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一品大官人》第102章 準備
  湖州府下,包括烏程縣在內有五個下轄縣和一個散州,除了烏程縣外,分別是歸安、長興、德清、武康這另外四個縣和一個散州安吉州。

  湖州府下這五縣一州,除了安吉州和長興縣這兩者外,其余四縣全部涉案。

  而之所以有一州一縣未曾涉案,在曾毅看來,是葛飛昂故意留下來的,總不能五個縣全部涉案啊,肯定是要留出來一個沒事的,若是日後有什麽事情了,還能有個替罪羊之類的,或者可以用長興縣來應付。

  至於安吉州,在曾毅看來,是葛飛昂不好對其下手的原因,畢竟安吉州是一個散州,比起縣令的品級要高不少的,是從五品的州官。

  雖說品級肯定是沒葛飛昂這個知府的正四品高,可卻也不是那些沒什麽大背景的知縣一般能夠隨意任由他拿捏的了。

  “一個府內四個縣全部涉案,這案子若是傳回京城,怕是陛下要動雷霆之怒啊。”

  曾毅歎了口氣,收起趙傳奎已經簽字畫押的供狀,臉色陰沉,雖說皇帝越是生氣,他這個破獲此案的功臣的功勞就肯定越大,可是,想起這些個官員的膽量,他就高興不起來。

  這雖然是直接從國庫運出來的銀子,可其實也算是民脂民膏了,不過比起那些之前征收苛捐雜稅的法子要強一些罷了。

  “這帳冊就先放在劉大哥這吧。”

  曾毅雖然收起了趙傳奎的供詞,可是卻把趙傳奎交出來的帳冊遞給了劉博厚。

  劉博厚挑了下眉頭,隨即就笑了起來,已經明白了曾毅的意思,畢竟這案子是他們兩個共同參與的,所以這證據也放在他這邊一份,省的讓他多想。

  不由得,劉博厚心裡對曾毅的評價已經又上了一個台階,這個時候還能考慮這麽細膩,而且還不爭功,這很是難得的,尤其是曾毅如此的年輕。

  “也好。”

  雖然明白曾毅的意思,不過劉博厚還是點了點頭,笑著道:“這帳冊回頭為兄就找人來檢查一遍。”

  劉博厚這意思是告訴曾毅,他雖然留下帳冊了,不過是為了找人確定下帳冊的真假,能否和剛才趙傳奎所說的對上。

  畢竟他是錦衣衛,裡面也有專門的負責核對帳目的,而且不用擔心走漏風聲,這一點對比起來,曾毅這邊顯然就有些能力不足了。

  “恩。”

  “咱們走吧。”

  曾毅點頭,也不願意繼續在這多留下去,畢竟如今已經是後半夜了,若是在留一會,等天亮了怕就不好走了。

  “你老實點,本官和曾縣令會在奏折上言明你們戴罪立功,幡然悔悟的,總比你們死扛到底的強。”

  劉博厚扭頭,衝著趙傳奎警告了一番,當然,這話也是對王科說的。

  而且,只要這兩人不傻,劉博厚相信他們是不會泄露出此事的,畢竟已經走到了這個地步,證據都已經拿在了自己的手裡,對方在走漏消息,那就是為了救知府葛飛昂了。

  可同時,一旦泄露消息,知府或許能及時擦乾淨屁股,可是他們這邊怕就是沒一個人能活成了,畢竟這是得罪錦衣衛,而且戲耍錦衣衛了。

  可相反,若是他們好好配合,算上一個戴罪立功,最起碼不至於被滿門抄斬,聖上肯定是會有福澤降下的。

  錦衣衛的人帶著曾毅從趙府出來,在外面站定,曾毅衝著劉博厚拱手,道:“此事事乾重大,劉兄回去以後,還請立即請人核對帳冊,同時派人盯好了趙府。

”  “小弟這就回去寫奏折,準備送去京去。”

  “等劉兄這邊核對無誤,還請派人來傳個信,這邊小弟也好將奏折送出,到時候還要借助劉兄的手段了,這樣速度也好快一些。”

  曾毅這是準備回去就寫奏折了,不過出於小心,還是要劉博厚先核對下帳冊,畢竟那是好幾本帳冊,有各縣的帳冊,和匯總的帳冊,還有送出去銀子和留存的帳冊,這是需要核對,同時和剛才趙傳奎口述的數目進行大概對比的。

  只有一致了,曾毅的奏折才會送出去,這也未了穩妥。

  “賢弟放心,咱錦衣衛可是有專門的人手做這個的,至多三天,絕對給你結果,至於奏折,咱們錦衣衛五天就能給你送去京去。”

  劉博厚拍著胸部保證,畢竟錦衣衛就是負責打探傳遞消息的,其肯定是有特殊的快速傳遞消息的方法的。

  “只不過這個時候上奏?”

  劉博厚還是有些不解,畢竟案子查到這個時候,已經快要結案了,為何不等徹底查清在行上奏?

  “畢竟是知府,四品官員,咱們沒有上面的命令,哪敢直接拿人啊。”

  “而且這可是還牽扯了四個縣的知縣包括一些小吏,若是一旦拿人,怕是會出亂子的,這等乾系,咱們可是擔當不起的。”

  “案子到了這一步,該有的證據已經差不多了,接下來的證據其實也不重要,重要是就是上面願意查不願意了。”

  曾毅笑著,衝著京城的方向拱手,意思很明顯了,案子最後的證據不重要,重要的是宮中那位是否願意這案子繼續查下去。

  當然,有些話,曾毅還是沒說出來,在他看來,宮中那位肯定是要這案子繼續查下去,甚至正如他剛才所說,證據已經足夠了。

  宮中那位可是最恨下面臣子如此膽大包天的,更何況,如今那趙家還有一座十幾萬兩白銀鑄就的屋子,這別說是宮中那位性子陰沉的皇帝了,換成歷史上那些好脾氣的皇帝,怕也要暴怒的。

  而他這個奏折,其實就是讓皇帝給他一個拿人的權力罷了,若不然有些事情終究是名不正言不順的。

  畢竟皇帝從沒給過他口諭和密旨讓他查此案,只是通過錦衣衛,讓錦衣衛配合他查案罷了。

  所以,他現在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口諭或者聖旨才能接著查下去,包括拿人,畢竟在往下面查,肯定是要打草驚蛇了,對付那些縣令什麽的,可是用不成之前的這法子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