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兒不為奴》第1036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
“母親。”

 鄭經上前輕輕扶住自己的母親,現在,母親就是他最大的依靠。

 董嫻示意自己的兒子坐下,然後輕聲歎了一歎,對兒子道:“當年我和你父親成親時,我才十八歲,他也才十六歲。那天,我拿了一盞好大好大的燈,裡邊裝了好多好多油,他告訴我只要這盞燈一直亮著,我們就永遠在一起,你父親還說他永遠是我的靠山,這是上天的安排。”

 母親突然說起往事讓鄭經有些茫然。

 董嫻卻沒有給兒子解釋的意思,而是自顧自說道:“自嫁給你父親那天起,我就知道我的將來肯定會過得很坎坷,因為我嫁的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你父親是國姓爺,當年發誓要弘複大明天道,身為他的妻子,我也無路可退。所以平時一看見你父親出征回來,我就很高興,我很害怕下一次見到他的是具冰冷的屍體很怕很怕,經兒,你明白嗎?”

 “母親,”鄭經鼻子有些發酸,低語一聲,卻不知說什麽。

 “每次你父親回來,我都會將屋中的燈都點亮,我害怕時間過得太快,我想一點點的看燈芯燃燒,那樣我才會知道時間還有很長。經兒,你看,這兩盞燈的燈芯還有好處,才燒了那麽一點。”董嫻突然起身,將近前的一盞燈突然捏滅,屋內光線頓時為之一暗。

 “母親?”

 鄭經愕然不解,不知母親為何要掐滅燈芯。

 “燈芯還有很長,時間也有很長,可你父親卻再也不肯和我在一起了,他要我死,他要我母子死,他還要我的孫兒死!”董嫻的呼吸變得粗重起來,似乎身子裡正在壓抑著一股由心底升騰而出的怒火。這麽多年來,她什麽都可以承受,但她獨不能承受自己的兒子和孫子要被丈夫殺死,更不能承受丈夫也要連自己一起殺死!

 “叭”的一聲,熄滅的油燈被董嫻打翻在地。燈油流了一地。

 鄭經很害怕,他從來沒有見過母親像今天這樣失態。

 “經兒,你不用怕,有娘在,誰也不能傷害你,也不能傷害我的孫兒!”董嫻咬牙,“便是你父親也不行!”

 “母親!”

 鄭經跪在地上,從小到大,他很少見到他的父親,更多的時候,是他的母親帶著他每日忐忑不安的等著父親的消息。他對母親的感情很深,在昭娘事發的第一時間,他想到的也是母親,也正是母親對他的支持,才能讓他壓製住金廈的官員,壓製住那些聽從他父親命令的官員。

 “你起來,你現在是金廈的主人,你不能輕易向任何人下跪,你父親雖然不要我們了,可你身體裡流的畢竟是他的血液,是鄭家的血,你要有鄭家男人的樣子。”

 董嫻將兒子拉起,依如鄭經小時候般看著他。

 “母親,陳先生來信了。”鄭經將已捏成一團的陳永華來信攤開遞到了母親手中。

 “陳永華畢竟是你的老師,這世上,做老師的總是向著自己學生的。”董嫻沒有看信,而是問自己的兒子:“你現在拿定主意了嗎?”

 “兒,”鄭經遲疑一下,輕輕點了點頭:“兒已決定如何做了。”

 “既決定如何做,就不要再瞻前顧後,放心大膽去做便是。”董嫻用鼓勵的目光看著兒子。

 “兒子只是擔心,萬一出師不利”鄭經說出了心中最大的擔憂。

 董嫻搖了搖頭:“如果真那樣,也怪不得你。”頓了一頓,忽的說道:“你泰叔和我有過謀劃,如果事不成,咱們就去東番。聽說那裡的荷蘭人並不是很多,你父親在決定打福州之前,曾經就準備揮師東番,何斌那裡有份很詳細的東番地形水文圖,你明天將人找來好生問一問如果真的不行,我母子便去東番好了。”

 台灣,熱蘭遮城炮台上,荷蘭國派駐台灣的總督揆一和上尉貝德爾率領士兵在列隊行禮。嘹亮的軍號聲中,一面荷蘭國旗緩緩升起,一門門大炮昂首面對大海。

 行禮完畢後,揆一走到一門重炮前,他心神不定地撫摸著這門大炮的炮身。忽然,揆一發現白色的手套上染上了油汙,他氣惱地大喊一聲:“上尉!你給我過來!”

 貝德爾急步跑來。揆一氣得爆跳如雷,摘下白手套扔在貝德爾身上,大聲呵斥道:“你是怎麽保養這些大炮的?”

 貝德爾看到了總督大人手套上的油汙,心下一凜,嘴裡卻道:“閣下,放心,真打起來,我保證這些大炮沒問題。”

 “是麽?”

