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位面黑科技》第五百一十三章 天下糧倉
科技部、農業部、衛生部等各部門以及江城市的領導在五個小時後抵達種植大樓。

 在劉江峰的帶領下,眾人進入大樓內部,說的是參觀訪問,其實是想檢查核實藍星集團的工作,看下所謂的種植大樓有沒有這麽神奇。

 通過營養共生菌培養的食物已經在去年流向市場,這些食物的質量非常高,市場反應也非常好,永遠都是出於缺貨和高價的狀態。

 不過那是藍星集團在實驗室培養的作物,質量沒有問題,產量卻一直存在問題。

 現在的種植大樓將被全部用於種植農作物,這25棟大樓可以提供50到70萬人口的糧食。

 江城市總共有1200萬人口,按照藍星集團的這種算法,只需要1680畝地,建設600棟這樣的大樓就可以完全滿足江城市人口對糧食、蔬菜、水果的需求。

 這會產生什麽後果?

 江城市大量的農用耕地都會空缺出來,現在最值錢的土地將不再值錢。

 種植大樓還可以應用到黃土高原、西部山區等糧食產量較低的地方。伴隨著華國長達五千年歷史的農民這一職業將會徹底消失,隨之消失的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村。

 而由此延伸的影響是什麽?

 現在華國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勞動人口已經嚴重不足,解放農村勢必為華國再次提供大量的勞動力,幫助華國突破轉型期的瓶頸。

 再深層次的影響是什麽?

 地方的土地將會大幅貶值,土地財政將無法延續,華國樓市的泡沫將會徹底破滅,更多的資金將會流向科技產業和實體經濟。

 這些影響科技部想到了,江城市想到了,其他則不然。

 江城市是在擁抱未來,而其他城市依舊依靠買賣土地還債、艱難度日,他們沒有壯士斷臂求生的勇氣。

 領導們各懷心事,進入了種植大樓。

 裡面清醒的空氣,舒適的溫度,一眼望去是滿屋子的綠色,這是小時候大自然的味道。

 在江城市的市中心居然還有這樣的地方,的確讓領導們發自內心的驚歎。

 “有空調嗎?這種溫度。”

 畢竟在春節前,江城市的溫度並不高,空氣一直處於濕冷的狀態。

 但是在種植大樓裡面,溫度能夠達到25度左右,相當溫暖,也最適宜於植物生長。

 “白天沒有開空調,只是建築采用了特殊的空間結構,能夠最大程度的利用白天的太陽光。”劉江峰解釋道:“晚上會開啟溫度調節,不過我們沒有采用城市電網,而是采用改良的微型核電池。”這也是微型核電池第一次在建築上的應用。

 劉江峰向領導們介紹了種植大樓的各處功能和其中種植的作為。

 當聽到水稻一個月兩季時,領導們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農業部領導說道:“你們在開玩笑吧!袁隆平袁老在雜交稻上研究了一輩子都不可能做到一個月兩季,你們是怎麽做到的?劉總,現在可不是大yue進時代,一切事情都要求真務實。”

 現在當然不是大躍進時代,一切指標都是用科學說話。

 劉江峰還沒有解釋,江城市趙市長說道:“目前江城市城中區幾大超市已經和藍星集團合作,將陸續采購種植大樓的產品。種植大樓的產品無論是農藥殘留成分還是同等質量下食物的營養成分都是最優的。種植大樓一定會為江城市的居民提供最健康的食品。”

 劉江峰補充道:“在種植大樓實現量產以後,產品的價格將會略高於市場上優等國產產品的價格,但一定會低於進口食品的價格。”

 說歸說,看歸看。

 農業部的領導也不是白當的,在農業方面,他是絕對的專家。

 種植大樓中的水稻從播種到現在也不過兩天的時間,秧苗已經茁壯成長,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開出稻花。

 隨行來的農業部專家徐教授折了一株秧苗放在手裡仔細觀看。

 徐教授是袁老的學生,對雜交稻很有研究。

 很奇怪的植株。

 秧苗的根部應不是很發達,但是在根部的下方長了一個巨大的白色腫塊,這些腫塊就是秧苗的能量倉,共生營養菌就在裡面,它不僅會給植物提供必要的元素,還會分泌大量促生長素,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加快生長。

 徐教授折斷了一隻葉子,聞了聞味道。

 純正的秧苗味道,這種秧苗的味道絕對是純正的水稻,並非轉基因或者國外的品種,甚至不是農業部這幾年推廣的超級雜交稻。

 自然的水稻能夠有收成嗎?每畝有幾十斤就不錯了!

 劉江峰解釋道:“藍星集團選種的原則就是越自然的越好,大家都知道近幾年來轉基因對華國人健康的侵害,大量適齡女性無法生育,怪病增多,孩子幾歲就開始性成熟等等。所以,我們不能使用國外的種子。”

 “徐教授現在手裡拿的秧苗,其實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野生水稻,而是和雜交水稻有一定基因交換的伴生稻。在自然界產量不高,但是味道和口感都是一流。”

 伴生稻,做水稻技術上很常見的名詞。

 它是自然水稻的一個品種,市場混雜在人工雜交稻中生長,是雜交稻最佳的天然基因庫,但是因為產量低,生長緩慢,多病,不被農戶們喜愛,不過它有一個有點,口感特別好!

 “這個的產量會高?”徐教授完全不相信。

 “兩周之後,我們會把最新鮮的大米寄到你的家裡。”劉江峰到時比較自信。

 徐教授完全相信自己的專業知識,兩周後這裡會長出水稻才是怪事了。他說道:“兩周後我親自來看。”

 趙市長從中作出擔保說道:“兩周後我再邀請各位專家前來。”

 一行人乘坐電梯又參觀了蔬菜、水果等種植區,畫面完全顛覆了大家對傳統植物種植的想象。

 最後藍星集團決定,將二十五棟樓中的其中一棟水果種植區,在一個月後免費向觀眾們開放,每天限量1萬人參觀。

 而農業部的專家們則等待著兩周後水稻的收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