得到足夠的好處,所以才需要壓迫斯拉夫人,把他們趕出自己的土地,讓匈牙利獲得更多的土地去種植更多的作物,才能維持自己的體面。而你所謂的社會自由化,更是助長了幾個主要民族的分離情緒,做為未來的帝國皇帝,皇儲你還能說出這種話,我真不知道奧匈的未來會是在哪裡.....”安德拉希伯爵想到這裡,頭痛欲裂。

  “久洛叔叔,你知道麽,我迫不及待的想見到我的好兄弟腓特烈,腓特烈能被他父親啟用為經濟部長,這就是我所講的自由主義的勝利,我要跟腓特烈好好聊聊,讓德奧聯合一起推進君主憲政和自由主義!最好腓特烈能再加把勁,把俾斯麥這個老家夥也趕下台!”魯道夫皇儲在暢想著自己的德國之行。

  “我必須再多乾幾個月,要辭職也要先把《三皇同盟》做好,否則決不能辭職!”安德拉希伯爵看著面前這張年輕的有些幼稚的臉,心中暗暗地發誓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