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定漢》第17章 東海主簿
  春日融融,春季的氣候由寒冷完美過渡到溫暖,不僅路邊的野花含苞待放,老百姓也興致滿滿的下地耕種,播下新的一年的希望。

  其實老百姓就是這樣,雖然大多數人辛苦一年所得,都不會屬於自己,但是隻要能過得下去,他們依舊滿懷希望。

  劉平騎著馬慢慢悠悠的走在路上,望著田地裡辛勤勞作的百姓,不由感慨道:“其實百姓要的不多,平平安安的過日子,他們就很滿足了,百姓安寧,天下也就安寧。”

  杜晦聽了劉平的話,縱馬上前,說道:“公子說的沒錯,但是百姓安於現狀的表現在一些人眼裡卻成了懦弱,百姓越安於現狀,他們就越加變本加厲的壓榨百姓,徐州尚好,其余地方,百姓幾乎是貧無立足之地。”

  劉平聞言,默然無語,整個大漢都是如此,豪強兼並土地,百姓無地可種,為了生存,隻能為豪強驅使,一年所得也就是個溫飽,遇上災年,不死則反,現在的東漢王朝就是如此,百姓已經壓抑到了極點,只需要一根導火索,就會燃爆天下。歷朝歷代的開國君主都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時間推移,王朝的後世子孫卻越發視百姓為草芥,從而引發王朝的覆滅。

  氣氛有些壓抑,一行人都不說話了,默默的朝郯縣進發,今天是劉平正式到太守府報到的日子。

  郯縣郡守府

  張太守眼眸半開半合,手指不停的敲擊著桌案,張萬恭恭敬敬的跪坐在下首,時不時眼睛往上瞄,看見張太守還是一副老樣子,急忙低下頭。

  半晌,張太守睜開眼睛,瞄了瞄張萬,說道:“今天就是那劉子英赴任之日,伯千(張萬字伯千)你與他也相處過,你以為此人如何啊?”

  張萬看了看張太守,張太守面無表情,看不出任何心思,思索一番,隻好用中庸之言,說道:“叔父,侄兒和他也是一面之緣,不過此人在州郡之中頗有才名。”

  張太守看了張萬一眼,冷笑一聲,說道:“你也學會打馬虎眼了。”

  張萬一聽,急忙撲倒在地,說道:“侄兒不敢。”

  張太守沒有理張萬,倒是有些自言自語的說道:“劉平才德具備,劉虞對他很是看重,看起來是一時才俊出仕為官,實則是東海本土士族的代表才俊,在他背後的有著劉虞,東海的皇室宗親,本土士族,哎!”

  張萬看了看張太守,小心翼翼的說道:“叔父,這劉虞不過是個被罷了官的刺史,叔父為何對他如此重視?”

  張太守搖搖頭,說道:“確實,劉虞不過罷官刺史,但是卻是東海士族名望,實實在在的皇室宗親,我雖是一郡之守,但是沒有士族的支持,我不過是個擺設,這天下除了皇室,就是士族,所以劉虞不可得罪,再說了,劉虞為何罷官,天下皆知,黨禁雖然在一時壓迫了士族,但是我看不過多時,士族必將複起,劉虞複官又有何難。”

  張萬見張太守有些落寞,討好的說道:“叔父,你是一郡太守,也是士族啊!與那劉虞也是一般人物。”

  張太守還是搖搖頭,說道:“我張言不過是寒門之人,能升至郡守已是大幸,士族,萬萬稱不上啊!”

  張言話裡不無酸意,或者說是羨慕,在漢朝乃至兩晉南北朝時期,寒門士子,若無際遇,成就難以和豪門士族相提並論。張言在東海郡向來都是中庸之名,即沒什麽大錯,也沒有什麽大功,但是今日來看,此人也是頗具才能,隻是時勢如此,

人也隻能順應時勢。  張言感慨一番,對張萬說道:“子千,你去府門外守著,劉平來了,你就帶他進來。”

  張萬領命離開。

  其實劉平和張萬差不多,隻不過有一個宗親身份,加上有個不錯的族中長輩看顧,不然劉平也就和張萬際遇差不多,雖然他一個當過郡守的父親,但是虎落平陽被犬欺,老虎尚且如此,更何況虎子。縱觀三國諸多梟雄,哪一個不是家世深厚,劉備也是扯起了漢室宗親的名號,才招募了些人才,前期還是顛沛流離,寄人籬下。

  劉平等人進了城,直奔郡守府,正想通報,張萬已經出門相迎。

  張萬得了張言的命令,一直在府門守著,看見劉平過來,便出來迎接。劉平有些受寵若驚,和張萬攜手入府。

  張言看見劉平進來,面容和之前完全不同,笑道:“子英來了,快快快,上前來坐。”

  張言如此熱情,劉平可不敢造次,他和張言又不熟,官場的笑面虎多的是,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是陷阱,劉平急忙雙手合抱,見禮說道:“多謝太守!”

