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未來之師》第71章 掌聲雷動
  眾人大笑。

  諸葛亮怎麽又成了娛樂詞曲師了。

  楚維臉上的笑意更甚,說:“所以說,這件事根本就不符合邏輯,司馬懿為什麽不敢進攻?無非就是怕城裡有埋伏嘛,就那麽大一個城池裡面能埋伏多少人啊?那可是冷兵器的時代,可不是現在,直接發飆,一個能量彈發射過去,那個時候可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啊,但是我可以派一個偵查小隊啊,為什麽直接撤兵呢?”

  能量炮?

  眾人又忍不住了。

  劉勳此時沒有反駁,也沒有笑出來。

  楚維看著劉勳說:“還有一個問題,司馬懿當時不是能看見諸葛亮嗎?當時可是聽見他放聲高歌,還看見他撫琴,這說明雙方的距離非常近啊,就算是司馬懿害怕有埋伏不敢進城,可為什麽不直接萬箭齊發,為什麽要走呢?”

  接連幾個反問,楚維頓了頓語氣,繼續說:“再者說,按照郭衝的說法,當時雙方兵力懸殊,有說二十萬,或者十幾萬,那也可以圍而不攻,圍三缺一啊,你將城池圍困起來,直接困守十天半個月,這些完全有條件完成的,撤兵的理由就太牽強了。”

  楚維發問,無人應答。

  學生,老師,教授,校長,都聽得入神了,有些人更是呆住了。

  連劉勳這樣的老教授都說不出話來,楚維的每一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十分合理,即便是古歷史系教授都搞不清楚了。

  真的沒有空城計?

  之前的判定都是錯誤的?

  那可是聯邦最負盛名的古歷史研究教授啊!

  楚維最後總結道:“所以空城計這個說法,根本是靠不住的,至於其他,例如說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草船借箭,這都是歷史上沒有記載的,但是文學作品卻將他刻畫的太誇張,諸葛亮成了神機妙算,無所不能的人,其他的將領都成了傻子,一旦出兵打仗,己方的將領都不知道自己去哪裡,只需要拿著諸葛亮的錦囊,到了指點地點,一番感歎,打開之後,先隱藏,再放火,然後成功了,敵方的將領更成了傻子中的傻子,不知不覺走到諸葛亮提前布置好的陷阱中,然後失敗了,僅僅憑借著錦囊妙計,就能打勝仗,這未免太把戰爭當兒戲了吧。”

  與此同時,教室裡不知誰率先鼓起了掌。

  然後,掌聲雷動……

  實在是太精彩了!

  所有的判定都是有理有據,天衣無縫,這才是真正的歷史啊。

  楚維完全可以擔當起兩個班級的老師啊,他講的課不但風趣幽默,而且顛覆了所有人的認知,讓人不知不覺的投入進去,甚至歷史知識而言也沒有絲毫的破綻,更甚以往,連劉勳這樣的古歷史系的老教授都被他問住了。

  最關鍵的是,關於諸葛亮的判定,這是聯邦最負盛名的歷史教授一起討論商討判定的,現在僅僅只是被楚維的兩個問題就被反駁了,而且反駁的有理有據,空城計不存在,諸葛亮也不是什麽軍事天才,這簡直就是將所有的歷史教授全部壓下去了。

  塔基大學有這樣的老師擔任,上天垂憐啊!

  周澤學不知不覺的已經認為楚維完全可以擔當起這樣的重任。

  至於李方慶,更是連連點頭,楚維升任副教授是他率先提出來的,現在楚維的表現說明了自己有識人之明啊,好,很好。

  李擎臉黑了,鄭尤也配合著他,兩人的心裡說不出的感覺,尤其是李擎,愈發感覺楚維越來越難對付了。

  離下課還有一段的時間,楚維繼續講課,看到楚維的表情,眾人老老實實的做好,認真聽講,包括劉勳。

  “我們再來說說周瑜,周公瑾,如果說諸葛亮是蜀漢的頭號謀士,周瑜呢,則是東吳前期不得不提的重要謀臣。”

  楚維看了一眼劉勳,意有所指,說:“在我們的印象中,周瑜好像是一個氣量狹窄的人,因為我們知道‘三氣周瑜’的故事,故事中的另一個主人公就是我們剛剛將的諸葛亮,還有‘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個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是劉備,在兩人的襯托下,周瑜成了容不得別人的小人,這似乎已經慢慢成為我們心中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楚維老師是什麽意思?

  又扯上了諸葛亮?

  難道楚維老師又對周瑜的評定不認同?

