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無敵武將升級系統》第317章:1級編制!
天祚帝對圍住他的金兵金將道:“要我投降也行,不過我有一個條件,你們誰將吳奉先這個奸賊當場殺死,我就立刻投降!”

 金兵大將完顏婁室看著可拎兮兮的吳奉先,猛的一刀看去,吳奉先當時就被一刀兩斷斬於馬下,耶律延禧下馬向北跪倒,痛哭失聲。愧對祖宗和契丹先人!

 完顏婁室驅馬來到天祚面前,翻身下馬,跪地作揖,稱:“奴婢不才,乃以甲胄冒犯天威。請陛下下馬受降吧!”天祚帝淒然一笑,二百年前由遼太祖打下的基業就這樣從馬鞍上滾了下來。1125年8月,天祚帝被解送金上京,降為海濱王,3年後病死。

 消息經過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才傳到南京,吳迪接到消息,久坐不語,他知道大遼國始終沒有逃過歷史的慣性,這次是真的滅亡了!“遼國是滅亡了,現在就要看我的了!”吳迪心道。

 大金國將遼國的皇帝抓了,大遼國說是滅國了,可卻也不盡然,整個遼東地區還有幽雲地區卻還在遼國控制之中,說白了就是還在吳迪的手中,接下來大金國就要集中精力對付吳迪了。

 說起吳迪這個人,確實讓金人頭疼,種種跡象表明,此人可以說就是大金國的天敵,他在與金兵的數次戰爭中從未有過敗績,每一次都是打的金兵丟盔棄甲,傷亡慘重!就連太祖皇帝完顏阿骨打也可以說是死在了他的手中,金兵對其是又恨又怕!

 況且此人神出鬼沒,從不按常理出牌,今天在南京,明天在東京,又跑在雲州擊敗了粘罕,本來金兵借著他西征的時候準備拿下南京城,誰知道他竟然竟然又跑了回來!

 從南京到西北的西夏,不下幾千裡,快馬也要跑十幾天的,吳迪竟然忽悠就到了南京,如果說是替身假人吧,但紅眉毛可以冒充,那冒煙的雷神大炮卻不是能夠冒充的!怎麽對付吳迪的確是讓大金國這些能征善戰的將領們束手無策。

 於是金國在春季攻勢結束之後,竟然停止了軍事行動,這讓憋了一股勁的吳迪迷惑不解,不過既然你們不進攻,我也好有時間做點正經事,這個正經事就是再次建軍。

 吳迪的烏古敵烈統軍司建制未滿,所有兵員全部被他帶去西征,但那是只是建制的一部分,他還可以再增加三萬名士兵的建制,現在遼國的皇帝沒了,也不會有人說什麽廢話,也沒人敢於對他說三道四的,吳迪索性大范圍招兵買馬。

 遼帝被抓時,吳乾會同吳庸再次找到吳迪,是否是最佳的時機,吳迪仍然搖頭,此時時機仍不成熟,他委派了吳乾一個任務,那就是打探皇后吳咪咪的下落,最好能夠盡快的將其接到南京來,因為楊祈中始終沒有給他回信,不知道阿咪的情況到底如何?

 招兵實際上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幽雲地區實屬於漢人聚集區,這裡的百姓自古也沒有當兵的習慣,而很多契丹人常年在這裡生活,已逐漸的漢化,原來的那種彪悍和勇猛都已漸漸地失去,所為負責招兵的官員實在是很為難。

 針對於此吳迪決定還是從原有的兵員著手,這批怨軍還是跟隨自己攻打過上京的老部下呢,只是缺乏訓練而已,而且軍隊的簡直有點混亂,這都需要從新安排,南院系兵馬本來就是秉承的漢製,但卻是仿照唐末後晉和後漢時的兵製,與當時大宋朝的兵製還是有些區別。

 吳迪本來想將整個大宋的兵製直接照搬過來,但當初楊祈中給自己講的時候,卻沒記住那麽多,現在回想一下,倒也算不錯,如果韓世忠在這裡就好了,自己還是缺乏人才啊!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他用飛鳶與在東京汴梁的薛炳昌聯系了一下,讓他給自己搞一些宋軍在兵製和操典訓練方面的資料,很快就得到了回復,你別說,薛炳昌這個牙行幫的頭子,能耐還是真大,像這樣的東西還真應該找他。

 宋人學習軍事,很多不去注重兵製和操典訓練,而更看重的是兵法,古來將領多是熟讀兵法的人,以至於操典和訓練個人有個人的一套東西,再加上這樣的將領都基本上帶著自己的家丁隨從,從而掌控兵權之後就形成了特殊的軍隊,如:嶽家軍、高家軍、狄家軍、呼家軍等。

