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工業霸主德意志》第三百八十五章 命門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形容的都是那些一味貪財的人。

德國本土的大部份軍火商在這一連串的政、商、軍三界聯合行動中終於有些警醒,開始紛紛向政府示好,並主動將本國的國防訂單優先完成。

不過,總有些愣頭青不怕事,在他們眼裡,天高皇帝遠的聯邦政府根本奈何不了他們。有的人甚至認為自己手眼通天,大不了依靠本地邦州向聯邦政府直接提出抗議。

事實上,在聯邦製的國家裡,確實有個別偏遠的州府認為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就應該自己做主,甚至準備高調保護本土企業,以穩定本地區的財政收入。這種情況雖然客觀存在,但是,大家也明白,帶有風險性的政策投機不是人人都敢玩的,除非腦子有點殘。這樣的邦州保護遇上較真的總統,只能說不堪一擊。

另外,還有個別企業就算是在壓寶了,他們篤定同為商人出生的埃裡克總統暫時還不會對他們趕盡殺絕,充其量不過是走走過場而已。有這種想法的企業雖然為數不多,但現在也只能說在與時間賽跑,因為埃裡克連自己都敢動,他們根本就算不得老幾。

但是,也有完全不拿聯邦政府當盤菜的企業,他們大都有一個非常相似的特點,那就是外資、合資或外企控股公司。他們堅信如果事情鬧將起來,那就是國際貿易糾紛,僅憑這張王牌,他們便可以有恃無恐、我行我素。

然而,這樣的情況如果放在前幾年,埃裡克忍也就忍了,但是現在的德國遠非十年前可比,十二年的勵精圖治,東、南、北三個方向的力量投送以及海外的滲透,可以說德國在歐洲版圖上已經沒有了可以懼怕的對手,充其量只不過是麻煩大小和怎麽解決的問題。

此時此刻,英國國內麻煩纏身,法國也經不住“歐盟”的誘惑,早已是半推半就,而真正讓埃裡克擔心的美國和蘇聯,現在只不過是紙上老虎,並逐步在掌控之中。

蘇聯在過渡時期高度依賴和迷戀德國的技術,然而,實際上卻隻拿到了德國在紙上畫的一張餅。德國的技術雖然好,但高精尖的技術卻不可能適用於基礎工業欠發達的蘇聯。一旦德國抽身走人,很多貌似先進的技術便馬上會變成一張廢紙。

同時,苛刻的環境因素讓高精尖的設備和產品維護費用十分昂貴,而蘇聯在短時間內又難以獨立攻克那些看似美好的尖端技術,這就好比讓蘇聯人繞著圈子奔跑,卻永遠沒有一個頭。其次,民間的尷尬的局面也無法立即突破;高消費的人群喜歡德國生產的高檔貨,而蘇聯人自己卻不具備生產能力。低端實用型的產品又因為成本比德國還高,甚至質量還差了不是那麽一點點,這樣的產品很難找到出路,國內都完全沒有市場。

德國人現在終於明白了埃裡克當年為什麽要向蘇聯進行技術輸出的道理,說白了就是以此控制蘇聯人的大腦,並讓蘇聯人產生無法消失的依賴思想。就算蘇聯人現在警醒,也為時已晚,沒有十年八年的布局和投入,此方程無解。

科學沒有捷徑可走,攻關需要時間和金錢,蘇聯準備好了嗎?答案是肯定的,沒有!

從國家體量上來說,蘇聯似乎並不懼怕德國,可是,當一些高新科學技術都掌握在別人手上的時候,問題就不那麽簡單了。

就目前來說,蘇聯無法完整地生產出一台屬於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除一些較粗重、沒有技術含量的大型構件已經在蘇聯生產外,汽車上所有的零配件都需要從德國本土進口。萬一兩國斷交,

蘇聯便只剩下鏡花水月了。雖然蘇聯領導人也發現了這樣的問題,但問題是如何化解這樣的問題。這門學科過於深奧,蘇聯人必須先交學費,並從頭開始用功。

貌似強大的蘇聯根本沒有實力與德國叫板,如此一來,東邊就不知道還會有誰值得德國懼怕了。然而,埃裡克也深知蘇聯就像個大塊頭的愣頭青,魯莽而好戰。兔子逼急了還咬人,一旦東西方產生連鎖反應,德國也有可能雞飛蛋打、得不償夫。

眼下,由於英國人從中攪局,日本開始從遠東退出,徹底為蘇聯減輕了壓力,使得蘇聯的注意力完全回到了歐洲,兵鋒直指德國。德蘇兩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愛恨情仇,真不知道如何清理這團亂麻。

蘇芬邊境的幾十萬蘇軍好像已經決定在此扎根,埃裡克縱然非常惱火,但也不得不顧忌英國到底是什麽態度。開炮容易,但誰都無法掌握戰爭的裂度,而剛剛過上好日子的德國暫時還不想玩這種風險遊戲,於是,埃裡克盡量控制著這種局面,使其按自己的套路發展。