  果然楚維說了:“但實際上,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什麽?

  不是這樣的?

  老師,你又要鬧哪樣啊?

  大三的學生已經被楚維的話震撼的摸不到頭緒了,周西西的眼前卻是一亮,對楚維的學問,她已經從心底拜服。

  楚維卻坦然自若,說:“周瑜是一個非常忠誠而又英雄的人物,在他二十四歲的時候,就被孫策任命為建威中郎將,開始建功立業,而且也就是在這同一年,與和他同齡的孫策一起迎娶了當時的美女大喬和小喬,可以說周瑜此人是少年得志,春風得意,他人長得漂亮,做事也做得漂亮,當時吳中呼為周郎,郎字的本意是小夥子,不過在這裡是稱讚之意,當時吳中這個地方的人叫孫策為孫郎,叫周瑜為周郎,可見周瑜不管是在身份上還是地位方面,絕對算是年少多金,可謂是情場官場雙雙得意。”

  同學們聽得很認真。

  劉勳也不知不覺的被楚維的話吸引著。

  “所以,我們看……”楚維停頓了一下繼續說:“周瑜二十多歲就當了建威中郎將,娶了當時最美麗的美女做了自己的妻子,還與東吳最大的掌權者成了連襟,情場官場戰場場場得意的他,怎麽可能去嫉妒別人呢?”

  “別人嫉妒他應該差不多吧。”

  楚維講完了一段。

  周澤學與李方慶同時點了點頭,表示認可了楚維的講課,有理有據,完全可以站得住腳的嘛。

  劉勳清醒過來,雖然感覺楚維說的似乎有些道理,但是之前的結論在他的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不是那麽容易改變的。

  楚維繼續下猛藥。

  “事實上歷史中的周瑜氣量還是很大的。”

  楚維說:“陳壽曾經說他性度恢廓,即便是他的對手對他的評價也很高,劉備對他的評價是氣量頗大,蔣宇對他的評價是雅量高致,所以說周瑜說成一個氣量狹窄的小人,這是冤枉的。”

  劉勳臉色有些不好看,因為當時對於周瑜的評定就是他的主張,現在楚維的結論完全否決了自己,而且有理有據引經據典,完全沒有留下一絲反駁的機會,這讓他既羞怒又無奈。

  學生們此時已經喜歡上楚維講解的這些不同以往的歷史,聽得都很認真。

  一些老師現在也有些將信將疑。

  學校的領導看著楚維在那裡侃侃而談,對楚維的好感度大增,至於鄭尤與李擎,當然恨不得此時楚維立刻出錯,不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還是有一名歷史老師站起了表達了自己不認同的看法。

  楚維繼續講解:“有人或許不認同,但我可以肯定,演義小說並不是歷史,《三國演義》,我們只是從名字上看就應該清楚,這裡面是添加了作者對歷史人物的一些個人看法,並不就代表了真正的歷史,周瑜為什麽和我們印象中的形象如此遙遠?為什麽我們對三國這段歷史既熟悉又陌生?原因有三點,因為三國這段歷史有三種形象,第一種是史書上,主要是正史上記載的形象,是史學家主張的形象,這個形象可以稱之為‘歷史形象’,這裡要說明的是,歷史形象並不等於歷史真相,因為歷史記載也不一定可靠,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這是很正常的,第二種是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形象, 稱之為文學形象,第三種是民間傳說與信仰,稱之為民間形象。”

  所有的人一邊聽一邊思考著。

  “如此,我們就可以解釋周瑜的形象為什麽跟我們印象中完全不一樣了,因為大家心裡都會有自己對此人的印象與評價,一旦這個形象形成了,有些人就不能接受其他的形象,你說的與他心中的不一樣,他就會說你不對,第一印象永遠是最重要的,我們還經常的說的一句話,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因為經典就是經典,這個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心中的第一印象是不會被別人的言論輕易取代的。”

  “好!”

  一個學生激動的鼓起了掌。

  接著掌聲雷動。

  楚維看到下面的情況心裡也很滿意。

  劉勳此時實在是沒有反駁的借口,他感覺楚維講的很沒有道理,但是讓他說出理由來,又說不出來,自己之前問出的問題被楚維輕松的回答,這樣看起來自己就像是一個學生一樣在請教楚維,他知道若是自己再發問的話,估計與之前的結果差不多,所以只能保持沉默。

  這時作為學校的最高領導,周澤學知道自己應該發話了。

  他站起來說:“楚維老師講的很好啊,看來學校將你提升為學校的副教授,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這是在公開的支持楚維了。

  楚維很滿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