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工業霸主德意志》第四百二十四章 反蘇包圍網
  自“格勒納事件”後,漢莎宮出現了一種奇怪的會議現象,內部戲稱為十六人會議。

  所謂的十六人會議,實際上是由總統、副總統、內閣總理、幕僚長、內政部長、國防部長、總參謀長、總辦主任、財政部長、司法部長、陸軍司令、空軍司令、海軍司令、聯情局長、聯調局長、軍情局長組成。其目的就是為了減少雜音,提高會議表決效益。

  這樣一來,內閣的其他部門就成了擺設,國內大權幾乎全部把握在這十六個人的手中。原本無關輕重的總統辦公室主任也因為主抓宣傳和媒體以及漢莎宮的日常工作而地位愈加重要,隱隱有一種與部長平起平坐的感覺。

  若非德國沒有先例,以安娜塔的聲望,競選聯邦黨秘書長恐怕都毫無懸念,對於這一點,大家甚至從來都不懷疑。

  翻開安娜塔的個人履歷,許多人都自愧匆如。第一批聯邦黨黨員;聯邦建國資深元老;國家最高行政機構成員;黨內聲望和人際關系可圈可點,更是總統最值得信賴的助手。

  十六人會議中,安娜塔的排名非常靠前,足見其在聯邦政府中有著舉足輕重作用。

  憑安娜塔的個人能力,當個內政部長肯定是沒有問題的。當然了,現在的內政部長權傾一時,幾乎近似於國家總理。因為埃裡克重組內閣後,將所有的子機構都放在了內政部下面,而真正抓著實權的司法、財政、治安、兵權現在都在海因裡希·布呂寧一個人的手裡。

  十六人會議基本上能夠決定聯邦德國的走向與未來,其實,埃裡克並非不想搞獨裁,他當然很想獨斷專行,可是,這樣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想罷了。排除異己非常簡單,但要找到一個體已人頂替工作卻實在不那麽容易。不然,隨便換個人上去,能不能勝任是一回事,要是把事情越弄越糟,那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牛賴特從南京發回來的消息無疑讓所有人都不高興,十六人剛聚到一起就炸開了鍋。埃裡克明顯能感覺到路德和希佩爾投來了埋怨的目光,畢竟當初一力促成此事的人就是他們眼前的總統先生。

  漢斯·路德之所以“罵街”,其實也是做給同僚們看,因為他和麥克斯曾經也是總統決策時的支持者,只是沒想到事情會弄到下不來台的地步。

  “真是丟人丟大了。”漢斯·路德萬萬沒想到積貧積弱的華夏也在德國人面前拿腔作調。

  總參謀長霍夫曼一臉不悅,當其他人陸陸續續走進一號會議廳的時候,他便悄悄地坐在離埃裡克不遠的角落裡。

  “這個常凱申在華夏就不討人喜歡,聽說是個無能的獨裁者。放著日本人不打,卻專門打內戰,這樣的人,我們還是離他遠一點的好。”聯情局長第一個打破沉寂。

  “我同意拉姆斯登局長的看法,華夏要是團結一心去打日本人,我們支助也就支助了,至少能幫我們保住華夏現有的礦區和工廠,可他把錢用於打內戰,那可不行。”亞爾馬說。

  “諸位都只看到了眼前,根本不知道英明的總統先生是在醞釀一個更大的戰略。”澤克特插話說。

  “部長閣下能否將總統先生的真實意圖公之於眾呢?”大家都十分好奇,七嘴八舌地起哄。

  澤克特回頭看著埃裡克,得到默許後,才說出了外交部長牛賴特出訪華夏的真正目的。

  “原來是這樣?依本人看,常凱申無非就是兩個目的,他缺錢,也缺武器,希望得到德國財政上的支助,但更希望德國暫時不要與蘇聯鬧僵,而使蘇聯的遠東14集團軍重新回到黑龍江邊,以牽製狂妄日本人。”總參謀長霍夫曼直截了當地說。

  “有點兒意思,這個貪婪的家夥味口還真不小啊,要我們出錢出炮,卻不願意與我們結盟,反倒與總統先生的戰略意圖恰恰相反。”陸軍總司令倫德施泰特冷笑著說。

  “不結盟更好,這樣的話我們也犯不上幫他們去打那些可恨的日本人。說一句危言聳聽的話,一旦我們的東部空虛,就等於將國土拱手讓給了蘇聯人。”空軍總司令裡希特霍芬說。

  “常凱申是個靠不住的人,我們不能將賭注壓在他的身上。據說他的夫人與美國高層關系非常不錯,也得到了美國不少的資金和武器的援助,基於美國在軍售上一直視德國為競爭對手,常凱申既然攀住了美國的大腿,肯定不會把德國放在眼裡。”軍情局局長埃爾哈特·塞西爾直言不諱地說。

