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位面黑科技》第四百二十章 超越時代的科技
(416、417因為被禁所以修改了,涉及高層的都修改了。)

發布會有代燕菲主持,在藍星總部的新聞發布會室,國內外的記者集聚一堂。

燕京的記者同僚們已經從科技獲得了確切的消息,科技部確認了束管道路的存在,視頻也公布了。但是真實性和可行性還是需要藍星集團這邊確認。

將整個華國納入兩小時經濟圈,沒有人敢說這種大話。

社會的進步往往都是伴隨著交通運輸的進步,如果藍信集團實現了這個目標,絕對能夠載人人類發展史冊,列車的載客能力和機動性以及方便性,可不是飛機能夠比擬的。

代燕菲剛剛走到台前,記者們就忍不住開始發問。

“束管道路是藍星集團什麽時候研製成功的?”

“我看視屏應該是確切拍攝的,不是電腦虛擬構圖,請問發言人,束管道路的實驗地點在哪裡?”

“發言人,束管道路的速度達到了600千米每小時到1000千米每小時,這個完全可以和民航飛機向媲美,最快速度已經比大多數名航班客機還要快,請問這麽快的速度安全嗎?”

“我看視頻上面描述客機是依靠電磁力驅動,那麽人坐在上面會不會有輻射?”

“發言人……”

記者們除了提問束管道路的問題,還有在問西方媒體爆料藍星集團拒絕和中科院合作的事情的等等。整個會場鬧哄哄的,這樣顯示出了記者們的關注,和束管道路在輿論界引發的震撼效應。

代燕菲打開麥克風說道:“安靜,大家請安靜一下,下面我對束管道路做一個完整的介紹。一會兒我會留時間給大家提問。”

代燕菲從束管道路的外面、性能到未來的展望,配合大屏幕上的視頻、圖片做了一個全面的展示,在束管列車的動力方面,代燕菲要使用了比較專業和機密的內容做介紹。

這也是在陳諾的授意之下進行的,藍星集團既然敢暴露機密,就說明藍星集團有足夠的技術自信,即便暴露一些秘密的內容,任何企業和國家都無法仿製。

足足花了一個小時時間,代燕菲相當詳細地為記者介紹了束管道路,讓大部分文科出身的記者們相當直觀的了解了束管道路到底是什麽,會對華國未來的經濟和人口遷徙產生怎樣的影響。

央視的記者坐在最前方,她參加過許多場國家重大科技的發布會,如十多年前的第一組國產動車下線,幾年前的國產飛機c919下線、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等等,都沒有這一次震撼。

過去的那些科技產品,咱們還能夠追根溯源,還是從一釘一卯攻克技術慢慢發展。無論是動車、航母、還是國產飛機,都感覺是這個時代的產品,激動和興奮,但是並不震撼。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束管道路是全世界從來沒有過的產品,他的技術標準和性能沒有哪個國家有類似的產品可以作為參考。

央視記者還在震撼之中,她喃喃自語說道:“這就像是來自於未來的科技……”

的確是未來的科技,在代燕菲展示的視頻當中,透明的束管列車在城市和郊外飛速穿行著充滿了科技感和時代感。

燕京一小時到江城,滬市半小時到江城,蓉城半小時到江城……這才是時代的速度。

發布會還在繼續,代燕菲很認真的為記者們解答各個問題。同事,一條條重磅的新聞早已經充斥各大新聞的版面。

央視新聞台在節目中還直接插播這條新聞。

“現在插播一條最新的科技消息,根據藍星集團新聞發布會解釋,

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束管列車已經下線,該列車……”本來是一條插播新聞,可是因為時間的特殊性,播放的時間足足長達五分鍾,這是央視新聞頻道少有的事。央視還打算請清華大學的交通動力學專家在晚上做客欄目,為觀眾更詳細的解說束管列車的原理。

在互聯網的版面,代燕菲主持新聞發布會的畫面成為了各個版面的頭版頭條,束管道路四個字被紅色大號標注,相當醒目。

鳳凰網直接引用了代燕菲的話,說道:“束管道路將帶領華國經濟的新一次騰飛,華國各大城市的地產經濟將由此轉型,在可以預期的未來,華國的經濟指標將會構築平台後再次上揚。”

新浪在新聞副標直接說道:“燕雀焉知鴻鵠之志,我們以為藍星集團下一步的動作是取消手機貼膜製造全世界最堅硬的手機屏幕,今天才知道原來是為了束管道路做前期準備工作,愚昧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整個輿論呈現對藍星集團一邊倒的讚美聲,就像陳諾說的那樣,解決輿論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實力說話而不是口水仗。

陳諾和科技部都已經做了,皮球提到了國家那裡,只要國家對江城市提供的束管道路方案一批準,西方媒體和某些微博大v挑撥離間的言論就會不攻自破。

bbc和獅城《聯合早報》作為境外媒體最先報道了這個消息。

bbc:消息確定,藍星集團的束管列車已經下線,隨時可以投入市場,時速1000公裡每小時,這就是華國速度。

當西方人還在驚歎於華國的高鐵和動車時,新的交通方式已經出現,華國科技成就將西方的那個遠甩在了身後。

西門子、川崎重工、阿爾斯通等動車製造商,甚至空客和波音都在關注束管道路的技術。而各個國家的重點交通動力實驗室也在關注束管道路的可行性。

西方的學者在思考一個和很嚴肅的問題,影響人類數百年出行方式的鐵路軌道交通真的過時了嗎?

由江城市上報的束管道路方案也送到了上面等待審批,陳諾和科技部再次上演了屢試不爽的先斬後奏。

國家的心情其實比普通網民差不多了多少,也沒有從震撼之中恢復過來,還沒有弄明白束管道路到底是啥呢,審批怎麽簽?

束管道路的出現一定會改變華國的許多決策和布局,如計劃開工的鐵路和地鐵還建不建設?正在生產的動車是生產還是停止,未來十年的鐵路編修是用還是不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