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工業霸主德意志》第四百五十六章 華沙爭奪戰(12)
5月5日,達得諾夫的西南方面軍一部兩個師跟在坦克第12師、15師的後面從拉濟明的正面率先向德軍陣地發起進攻。

伊萬諾夫的遠東第14集團軍大部在華沙西南方向駐守,此次大決戰只有兩個機步師共計2萬5千余人參加。第220師從涅波倫特的納雷夫河出發,向拉濟明側翼進攻,目的是威廉·勒布的指揮部。221師從沃沃明小鎮向部署在恰爾納地區的德軍前沿陣地發起衝擊。

圖哈切夫期基的西方面軍一直駐防華沙西北方向,但這次仍然擔任大決戰的主攻任務,第28軍4個師分別部署在涅波倫特和沃沃明、以及拉濟明的正面。

is-4系列坦克作為蘇軍在華沙的主力軍,圖哈切夫斯基主要利它對德軍四型坦克進行重點打擊。is-4坦克,這種is-2坦克的改進型一直被蘇軍看好,因此,這場決定德、蘇勝敗的拉濟明決戰,is-4坦克將面臨一次嚴峻的考驗。

與此同時,尼科諾維奇的西北方面軍騎兵共三個軍,除第三軍從正面進攻外,第一軍沿納雷夫河向東北方向悄悄出發,襲擊德軍後勤輜重部隊。第二軍在全軍發起進攻的同時向東攻擊前進打通華沙直達烏克蘭的部份通道,迎接蘇聯在這一地區提供的物質援助。

蘇軍的動態一直在德軍的眼皮子底下進行,兩軍現在除了實力的比拚外,那就是戰鬥毅志的大比拚。

霍夫曼早在5月3日即飛臨羅茲空軍駐地,又乘坐航空一大隊的偵察機繞道前往拉濟明前線,並迅速與威廉·勒布、隆美爾等高級將領共同製訂大決戰的軍事計劃。

為了在戰場上超過蘇聯的122毫米火炮的威力,德國在戰前就開發了另一種輪式128毫米k44重炮。按照國防部的測算,該炮性能不僅超過蘇聯的122毫米坦克火炮,而且也超過捷克斯洛伐克skoda工廠研製的128毫米k43重炮。

霍夫曼將這個重炮師部署在拉濟明西機部一片水網地帶,並配備有第11集團軍一個強大的輕武器營進行重點防禦,尤其是加強了針對蘇軍騎兵的阻攔和打擊。

在坦克方面,因為e-25只在計劃中,霍夫曼仍然堅持使用了經歷過多次戰爭考驗的三號和四號。各部隊在使用中根據分工不同,三號在進攻中主要是掩護步兵前進,兼顧對敵前沿陣地的打擊,而四號則是針對蘇軍的is-4坦克,同時也是德軍製勝的關鍵。

5月5日凌晨4點30分,圖哈切夫斯基、伊萬諾夫、達得諾夫、尼科諾維奇等蘇軍高級將領和指揮部參謀長等人先後在“備忘錄”上簽字,並向前線各部隊發出了總決戰的命令。

刹那間,近百門蘇軍牽引式m30-122毫米榴彈炮分別在涅波倫特、拉濟明正前方以及沃沃明同時噴射出紅黃色的火焰。一排排帶著刺耳哨音的炮彈飛向德軍陣地。

幾乎同一時刻,德軍輪式128毫米k44重炮也不斷發出怒吼。兩軍陣地頓時火光閃閃、震天動地。炮彈將陣地上的樹木連根拔起、攔腰斬斷,也將所有建築物炸得滿天飛舞。

從涅波倫特至沃沃明幾十公裡的土地上,呼嘯的炮彈和震耳欲聾的爆炸響讓這一地區的鳥類也同樣驚惶失措,並追趕著烈火的光亮一群群赴湯蹈火。

雙方的炮擊持續了三十多分鍾,接下來,蘇軍八十多輛is-4主力坦克率先發起了衝鋒。在炮火中,is-4主力坦克飛速前進,跟在後面的西方面軍步兵端著ppd衝鋒槍、沿著高低不平的原野、源源不斷地衝向德軍陣地。

就在此時,西北方面軍騎兵也開始從三個方向開始行動。第一軍沿著納雷夫河向東北方向悄悄出發,搶奪德軍後勤輜重,第二軍則衝破沃沃明德軍的阻攔向東而去。

德軍在進攻上反應相對遲緩,但對於蘇軍的進攻似乎一直盡在掌控之中。威廉·勒布與隆美爾分工合作,一人隨時掌握戰場動態,一人負責臨時調兵遣將,指揮部裡忙忙碌碌的情景,讓人感到窒息。

步兵師和裝甲師150mm加農炮重型火炮營此時就在大本營的右翼,隆美爾將軍將主要依靠它打擊蘇軍is-4型坦克和摧毀蘇軍明碉暗堡。此時,它們正靜悄悄地等待著隆美爾重要的指令。

此時,輪式128毫米k44重炮不停地在蘇軍陣地上轟鳴,而在蘇軍前進的道路上也同時遭到了德軍sk·18加農炮的密集打擊。

雖然sk·18加農炮過於沉重、且口徑和威力較小而並不受德軍歡迎,但對於打擊蘇軍步兵集團衝鋒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更為奇特的是,除炮彈外,德軍隨時可以在戰場上遺棄這樣的火炮,並使其成為蘇軍坦克前進路上的障礙。

正如德軍的想象的那樣,此時的蘇軍進攻部隊果然被德軍高明的布局所迷惑。當他們試圖繞開或正在繳獲這些並不優異的炮群時,德軍迅速利用早已調整好諸元的128毫米k44重炮對這一地區進行密集的火力覆蓋。

蘇軍步兵暴露在寬闊的原野上,刹那間成為了德軍重炮的靶子。

可是,在蘇軍坦克前進的路上,這裡是繞不開的地方,只有移開這些又笨又重的劣質武器,蘇軍才有可能對德軍陣地長驅直入。

然而,就在這時,隱蔽在德軍大本營右側的步兵師和裝甲師150mm加農炮重型火炮營同時萬炮齊發,迅速將這一地區變成了一片焦土。

蘇軍坦克雖然速度極快,但所有進攻部隊同時被堵塞在一起,活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處於進退兩難之中,只有被動挨打的份。一時間,蘇軍坦克裝甲車就象被德軍放在鐵鍋裡翻炒的甲殼蟲,被炸得七零八落、前仰後翻。

恰好此時,第三騎兵軍迅速趕到了這裡,整個進攻部隊頓時進不能進,退不能退,人喊馬嘶,潰不成軍。

就在拉濟明正面戰場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蘇軍西北方面軍第一騎兵軍正在一路急行軍,並計劃在天亮之前趕到德軍後方,對糧草輜重進行突然打擊。

當天,正在莫克雷軍事倉庫駐防的是第11集團軍維特率領的一個加強團和波蘭獨立軍的兩個團。為了保證後勤供應,隆美爾頂住高層一切壓力,硬是將一支生力軍和一個地方武裝部署在這裡。

莫克雷軍事倉庫臨時安置在附近的一個公園內,四周因地製宜地利用了寬闊的排水溝和低矮的圍牆,三個團的部隊駐防這裡,別說一個蘇軍騎兵軍,就是先進的is-4坦克部隊也未必能攻得進去。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