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帝夫》第12章 你整個人都是證據
  一夜之間,長安城內突然興起一首叫《高山流水》的曲子。

  此曲曲調迥異,旋律雋永,節奏若行雲流水,飄飄乎,如見高山,淙淙呼,似聞潺潺流水。

  諸多琴藝大家驚呼天人,紛紛讚譽此曲為傳世之作,仙音妙曲,使得《高山流水》再度名揚。

  葉千歌作為此曲的作者,自然也被提及。

  但換來的不是稱讚,而是無數的質疑和不屑。

  “笑話,就憑他能做出這等絕世之作!”

  “若非他作,便是假借他人之手,這與剽竊何異?”

  “不知天高地厚,大眾廣庭之下,居然行剽竊之舉,卑鄙無恥!”

  一群公子哥和青年才俊咬牙切齒,心中嫉妒的抓狂。

  昨日葉千歌走後,蝶衣當場宣告,日後要約葉千歌秉燭夜談,共同探討《高山流水》之美妙。

  眾才子感覺胸口被捅了一刀,頓時痛心疾首。

  隻覺蝶衣太傻太天真,與那廝秉燭夜談,他只會與你探討人類的起源以及繁衍的技巧和姿勢。

  葉千歌回到飛霜殿,換下被雨水打濕的衣服。

  “王爺,這是陛下吩咐奴婢泡的薑茶。”

  這徐亦嬋改性子了?

  葉千歌舒心笑了笑,心中一暖道,“知道了,退下吧。”

  宮女退下,卻見一個人匆忙忙的進來,道:“奴才見過王爺。”

  葉千歌喝了一口薑茶,口中盡是苦辣的味道,見是徐亦嬋身邊的小太監,道:“周公公,你不在陛下身邊呆著,跑到我這兒來做什麽?”

  “小的不敢。”周公公諂笑道。“陛下請王爺去崇文殿。”

  葉千歌動作一頓,眉宇皺了皺,“可知為何事?”

  周公公道,“王爺去了便知。”

  葉千歌將杯中的薑茶一口喝盡,便隨著周公公朝崇文殿走去。

  到了崇文殿,徐亦嬋便揮退了左右,殿中只剩下夫妻二人。

  徐亦嬋眸光幽幽的看著葉千歌,良久才道:“那曲《高山流水》,到底為何人所作?”

  葉千歌先是一愣,旋即不由釋然,道:“自然是我了。”

  “據我所知,你從未學過琴藝。”徐亦嬋冷笑道:“一個從未學琴之人,卻作出這等驚世之作。”

  “哼,你當朕是三歲小孩嗎?”

  “誰說我沒有學過琴。”葉千歌理直氣壯,“你不能因為你是皇上就隨意汙蔑人啊,我可是學了三天!”

  葉千歌說完,縱然是他,臉不由的發燒。

  這一點,葉千歌的確沒有說謊,原主確實學了三日,三日後,就把先生的琴一把火給燒了,自那以後,便再也沒有摸過琴了。

  “三天!”徐亦嬋似笑非笑的道。

  “這不是重點。”葉千歌咳嗽幾聲,“陛下為何一定非要知道此曲的作者?”

  “你自己看!”徐亦嬋指了指案幾上一遝奏折道。

  葉千歌皺了皺眉,便隨手拿起一本看起來。

  “貴為帝夫,應為天下表率,萬民楷模,當潔身自好,自省其身,卻出入煙花之地,流連風月之所,此乃有辱皇族顏面,當罰之!”

  葉千歌這才知道,原來自己被彈劾了。

  他深吸一口氣,拿起另一本,打開一看頓時目光一凝。

  “剽竊他人之作而揚名,與文偷何異,此風絕不可姑息,否則禮樂崩壞,世風日下,何以堵天下悠悠之口,臣請重罰之!”

  字字誅心!

  大徐學風盛行,

最忌文偷,一旦被查實,那麽,整個家族世世代代不可參加科舉,如有功名在身,也將被剝奪。  若被坐實了文偷的名頭,那麽葉千歌就算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葉千歌面沉似水,見奏折的落款,戶部尚書陳谷忠。

  陳瑜的父親!

