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征讓成英把細作傳回的消息講了一遍,才問賈詡,“文和以為如何?”
賈詡略一思忖,便道:“應該不離十了。”
羅征點頭道:“本將軍也是這麽認為的,關中得失事關重大,一旦長安有失,則必牽一發而動全身,董卓應當不敢冒這個險,派徐榮來鎮守關中,到也說得過去。”
賈詡道:“徐榮麾下本有兩萬大軍,而徐榮隻帶一萬大軍前來關中的話,還有一萬大軍極可能被調往虎牢關,聽說最近諸侯的勤王聯軍攻虎牢關甚急,洛陽都在告急了。”
羅征也十分意外,道:“聯軍這麽賣力,不是袁紹就是曹操所為。中原人才濟濟,諸侯帳下不乏眼光過人之才俊,除了袁術那個草包,誰都能看得出來,這次若不攻破虎牢關打到洛陽,一旦董卓緩過勁來,無險可守的中原大地必然會成為西涼鐵騎的跑馬場。若是再讓董卓統一了中原,袁紹都沒好日子過。既然諸侯這麽賣力,本將軍亦可松口氣了。”
賈詡深以為然道:“將軍所言極是,諸侯聯軍這次若不打破虎牢關,一旦董卓緩過勁來中原各路諸侯必然要直面西涼軍的兵鋒,涼州也不得安生。”
荀彧歎道:“只是可惜了天下百姓!”
羅征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除非天下一統。不過,就算諸侯肯賣力氣,能否攻破虎牢關也還是未知之數呐!畢竟諸侯只有十余萬大軍,一旦虎牢關真守不住,董卓必然會將洛陽的所有兵力都壓上去。我軍不能不早做準備。”
賈詡道:“為了應付諸侯的勤王之兵,董卓從司隸征召了近十萬青壯入伍。百姓的存糧更是幾乎被搜刮一空,眼下司隸和關中幾乎到了生人相噬的地步。舉家逃難的百姓更是數以萬計,就算董卓能擊退諸侯聯軍,想要緩過勁來,至少也得三至五年。”
羅征‘嗯’了聲,道:“若非如此,本將軍就要做好遁入八百裡羌胡的準備了。涼州底子薄弱,本將軍就算窮兵黷武,也擋不住董卓的數十萬大軍。”
成英道:“最近關中逃難過來的百姓越來越多,得想辦法妥善安置才是!”
羅征就看向荀彧。道:“這事就交給文若了,本將軍現在什麽都不缺,最缺的就是大量的人口。無論如何,文若也要將這些逃過來的百姓安置妥當。不但如此,還要想辦法吸引百姓遷來涼州,就算砸鍋賣鐵,甚至讓本將軍吃糠咽菜也要把這事辦好了!”
荀彧當仁不讓,欣然拱手道:“主公放心,在下定不辱命!”
羅征道:“現在說說軍備。若聯軍攻不下虎牢關,我軍當如何應對?”
賈詡道:“若是出現在這種情況,我軍就要防備徐榮進兵涼州了。從關中西進涼州無非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從長安北上漆縣攻打安定和北地二郡;二是西出隴關攻打漢陽。將軍親自坐鎮隴縣。漢陽自穩如泰山,只需再譴一大將領兵鎮守安定、北地二郡即可!”
荀彧、成英都點頭附議,“此是正理!”
羅征問道:“何人可守安定、北地二郡?”
荀彧道:“非高順將軍不足以勝任。”
賈詡和成英也點頭附議。高順的確能擔大任。
羅征欣然道:“那就這麽定了,高順智勇兼備。確是難得的良將,假以時日。未必就會比徐榮遜色。有高順鎮守北地、安定二郡,本將軍的確十分放心!”
荀彧道:“除去各郡留守之兵,主公隻保留三萬機動兵力,再分守兩地,兵力未免薄弱了些。主公何不令高順將軍在北地、安定二郡再興建一座屯田大營,關中逃過來的流民盡中挑選精壯忙時耕種,閑時操練軍陣,以減輕我軍兵力不足的壓力!”
羅征沉思片刻,便斷然道:“善,就依文若之言。”
賈詡是面露訝色,卻沒有問出來。
羅征注意到了,解釋道:“文和有所不知,方才文若逼本將軍就范,本將軍不得已才答應隻保留三萬機動兵力,其余軍隊皆卸甲歸田,恢復農耕。”
賈詡拱手道:“涼州人口本來就少,這些年連年征戰,農業生產被嚴重破壞,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確實要卸甲歸田,與民休養,盡快恢復農耕,不宜再對外用兵。”
羅征欣然道:“既然文若和文和都這麽說,那本將軍只有從善如流了!”
荀彧苦笑道:“在下只是給主公提議,何時逼主公就范了!”
“哈哈!”
羅征大笑一聲,吃乾抹淨道:“不說這個,張遼攻取河西三郡如何了?”
成英道:“月前平定張掖後,張遼將軍已於半月前引軍出補連山,西進酒泉。不過酒泉距張掖足有七百裡,而敦煌更遠,距張掖足有一千四百余裡,距隴縣更是三千余裡,關山路遠,張遼將軍就算平定三郡,回到隴縣最快也得臘月了!”
羅征揉著眉心道:“張掖、酒郡、敦煌三郡加起來百姓還不到十萬,這麽遠的距離簡直就猶如雞肋,一旦有異族來犯,想要出兵都來不及。”
荀彧道:“三郡的確太遠了,張掖還好說,依主公眼下的兵力,酒泉和敦煌二郡確實有些鞭長莫及。不過既是我大漢國土,自然沒有放棄的道理,而且三郡雖然偏遠,卻十分適宜種植小麥,若有個數十萬人口,足以成為主公的一大糧倉!”
