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攻佔了迪戈加西亞,著實把美英當局嚇了一跳。*1*1*
收到迪戈加西亞淪陷的消息後,英國當局沒有立即知會美軍。直到兩天后,美軍才通過其他渠道獲得消息。
根據戰後公布的資料,當時美國是通過一名諜報人員,從中國這裡獲得消息的。
隨後,馬歇爾就去找到了羅斯福。美國總統十分憤怒,不是因為英軍丟掉了這座至關重要的島嶼,而是英國當局向美國隱瞞實情。
英國當局密而不報的原因,任何人都想得到。
這就是,在得知迪戈加西亞被中隊佔領後,美國肯定會在為英軍提供武器裝備的事情還是有所顧慮。要知道,如果中國海軍利用了迪戈加西亞,那麽所有在西印度洋上航行的船隻都會受到威脅。更重要的是,中國艦隊已經進入西印度洋,而中國戰艦的部署周期可以長達半年。如果在這半年之內,中國海軍擴大了迪戈加西亞港的容納能力,甚至可以在西印度洋上部署一支艦隊,專門用來封鎖從南非北上的航線,從而使美英船隻無法到達阿拉伯半島與海灣的港口。
至於前往印度的港口,更加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在海上航線不通的情況下,美國自然有理由不為英軍提供武器裝備。
顯然,這並不是英國當局希望看到的事情。
當時,英國當局肯定希望美國兌現諾言,而且盡快派出運輸船隊。雖然前往印度的航線已經不再安全,但是總會有一些意外情況發生。只要有部分船只能夠到達印度,英軍就能有所收獲。
只不過,這得建立在巨大的犧牲之上。
說白了,英國當局的所作所為,就是讓美軍當墊背。
當然,憤怒歸憤怒。
羅斯福再不理智,也應該知道。而且馬歇爾也會提醒他,迪戈加西亞島上的基礎設施並不完善,因此中國海軍不見得能夠立即向迪戈加西亞部署遠程巡邏機。也就不一定能夠立即切斷通往印度的航線。
也就是說,只要船隊及時出發,就有可能到達印度。
正是如此,在十月三日。羅斯福就簽署了向印度運送武器裝備的作戰,並且授權大西洋艦隊全權負責此次作戰行動。(..)
兩天后,由上百艘運輸船組成的三支船隊在十二艘護航航母、三十多艘反潛驅逐艦的掩護下,分別從紐約、波士頓與新奧爾良出發,踏上了前往印度的航程。這三支船隊。總共裝載了一千五百輛“謝爾曼”式中型坦克(部分是加強了火力的“超級謝爾曼”),二千四百門口徑在七十毫米以上的火炮、三千門迫擊炮、四千挺重機槍、一萬二千挺輕機槍與三十萬支“伽蘭德”式步槍,此外還有一百二十萬噸燃油(絕大部分是汽油)、近五十萬噸彈藥,其中僅七點六二毫米槍彈就有一億發。
如果這些裝備物資順利送抵印度,足夠武裝五十萬英軍。
只是,美軍的速度依然慢了半拍。
船隊出發後的第七天,美軍就收到了一份至關重要的情報,即中國海軍已經修複了迪戈加西亞島上的機場。並且部署了數十架遠程巡邏機。此外。中國海軍的一支工程部隊還在擴充迪戈加西亞港的容納能力。為此,中國海軍向迪戈加西亞派遣了四艘大型工程船,專門負責拓寬與加深港口主航道。
當然,這份情報並不完全準確。
當時,中國海軍確實向迪戈加西亞派遣了四艘工程船,只是這四艘工程船的主要任務是修複在戰鬥中被炸毀的港口基礎設施。當時。中國海軍沒有想過拓展迪戈加西亞港,而是打算在港外建立臨時錨泊地。
原因很簡單。建立臨時錨泊地比拓展港口容易得多。
一般情況下,臨時錨泊地只需要在周圍建起防魚雷隔離網就行了。如果有條件。可以用混凝土預製件修建簡易碼頭。如果沒有條件,也可以用小型駁船裝卸貨物,只是裝卸效率稍微低一點而已。
當然,只要臨時錨泊地足夠大,其總體作業效率不會比港口差多少。
與港口相比,臨時錨泊地的主要缺陷是無法為艦船提供維護服務,最多只能對在戰鬥中受損的戰艦進行簡單修複。當然,這個問題也可以解決,這就是建造大型浮船塢,以此取代只有港口才有的船塢。
美軍獲得的情報基本上正確,即中國海軍已經開始利用迪戈加西亞。
更重要的是,此時第二艦隊已經攻擊了馬爾代夫群島,而且中國陸戰隊也在馬爾代夫群島中的多座島嶼上登陸。
也就是說,第二艦隊沒有返回新加坡,而是在西印度洋上活動。
