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馮承乾高估了兩艘’,聲望……級戰列艦。
前面已經提到“聲望”級是“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戰列巡洋艦版本,可實際上這種戰列巡洋艦更加接近於“復仇”級戰列艦。
事實上“聲望”號與“反擊”號在申請國會撥款的時候,還是“復仇”級的第六艘與第七艘,只是到了建造階段,英國皇家海軍發現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修改了“德夫林格”級戰列艦的初始設計,特別是配備了“拜仁”級的主炮,超越了已經完成設計的“虎”號,才做了緊急修改,取消了“虎”級後繼艦,把“聲望”號與“反擊”號改成了戰列巡洋艦,並且為此向英國國會申請了一筆特別撥款,主要是戰列巡洋艦的造價遠高於戰列艦。
由此可見“聲望”級的根源是“復仇”級戰列艦。
在英國皇家海軍中“復仇”級其實是“伊麗莎白女王”級的低配型。當初,英國皇家海軍對“伊麗莎白女王”級十分滿意,因為這種首次配備十五英寸主炮的戰列艦在各項xìng能上都超越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列艦。問題是“伊麗莎白女王”級太昂貴了,即便英國富甲天下,也承受不了,而德意志第二帝國又馬不停蹄的在後面追趕,特別是“拜仁”級的出現,對英國皇家海軍構成了嚴重威脅。在這個大背景下,英國皇家海軍急需一鍾在戰鬥力上與“伊麗莎白女王”級相差不大,但是造價低廉得多的戰列艦,而這也就是“復仇”級誕生的原因。
別忘了,英國皇家海軍一直重視火力,是典型的進攻型海軍。
“復仇”級在火力、特別是主炮火力上與“伊麗莎白女王”級一樣,都是四座雙聯裝十五英寸主炮炮塔。兩種戰艦最主要的差別,體現在動力系統上。為了降低建造成本“復仇”級倒退了一大步,即使用燃煤鍋爐取代燃油鍋爐並且把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降低到了四萬馬力。結果就是,在排水量僅比“伊麗莎白女王”級低了幾百噸的情況下“復仇”級的最高航速只有二十三節。
問題是,這仍然不能解決造價高昂的問題。
要知道,在一艘戰列艦上,造價的百分之四十都huā在了裝甲上,火力保持不變僅降低動力,造價降不了多少。
結果就是“復仇”級的防護能力也低於“伊麗莎白女王”級。
比如“復仇”級的主裝甲帶最薄處只有五十五毫米,而“伊麗莎白女王”級是一百五十二毫米其甲板裝甲、也就是水平裝甲最厚處僅五十毫米,而“伊麗莎白女王”級是一百五十二毫米。
正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了“聲望”級戰到巡洋艦。
毫無疑問“聲望”級戰列巡洋艦的防護能力好不到哪裡去。甚至可以說,在經費不夠充足的情況下建造出來的“聲望”級戰列巡洋艦僅有火力得到了保證,其防護xìng能甚至不如“虎”號。
更要命的是“聲望”級繼承了“復仇”級的很多缺陷,而且有些非常致命。
比如“聲望”級主炮彈藥庫的提彈通道就只有兩道防火防爆門,而實戰證明,即便是三道防火防爆門都不見得足夠。
此外英國皇家海軍在主力艦設計上一直存在的問題,在“聲望”
級上也不例外。
比如,在彈藥庫的設置上,依然是發射藥包在上、炮彈在下。
這些缺陷與問題改變了“聲望”號與“反擊”號的命運。
十點十一分“聲望”號艦首發生大爆炸。
與“巴哈姆”號一樣也是主炮彈藥庫殉爆。不同的是,這次“聲望”號的炮塔隻中了一枚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彈。爆炸產生的衝擊bō,破壞了兩道防尖防爆門,高溫氣體湧入彈藥庫之後,引爆了十多噸發射藥。
顯然“聲望”號上的官兵更加悲慘。
在慘遭“斬首”的噩運之後“聲望”號僅在海面上堅持了不到兩分鍾,全艦九百七十名官兵中,只有兩人生還,絕大部分官兵在還沒有明白發生了什麽事的時候,就已經隨同戰艦沉入大海。
如此迅速的擊沉了“聲望”號,也讓馮承乾倍感意外。
只是,接下來戰鬥就沒有這麽輕松了。