由於英、美最擅長玩平衡術,有時為了本國利益而不管他國死活。越是擔心的事就越有可能發生,歐洲大陸早晚一戰,現在的埃裡克為了掙脫束縛,就只有擴軍備戰,用實力與對手談判,因此,總顧長麥克斯這個鴿派的擔憂漸漸被他無視。

當年,埃裡克之所以用八抬大轎將麥克斯請出山,就是因為德國需要靜養,需要維持一個相對安定的周邊環境,而鴿派在那段時間裡可以為這些條件作出很多貢獻。現在不同了,從前虎視眈眈的鄰居似乎都患上了麻煩綜合症,也出現了“造血功能”的缺失。

1929年底的金融危機像一面照妖鏡,讓埃裡克看清了西方人的本質,尤其是經濟受到重創後的英、美等世界主流國家,讓埃裡克看到了趁虛而入的大好機會,頭上的犄角開始慢慢地舒張開來。

同樣被英國人尊敬和熱捧的麥克斯卻並沒有安德裡亞斯那麽圓滑,身為總顧長,他認為自己有權為了國家的安全而對總統的錯誤行為進行拔亂反正。從春季征兵開始,麥克斯就一直公開反對大肆擴軍,至少不應該如此大張旗鼓,讓埃裡克很不高興,兩人幾次鬧得很不愉快。然而,忠厚老實的麥克斯卻是一根筋,也喜歡較勁。

麥克斯發現周邊國家已經開始高度緊張起來,英國也有些惶惶不安。若不是因為在安德裡亞斯的搓合下兩國簽署了一系列雙邊貿易協約,英國都覺得德國這是要對外開戰的節奏。

在埃裡克的眼中,那些玩僥幸心理的企業無非是想鑽國家政策的空子,要破這個局就得打到這些人的痛處。從埃裡克集團開始下手,這場政府與企業的終極對訣,只能出現一個結果,那就是企業必須在特定時期服從國家的需要。或許外資和合資企業認為自己沒有這樣的義務,那麽好,你怎麽賺的錢就怎麽吐出來。

實際上,埃裡克也並不想一棍子將人家打死,企業該賺錢還得賺錢,但前提是必須首先服從國家的利益。

堂堂的國防部長都給當場撤換了,小小的州府如果螳臂當車,代價會更加慘痛,那些曾經揚言堅決抵觸政府的企業紛紛投誠。當全國的整頓工作進行得熱火朝天、勢如破竹的時候,麥克斯已經在辦公室裡接收了無數個來自世界各地外交抗議,許多國家使領館人員甚至直接找到他進行抱怨。

不得不說,埃裡克的動靜確實很大,各邦州的國民警衛部隊幾乎全部出動,以檢查的名義帶著聯調人員毫無顧忌地對全國范圍內的企業進行清理整頓。商人們的那點“隱私”基本上都被查了個底朝天。

埃裡克之所以如此大動乾戈,實際上也有他站得住腳的理由,首先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這是許多國家都曾有過的大尺度,絕非德國一家特立獨行。其次是全國范圍內無差別檢查,誰也不可能玩什麽特權。即使眾多國家提出抗議,那也只能為本國僑民做做樣子。

外資也好,合資也罷,首先要做到的是服從於所在國的法律,如果隻為賺錢而置所在國的合法管理於不顧,就算是找“娘家人”哭個肝腸寸斷也無濟於事。

雖然國外向德國“討說法”的聲音不斷, 但大都開宗明義地開始說服和教育本國的僑民。久而久之,本土企業,外資企業,包括合資企業都學會了埃裡克集團的套路,那就是在大公無私的法律面前,人人都得服軟。

國家政令通暢、老百姓收入穩定、企業各安其所的局面逐漸顯現,埃裡克的大手筆總算是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

實際上,也有個別外資企業並不是為了單純的賺錢,而是以企業為幌子在德國進行一系列違法犯罪勾當,尤其是那些抗議聲音最大的國家,更是有著不可示人的貓膩。埃裡克是暗地裡的聯情、軍情頭目,當然深諳此道,因此,他只不過是借助清理整頓這麽個大好機會對這些嫌疑對像進行了一次大揭幕、大透底。

這次全國大行動同時也沉重地打擊了那些殘酷壓榨一線勞工的企業,老百姓個個都拍手稱快,甚至許多人走上街頭燃放鞭炮和焰火,以示慶賀。

從政的時間越久,便越是瞻前顧後,前怕龍後怕虎,一味保住自己的寶座。十幾年後的今天,國務總理漢斯·路德再次見識了埃裡克的張揚與潑辣,在佩服之余,也開始學會小心翼翼,盡量避免與埃裡克產生直接抵觸。前者有施特雷澤曼這麽個榜樣,漢斯·路德覺得自己必須玩得穩穩當當,不能拿自己的政治生命與埃裡克賭博。

外資、合資企業也變得乖巧了許多,本本份份賺錢。安安穩穩生活,畢竟埃裡克是個較真的主,如果再有什麽差錯,可能就不是聯調局的人調查,而是聯情、軍情局的人上門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書趣閣_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