  “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麽好商量的了,我建議調回我們的東亞艦隊,常凱申要抱美國人的大腿,那就讓他去抱好了。”海軍總司令弗蘭茨·馮·希佩爾非常氣憤地說。

  內閣總理漢斯·路德、副總統興登堡、包括三軍將領都隨聲附和,並提議先將東亞艦隊撤離敏感的戰區,暫時退回到科威特的油船碼頭待命。在此期間,可以考慮保留護衛艦編隊長駐上海,在那條航道上保護德國籍的商船。

  “兩國本來就只有口頭協議,既然華夏不願意協助德國完成對蘇聯的包圍,那麽,這場戲也就沒有必要繼續演下去了。總統先生,拿主意吧,是時候了。”希佩爾年紀雖大,有時候也非常強硬。

  然而,其他的人卻產並不這麽認為,哪怕現在常凱申確實不肯配合德國,但是作為德國主要的原材料來源地,華夏依舊非常關鍵。

  大家的意見雖然分岐很大,但埃裡克仍然非常高興,這說明聯邦政府的官員沒有白拿薪水,個個都是分辯是非的能人。

  實際上,埃裡克倒覺得華夏是德國原材料的重要來源地是沒有錯的,但若說是主要來源地,卻有點危言聳聽了。在海外市場,包括中東和北歐這些地區,德國已經找到了替代原料。趁著西班牙內戰和葡萄牙內亂,德國企業迅速解決了很多稀缺資源的供應問題。

  想要在資源進口方面卡德國的脖子,埃裡克現在可以擼起袖子告訴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現在已經不是1914年了!

  但是,埃裡克也實在不想放棄亞歐包圍圈的設想,因為華夏是這個計劃中的關鍵,一旦與德國結盟就是綿延數千余公裡的堅固堡壘,對蘇聯絕對是致命的打擊。

  會議最終沒有形成決議,其中埃裡克和霍夫曼都一直沒有開口說話。說白了,埃裡克也只不過是想聽聽大家的想法,具體怎麽做,他還不想過早地蓋棺定論。

  對於埃裡克的政策決定,漢斯·路德一向都能淡定接受並真心擁護,但是,本次“十六人會議”中,埃裡克的態度並不明朗,而總參謀長霍夫曼也未發一言,漢斯·路德似乎找到了問題的突破口。會議宣布暫時中止後,他沒有回到總理府,而是驅車直接前往統戰部,準備私下找霍夫曼談談。

  對漢斯·路德的到來,霍夫曼顯得很驚訝,畢竟兩人的交際僅限於公務,私下並沒有什麽交情。

  進門落坐後, 漢斯·路德就直接說明了來意。他希望霍夫曼能從旁勸諫總統先生,盡量不要以國家利益換取華夏人的加盟。

  “以德國和現有的盟友來說,對付一個猖狂的蘇聯,根本無需華夏人的幫助。我們同樣可以舉全國之力將蘇聯進犯德國的野心被擊得粉碎。與此同時,為了樹立德國的良好形象,必須讓華夏人在這次魯莽的外交答覆中獲得深刻的教訓。”漢斯說。

  霍夫曼面露難色,吱吱唔唔的,覺得有些事情不好完全說破,畢竟這個針對蘇聯的亞歐包圍圈計劃就是他的最初提議,而且是《巴巴羅薩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現在這個計劃要翻過去不用了,不光是他和總統面子上掛不住,也會讓德國的對外措施出現被動。

  不得不承認的是,德國確實能在沒有華夏的幫助下讓蘇聯人感覺難受,但只是起到扼阻的作用,根本無法動搖蘇聯擴張的野心。

  漢斯·路德並沒有在霍夫曼這蛙獲得什麽有價值的口鋒,但他也知道,英、法、美等國正準備看一場“好戲”,要麽是蘇聯一敗塗地,被迫退回出波蘭,要麽就是跨過奧得河、直接進犯聯邦德國。

  然而,英、法、美等國更需要一個相對強大的蘇聯存在,用以拖住埃裡克,並給本國以喘息的機會。

  天才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