四艘“拜仁”級把炮口轉向“反擊”號的時候“拜仁”號已經用光了穿甲彈,在打擊“多望”號的時候,最後五次齊射“拜仁”號用的全是高爆彈。“巴登”號也差不多,只剩下了僅夠兩次齊射的穿甲彈,而“薩克森”號與“符騰堡”號剩下的穿甲彈也只夠進行五輪與六輪齊射。
顯然,這點穿甲彈,根本不夠。
要知道,穿甲彈與高爆彈的初速、彈重等都不一樣,因此彈道特xìng完全不同,在使用不同的彈種時,需要的彈道數據也就不一樣。說得簡單一些,不能把高爆彈的彈道數據用在穿甲彈上。不管是使用穿甲彈、還是在使用高爆彈,都需要在更換彈種的時候,重新進行瞄準與校射。
如果把全部穿甲彈集中到“拜仁”號上,還有“反擊”號受的。
可惜的是“薩克森”號與“符騰堡”號的炮擊命中率本來就不是很高,基本上不要指望在五輪與六輪齊射中取得關鍵戰果。至於“巴登”號,在進行了一輪校射後,剩下的一輪齊射也沒什麽好指望的。
結果就是,在用光了穿甲彈之後,四艘德艦都用上了高爆彈。
問題是,戰列巡洋艦不是中小型戰艦,也不是沒有裝甲防護。要知道,即便是最早的戰列巡洋艦,其裝甲防護也以對抗裝甲巡洋艦上的兩百毫米級艦炮為準,而三百八十毫米高爆彈的穿甲xìng能顯然比不上兩百毫米穿甲彈。更重要的是,高爆彈使用的是觸發引信,沒有時間延遲,也就沒有穿甲能力。
事實上,穿甲彈與高爆彈的主要區別中,除了彈重與彈體材質之外,最主要的區別就在引信上。十多年前,帝國海軍的高爆彈與穿甲彈甚至只有引信上的區別,即高爆彈使用的是觸發引信,而穿甲彈使用的是時間延遲引信。
所幸的是“反擊”號的處境極為不利。
跟著“聲望”號突圍“反擊”號沒有多少自主權。“聲望”號被擊沉的時候,交戰距離已經縮短到一萬六千米以內。雖然“聲望”號迅速沉沒,沒有擋住“反擊”號的航線,但是“反擊”號的艦長並不知道“聲望”號上有沒有生還者,也就是有沒有官兵跳海逃生,因此調整了航線。
這一調整,讓“反擊”號變得更加被動。
要知道,四艘德艦絕對不會錯過任何打擊“反擊”號的機會,不然也不會在穿甲彈用光之後,把高爆彈都用上。
打到十一點二十分“反擊”號已經被擊中了近二十次,其中三分之二都是“拜仁”號與“巴登”號的功勞。雖然高爆彈無法打穿“反擊”號的裝甲,但是能夠毫不婁力的摧毀所有暴lù的設施與設備。
結果就是,在遭受了這輪猛烈的炮擊後“反擊”號基本上喪失了戰鬥力。
當時“反擊”號不是不能打了,其三座主炮炮塔中,還有兩座能夠開火,可是主測距儀與備用測距儀都被打壞,兩根桅杆上的了望員也被擊斃,連臨時安裝在艦橋外面的簡易測距設備都被炸飛。更重要的是,四艘德艦是主炮副炮一起用,密集的彈雨讓“反擊”號的官兵根本不敢暴lù在外。結果就是,在無法準確測量德艦距離的情況下“反擊”號上的四門十五英寸艦炮成了擺設,只能由炮手根據直覺進行瞄準。顯然,那些才服役了幾個月的炮手根本完成不了如此艱巨的任務。
“反擊”號沒有停手,只是其反擊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十一點三十五分,三艘“德夫林格”級戰列巡洋艦追了上來。
這下“反擊”號走投無路了。
四艘“拜仁”級打光了穿甲彈,但是三艘“德夫林格”級還有很多穿甲彈,而且同樣是威力巨大的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彈。
十一點四十六分, 在被七艘德艦圍攻了十分鍾後“反擊”號停止了掙扎。
半個小時後“反擊”號的艦長在讓所有官兵穿上救生衣之後,下令在艦底按裝了兩枚定時炸彈。
十二點三十五分“反擊”導在自毀爆炸後沉沒。
“反擊”號的犧牲並不是毫無意義,正是其頑強堅持,給“虎”
號創造了逃跑機會。
當時,如果不是“反擊”號遲遲不肯停火,馮承乾也不會讓三艘“德夫林格”級趕過來乾掉這艘頑強的英艦,而“虎”號也就不可能逃走。也正是如此“虎”號才在被三艘德艦追擊了十多海裡之後,成功離開了德艦的視野。三天之後“虎”號回到英國內海,在兩艘輕巡洋艦的陪同下,進入了布裡斯托爾灣。
“反擊”號,成為了這場落幕之戰中,最後一艘被德艦擊沉的英國主力艦。
只是,另外一場戰鬥還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