賈詡道:“話雖如此,不過三郡地處河西走廊,不但北接大漠,更是與西域接壤,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一旦有戰事發生,必然兵連禍接。自前漢以來,朝廷就數次征發百姓往河西四郡遷徒。但大部分百姓不堪戰亂之苦,舉家逃難者眾。委實難以治理!”
荀彧深有感慨地道:“確實如此,要想河西四郡穩定下來。唯有徹底絕了西域和大漠的邊患,方能讓百姓安居。可話又說回來,前漢國力最強大時,也未能盡全功,徹底將大漠和西域納入大漢版圖,想要實現這個目標,何其艱難。”
羅征把手一揮,道:“好了,只要有目標。總有實現的一天。不過這件事情現在還有些遠了,既然大的方向確定了,那就去分頭準備,盡快完成軍隊的整編,涼州初定,諸多政務千頭萬緒,還要文若多多辛苦,盡快理順一切諸事!”
“遵命!”
三人忙起身應命,各自散去。
陽翟。袁術臨時官邸。
金尚匆匆奔進內堂,向袁術拱手道:“見過主公!”
袁術急擺手道:“元休免禮,怎樣了,可有消息?”
金尚凝聲道:“在下派出了不下十路斥侯。密切留意洛陽至軒轅關方面的動靜,果真在大谷關一帶發現了不下八千騎兵,正輕裝疾行。從小道直撲軒轅關而來。”
“董卓匹夫!”
袁術氣的臉色鐵青,大吼一聲。
金尚問道:“主公。眼下該怎麽辦?”
袁術切齒道:“董卓匹夫都欺到本將軍頭上來了,你說還能怎麽辦?”
金尚忙道:“兩萬大軍已到陽翟。西涼騎兵欲走潁川,霍陽山乃必經之地,不如將大軍埋設在霍陽山,一舉擊破這支西涼騎兵,然後再舉兵殺奔洛陽。”
袁術問道:“此去霍陽山不下三百裡,我軍皆為步卒,來得及嗎?”
金尚道:“諒不致有差,西涼騎兵為隱匿形跡,亦不敢走大路,走小路的話並不比我軍趕的快,只要少帶著糧秣輜重,輕裝疾行的話兩天當可趕到霍陽山。”
袁術斷然道:“善,就依元休之計!”
軒轅關以北五裡,八千西涼騎兵正在抄小路滾滾南下。
段煨策馬奔跑在大軍中間位置,眉頭蹙在一起,一臉的晦氣。
領軍劫掠中原,這可真不是個好差使。
就被乾好了,也要背上罵名,羅征那廝就是個活身身的例子。
段煨出身士族,可不是羅征那樣的草根,對這樣的任務自然是反感之極。
然而皇命難違,又不能抗旨不遵,唯有硬著頭皮上了。
初平元年胡軫領軍征伐關東,及至戰死後羅征代為統兵,無不大開殺戒,將中原大地殺了個天翻地覆,愣是逼的關東諸侯耗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從虎牢關退兵。
段煨不打算學羅征那屠夫,更沒打算把中原大地殺個血流成河,只要稍微給各路諸侯製造些麻煩,逼的諸侯從虎牢關退兵,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不過,當初這計謀好像是羅征獻上的。
那廝可真是個禍害,自己背上罵名也就算了,連自己也被害了。
正想呢,後面一騎快馬追了上來。
部將李利道:“將軍,盡走小路也太慢了,這樣最少也得三天才能趕到潁川。我軍皆為騎兵,就算打不過袁術的數萬大軍,也盡可引而遠遁吧?”
“不是這樣的!”
段煨搖頭道:“袁術已經撤軍,我軍此次借道潁川,並未打算劫掠潁川,務必要在袁術反應過來之前從潁川折道北上兗州,否則若是被袁術探得消息,必然會重兵圍堵。潁川河道縱橫,不利騎兵突擊,一旦被袁術堵住,想要脫困就可難了。”
“好吧!”
李利無奈,隻得繼續走小路。
段煨又道:“再多派幾隊斥侯,務必要探明前路,免的泄漏行蹤!”
“遵命!”
李利答應一聲,立刻催馬離去。
段煨抬頭看了看懸掛在天上的太陽,就覺得心頭陰雲略散。
只是他如何也想不到,袁術有心留意之下,早就已經得到了消息。
霍陽山,一道山嶺之上。
袁術在金尚、紀靈、橋蕤、張勳等謀臣大將的陪同下,頂著驕陽站在山頂上俯視下山的山谷,心情不錯的道:“不錯,就是這裡,這條山谷乃是出軒轅關下潁川必經之地,昔日本將軍途經魯陽, 就曾走過,將伏兵埋設於此最好不過!”
大將紀靈道:“西涼軍欲潛蹤隱跡,就算沒有先鋒開道,也必譴斥侯探路,兩萬大軍要想全都埋伏在這裡,怕是難以瞞過探路的斥侯。”
袁術想想也是,問道:“那怎麽辦,此處是唯一能埋設伏兵的地方了。”
金尚道:“主公何不命軍卒爬上兩側山頂,如此則可埋過探路的斥侯。待西涼騎兵經過則舉木石攻之,再複以火攻之計截斷退路,則西涼騎兵可破。”
大紀張勳道:“山頂最多也只能各埋下兩千伏兵!”
金尚想了想,道:“其余大軍可埋伏在霍陽山以東的滶水北岸,距離這裡最多也不過十裡之地,待伏兵殺出,便伏兵盡出,圍殲西涼騎兵!”
袁術斷然道:“善,就依此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