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星艦文明》第505章 科學院23事(2)
第五百零五章 科學院二三事(二)

 金烏艦隊的通訊系統由超空間通訊及亞空間通訊兩個部分組成。超空間通訊能夠實現銀河系這樣的大型河系內部的實時通訊,如果中間加裝中繼器及信號放大器的話,這個距離還會繼續擴大。當然,因為中繼器的原因,通訊會出現一定的延遲。當初戴森世界外圍的星系間超遠距離通訊使用的就是信號中繼的方式。

 亞空間通訊器則主要用於一千光年以內的通訊,再遠一些也可以實現,同樣需要增加中繼站和信號放大器,當然通訊延遲也免不了。不過這兩種通訊器都是笨重十足的大家夥,最小也得五百米長的偵查艦才能夠裝載。

 刑天三型機甲上面也有亞空間通訊器裝備,不過是閹割版的,有效通訊距離能夠達到兩光年。不過這是建立在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以及機甲本身空間的基礎上的。往往一台亞空間通訊器需要專門消耗藍晶級別的晶石反應堆專門供能,同時佔用了機甲百分之三十的有效載荷,為此,刑天三型不得不犧牲原本構建在背部的導彈發射器以及複合裝甲層。

 至於步兵通訊裝置那就更簡陋了。量子通訊模組從四級文明時便開始使用,金烏艦隊的步兵即便艦隊已經整體進入六級文明等級了,仍然在使用這些老爺貨。事實上不僅僅是金烏艦隊,從艦隊接觸的宇宙文明來看,絕大部分文明的基層士兵使用的都是量子通訊器。而且大部分情況下,這樣的通訊模組也完全可以滿足需要,畢竟步兵的活動范圍並不會有多大,有時候如果不考慮通訊延遲的話,無線電通訊也能夠滿足需要。

 不過這種通訊其也有軟肋,那就是進行星際大戰的時候,有時候步兵突進敵人的大型戰艦了,結果會因為距離過遠出現大規模信號丟失的情況,甚至因此還鬧出過指揮中心宣布一支軍隊全體陣亡。結果戰後對方再次出現的烏龍事件。

 如果亞空間通訊器能夠實現小型化的話,即便成本高昂,距離不遠,也能夠裝備到指揮官一級。至少不會再鬧出基層軍隊在戰時聯系不上指揮中心的烏龍。要知道星際時代的戰爭中,通訊要求是指揮中心能夠隨時呼叫到一線戰場的士兵個人的。

 信息科學院小型化的亞空間通訊器是一個直徑五十厘米的矩形金屬盒,和原本動輒佔據數千立方米空間的完全體相比的確小型化成功了。金屬盒通體軍綠色,上方還有一根尖尖的伸縮式天線,天線最多可以伸出矩形金屬盒二十米。看起來活像是一台老式的軍用無線電台。

 “我們最大程度的精簡了通訊器的結構。並且將無法刪減的結構通過使用更加有效的材料進行小型化處理。因此,這台小型亞空間通訊器在成本上相當於大型亞空間通訊器的百分之十,而且必須使用藍晶供能,有效通訊輻射范圍五光年,如果能和上一級的通訊器建立連接網絡的話,這個距離能夠加倍。

 不過通訊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過熱問題甚至是能量溢流的情況,必須得經常進行維護保養。通訊器裡面我們添加了一些納米機器人,他們能夠自動維護通訊器的損傷,只要定時灌裝納米機械人補足機械人的損失就沒問題了”謝爾頓指著通訊器說道。

 “能不能再降低一些成本?”諸葛無雙皺眉。大型亞空間通訊器成本的十分之一,還是太貴了。在金烏艦隊內部。雖然在軍事上,貢獻點並沒有多少價值,但是用於生產通訊器的珍貴金屬材料就很值錢了。有些東西的礦產很少,像反物質催化劑TRB-51,每一次發現就像是中大獎一樣。

 “流水線生產的話,成本能夠再降低兩個百分點,要是能夠將通訊器的體積放大到十倍的話,還能夠再降低五個百分點。不過那樣的話,這種通訊器在攜帶上就很不方便了”謝爾頓思索了一番回答道。

 “沒關系,這東西只會裝備到戰鬥營一級。這樣的話,大一點完全沒有問題。營級指揮官佩戴的空間腕表完全能夠裝得下”第一集團軍司令官李柏明說道。

 “那就沒問題了,放大一些,盡快量產”陳佩林點了點頭。隨即帶領眾人向著機械工程研究院走過去。

 “這樣不行啊,雖然已經有不小的突破了,但是對於接下來的行動沒有任何幫助啊”陳佩林苦惱的撓了撓頭,對跟在身邊的張錚說道。陳佩林並不是閑的沒事到研究院來旅遊參觀的,就在昨天,軍事委員會查看了巨人星系的最新偵察報告。情況很不理想。