  原來如此。

  葉千歌找到症結之所在,便又看了幾本,心中不由冷笑了起來。

  看來有些人等不及了。

  徐亦嬋見葉千歌臉色鐵青,道:“怎麽,怕了?”

  “我怕什麽?”葉千歌雲淡風輕道,“他們可有證據證明我剽竊?”

  徐亦嬋一陣無語,這還需要證據嗎?

  你整個人就是證據。

  “你到底是說還是不說。”徐亦嬋的耐心被磨光了,眼睛一橫,目如鷹隼,好似一把鋒利的刀刃,讓人毛骨悚然。

  “我說我說。”他哭笑不得,苦著一張臉,心裡很委屈,怎麽就沒人相信我呢?

  心裡歎口氣,他眨巴眨巴眼睛,縮頭縮腦道:“其實,我曾經還救過一個和尚――”

  “你――”徐亦嬋睜大了眼睛,氣得一時說不出話來,直想把奏折拍葉千歌臉上。

  “拜見陛下,王爺。”

  恰逢此時,一個老婦人走了進來,葉千歌忍不住松了口氣。

  徐亦嬋瞪了葉千歌一眼,意思很明了,就是等下你別走,我還要找你算帳。

  葉千歌:“......”

  “秋嬤嬤,你怎麽來了?”徐亦嬋連忙拉著秋嬤嬤的手,態度十分親密。這位秋嬤嬤曾是徐亦嬋的奶娘,後來跟在太后身邊伺候著。

  “太后娘娘要召見陛下和王爺。”秋嬤嬤慈祥的看著徐亦嬋,笑了笑道。

  “嬤嬤你先回去複命,我與王爺稍後就到。”

  “喏。”秋嬤嬤退走。

  “見到母后,切莫胡言亂語。”徐亦嬋叮囑一聲,便率先出了門。

  葉千歌怔了怔,這個時候被太后召見,看來今日朝中之事,已驚動了太后。

  有人要趁熱打鐵!

  想到這一點,他不由笑了笑,邁步跟在徐亦嬋後面。

  永樂宮,太后慕容清婉的寢宮。

  自從先帝徐謙駕崩,她便搬到了此處。

  徐亦嬋和葉千歌一路來到殿中,便見到一個長相與徐亦嬋有幾分相似的女子,她約莫三十來歲,青絲高盤,斜插著玉龍鳳釵,一襲錦衣紫袍,上身披著輕紗短衣,手挽綠色拖地紗,盡顯雍容華貴,秀雅絕俗。

  “兒臣給母后請安。”兩人齊聲道。

  “嬋兒,你如今貴為天子,萬民共主,切莫因噎廢食,太過勞累,你瞧瞧,都清減了許多。”慕容清婉連忙拉著徐亦嬋噓寒問暖。

  “兒臣知道了,謝謝母后關心。”徐亦嬋笑了笑,抱著慕容清婉的手臂,整個人靠在母后懷裡,嘟著嘴撒嬌道。

  葉千歌心道,或許也隻有這個時候,徐亦嬋才能放下所有戒心。

  “你啊。”慕容清婉滿臉慈愛,心中卻酸澀無比。“以後少熬夜,這樣對身子不好,你父皇――”

  說到這,慕容清婉說不下去,眼眶禁不住泛紅,小聲啜泣起來。

  “母后。”徐亦嬋搖了搖慕容清婉的手臂,道:“您也注意身子,別太過傷心,父皇在天之靈,是萬萬不願見到母后這般難過的。”

  慕容清婉賢良淑德,又姿色了得,一直很得寵,與徐謙之間的夫妻感情甚好。徐謙去世三個多月了,她依舊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中無法自拔。

  若不是為了幫助徐亦嬋穩定朝局,她都有追隨徐謙而去的打算。

  二女相互慰藉,細細碎碎的說著母女之間的暖心話。

  良久後,慕容清婉看向站在一旁的葉千歌,朗聲道:“聽說今日朝堂之上,數十朝臣聯袂彈劾千歌,此為何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