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箭皇》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過橋
麥琳瑟拉忽然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想法:“你說——”

 羅迪立刻接道:“如果讓自己的身體朝這個方向轉變,是不是你就不用每次再像打水一樣,去汲取異位面的能量了?”

 她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目光依舊盯著蜥蜴:“關鍵是…它怎麽做到的?”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說普通魔獸的“魔晶”是一台汽油發動機,那麽本位面的元素是汽油,異位面的元素便是柴油——柴油進入汽油發動機是肯定要出問題的,哪怕是“龍晶”,也無法把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進行轉化。

 但眼前這蜥蜴,明顯打破了常識…

 其實麥琳瑟拉當然想過自己凝聚“魔晶”的路子,畢竟她曾經擁有過“龍晶”,非常清楚那接近“無限”的魔力掌控在身體中是什麽狀態。而失去龍晶後的她,曾經花費大量精力,去尋找重新“凝結”魔晶的辦法——說實話,不光她一個人這樣想過,歷史上有無數魔法師或煉金術師之類的家夥,想著讓自己的身體長出一顆魔晶來。

 法師們羨慕魔獸和龍族那強悍的魔力和壽命,試圖找方式凝結一個出來。

 而煉金術師則更瘋狂,他們考慮的是“移植”…即直接嘗試將其他生物的魔晶放在身體裡。

 但是這兩種嘗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試圖凝結魔晶的法師們,最後在身體裡搞出了許多結晶,結果堵塞血管把自己梗死了;煉金術師們更壯烈一些,相關記載都是原地爆炸成了灰燼。

 這些文獻讓原本興衝衝的麥琳瑟拉心涼了半截,可此時的發現卻又讓她欣喜不已,同時也讓麥琳瑟拉意識到自己之前走進了一個誤區:“會不會有這樣一種可能,‘魔晶’其實是一個替代方案,這個世界原本沒有魔獸,因為某種原因,異位面的元素生物來到這裡,它們沒有召喚石來維持生命,只能努力自保…”

 羅迪頓時想到了達爾文的“進化論”——他在生物課上學過的“自然選擇”,似乎就能解釋這種現象:“那些因為某種巧合而凝結魔晶的,適應了這裡的環境,存活下來。而沒有魔晶的,也在基因中保存了這樣的記憶,因此魔獸們在年齡和實力達到一定水平後,便會自行凝聚魔晶…”

 “基因是什麽?”

 麥琳瑟拉對其他都能理解,因為龍族記載中早就有類似的論述,可“基因”這個名詞她開始第一次聽說。

 “就是…血脈相傳時,刻在骨子裡的那些東西,這是一個統稱吧。有的動物天生就會狩獵,又或者生下來沒多久就會噴火,這都是所謂的‘遺傳’。當然,這是一個龐大的命題和理論,現在也沒有時間細說。不過我想你應該可以理解大概是什麽意思。”

 麥琳瑟拉點頭,但過了幾秒,還是歪頭看了羅迪一眼:“你懂得東西比我想象中多,而且…似乎這不是人類能總結出來的東西。”

 在人類世界生活久了,她當然能夠清楚當前這個世界的人類認知水平在什麽界限。不過現在兩人沒時間討論“基因”的問題,她蹲下身子,仔細觀察起了這蜥蜴,但因為對方太小,自己也沒辦法就地去解剖,一時半會所能獲取的信息有限。

 “既然能夠證明這是一條合適的路子,那麽我們就可以制定足夠詳細的計劃來去探究。放心吧,以後我會捕捉更多的元素生物供你研究,如果能夠證明剛才的猜想,那麽…影響的,恐怕不僅僅是你一個人了。”

 羅迪的話語讓她面色凝重:因為如果證明“魔晶”是外來物種自我保護產生的話,那…龍族呢?

 這涉及了龍族的起源,或許和龍族內部的說法嚴重相悖…

 當然,這不是現在需要考慮的事。

 “那這個課題想要研究下去,恐怕需要你一直幫我了。”

 “沒問題!”

 羅迪立刻答應下來。

 兩人又陸續聊了些其他話題,而元素蜥蜴則始終賣力的乾活,將另一座塔樓完全固化之後,它終於力量耗盡,狀態變得萎靡起來。

 “好了,回來休息吧。”

 羅迪將蜥蜴收回了召喚石,數據顯示它完全恢復需要兩天多的時間。看來這一晚上對蜥蜴的消耗實在不少。

 而在它的幫助下,兩座將近二十四米的塔樓已經被永久固化,並矗立在了夜幕中。而早就準備好的法師們,則開始將一道道繩索用法術輔助船隻拖到對岸,以此相連後,工程連開始將一條條沉重的金屬吊鏈掛在塔樓之上,忙活到快天亮時,開始迅速將已經製配好的木板鋪設在了已經初具規模的橋索上…

 這一切明顯是演練多次乃至實踐多次後的成果, 士兵們沒有暈頭轉向的瞎忙,每一步都有專門的隊長指揮協調,建造順序和時間早就被嚴格劃定,一切忙中有序。

 羅迪和麥琳瑟拉沒有離開,就在附近找了個地方休息,或許是太久沒有進行這樣的閑聊,當日出之時,兩年未見而產生的生疏感終於消失。

 麥琳瑟拉心情很好,因為她現在有了一個新的、明確的努力方向。並且“研究魔晶”的事,是必然要和羅迪一起的——想到這裡,她就會不由自主的翹起嘴角。

 而羅迪則把目光投向了遠處,但他此時根本看不到遠處敵人的營地,因為工程連已經按照偽裝條例,在一側製造了大范圍濃霧來遮蔽視野,這樣就算敵人有斥候過來,不接近到百米范圍,根本看不到這裡已經完成主體建設的吊橋。

 而當太陽光照射到兩座塔尖時,沉默著從拉夏城和渡口轉移過來的步兵部隊、兩台“火神”和四台“土撥鼠”炮車已經在吊橋北岸就緒。

 寬度足有五米的吊橋鋪滿了木板,士兵們迅速登上橋面,兩百多米的路程,在保證通過量的情況下走過去也用不了三分鍾——使用“漂浮術”減重的戰車更是輕松開了過去,兩千多人的部隊,前後沒用半個小時便已經完全通過,並在簡單調整後,開始列陣朝著敵軍營地行進而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