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工業霸主德意志》第三百三十章 陸海不合
希臘的事情剛剛結束,德國外交部長米勒趁熱打鐵,在駐美大使的帶領下,頻頻會見美國國務卿,並在各國的努力下,德、美兩國外交使節共同會見了暹羅國駐美國代表,鄭重提出由暹羅國政府出面,逮捕行凶打傷德國大使的凶手,而且必須引渡到德國受審。

這個條件讓暹羅國代表感到壓力極大,既無力抓捕“逃犯”,也無法將行凶動武的元凶引渡回國,除邀請美國出面斡旋外,別無他法。畢竟小小的暹羅國與德意志聯邦毫無可比性,也絕不可能實現米勒的要求。

德國幾乎成為了歐洲大陸的好戰國,德、意戰爭的硝煙剛剛散盡,德國與希臘戰爭也如願結束,德意志聯邦不斷在國際上創造著不敗的神話。

再往前數幾年,德國帝國悍然在東西兩線發起曠日持久的戰爭,東打沙俄讓其政權土崩瓦解,西打法國並攻入首都巴黎,而且一舉俘獲其大部份政府要員,迫使強大的法國遞交了投降書,這一系列戰役無不彰顯德國的強盛軍事實力。

外交風波讓暹羅國面臨尷尬,駐美大使非常清楚,這是德國有意利用強勢敲打暹羅,如果這件外交風波處理不善,德國有可能以此為借口,悍然出兵。

希、意兩國的問題用戰爭的方式解決了,下一個目標則很有可能選在東南亞,而暹羅與德國在能源問題上早已結怨,米勒的話語雖然平淡,卻也咄咄逼人。

事發突然,暹羅國駐美大使發現米勒來者不善,立即向美國政府尋求幫助。然而,美國是無利不起早的人,在絕對的利益面前,美國人或許能夠出面勉強調解,但此次似乎也感覺力不從心,對於暹羅的做法,美國政府其實也不認可,悄悄采取了回避的態度,除假意勸解外,根本不太願意幫助這些非親非故的東南亞人。

礙於在東南亞擁有既得利益的美國仍舊還是勉強召開了“第二次華盛頓和談四邊會議”,因為看不到實際意義,米勒斷然拒絕了美國外交官的邀請,無奈,這次四邊會議被迫流產。

暹羅算得上是美國的利益圈中重要的一環,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有的能源誘惑,德國和英國一直就想在暹羅國插手,法國也不例外。

多年以來,美英兩國在暹羅的殖民地緊密相連,而且還有相當一部份利益重疊,矛盾逐年深,但因為其他利益糾纏不清,雙方才沒有徹底撕破臉皮。

暹羅國雖小,卻是東南亞礦藏資源非常豐富的地區之一,最新探出的大量錫礦,讓各國羨慕不已,而英美兩國之間因為利益的重疊,再次出現了裂繚。

和談舉行容易,但要讓英國放棄即得利益則不太可能,除德國斷然拒絕參加外,英國也同時宣布不想參與這次會議。

外交風波實際上並沒有那麽嚴重,然而,一場精心準備過的好戲卻不得不繼續上演,被送往新加坡養傷的埃爾哈特·米爾希在英國記者采訪時憤怒地揭露了暹羅政府的無能和黑暗,但絲毫沒有提及真正的始作俑者,似乎從頭到尾與日本沒有半點瓜葛。

亞非拉國家有心想要揭穿這件事實的真象,但都莫名其妙的閉上了自己的嘴,細心的美國人同時發現德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明白肇事者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說白了,這完全是埃裡克·艾德裡安總統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而有意針對暹羅的行為。

不久,德、英、法、日四國聯手,繞開美國進行了多輪磋商,似乎準備共同在東南亞強行彰顯本國的存在。此時,美國在東亞的力量顯得非常單薄,已經無法阻止這些國家勢力在東亞的進一步擴大,