  諸人坐下,張言說道:“子英今日到任,理應和日後的同僚見一見,增進增進感情,來人給我把郡丞,和諸位曹史請來。”

  太守府即使張言的府邸,也是一郡官員的辦公地點,不一會,郡丞和曹史都到了。

  郡丞和曹史按照位置坐下,張言便介紹到:“子英,來,這位是我東海郡徐德徐郡丞。”

  劉平急忙見禮,徐德是東海郡二把手,不僅官位在劉平之上,也是東海徐氏的代言人。

  而接下來的功曹張萬,五官曹徐才,督郵許偉,戶曹王道等人,和劉平都是平級,諸人互相見禮。

  各曹掾坐了一會,各有公事,都告辭離去,隻留下張言,徐德,張萬,和劉平相談。

  張言笑道:“子英才華橫溢,但是初來郡府,對於主簿事務想必並不清楚,張功曹在府中日久,熟悉府中大小事務。伯千啊,這幾日你可領子英多多熟悉主簿之事。”

  張萬正想領命,這邊徐德說道:“太守三思,張功曹事務繁忙,若是領著劉主簿熟悉事務,豈不耽誤事情,不如由徐五官領著劉主簿熟悉事務如何?”

  徐德此言一出,張言臉色一斂,兩人對視,火光四射。劉平一看,不好,太守和郡丞不和,這可不好。

  這邊張言卻突然說道:“子英以為如何?”

  劉平暗罵一聲,甩鍋甩到我身上了,不過劉平不怕得罪兩人,反正劉平志不在此,拱手說道:“太守,郡丞,張功曹,徐五官,事務皆為繁忙,子英不才,不敢煩勞,家叔劉尚曾為家父輔助,對主簿之事頗為了解,子英有事可問家叔即可。”

  劉平兩不依靠,張言,徐德臉色都不好看,但是劉平身後有劉虞,不好發作,但是張言畢竟老江湖,說道:“子英如此也好,我聽說子英手下頗多勇士,我東海郡兵曹,賊曹,尉曹尚缺,不如子英推薦一番如何?”

  劉平不明所以,但是能夠有人在府中協助也是好事,不過劉平看見徐德臉色變得更差,劉平也不在意,欣然應下,兵曹由劉願任,賊曹由蔣欽任,杜晦則任了尉曹。

  幾人各懷心事,談了一會,各自離去,劉平明日上任,先去了劉虞府邸,劉虞居郯縣日久,想必對東海之事頗為了解。

  這邊徐德出了府,臉色差得下人,徐才旁邊轉出,說道:“家主,為何臉色如此難看?”

  徐德看了徐才一眼,把堂上之事說了,徐才皺起眉頭說道:“家主,我們和張言爭取這些位置日久,沒想到卻給了劉平,家主為何不阻止呢?”

  徐德搖搖頭說道:“劉平年輕,不過一後生,但是他背後有著劉虞,也不好阻止,不過劉虞志不在東海,日後升官,劉平想必也會和其離開,此時不好得罪劉虞,算了,劉平和張言也不親近,隻是兩方相爭,如今卻是三方博弈了。 ”

  這邊劉平到了劉虞府上,把剛才的事情說了,劉虞不由哈哈大笑,劉平不明所以,問道:“叔父,為何如此發笑?”

  劉虞笑道:“子英此前不曾了解,這東海郡雖然有太守,卻是兩方相爭,像郡中各曹掾也是由兩家瓜分,功曹,戶曹,田曹,水曹等曹掾是張言手下,五官曹,督郵,倉曹等曹掾則是徐德手下,兩方勢力相當,所以東海郡相對安靜,但是兵曹,賊曹,這些掌管了士卒的位置,雙方一直爭執不下,沒想到竟便宜了子英,哈哈!”

  劉平恍然大悟,不過也不是很在意,他本就無心爭奪東海權勢,當然既然到了自己手裡,劉平也不會相讓,要是有人想來試試,劉平讓他看看二十一世紀的警察的厲害,玩手段,劉平可不怵,二十一世紀的毒販可不比這些個表裡不一的官場中人難對付,但是官場玩的是陰的,但是有杜晦這個油條在,劉平也不怕。

  劉虞看劉平不說話,以為他有些擔心,畢竟初入官場,任何人都會有些怯場,笑道:“子英不用擔心,他們不會把戰火燒到你這裡的,他們以為你是我東海宗親的代表,再沒有那方取得優勢之前,他們只會拉攏你。”

  劉平感謝劉虞的關心,天色尚早,劉平還要去買房子住,也就告辭離開了。

  也許劉平自己沒注意,雖然他還是一心想要避開亂世,不想卷入紛爭,但是他卻正在一步步的走進去,他的內心從來就是不甘人下,要想這樣,隻能在萬人之巔,機遇,人才,皆備,劉平就像如今的東漢王朝,只需一個導火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