顯然,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如果中國艦隊以迪戈加西亞為基地,那麽在西太平洋上的部署時間肯定在半年左右。如果中國海軍設法拓展了迪戈加西亞港的容納能力,中國海軍就肯定會在這裡部署一支長期在西太平洋上活動的艦隊。也許,中國海軍不會在迪戈加西亞部署艦隊航母,但是很有可能留下幾艘小型航母。
這樣一來,即便船隊得到了護航艦隊的保護,而且護航艦隊裡有護航航母,也不可能衝破中國海軍的封鎖線。更重要的是,船隊在到達南非的時候,必須停靠一次,因為大部分運輸船隻到這個時候都快燒光燃油了。這樣一來,中國海軍肯定能提前獲得消息,也就肯定會提前部署艦隊。也就是說,到時候前來攔截運輸船隊的,不見得是小型航母,而是擁有艦隊航母的第二艦隊。
顯然,沒有任何人指望能夠在這種情況下讓船隊到達印度。
受此影響,美軍立即讓船隊減速。
只是,船隊並沒有轉向。
原因就是,在得知美軍讓船隊減速之後,英國當局立即出面,而且由丘吉爾直接找到羅斯福提出質疑。
當時,丘吉爾的態度極為強硬,而且把話說絕了。
這就是,如果美國不能為中東與南亞的英軍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那麽這兩地的英軍都不可能堅持到一九四四年。如果在此之前丟掉了中東與印度,那麽英國的民心士氣將遭到毀滅性打擊。在軍民對勝利都徹底絕望的情況下,即便英國當局依然主張抗戰到底,也不會有好的結果。也就是說,到時候,英國很有可能向德意志第二帝國與中國投降,提前結束這場慘痛的苦難。
顯然,這絕對不是美國當局願意看到的結局。
受此影響,羅斯福給大西洋艦隊下了一道直接命令,船隊繼續前進,只是在到達南非後暫時不要前往印度洋。
結果,這三支船隊永遠都沒有能到達印度。
十月下旬,三支船隊先後到達南非。
此時,中隊已經佔領了馬爾代夫群島,正在準備攻打拉克沙群島,而第二艦隊依然在西太平洋上活動。
受此影響,三支船隊一直停在南非的港口裡面。
到了十一月,中國海軍攻打拉克沙群島,運輸船隊前往印度的夢想徹底破滅,即部署在拉克沙群島上的岸基航空兵,哪怕是戰術飛機,也能封鎖前往印度西部港口的航線,而前往印度東部港口,顯然更加困難。
當時,這三支船隊甚至無法進入阿拉伯海。
這就是,第二艦隊在十一月中旬轟炸了亞丁灣東部的索科特拉島,中國海軍擺出了攻佔這座島嶼的架勢。
雖然直到大戰結束,中國海軍都沒有攻打索科特拉島,但是此舉,無疑讓美軍放棄了把船隊派往印度洋的打算。
要知道,只要索科特拉島落入中國海軍手中,就沒有任何船只能夠進入阿拉伯海了。
拖到一九四三年底,也就是中隊攻佔了孟買,在印度河河口登陸之後,美英才放棄了向印度與中東運送武器裝備的想法。後來,運送到南非的裝備,全部就地分配給了守衛南非的英軍。
戰後,這些武器裝備有很大一部分流到了非洲的民族運動組織手裡,成為了非洲國家爭取的利器。有一些槍支甚至使用了數十年,直到二十世紀摸,在非洲腹地的一些偏遠地區,仍然能夠看到這些來自美國的武器彈藥。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美軍無法把武器裝備送往印度,等於替駐印英軍宣判了死刑。
當然,劊子手不是美國人。
十月,在順利攻佔了馬爾代夫群島之後,中國海軍再接再厲,迅速發起了攻打拉克沙群島的作戰行動。
到十一月,中國海軍已經進入了阿拉伯海,具備了攻打印度的能力。
只是,德軍的速度也不慢。
在九月底,德軍就趕在氣溫降下來之前奪取了高加索山脈的幾個隘口,控制了前往外高加索地區的通道。
可惜的是,德軍還沒有來得及把主力部隊送到外高加索地區,大雪就封住了主要通道。
結果就是,到一九四三年底,德軍隻控制了外高加索地區的幾個橋頭堡,攻打伊朗的作戰行動推遲到了一九四四年春季之後。
顯然,中隊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也正是如此,在一九四三年底,中國當局決定加大在印度洋戰場上的投入,爭取在德軍之前攻入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