 揆一瞪了貝德爾上尉一眼,想發作,屬下卻來稟報出使北.京的呂特中校回來了。揆一很高興,忙命人將呂特帶到總督府。

 為了落實國內要求開拓東方的要求,揆一在和金廈的鄭家談判不成後,尋求和鄭家的敵人清政府合作。他相信,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鄭家的存在對於荷蘭是敵人,對於清政府也是敵人,那麽荷蘭國和清政府便有合作的基礎。為了盡快和清政府簽約條約,揆一特意派呂特前往北.京,而呂特這一去,便整整一年多時間。其實早在揆一之前,荷蘭人就曾和福建的清軍接觸過,希望彼此合作一起消滅鄭家,但因為清政府對台灣的不重視,以及對荷蘭國的陌生,加之自身根本沒有水師實力,這事情一直沒有下文。

 呂特是否帶來了自己期望的好消息,揆一也不知道,所以在等待的時候,他很有些心神不安。不過,顯然上帝是眷顧揆一的。

 呂特還沒進來,他略有些興奮的聲音就傳進了揆一的耳中:“總督閣下,好消息,清政府同意和我們簽訂友好條約,將台灣給我們了!”

 “是真的嗎?!”

 呂特帶來的消息讓揆一激動的站了起來,他生怕自己聽錯。

 “是真的,他們不僅答應把台灣給我們,還願意向我們開放通商口岸!而我們僅僅需要給他們二十艘鐵甲船,另外幫助他們解救在福建的軍隊而矣!”呂特比揆一還激動,因為這件事是他親手完成的。

 呂特將手中的公文遞給揆一:“這是北.京清政府的首相索尼給我們的公函。”

 呂特不知道不知道索尼其實並非清政府的首相,而只是內大臣之一,但對方的皇帝全權使者的身份,以及在談判中表現出的對其他官員的強勢,讓呂特堅信對方就是清政府的首相,是替皇帝處置政務的第一人。

 接過呂特手中的公文,揆一呼吸急促的看了起來。這份公函是用三種文字書寫的,一個是中國人常用的漢字,還有一個則是揆一從未見過的奇怪文字,很像蝌蚪,另一個自然是荷蘭國的文字。

 呂特告訴揆一,這次談判,北.京的教士們出了很大力,若不是他們的翻譯,他甚至都不能和清朝的官員說上一句話。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正如呂特所說,清政府不僅願意和荷蘭國簽訂友好條約,還將台灣給荷蘭國,除此以外還可以開放兩處口岸供荷蘭國通商之用,而這些,只需要荷蘭國給清政府一些戰船,並且幫助他們撤離在福建的清軍。當然,公函中隱諱表示,若荷蘭國能夠有力幫助福建的清軍擊退叛亂者,那麽金廈便可以算做清政府對荷蘭國的友好表示,屆時將允許荷蘭國在金廈居住經商。

 “看來,明朝的反抗者給清政府造成了很大的麻煩,要不然他們不會改度的。”

 揆一對中國內陸發生的戰事並不太清楚,他缺乏這方面的情報,但從這份公函可以看出,被清軍攆到中國南方的明朝反抗軍肯定讓清政府受到了重大打擊。軍艦,揆一相信國內肯定是很高興的,幫助清軍打擊反抗軍,只要利益足夠,也未必不能。僅僅是清政府給出的利益,揆一認為國內是絕對會同意的。而這,是他揆一一手促成的,他很激動,也很自豪。

 “如果我們能跟清政府達成協議,我揆一就是東方的開拓者,是西方世界第一個以和平條約得到東方土地的開拓者!”揆一的聲音很大,他刻意讓外面的人都聽到。

 呂特連忙恭維道:“總督閣下的成就一定會被寫在荷蘭王國的史詩裡!”

 揆一擺擺手:“不, 我揆一的名字將被載入世界文明史,因為這是史無前例的,是西方在東方史無前例的成果!”

 “是的,總督閣下,您應當為之驕傲!”

 “中校先生,有關條約的正式談判必須馬上開啟,你還要再去一次北.京,一定要把這次歷史性的談判準備好。噢,對了,這麽大的事情,應該找個通事,談判措辭絕不能有誤。聽說東方人很擅長文字遊戲,我們可不能讓他們蒙騙了。”

 呂特笑了起來:“總督閣下,清朝是北方的韃靼人,可不是中國人。”

 “他們現在就是中國人,中校,不要忘記,這幫韃靼人已經佔領了中國。”揆一正色糾正了呂特的錯誤

 作者注:清朝和荷蘭合作攻打鄭軍取自史實,只不過在本書中的時間線稍有偏差。當時,清朝的條件便是永久讓出台灣。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