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無敵武將升級系統》第116章:聖旨到!
所以蕭興安寧願等待部族騎士聚合成軍,也不願意領著鄉兵南下勤王。

其實就奉聖州到涿鹿山的短短路程,就算部族軍馬到的遲,也不至於晚間才能抵達。

之所以這麽晚到,是因為蕭興安還存了另外一個心思,據遼主禦帳親軍的逃兵言講,這支宋軍驍勇異常,隻三千多人對陣五千禦前宮帳,竟然大獲全勝!遼主親軍只有幾百人逃出,這個戰績實在駭人聽聞。

要知道這可不是投機取巧的戰果,是硬碰硬打出來的!蕭興安心中衡量一下,就靠著現在自己征召來一兩千的部族騎士,對上那支隊伍只怕是送死的料,是故他也暗暗的拖延著時間,希望自己趕到的時候,宋軍已經遠遁而去。

天色昏暗之時,他終於忐忑不安的趕到涿鹿山,幸運的是宋軍果然已經離去。

既然宋軍已去,天色又黑了下來,蕭興安便在已被燒毀的營旁安扎了下來。

奉聖州軍馬扎營之時,又一支軍馬趕到了涿鹿山,這支正是四軍太師蕭乾率領的三千奚族騎軍!

蕭乾今日大早得了陽中戰報,心急火燎的帶領昨日才南下析津府的奚騎飛速趕往陽中。

大軍人不離鞍、馬不停蹄過了六安山行至燕趙古長城時,正好撞見了敗退下來的亥興言。

亥興言和蕭乾雖然都不同是姓蕭,也並不是一路。亥興言是契丹亥氏大族,蕭乾則是奚人,本名奚回離保,一名翰,奚王忒鄰之後。

這蕭乾不過是遼主賜姓為蕭以後,改稱蕭乾。

蕭乾身為奚六部大王,兼總知東路兵馬事,與亥興言這北樞密使雖是舊識,卻沒什麽過往。

概因蕭乾自身膽氣過人、趫捷而勇,這官職都是自己一路拚上來的。而亥興言此人,雖也有些勇武,卻是靠奉承遼主、巧言令色從而得來的高官顯爵。

是以蕭乾向來瞧不起亥興言與蕭修賢之輩,自然和他們不會有過多的往來。

亥興言帶著數百人親眼見到遼主耶律延禧被擒,匆匆忙遁走要去燕京城求援。

不曾想慌忙之中出錯,被義勇軍稍稍追趕,一頭闖進了西梁山。等到出了山再南下尋到大路,這已是浪費了幾個時辰,這才陰差陽錯的在長城邊上撞見了蕭乾。

兩人相遇之時已是下午,蕭乾得亥興言哭訴,獲知遼主及一應大臣被宋軍俘獲,直若雲裡霧裡一般。

他如何也無法想像,這五千禦帳親軍,怎會被羸弱的宋人硬生生擊敗,竟然連陛下都折在裡面去了。難道五千人馬不是宮帳軍而是百姓?怎麽會擋不住三千宋軍,陛下連逃都逃不出?

亥興言也無顏應對蕭乾質問,只能閉口不言,不斷催促蕭乾北上涿鹿山。待蕭乾大軍開拔之後,他自己卻並不隨行,而是領著數百殘兵先行退回析津府征調大軍。

蕭乾一路北上,心急如焚,也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不管怎樣他都無法徹底相信亥興言的話。一路上都在思

小說網友請提示:長時間請注意眼睛的休息。網推薦:

索,是不是亥興言心生異心,或是女直人南下了?

直至他再次遇見蕭修賢,

這才算是完完全全的信了此事。蕭修賢和他碰面也是猝不及防,剛剛帶了幾個自己親信離開宋軍南下,還走得不到幾十裡,就遇見了蕭乾的大軍。蕭修賢見蕭乾所帶均是奚族精銳騎軍,心裡反是有些著急。現在宋軍人少且久戰疲師,怕未必是蕭乾的敵手。

這個時候他正是用到宋軍之時,怎麽能讓這蕭乾壞了自己的大計?

蕭修賢手持遼主耶律延禧的聖旨,下命蕭乾一路緩行,隻可遠遠吊住宋軍,切不可無端惹起是非,以防宋人無路可走之下,行不義之事傷害天子。

這聖旨一下,蕭乾滿心不願,但也只有唯唯聽命。蕭修賢想想還是有些不放心,生怕蕭乾陽奉陰違,留下一個親信在軍中看著,這才繼續南下。

在蕭修賢親信嚴格監督下,這剩下的幾十裡路程,奚軍足足走了有三個時辰才算趕到。趕到之時,營地已經化為一片灰燼,只有另一支前來救駕的隊伍在邊上宿營。

南京析津府,是遼朝最繁華的城市。

燕京城的夜晚不像大宋汴京城,到了依然也是笙歌不斷,歡聲笑語,晚上亥時之後,大街上已經宵禁,看不到一個行人,唯有偶爾路過的巡城士兵“啪嗒啪嗒”的腳步聲響和準點報時的清脆梆子聲。

今天夜裡的析津府卻連續迎來了兩批不速之客叩門而入,惹起無數深宅大院的騷亂。

三更時分,本該是春夢正酣,可是皇城大殿中,身在燕京的遼國眾臣悉數到場,個個臨危襟坐,面容嚴肅。

亥興言已經回來了,連夜入了燕京城,帶回了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遼主為宋軍所擄!

