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及盧俊義此人,在後世的《水滸傳》中可謂奇葩,這倒不是指其品性,而是其身上有許多前後矛盾的不合理處。
其人武藝高強,人稱“棍棒天下無雙”,可同時又是大名府一等一的豪商,生意往來於河北燕雲之間。若說其性格粗疏,斷不可能經營出此等局面,可要說他精明,身邊李固和賈氏有染他又一無所知。至於其後一路高舉大旗挑戰梁山群雄,在旁人看來,更是無智之舉。最終被那吳用算計入彀,失了家中巨萬之財,此等行徑可謂昏聵至極。
但是,上了梁山後的盧俊義卻又步步精明,不然以那宋江的性子,既然能夠架空晁蓋,自然也可以將盧俊義玩弄於鼓掌之間。可後來梁山眾人歸順朝廷後,征討四方時,盧俊義卻始終自領一軍,同宋江成分庭抗禮之勢。其中雖有朝廷分化之用意,可盧俊義本人掌控局面的能力卻也是不容質疑。
來到這個時代,有了柴家莊一晤,對於盧俊義的觀感,西門慶卻依舊是一團模糊,將仿佛霧裡看花一般,總覺得不能把握到此人的性格特點。時至今日,卻是通過段景住一事,見識到了這位河北豪傑的狠辣果決。
此等人物,手段之高明,性格之堅忍,只怕並不遜色於宋江一流。這大名府無疑是其經營的老巢,掌控力非同等閑,即便身在外地,只是遙遙指揮,就能將事情辦的如此乾淨利落,就能想象此人的厲害。
細論起來,此人同西門慶一般,都是坐地老虎,在各自的“地盤”裡通吃黑白兩道,只不過相比西門慶習慣於拿錢開道,這位“玉麒麟”的手段似乎更加強勢一些。
在燕地白鹽一事上,西門慶同盧俊義也算是同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彼此沒有利益衝突,倒有一份香火情誼。既然在這件事情上,盧俊義不想被人尋根究底,西門慶也不會自尋煩惱,權當此事自己不曾與聞罷了。
西門慶這邊想要息事寧人,可惜事情的變化卻往往出人意表。
也就在傍晚時分,在燕青的引領下,那位原本身在外地的盧員外卻是主動上門拜訪,而且誠意十足,那匹千裡駒“照夜玉獅子”此際就在旅店後院的馬廄之中。
人要死,馬要送。
不得不說,盧俊義這一硬一軟的兩手很有分寸,既放低了自己的姿態,同時也守住了自家的底線,僅此觀之,此人手腕頗為了得,難怪能夠在大宋四京之一的大名府經營出這等局面。
“這事小乙並不知情,大官人切勿怪責!”
一見面,盧俊義就去了燕青身上的嫌疑,顯然怕西門慶認為先前事情是主仆兩人一唱一和糊弄於他。
“盧員外說這話就太見外了,自從柴家莊一晤,在下對盧員外的武藝為人是極敬佩的,對於小乙哥,只有欣賞,怎會怪責?”西門慶打著哈哈應付,瞄了旁邊燕青一眼,半真半假道,“盧員外得小乙哥這般錦心繡口的上品人物以為臂助,說實話,在下委實羨慕的緊!”
聽見西門慶這般話語,一旁的燕青心裡直犯嘀咕,真不知眼前這位新晉的官家幸臣,是真的求才若渴,還是有其他緣由。似乎一見著得用之人,就想劃拉到自家身邊。先前是許貫忠和葉春兩人,現在竟又輪到自己身上。
燕青同那許貫忠一般,自然不願跟隨這等“有才無德”之人,更何況還有員外大恩未報,因此這會兒立馬上前道:“小乙除了待人接物尚有幾分伶俐,其余實無長處,得大官人如此讚許,卻是無地自容!”
“知道小乙哥是忠義之人,不過一句玩笑,萬勿見怪!”
西門慶也知道,想要從盧俊義這裡將燕青挖過來,基本就沒有可能,只不過從今日之事瞧來,對於燕青,這位盧員外似乎並沒有十分信重,反倒是對海公和尚那等人物托以腹心。或許,那等陰私之事違逆燕青本性,才使得這位盧員外不願意在這等事上用他。
有燕青在旁幫襯,原本明天就打算離城的西門慶,卻不過主仆兩人的熱情邀請,最終還是去了盧俊義府上赴了宴席。
宴席上,有燕青招待西門慶一眾下屬,自然是賓主盡歡,至於雙方真正的主角,卻是在宴席中途避席而去。
在遠離中廳宴席的一處書房中,西門慶同盧俊義相對而坐,話題卻是轉到了兩家各自鋪排的私鹽生意。
一番看似隨意的交談後,盧俊義方才點出今日宴請西門慶的正題,乃是想要將自家的一些生意擴展到山東地面,現今西門慶既然任了山東物流所的副使,卻是成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這些生意自然不是尋常買賣,山東地界的私鹽這一塊有西門慶自家掌著, 盧俊義自然不會插手。不過其余馬匹、精鐵以及糧食幾項,若能順利溝通山東河北兩地,其間利潤同樣不可小覷。
二十五萬貫的新發交鈔,以後每年還有十萬貫的孝敬,這就是盧俊義開出的價碼,委實驚人。
不過,西門慶本人也是資財巨萬,自身也有理財手段,或許當今官家喜歡這等銀錢現鈔,他卻未必。
仔細考量了一下,西門慶方才開口道:“聽聞盧員外同遼地往來密切,我意將每年的銀錢換做戰馬,不知盧員外能否應承下來?”
依著大名府馬市的價格,一匹正當得用的戰馬價錢在三百貫上下,十萬貫就是整整三百匹戰馬,這可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以西軍之強悍,攻略青塘諸州,耗費無數心血,也不過才建了五千白梃軍,得用戰馬也不過在七八千之數。
“兩百匹戰馬,缺額由普通馬匹一比二的比例補全!”
盧俊義心中默算了一回,最終給出了一個折中方案,臉上帶出幾分苦笑道,“這戰馬在遼地亦是控制極嚴,每年兩百,已是在下能力極限,再多卻是不能啦!”
“行,兩百就兩百!”
西門慶也知道戰馬之稀缺,現今大宋軍製中所謂的騎兵,坐騎大都是田馬的標準,耐不得高強度的長途奔襲。縱是如此,這數目也是極為稀少。反倒是一些大戶和士大夫的家中,往往都會飼養幾匹良馬用以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