 吳迪仔細研讀了一下宋軍的兵製和操典訓練,對比與楊震給他的東西,倒是對宋朝軍隊的作戰方式和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首先是軍隊的編制和組成,這裡面有些細分,吳迪需要把裡面分出來。

 宋朝武裝力量主要由禁軍、廂軍、鄉兵、蕃兵構成,此外,還有土軍和弓手。禁軍是中央軍。包括皇帝宿衛軍和征戰戊守部隊,分別隸屬三衙。其任務是衛皇宮、守京師、備征戰和屯戍邊郡、要地。

 軍隊的編制有馬軍和步軍兩個軍種,水軍和炮軍附屬於步軍。其編制為廂、軍、營指揮、都4級。廂轄10軍,軍轄5營,營轄5都。每都100人。也就是一營500人,一軍為2500人,一廂為25000人,采用的是五五製,這在遼軍南院系中是一樣的。

 而各級統兵官分別為:廂都指揮使;軍都指揮使、軍都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馬軍稱軍使、副部頭馬軍稱副兵馬使,遼軍中有百戶和千戶,基本上和指揮使與軍指揮使想當,這在北院系人馬都是如此編制。

 指揮營是禁軍基本的建制單位,調動、屯戍和作戰,常以此計算兵力。為防止武將叛亂,禁軍在兵力部署上,大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諸郡,京城與畿輔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內外相製。同時實行“更戍法”,畿輔與諸州禁軍定期更換駐地,以使兵不識將,將無專兵。

 可事實上這一點很難做到,由於軍隊的戰鬥力低下,很多武將都有自己的家丁護院,這些人多屬於自己的私軍,全部自己花錢養的戰鬥人員,多則幾千人,少則幾百人,這些人才是武將作戰的根本,像吳迪這樣用官帑養私軍的基本沒有,所以他才能有幾萬人的私軍。

 廂軍屬地方軍,名為常備軍,實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機構的雜役兵。受州府和某些中央機關統管,總隸於侍衛馬司、侍衛步車司。主要任務是築城、製作兵器、修路建橋、運糧墾荒以及官員的侍衛、迎送等.一般無訓練、作戰任務。有步軍和馬軍兩個兵種,編制分軍、指揮、都3級,統兵官與禁軍相同。

 鄉兵也稱民兵,是按戶籍丁壯比例抽選或募集土人組成的地方民眾武裝。平時不脫離生產,農閑集結訓練。擔負修城、運糧、捕盜或協同禁軍守邊等任務。各地鄉兵名目很多,編制亦不統一,或按指揮、都,或按甲、隊,或按都保、大保、保的序列編成。

 蕃兵是大宋西北部邊防軍,由陝西、河東與西夏接壤地區的羌人熟戶部族軍組成。諸部族首領被封軍職.率部族軍戍守邊境。其編制因族而異,或按部族、性、族,或按族、標、隊,至神宗時才統一采用指揮、都的編制。

 土軍和弓手屬地方治安部隊。由巡檢相縣尉統轄。土軍為神宗時所設,隸屬各地巡檢司;原為吏役,輪差民丁充當,後改為雇募民丁,隸屬於各地縣尉司。土軍和弓手人數不多,通常采用都一級編制。

 這些編制都是神宗時采用王安石新政的省兵法保留下來的,省兵法,即簡編並營,裁汰老弱、冗兵。將兵法,即改變更戊製造成的兵將分離, 使武將對所部有統禦川隨和指揮作戰之權。

 大宋朝軍事領導全由皇帝獨掌,但下面又軍權三分,“樞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諸軍,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樞密院為中央最高軍事機關,掌管軍政、軍令,制定戰略決策等事。三衙,即殿前都指揮使司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侍衛步軍司。率帥臣是禁軍出師征戰或戊時臨時委任的統軍大帥,官名為都部署後改名都總管、鈐轄、都監等,統領當地分屑三衙禁軍。

 大宋朝開國之初,趙匡胤為矯治前代將帥擁兵自重、割據分裂之弊,即進行軍製改革。采取兵權集中於皇帝,臣僚分攬軍政,中央萃集精兵,更番戍守邊城要地.抑製將權,以文治武,內外相製,守內虛外的政策,但之後繼任者奉之為基本國策,遵從不變,導致了冗兵坐食,戰力積弱,國勢日衰的現狀。

 吳迪自然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他綜合考察了遼軍南院系與宋軍的軍隊編制之後,開始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他在原有的怨軍體系中開始進行選拔,身強力壯,頭腦靈活的,還要選擇你是否身手敏捷,幾乎是十選一的結果,讓這些人頂入烏古敵烈統軍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