 巨人行星的兩顆大黑洞以及遍布周圍的小型黑洞形成了一個脆弱的平衡體系,質量大到一定程度的飛行器進入內部的話會引起整個平衡崩潰的。實際上即便是沒有大質量物體靠近,那個地方也已經處在崩潰的邊緣了。

 據伊蓮的計算結果來看,艦體大過中型驅逐艦的飛行器進入那裡都有可能引發系統的崩潰。而驅逐艦那個水平的戰艦根本就無法在那樣極短的環境下堅持太久,即便是七級戰艦在那裡久了也會因為能量耗盡而崩潰。或許開始的時候巨人星系不是這個樣子的,但是現在已經演變成這種極端的環境了。想要打破封鎖鑽進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還有一個問題困擾著陳佩林等人,那就是巨人星系內部的通訊很難傳遞出來。看看超維通訊經過那裡也會發生信號延遲就知道了。更麻煩的是,不清楚裡面的時間流速漫到了何種程度,別外面都過去一百年了,核心處才剛剛過去兩秒鍾的時間。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黑洞是會減緩時間的流速的。如果真有那樣的事情發生的話,那無疑會對接下來的探索造成更大的困難。

 陳佩林一行之所以選擇今天來科學院查看,就是想找找看能不能找到適合巨人星系環境的科技裝備。不過目前來看並不是十分的樂觀,至少通訊這個環節泡湯了。

 “要不使用半維度戰艦好了”張錚再次提議。

 “實在不行的話也只能這樣了。不過這東西發動的時候會對在更高的維度產生波動,有可能會引來其他人啊,比如那個正在滿宇宙追逐銀河聯盟的廣陵文明。廣陵文明,這名字真是奇怪”陳佩林嘟囔了兩聲。

 “我們能不能從外向內逐層收取巨人星系的黑洞啊,就像之前使用凱爾比斯空間迷宮收取黑洞能源一樣”伯納德提議。

 “已經考慮過了。那裡的運動情況以及引力環境很複雜,一個不好就是全盤崩潰。我們現在就好像是圍著火堆想要火中取栗的猴子,面對的情況十分的棘手啊”陳佩林再次歎氣。

 “最後再去機械工程院看看吧,他們的水滴戰艦不是完工了嗎。那也是七級戰艦,而且防護能力比植物戰艦更強,或許能夠滿足需要呢”諸葛無雙看了眼海格-路德維希建議道。

 懸浮飛車的速度很快,短短五分鍾的時間便穿過了半個城市抵達了位於城市東南角的機械工程院。這裡只是工程院的總部,真正的戰艦裝配工廠還在大陸上很遠的地方。通過小型的星門後。眾人來到了一座巨大的船塢。雖然戰艦裝配工廠已經和水沒有任何關系了,但是大家還是習慣以船塢來進行稱呼。

 停泊在船塢上面的是一艘水滴形的白色戰艦,戰艦並不是很大,前端是一跟尖尖的錐形艙,後面連接著一個直徑一百米的圓球。這就是機械工程院參考星際警察艦隊的戰艦開發的水滴形戰艦。整艘戰艦外表十分的光滑,沒有外掛裝甲,沒有近防炮,沒有通信天線,甚至連絲毫的縫隙都不存在,光滑的像鏡面一樣。

 “大家看到的是水滴形戰艦的中型驅逐艦。暫時定名蒼狼級。戰艦整體使用的是一體化原子堆棧技術建造,不存在拚裝結構,整艘戰艦從外殼到引擎甚至戰艦內部的扶手都是一次堆棧成型的”海格-路德維希迷戀的看著眼前的作品向眾人介紹。

 “等等?你說這是中型驅逐艦,我記得艦隊內部目前使用的中型驅逐艦艦長都在三十到五十公裡吧?這東西還沒有登陸艦大呢”諸葛無雙感到十分的吃驚。

 “沒錯,這就是中型驅逐艦。之前的戰艦之所以建造的很大,主要是為了放置炮管和各種武器裝置。不過這些東西水滴形戰艦不需要。前端尖尖的部分就是戰艦的聚能針,能量從戰艦外表開始匯聚,到針尖部位達到極致,隨後撕破空間向外發射。