大殿之內人頭攢動,最上首坐的遼主文妃蕭瑟瑟、元妃蕭貴哥,身在燕京的諸王,晉王、秦王、梁王、許王也在座旁聽。

自秦晉國王以下文武依次排開,大殿之上紛紛亂亂,眾人各抒己見,每每議論不同爭吵成了一團。

殿中上百的大臣分作幾派吵吵嚷嚷,爭執不休,已經過了一兩個時辰了,還不能達成一致。

漢臣以南府宰相讓文石為首一派,則是稱遼主已經被俘,能否生還不得而知,現在首要的是另立新帝,以便號令全國,不讓女直人和南朝有可趁之機。

讓文石的建議得大部遼臣的同意,可是在立誰為新主之事上,這些大臣又分作三派,晉王派最多,秦王派其次,還有幾個大臣堅決要立梁王的,原因就是遼主耶律延禧曾說過要立梁王為太子。

而亥興言為首的遼主親近大臣,則合前面幾排都不同,要立刻發兵營救遼主,不該在此罔議廢立之事。

朝中眾臣之首,秦晉國王耶律和澤則一言不發,隨他們去爭吵不休,自己靠在椅背似乎睡著了,隻做壁上觀。

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也是站在一旁不置一言,他乃是遼國宗室,自是不希望這個時候還要因為

-啃-——-書--網-小--說--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小說網友請提示:長時間請注意眼睛的休息。網推薦:

--啃--書-小--說--網---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廢立之事再起內亂,這四派人馬爭得面紅耳赤,各說各的道理。

不過讓文石一派卻是漸漸佔了上風,晉王年長聰慧甚是得朝野人心,他這派勢力也是慢慢擴大,其余各派已經漸漸沒了聲息。

看著朝中大臣慢慢都靠向晉王一派,其他本是觀望著的也開始轉變風向,支持晉王登上皇位,搶這從龍之功。

正在這關鍵之時,有宮使來報:樞密使蕭修賢大人回來了!

聞得蕭修賢回到燕京,大殿中刹那間鴉雀無聲,所有人都不禁轉身看著亥興言,不是說蕭修賢也被宋軍俘虜了嗎?怎麽他能回來,難道事情並非是亥興言所說那般?元妃蕭貴哥更是激動,蕭修賢是他的親哥哥!

亥興言也是茫然,他親眼所見遼主和眾位大臣都被宋軍俘獲,怎麽蕭修賢能回得來?

在一片安靜之中,蕭修賢大步走進弘政殿。見到遼主后宮親王以及眾位大臣都在,蕭修賢彎腰環禮,然後直起身大聲宣道:“聖旨!”

殿中之人一陣驚慌紛紛跪倒接旨。

蕭修賢掃視一周,大聲宣讀遼主旨意,這聖旨中耶律延禧言明,由蘭陵郡王蕭修賢暫管本朝軍事,秦晉國王轄南府眾臣署理民事,二人各自節製朝中文武大臣。

蕭修賢讀完聖旨,四顧而視盯著眾朝臣陰測測說道:“此乃陛下聖旨,本王啟程之時,陛下有口諭,若有不從者均為叛逆,人人得而誅之!”

此言一出,弘政殿上死寂一片,眾臣面面相覷,這等殺意盎然的話語背後, 想必是陛下已經猜到會有人會妄自輕言廢立新君之事。

誰又能知道,這話只是蕭修賢杜撰出來的。

早在蕭修賢進宮之前,他就事先尋到自己的宮中的心腹,以探聽朝中之事,在得知已有過半朝臣都支持要立晉王為帝之後,蕭修賢當即匆匆闖進宮來,拿出耶律延禧的聖旨,阻止此事。

為刹住這廢立之言,特意杜撰出遼帝話語,以便自己總攬大權以行後事。

秦晉國王耶律和澤率先拜倒,口稱遵旨,然後耶律大石等中立一派也是跪下接旨,願聽蘭陵郡王的調遣。

亥興言本就不肯立什麽新帝,一門心思想救回遼主,雖然他和蕭修賢有些齷齬,可也是同事,事關家族利益,就算再大的心結也要先放到一旁去。

現在他也是放下心中的憤懣,跪倒聽令。

朝中大臣見這些手握實權的親王宗室都已經接旨,知道大勢已去,讓文石心中苦歎,蕭修賢一回,除非立秦王為帝還有商酌,否則唯有聽命一途了。

蕭修賢忽然攜遼主聖旨回來,立時扭轉朝中的局勢。

他臉上面上雖不改色,心中卻大呼驚險,要不是方才當機立斷和吳迪合作,只怕晚到一步,明日晉王就要登基,大事休矣!

?一聲令下,千軍萬馬如潮水一般衝進了遼軍大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