萬般無奈,為了還能繼續分得一杯羹,隻得溪隨河走,共同參與進來。漢莎宮內,埃裡克正在一幅超大的地圖上看來看去,他的目光死死地盯在東南亞這塊土地上。剛剛經歷過了烏龍事件的德國首都柏林,幸運地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一切仍舊如同往常,可喜的是,希臘戰爭雖然打了幾個月,卻並沒有給德國民眾帶來多大的傷痛,反而因為戰爭的福利讓這國家的經濟得到了補充。

德意志帝國時期,雖然統治階級也想不斷對外開疆拓土,但因為整體實力不夠,每每讓英、美等國搶得了先機,隨著埃裡克的執政,這種擴張意識似乎得到了更加明顯的臌脹。

雖然托特事件只是一場虛驚,但埃裡克變得更加謹慎,似乎對誰都有了戒備之心,以前那些敢乾與總統推心置腹的人現在消失得無蹤無影,而且那些曾經公開反對過聯邦總統的人也把自己隱藏得越來越深,這讓埃裡克時刻如同芒刺在背。

對此,亞爾馬這位老友也無可奈何,因為德國只能有一位總統,雖然高高在上,但高處不勝寒,埃裡克注定只是孤家寡人。

埃裡克的猜測不一定是正確的,越是想抓緊政治和軍事這根稻草,就越是感覺自己的統治何等的虛弱,雖然外表光鮮亮麗,實際上每天如坐針氈。

德國大使被日籍人員無故毆打,這種事情其實僅僅只是外交糾紛,根本上升不到勞師遠征的程度,然而,利益的驅使隨時可以點燃德國人好戰的炮火。對於擴張,德國似乎對此樂此不疲。現在,希臘雅典郊區的駐軍竟然足足是一個集團軍,國際社會都在猜測這支集團軍為何離地中海如此之近,極有可能就是為了遠征暹羅做好準備。

實際上,在埃裡克的設計中並沒有考慮最終以戰爭方式解決問題,德國和暹羅也根本不需要戰爭,因為德國想要的只有貿易,只有能源,而對於事態的發展,埃裡克清醒地認識到不能失控。

坐在會議大廳的大部份官員和將領們討論的根本不是如何解決德國和暹羅的外交問題,而是對出征的時間和人數展開了爭議。

“諸位, 大家的討論有些離題了,對暹宣戰顯然不行!首先,我們不能從歐洲走到東南亞,也不可能用汽車一個營一個營地往那裡運兵,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一支強大的海上力量。”希佩爾坐在埃裡克的身邊,嘴唇的上的胡子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

“打完意大利,接著打希臘,現在又馬上進攻東南亞,這會被其他國家視為國際麻煩製造者,況且現在已經有人說德國是戰爭專業戶,對我們的外交環境是極為不利的!”內閣的人七嘴八舌。

埃裡克知道希佩爾對陸軍一直不滿,而陸軍這次明顯又想借用英法意美四國的軍艦遠征暹羅,作為海軍司令,希佩爾無法為國建功,更是覺得臉上無光。

“希佩爾將軍為什麽這麽膽小怕事,難道德國人的顏面丟了,也就讓他丟了嗎!”龍德施泰特最不想錯過這次建功立業的機會,如果可以的話,他還想讓德國陸軍布局全世界。

“現在遠征東南亞簡直就是勞民傷財,我是堅決不讚成的。”希佩爾說。

“等我們的海軍艦船下水,黃花菜都涼了,東南亞一直不太聽話,已經到了非教訓教訓不可的地步,對於辱使之事,我們忍無可忍!”龍德施泰特和希佩爾一直不對頭,說話也是絲毫不留情面。

德國的軍費讓海軍佔據了很大的比例,這讓龍德施泰特很是不爽,而這次希佩爾想要阻撓德國對暹羅的進攻,又一次觸動了他的底線。

然而,空軍這邊,因為埃裡克和麥克斯正在暗中調查托特,這次會議空軍沒有派代表參加。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