 水滴型戰艦的武器系統和傳統上的武器是不同的。之前的炮管管壁都是向內的,水滴形戰艦則是裸露在外面。這樣一來。空間炮發射的時候空間波動並不會對聚能針產生衝撞,所以也就不存在炮管損毀的問題。”

 “那麽戰艦的近防系統在哪裡?如何防禦來自敵人的攻擊?戰艦不會隻裝備了一門主炮吧?”張錚提出了比較實質性的問題。畢竟不能夠有效防禦的戰艦根本就是靶子嘛,尤其是這艘水滴形戰艦的橫截面還那麽大,中彈率並不比柳葉艦低。

 “你們看”海格-路德維希示意現場工程師啟動水滴戰艦的近防系統。

 只見解除了鎖定的戰艦緩緩地從船塢接駁平台上升起。隨即大量的能量從戰艦內部向外溢出,很快,C級的能量流便給戰艦披上了一層白色的面紗,那是空間護盾。隨後,一些由能量組成的突起從空間護盾內部伸出來,然後開始變形。最後形成了接近實質的尖刺,白色的能量流開始沿著這些尖刺向尖端匯聚,很快一束能量炮便從尖刺上轟擊而出,將外圍的用於隔離的能量護盾衝撞出一陣波紋。

 “你們掌握了能量塑形技術?”陳佩林驚訝的問。能量塑形技術很複雜,需要調控能量場以實現能量流的形體塑造,甚至還要在局部進行能量壓縮以實現能量的固化,這種事情很難辦到,一不小心玩脫了就會發生大爆炸。將能量壓縮形成能量晶石就是一種原始的能量塑形技術,不過也僅僅只能形成不規則的晶體而已。戰艦上現在使用的能量塑形技術和能量壓縮技術比起來就好像是火繩槍和電磁軌道炮的差距。

 “額,事實上我們是在星際警察艦隊的戰艦上發現了這種技術”海格-路德維希尷尬的解釋道。能量塑形技術機械工程院一直在研究,但是進展並不是很快,直到俘獲了星際警察艦隊的水滴戰艦後才通過借鑒敵人的技術取得了突破。

 “戰艦的內部空間有多大?”張錚問。衡量七級戰艦的其中一個標準就是內部的擴容空間,其大小直接決定了戰艦的自持能力。空間越大,戰爭工廠、物資儲備以及生態系統就越發的完善,戰艦的補給頻率就越短,相應的作戰周期也就越長。

 “像這種中型驅逐艦內部的擴容空間是一個直徑五公裡的球形空間,這只是小型戰艦,戰列艦、空天航母那樣的大型飛船內部的擴容空間都在數百公裡以上。畢竟這是戰艦,並不是移民船,只要滿足作戰需求就可以了。

 太大的擴容空間完全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戰艦是用來作戰的,一旦被摧毀,裡面的物資可就全部完蛋了”好像是擔心陳佩林對戰艦內部的擴容空間太小而不滿,海格開始解釋起來。

 不過水滴戰艦內部的空間相比起柳葉艦來說小了許多,不過優點也很突出,那就是這種戰艦結構緊湊,體積也小,這是高級文明戰艦發展的一個趨勢。與之相比,植物戰艦就可以稱之為大塊頭了。

 “你們的戰列艦體積有多大?”陳佩林問,或許這種飛船能夠穿過原子囚籠就如內部世界也說不定呢。

 “戰列艦加上聚能針全長一千米, 水滴部分的直徑為八百米,空天航母要更大一些,不過沒有星港和彈射通道,我們沒有在空天航母上裝備空天戰機,突擊戰使用的戰機是通過母艦分泌的一種高效記憶合金離開艦體後形成的。

 形成過程有點像釀酒酵母的出芽生殖,能量流通過記憶合金層後使其液態話,隨後通過電磁斥力作用將其按照特殊的軌道推出母艦表面。記憶金屬離開母艦後會自信組裝成小型的水滴戰機,這些戰機具備空間攻擊能力,可以掩護驅逐艦和護衛艦作戰。回收的時候只要重新融入母艦的艦體表面就可以了。

 至於人員的進出也十分的簡單,星港的構成材料是具有記憶特性的液態合金,在沒有充能的情況下,金屬呈液態,飛行器可以自由進出,就像是飛船進出海面一樣簡單。充能後,金屬瞬間固化,和母艦其他部分沒有多大差別。”

 “不錯的設計,有存貨嗎?”水滴形戰艦的大小讓陳佩林很滿意。

 “有,有,我們每個型號的戰艦都生產了兩艘試驗艦”海格興奮的回答。

 “盡快準備一下,我們可能很快就會用到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